潘建偉:推動量子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率先廣泛應用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科學報

原標題: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量子信息技術最初發展時備受質疑,甚至被打上「偽科學」標籤。

近年來,隨著其在理論和實驗上取得的突破,質疑的聲音逐漸減少。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潘建偉認為,早期大家的質疑和攻擊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是質疑的人可能對量子力學沒有深入的了解。但我相信,如果大家能坐在一起討論,對量子力學有深刻了解後,還是可以達成共識的;另一種質疑在於,大家覺得我們是做物理學研究的,怎麼就到信息領域了?況且我們對信息科學的名詞都不是很清楚。其實,我們是可以用物理學的語言去解釋量子信息的。」

他表示,隨著研究不斷取得進展,大家逐漸看到,量子信息還是能夠提供一些有用的東西的。

「目前,有一些做計算機理論、密碼理論的學者,甚至是數學領域的學者,漸漸加入了量子信息技術研究的隊伍,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對於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景,潘建偉表示,在量子通信方面,希望能夠構建完整的天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技術體系,從而推動量子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和能源等領域率先廣泛應用,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結合我國未來的登月計劃,實現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量子糾纏分發,對愛因斯坦的「信念」是否正確進行一個終極的檢驗。

在量子計算方面,希望能夠利用量子模擬揭示新材料設計、新能源開發等重大問題的機制,搭建具備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探索密碼分析、大數據分析等的應用。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但我相信,如果大家能坐在一起討論,對量子力學有深刻了解後,還是可以達成共識的;另一種質疑在於,大家覺得我們是做物理學研究的,怎麼就到信息領域了?況且我們對信息科學的名詞都不是很清楚。其實,我們是可以用物理學的語言去解釋量子信息的。」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將如何發展?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做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學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回應。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下一代衛星量子通信將實現全天候工作 更低成本...
    11月7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演講中介紹,目前衛星量子通信單顆低軌衛星無法直接覆蓋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區白天工作,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有望實現低成本的微鈉量子衛星組網,並且做到全天候的量子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小型化、輕量化載荷。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高軌和低軌衛星結合,下一代量子通信將全天候...
    11月7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演講中介紹,目前衛星量子通信單顆低軌衛星無法直接覆蓋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區白天工作,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有望實現低成本的微鈉量子衛星組網,並且做到全天候的量子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小型化、輕量化載荷。
  • 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潘建偉認為,早期大家的質疑和攻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質疑的人可能對量子力學沒有深入的了解。
  • 潘建偉:希望通過10~15年的努力,能完整發展我國天地一體廣域量子通訊網絡技術體系
    在兩次主題分享中,潘建偉都對「什麼是量子」「如何實現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計算機性能有多強」等基本科學問題進行了講解。同時,他還對我國量子通信產業發展與量子計算機研究進展做了展望。在量子通信方面,潘建偉提出,希望通過10~15年的努力,能夠完整地發展我國天地一體廣域量子的通訊網絡技術體系。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隨著量子力學的建立而催生的第一次量子革命,推動信息、能源、材料和生命等領域的發展,催生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圍繞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潘建偉闡述第二次量子革命興起的意義。
  • 潘建偉創立公司上市 量子衛星第一股擬建「星地一體」
    潘建偉創立公司上市 量子衛星第一股擬建「星地一體」 來源:泰伯網 • 2020-07-20 11:15:01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 量子衛星第一股國盾量子上市:潘建偉院士創立,擬建「星地一體」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也成為繼科大訊飛、中科曙光、中科星圖等企業之後的又一中科院系上市企業。截止發稿時間,國盾量子以每股280元開盤,較發行價(36.18元/股)上漲超過1002%;以該股價計算,國盾量子市值近300億元。
  • 【中青在線】潘建偉團隊打開量子世界大門
    量子信息的物理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對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和發展下一代信息產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優先發展的科技高地,國際競爭非常激烈。  以該團隊成員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長期從事量子力學基礎問題實驗檢驗,對光量子操縱方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操縱技術,並創新性地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引領和推動了多光子糾纏幹涉量度學的發展,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系統性關鍵突破,並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真正帶入實際應用。
  • 量子信息研究專家:抓住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機會
    從大學時與「量子」結緣,潘建偉已和「量子」打了20多年交道。   要建立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   在中科大念本科時,潘建偉第一次接觸量子力學。畢業後,他留在中科大攻讀理論物理學碩士學位,研究量子基本理論。其間他意識到驗證量子理論的設想需尖端的實驗技術,而當時國內沒這個條件。
  • 我國實現量子指紋識別 量子通信應用再獲突破
    中國科技大學官方微博透露,近日,潘建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指紋識別的實現有望加快推動量子通信的應用。
  • 潘建偉:未來10-15年有望研發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展望量子領域未來發展時提到:「我們希望通過10到15年的研究,能夠研發具備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來初步探索對密碼分析
  • 潘建偉
    從大學時與「量子」結緣,潘建偉已和「量子」打了20多年交道。  要建立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  在中科大念本科時,潘建偉第一次接觸量子力學。畢業後,他留在中科大攻讀理論物理學碩士學位,研究量子基本理論。其間他意識到驗證量子理論的設想需尖端的實驗技術,而當時國內沒這個條件。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20 年內有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在量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從長期來看,其產業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幹線、量子城域網、金融、國防等方面。在這些應用場景中,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目前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多次取得突破性進展。
  • 英國國防科學與技術實驗室預測量子技術應用前景
    聚焦網絡安全,傳播密碼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商密君(id:shangmijun),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英國國防科學與技術實驗室(Dstl)代表英國國防部(MoD)、英國戰略司令部,聯合發布《量子信息處理技術布局2020:英國防務與安全前景》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量子技術的進步能夠有效提升軍事指揮官作出有效決策的高效性、準確性和果斷性。
  • 潘建偉團隊重大突破再登 Nature,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
    Nature 信息顯示,該論文作者來自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近代物理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空間主動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潘建偉教授則是通訊作者之一。
  • 潘建偉院士等創辦,量子通信第一股來了?
    今年3月,西湖大學校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聯合創始的藥企——「諾誠健華」在港交所上市,一度引發廣泛關注。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其中,科大控股為最大股東,持股18%(發行前);潘建偉為第一大自然人股東,持股11.01%(發行前)。
  • 國盾量子股價市值雙腰斬,量子衛星前路難測?
    上市至今兩個月,國盾量子的股價、市值雙雙腰斬。本世紀初潘建偉從歐洲回國,在中國科技大學組建量子信息實驗室。之後他用近20年的時間,由概念到企業,最終將量子通信成功上市。回國初期,潘建偉和同事們萌生了「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的初步構想,「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該構想的關鍵點。2011年「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啟動研製,2016年「墨子號」衛星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