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出三小時滾動颱風加密預報服務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趙敏 魯欣報導  自今年6月以來,先後有「杜蘇芮」、「啟德」、「達維」等多個颱風影響我國,給海上生產企業的作業安全造成較大威脅。為進一步增強海上氣象災害防禦能力,保障海上作業企業生產安全,天津市氣象局在原有「颱風專題氣象服務產品」基礎上推出「颱風加密氣象服務產品。」

  天津市氣象部門服務的海上施工作業單位主要集中在黃、渤海海域,珠江海域及黃海南部海域。該項服務推出後,當颱風形成時,市氣象部門密切關注其發展趨勢,一旦外圍風圈對用戶所在施工海域造成影響,就啟動加密服務,逐三小時滾動製作發布《颱風加密氣象服務產品》,將當前颱風實況、移動路徑、中心風力、影響範圍及未來24小時、48小時預報告知用戶,並結合天氣圖分析用戶所在海域的天氣形勢給出溫馨提示。專家熱線24小時有人值守,及時將最新颱風動向等情況與用戶保持溝通。

  該項服務推出一段時間以來,截至8月底,市氣象部門已圍繞「達維」、「啟德」、「布拉萬」多次颱風過程,累計發送颱風加密氣象服務產品20期,服務海上用戶12家,服務產品細緻及時,重點明確,建議得當,受到海上用戶一致好評。

  (責任編輯:孫禕)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黨組進一步部署颱風防禦工作
    要強化新技術手段在颱風監測預報中的應用,進一步細化颱風路徑、強度、風雨預報;加強與歷史相似案例的比對分析,總結吸收預報服務經驗;更加重視影響預報與風險研判,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全力以赴做好颱風防禦氣象服務。
  • ——國家氣象中心五大舉措提升颱風預報服務精細化程度
    中國氣象報記者 段昊書  「請再核一下14時『蘇迪羅』的位置、最大風力情況,並查看滾動更新的颱風風場精細化格點預報情況。」  時間回到7月13日,在剛剛完成第9號颱風「燦鴻」的預報服務工作後,國家氣象中心組織專家、預報員、服務人員,集中討論、總結颱風預報服務工作經驗、教訓。「颱風預報服務只有做的更加精細化,才能更好服務決策、服務公眾。」中心主任畢寶貴說,「要認真思考並拿出一些新舉措,體現在下一個影響我國颱風的預報服務當中。」
  • 四顆衛星服務北京奧運 每3小時預報一次氣象變化
    我們知道氣象服務對奧運會的召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工作:一是建立了立體化的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強大的監測能力。  經過幾年努力,由四顆在軌運行的氣象衛星、多部雷達、加密自動氣象站等組成的覆蓋服務區域廣、時空解析度高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將能捕捉到更細微的天氣變化。
  • 天津暴雨 颱風表示不背鍋 颱風什麼時候抵達?
    這暴雨和颱風到底有關嗎? 天津的降雨怎麼樣? 近日,天津的降雨將分為兩個階段。 颱風「利奇馬」對天津的影響?
  • 颱風來臨96小時——海河防總防範「利奇馬」紀實
    更多防禦和水情預報工作人員放棄寶貴的周末休息時間,投入到此次防颱風值班值守工作之中,超負荷履職擔當,切實保障海河流域在颱風肆虐下仍然能夠風雨不動安如山。  應急響應初啟,各項部署工作亟需迅速下達,但距離部長視頻會商的時間僅剩1個小時,會商連線仍需準備,匯報材料尚需加工完善,防禦處人力捉襟見肘。
  • 各地各部門加強監測預報服務迎戰「蘇力」
    預計,「蘇力」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並將於13日中午至傍晚在福建連江至霞浦一帶沿海登陸。中國氣象局已於7月11日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Ⅱ級應急,福建、浙江等沿海氣象部門以及中國氣象局各單位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全力應對「蘇力」。
  • 中國氣象局調度部署重點地區颱風預報服務
    9月2日18時,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工作調度視頻會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連線聽取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氣象服務及部門聯動情況,對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進行全面調度部署。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主持會議。
  • 天津:精準預報覓良機 LNG船成功靠泊
    1月6日凌晨5時,天津海洋中心氣象臺臺長劉彬賢在與LNG船舶公司相關負責人視頻會商時說。  LNG船滿載6.5萬噸液化天然氣,關係整個華北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如果船舶靠港計劃延誤兩天,將會對華北地區民生保供造成較大影響。同時,海上風浪給船舶運載安全帶來威脅,形勢異常嚴峻。
  • ——記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加密觀測新模式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開發的「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區域加密觀測功不可沒。它面向用戶需求,使科研與業務有機結合,顯著提高了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日前,這一工作被評為2012年氣象部門創新工作。  「加密觀測獲得的高頻次衛星雲圖大大提高熱帶氣旋監測的時效性,並能及時捕捉熱帶氣旋結構和環流細微變化。」
  • 超強颱風「利奇馬」打破多項歷史記錄!
    「利奇馬」登陸後移動緩慢,在陸地滯留時間長達44個小時,為1949年以來全國第六位。其中,颱風在浙江滯留達20個小時,為1949年以來滯留浙江時間最長的超強颱風。颱風先後影響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河北、河南、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2個省(市)。受颱風影響,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遭遇強降雨,多地出現洪澇災害。
  • 中國天氣預報未來將實現3小時一次逐時滾動預報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人禾   中國網 張琳攝    中國南方暴雨野外科學試驗成功實施後,中國的天氣預報可以實現3小時一次預報,真正實現臨近、短時預報系統的逐時滾動預報。    張人禾說,這跟現在的業務系統完全不一樣,現在基本12小時預報一次。同時還能實現短期預報系統的6小時滾動預報。預報結果及指導觀測系統工作,通過控制平臺對觀測系統不斷調整。    中國網現場直播了此次發布會。(張豔玲)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其中最為先進的風雲4號A星已投入業務運行,並向全球開放資料、為區域提供服務。  2017年發射的「風雲三號」D星(極軌衛星)搭載了10臺先進的遙感探測儀器。其中,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覆蓋通道較以往儀器數量增加了70多倍,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進一步提前。  利用靜止衛星的全天候觀測優勢,自2012年開始,中國增加了衛星靈活加密觀測業務,觀測間隔時間可達6分鐘一次。
  • 全國滾動訂正網格預報產品投入運行
    今年12月,地面氣象要素(溫度、相對溼度、風、降水)24小時逐時滾動訂正網格預報產品通過業務化準入評審,正式投入運行。它實現了24小時內預報解析度由3小時間隔向1小時間隔的細化,以及預報頻次由一天兩次發布向24次滾動訂正的提升。
  • 新宏通用航空氣象服務系統——新宏氣象APP
    註冊用戶可以成功提取通用航空氣象服務信息,包含水平解析度20km,3000米以下垂直加密分層的氣象要素實況監控和天氣預報輸出產品,涵蓋風、雲、能見度、氣溫、相對溼度、降水、強對流天氣,以及飛機積冰、飛機顛簸、低空風切變等於飛行密切相關的航空氣象要素預報產品。
  • 氣象局:中國颱風路徑預報和國際水平基本相當
    面對颱風這樣一種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有效防禦的關鍵是及早對颱風移動路徑和強度作出準確預報。那麼,現階段我國颱風預報水平如何呢?  先進的觀測設備讓千裡之外的颱風「無處遁形」: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雙星加密觀測模式可以每15分鐘獲取最新颱風監測圖像;沿海已建成的無縫隙都卜勒雷達站網每6分鐘就可獲取颱風的實時監測信息;我國已建成的36181個自動氣象站中,包含海洋(海島、船舶、石油平臺)站139個,浮標站18個,可以每10分鐘(廣東等地可密集到每5分鐘)採集風向、風速和降雨信息……  「近幾年我國也針對登陸颱風逐步開展了外場觀測試驗
  • 直面颱風「三連擊」!黑龍江氣象服務彰顯「硬」實力!
    自8月27日起,在短短半個月內,黑龍江省遭遇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第10號颱風「海神」的「三連擊」,時間之短、數量之多,歷史罕見。全省各級氣象部門淬鍊基本功,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圍繞服務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要求,提前部署,上下聯動,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聯動!
  • ——「風雲二號」F星汛期應用服務解密
    儘管它們威力十足,但從生成到消亡,一舉一動都被氣象部門「盡收眼底」,而「風雲二號」F星(以下簡稱F星)及時啟動加密觀測,更是讓它們「無所遁形」。  「F星每6分鐘一張加密觀測雲圖,在今年颱風預報預測中功不可沒,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如是評價。
  • 颱風路徑一鍵查詢,新晴天氣推出「颱風數據」服務
    6月14日,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在我國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為獲取颱風路徑信息,減少颱風影響災害,新晴天氣於6月正式上線「颱風路徑查詢」服務功能,用戶可直接通過「新晴天氣APP」實時查看最新颱風路徑,獲得最新、最全面的颱風預防措施。
  • 為海洋強國發展提供支持——天津氣象保障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紀實
    氣象部門緊跟步伐,積極踐行「海洋強國」發展理念,為天津海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抓住海洋預報能力提升的「牛鼻子」去年8月,颱風「摩羯」一路北上,對我國多個沿海城市造成較大影響。就在8月15日這天,已經停止編號的颱風「摩羯」進入渤海海區後仍威力不減,與冷空氣交匯致使渤海中部海面出現10級至11級東北風,陣風可達12級。市氣象局及時向港口作業、海上工程、遠洋運輸等行業發布黃渤海天氣預報、海上大風警報、颱風發展路徑、風暴潮預報等多種服務產品。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在海上有多個作業平臺,對此次大風天氣極為關注。
  • 第10號颱風「海神」降雨預報
    第10號颱風「海神」降雨預報 2020-09-04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