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許是世界上最特別最奇妙的國家。幾百個民族和100多種語言並存在一個國度裡,神話故事和正史總是交雜記錄在一起。雖然各邦現在同在一個國家裡,文化方面卻不能一概而論。這是因為印度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幾百個大大小小的王國林立。所以印度各邦及各地區在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有的甚至完全不同。
要領略印度各地獨特而富有差異性的文化風情,除了親身前往旅行之外,電影也許是最理想的載體。本文將以一系列印度電影拍攝背景城邦為載體,透過影視鏡頭,具體介紹從喜馬拉雅山麓到亞穆納河畔的北部山區與山谷的城邦。
歷朝首都新德裡
新德裡其實就是建立在舊都德裡邊上的新城
印度首都新德裡,有時也被印度人稱為 「德裡」,這是因為德裡在印度歷史上曾作為許多王朝的首都。現代印度共和國獨立建國後,在這個古都旁邊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於是將這個新城區稱為新德裡,以區別於老德裡。
就像北京一樣,新德裡不僅是現代印度的行政中心。當地在印度歷史上也曾是7個王朝的遺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可以說是印度歷史文物的寶庫(現在的舊德裡是最後一座保存下來的城市)。
新德裡和老德裡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
如果說舊德裡展現了印度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文化,新德裡則是印度近代擺脫貧困獨立前進的影子。我們可以從不少印度電影中看見德裡這種新舊交織的風貌。
關於展現舊德裡的民俗風情最典型的電影無疑是《我的德裡情人》:自小在美國長大的印度男孩回到舊德裡老家,努力適應印度生活的故事。作為觀眾,我們和這個具有西方教育背景的年輕人Roshan一樣不理解印度各種陌生的習俗。比如牛在印度人民(印度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通過Roshan的眼睛,我們還可以看到印度瘋狂的豬牛人車共行路況,各種宗教衝突和婚喪傳統,這是德裡市井的一面。
電影《我的德裡情人》劇照
《我兄弟的新娘》同樣也講述了一個從英國回來的印度海歸白賽博,想要尋找一個「擁有德裡心臟,腳踩印度節拍」的女孩作為新娘。最後他的弟弟Kush幫他相中了同樣擁有英國生活背景的德裡中產階級女孩Dimple。在這場「我愛上了兄弟的新娘」的鬧劇裡,跟隨女主Dimple和弟弟Kush的玩鬧場景,我們依次可以看見胡馬雍陵墓、德裡舊堡、印度門等德裡地標建築。
電影《我兄弟的新娘》劇照
電影《橙色》則是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在德裡的尋夢之路。同《橙色》一樣,《印度合伙人》中的農民拉克希米也是最終在新德裡的發明大賽上找到了夢想的有力支持,成就了自己一番事業。《起跑線》則寫實的描繪了德裡的各階級印度人,尤其是中產之家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輾轉各幼兒園進行擇校。通過教育現狀準確而不失幽默的刻畫了德裡各階層人民的生活。
由此可以發現,就像國內一系列以北漂為題材的白領電視劇一樣,以德裡為背景的印度電影也大多聚焦在印度中產階級或年輕大學生追夢者身上。這大約是因為德裡像北京一樣,能為這些重視教育、心懷夢想的尋夢人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平臺。
新德裡無疑是結合了歷史與現實的一座城市
文化殿堂北方邦
在印度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 北方邦
如果可以把德裡類比北京,那文化殿堂北方邦在印度歷史人文方面的地位,就相當於西北的陝西。
每當談及封建社會歷朝歷代歷史的時候,很多人會對鼎盛時期的唐王朝心生嚮往。突厥人、沙陀人、高麗人、天竺人,甚至還有中亞人,大批少數民族甚至是異國的官員將領齊聚在大明宮的朝堂之上,同他們的天可汗一起為大唐王朝的繁榮和強盛鞠躬盡瘁。在一千年後的印度次大陸,也出現了一個像唐太宗一樣賢明寬和、被各民族人民所愛戴的君主。這就是印度歷史上有阿克巴大帝。
相傳阿克巴大帝就曾坐在獨柱殿的寶座上 會見不同宗教學者
阿克巴大帝開明的執政理念,也延伸到了宗教方面對所有異教徒一視同仁,類似於清朝推行的「滿漢一家親」。這也是印度接受了300多年伊斯蘭文明的統治,卻沒有全盤伊斯蘭化的原因。
2008年上映的印度電影《阿克巴大帝》就全方位的介紹了阿克巴大帝的生平,尤其是他與信仰印度教的王后的愛情故事。眾所周知,印度政府至今還很頭疼與各宗教之間的敵對和衝突,鼓勵聯姻卻收效甚微。反倒是500年前的封建君主阿克巴大帝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不僅娶了一位信仰印度教的王后,並對妻子的信仰尊重有加。
電影《阿克巴大帝》的海報
電影中,阿克巴大帝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印度北方名城阿格拉。這裡曾經是臥莫兒帝國的首都,留有臥莫兒人的眾多遺蹟。阿格拉紅堡則是重中之重,是莫臥兒帝國的皇城。莫臥兒帝國王室成員都是穆斯林,所以紅堡是一座伊斯蘭風格的宏偉建築。
現在的阿格拉和西安類似,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分別見證莫臥兒帝國和大唐王朝曾經的輝煌。莫臥兒人在阿格拉留下了太多痕跡。除了阿格拉紅堡,還有阿克巴大帝另建的皇城--勝利之城,但因缺水後被廢棄。當然,阿格拉最著名的建築是泰姬陵,這也是全印度最出名的建築。
電影中阿克巴大帝在紅堡內議政的場景
泰姬陵是莫臥兒帝國的第五任皇帝沙賈汗(也就是阿克巴大帝的孫子),為紀念已故王妃泰姬瑪哈爾而建立的陵墓。也是一座充滿愛意和伊斯蘭風情的建築。整個結構遵從嚴格的對稱與和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鋪砌,因此也稱為白色泰姬陵。
以泰姬陵為主題的電影曾被搬上熒幕兩次。一次是1963年的經典老電影《泰姬陵》,再次就是上映於2005年的《泰姬陵:永恆的愛情故事》。這兩部電影都是以描述沙賈汗與泰姬之間「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故事為主。由於泰姬陵是一座陵墓,很難找到在該建築內部展開故事的影片。
電影《泰姬陵:永恆的愛情故事》海報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王朝,在不同的大陸上卻演繹的殊途同歸的故事。就像唐明皇晚年被自己喜愛的臣子安祿山逼迫出逃長安城一樣,一代梟王沙賈汗晚年在阿格拉堡被自己的兒子囚禁至死。長安和阿格拉,這兩個曾經在世界上最繁華、最開放、人口最多的國際大都市,就這麼沒落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世間的繁華與衰落向來如此,不分國界與時代。
阿格拉堡和對面遙遙相望的泰姬陵
印度糧倉旁遮普
已經被印巴兩國分割的旁遮普地區
如果你在印度電影裡看到頭裹長巾、鬍子很長,一副英偉的男子氣概裝扮,那無疑是個錫克教徒了。典型人物就是印度知名影星阿克謝庫瑪爾,他演繹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旁遮普籍各種人物,比如《你好倫敦》中的粗野農夫Arjun和《辛格為王》中的錫克教徒快樂辛格。
是的,旁遮普邦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錫克教徒。哪怕是對印度不太了解的人,也能輕易從裝扮上分辨出他們是一個區別於其他印度人的特殊族群。
《辛格為王》海報 劇中人物頭裹長巾為典型錫克教徒裝扮
旁遮普的歷史是一段遭受外來人入侵的歷史。從公元前236年亞歷山大入侵開始,到臥莫爾王朝滅亡後被錫克人統治,再到英國人離開印度,把旁遮普邦一分為二給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千上萬的外族人在旁遮普先後定居,希臘人、伊朗人、塞種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等。他們不僅在這裡定居下來,還與旁遮普原住民融為了一體。所以說現在的旁遮普人可以說是印度雅利安人種的典型代表了。
歷史上輪番交替的統治者和源源不斷的入侵者,塑造了旁遮普邦人強悍勇猛、剛毅果敢的民族性格。電影《忽然遇見你》裡的女主Geet就是一個家住旁遮普邦的錫克女孩。她的嚴厲家教,特別是與男主Aditya私奔後被全家族的男性開上車拿上砍刀追砍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忽然遇見你》的劇照
在旁遮普邦的族群裡,還有一個更為剽悍的存在--賈特人。他們在臥莫爾王朝統治後期經常發動起義,還曾掘開過阿克巴大帝的墳墓,被英屬印度的官員指定為「軍事種族」。
電影《英雄主義》恰好是一部以賈特人村莊為背景的動作喜劇。賈特人的驃勇貫穿在電影的從始至終,從電影開頭的賈特村民宣稱:「我們賈特人都是先結婚再戀愛,生了兩個孩子後才問妻子的名字。」引出了該地賈特人異常嚴厲的傳統,那就是禁止自由戀愛。當然,如果是真正的英雄,還是能夠徵服賈特人並得到他們的尊重的。男主巴布魯正好就是一個比賈特人還要強悍勇猛的英雄,在一場又一場堪比李小龍再現的打戲中。最終不僅得到了賈特人的尊重,還得到了他們的祝福迎娶了美麗的賈特女孩婷娉。
電影《英雄主義》的海報
在經濟社會方面,旁遮普邦也有和東三省類似的困境。農業上的富饒在工業社會中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因素,滯後的製造業發展導致就業崗位數難以隨著經濟增長而相應提高。政府、國企和公立教育機構提供的崗位,成了僅有的就業機會,也是人人爭奪的對象。高端人才逐漸向大城市德裡和孟買流失,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不滿足像父輩那樣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但沒有目標、迷茫度日。
電影《迷幻旁遮普》就是一部聚焦年輕人內心空虛的現實主義影片。圍繞旁遮普邦毒品泛濫的現狀,講述了四個不同職業背景的年輕人屈服於毒品的故事,這樣普遍的現狀最終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經濟衰退。
電影《迷幻旁遮普》的劇照
和以「黑土地」著稱的東三省類似,旁遮普邦地處印度最北方,是印度農業最發達的邦之一,也是印度搞綠色革命的主要基地之一。因為盛產小麥,而號稱「印度糧倉」。旁遮普人普遍顏值較高,性格剛猛卻不乏幽默。沾染上旁遮普元素的電影總是充斥著鄉村氛圍,詼諧而歡樂,就像東北的二人轉和東北話一樣接地氣。
還記得經典的印度神曲《東北玩泥巴》嗎?
神秘高原克什米爾
同樣被印巴兩國分割的 克什米爾地區
克什米爾是印巴兩國之間存在的一個有爭議的地區。歷史上,「克什米爾」這個詞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到了本世紀初,「克什米爾」以被用來泛指包括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阿扎德克什米爾(自由克什米爾)、克什米爾谷地,查謨和拉達克等廣大地區。克什米爾谷地、查謨和拉達克的絕大部份現在實際受印度控制。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拉達克。當地在文化上深受西藏地區影響,居民從文化習俗上來看也與西藏地區較為相近。因為信仰藏傳佛教,因此有「小西藏」之稱。當地的藏族化可追溯至吐蕃時代。拉達克在地理位置上雖與世隔絕,但其燦爛的歷史文化足夠讓人膜拜。一千年前,這裡是 「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來自中東,印度和中國的商人云集在此。
拉達克的首府列城 玄奘法師前往西天取經也曾路過此處
電影《愛無止境》就取景於拉達克。男主薩馬爾是一名拆彈專家,影片一開始的拆彈地點就在拉達克的列城,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邊界。雖然電影裡拆彈工作危險重重,但高山積雪的高原美景,冰雪融水滋養的美麗綠洲,還是衝淡了電影中薩馬爾拆彈時的緊張氣氛。
電影《愛無止境》的劇照
克什米爾和西藏的地緣關係也很緊密。在青藏高原上有一個狹長的湖泊叫班公湖,湖的東段在中國阿里地區,西段則伸入了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在中國這邊是淡水湖,在克什米爾地區則是鹹水湖。因湖型狹長,藏語便稱為「錯木昂拉仁波」,意為「長脖子的天鵝」。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片尾就是在班公湖拍攝。蘭徹與愛人和兩個朋友重逢在這裡。這一段既荒誕又帶有魔幻色彩,但湖周邊秀美的景色卻令人印象深刻。近處一道蜿蜒碧藍的湖水圍繞著群山,一道道淺黃色的沙地道路彎彎曲曲,遠處雪山點點依稀可見,對應了電影的畫外音:追求卓越,成功就會不期而至。
影片結尾皮婭騎著小摩託車來找蘭徹 取景於克什米爾班公湖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則是一部以阿扎德克什米爾地區為背景的、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寶萊塢天王巨星薩爾曼汗,一改平日的硬漢形象,在片中飾演了一位虔誠信仰哈努曼神的單純印度大叔帕萬,幫助了流落在印巴邊境的巴基斯坦啞女沙希達與父母重聚。小蘿莉沙希達的家鄉就在阿扎德克什米爾,也是由巴基斯坦控制的部分。因為風景酷似冰雪之地瑞士,這裡也被稱為「南亞的瑞士」。
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的海報
因為一些歷史遺留的原因,克什米爾地區並不像影片裡一樣美好和寧靜。在影片裡,小蘿莉沙希達最終回到她的祖國,並且將帶來一個新的國家的和平。至於在現實中是否能夠實現真正的和平還是未知之數。但我們通過電影鏡頭,看到陽光溫柔地掃過克什米爾的雪山時,就一定能夠理解這種對於和平的深刻願景。
有南洋瑞士之稱的 克什米爾山區
本文來源:冷炮歷史 作者:詹西殿下 責任編輯: 鄒德懷_NN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