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聲學的技術積累,JEET誓要突破國際品牌壟斷

2020-12-03 網絡電視盒子

一條優秀的耳機,首先一定是音質上乘,而想要達到優秀的音質表現力,就需要對聲學方面,有強勁的實力支撐,這些實力大多來自於在聲學上高額成本的投入、長時間經驗的積累,以及聲學方面技術實力,與大量專業資深工程師的辛勤付出!

國內市場目前千元以上耳機均被國外品牌壟斷,而國內大多數耳機品牌集中在300元以下,甚至90%都集中在200元以下。我們可以看到1000元以上的耳機品牌,大多在音質上都有較高的水準,對聲學都有較深的理解和積澱,再加上品牌效應的加持,也就形成了國內特殊的耳機市場格局。

作為最近很火的耳機品牌JEET的團隊來說,這是再清晰不過的市場競爭格局,在他們眼裡,或許同行競爭本身不是要考慮的第一要素,從根本上去思考如何去突破國際品牌的壟斷,去打造屬於國人的高品質耳機品牌,顯得意義更加重大!

排除萬難,建立屬於JEET的聲學實驗室

我們在對JEET進行調研發現,很多關於他們信息的字裡行間裡,JEET團隊都在反覆的提到「創新追趕」,而「創新追趕」的過程中組建屬於自己的聲學實驗室顯得尤為關鍵。大多數國內耳機品牌做耳機純粹是為了掙一點錢,為了能夠求生存,但也許對JEET團隊來說不一樣,JEET團隊所屬的小捷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都是以「高品質」的體驗為驅動,曾打造的多款中高端智能硬體都具備極高的口碑和品質。而在JEET耳機品牌上,他們有著自己更遠大的夢想和追求,為了這個夢想甚至可以放棄短期變現掙錢。

JEET團隊表示:「想要追趕國外品牌有幾個關鍵點必須要做,其中之一就是組建自己的聲學實驗室!雖然組建一個高標準的聲學實驗室對於國內品牌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從0開始,幾乎沒有案例可以對標和學習,一步一步的規劃、設計都需要不斷的去嘗試,歷時3年多,排除萬難,一路走來都是心血,直到今天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們有了一個超出預期好的開始!」

搭建歐美標準調音室,讓高品質成為每一條耳機標配

同時縱觀國內300以下的耳機市場,國內很多低價耳機從研發、設計到生產採用的都是成本極低的公版公模,對音質上也幾乎是沒有做過多的調試就上市銷售,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用戶當中,有不少用戶是聽不出音質好壞的,所以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貴的還是便宜的耳機,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拿JEET團隊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來說,如果選擇對音質的將就和隨意,那還不如耳機就不要做了!為了彌補這樣一個短板,JEET選擇與合作夥伴一起採用更高的歐美標準,搭建媲美高端耳機的調音室,測音室等,對每一條JEET耳機的音質都擁有較高水平的把控力,讓塑造出更加個性、優秀的音質效果成為現實。

全球挖掘人才,組建資深聲學工程師團隊

也許很多人吐槽生意越來越難做,但我們從未思考過一個本質邏輯「商人思維」,國內耳機廠商的商人思維深入骨髓,將耳機看成是一個單純的買與賣的關係,耳機買料,然後組裝,上市銷售,其中更加注重的是市場銷售團隊的組建和培養,這個過程雖然看似一氣呵成。但在某個環節缺少了積累與沉澱,在JEET團隊看來,這個環節正是對聲學工程師團隊的組建,以及聲學人才的積累。近幾年,JEET團隊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資深的聲學專家和工程師,不惜花巨大的代價組建自己的聲學工程師團隊。用JEET團隊的話來說,耳機廠商要想基業長青,做全球性的買賣,就需要有全球搜羅聲學人才的意識,一個耳機品牌的好壞,就看他對聲學人才的重視程度即可!

堅持不計成本的探索與創新,持續積累聲學經驗

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高品質和體驗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過去傳統商人的思維已經無法玩轉今天的市場。同時隨著國家對高品質製造、技術創新的關注,我們國內的品牌就必須學會品牌升級、品質升級、技術升級。

正如JEET團隊所闡述的那般,我們離國際品牌還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在這條道路中,我們如何去追趕,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去追趕成為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國際耳機品牌比我們有兩個優勢,一個聲學優勢,一個品牌優勢。單從聲學層面來說,顯而易見的是低價與低品質是無法實現趕超的,我們只能用更高性價比的方式,比如更好的音質搭配適中的價格,才有希望!

相關焦點

  • 十年積累百日攻關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隨著5G時代來臨,全球信息產業發展驟然提速,這離不開數量龐大的伺服器支撐。傳統數據中心超過一半的能耗用於伺服器的冷卻設備。
  • 誓要打破外資壟斷 自主品牌尾氣催化劑「在路上」
    ■困局:尾氣催化劑市場被外資壟斷  放眼市場,一個嚴峻的現實擺在眼前——目前我國汽車尾氣催化劑市場基本被國外企業所壟斷。資料顯示,在我國汽車尾氣催化劑市場,德國巴斯夫和英國莊信萬豐各佔有26%左右的份額,比利時優美科約佔19%的份額,其餘部分則基本被催化解決方案公司(CSI)、科萊恩等瓜分。
  • ...國產化專題:工藝控制與量測設備-國際品牌壟斷市場,但國產品牌...
    機構:中銀國際半導體的工藝控制、良率管理、量測設備,主要包括尺寸測量和缺陷檢測,尺 寸測量包括膜厚檢測、粗糙度測量、套刻誤差測量、OCD測量、掩模板測量等, 缺陷檢測包括無圖形晶圓檢測、有圖形晶圓檢測、電子束復檢設備等。
  • 頂級品牌齊聚中國?歌爾聲學收購丹拿
    頂級品牌齊聚中國?  此次被收購的Dynaudio公司是國際知名的高端音響品牌,成立於1977年,主營產品包括智能音響、汽車音響和專業音響,在音樂發燒友和專業音響工作室中享有盛名。  Dynaudio公司創始人Wilfried Ehrenholz 先生表示,「歌爾聲學是很理想的合作夥伴,我們兩家企業都具有很強的技術基因。
  • 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但三大技術仍被國外壟斷
    近日,平安證券出臺了名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大起底,國產品牌於大浪潮中崛起》的行業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的機器人製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國際巨頭的技術壁壘依然很高。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封鎖和國內品牌的突圍報告顯示,2016年,工業機器人的「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安川、庫卡(KUKA)佔據了全球58%的份額,其他國際知名品牌也分別在全球有超過4%的份額,相比之下,國內機器人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較低,合計9.7%。
  • 我國航天技術新突破,打破美國航天領域的壟斷
    人類探索宇宙靠的是航天技術的創新。自從數十年來,我國也成為了備受矚目的航天大國。進入2020年以來,各個國家摩拳擦掌,都把探索宇宙的重點放在了火星上,爭取通過探索火星來躋身航天大國行列。就在今年9月份,我國成功發射了可以回收利用的太空飛行器,這不僅代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也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式進步。
  • 聲學最高水準技術盛會!沈勇教授專訪
    聲學最高水準技術盛會!2009電聲技術國際研討會嘉賓合影    會議主席由南京大學音頻聲學研究室主任、南大聲學深圳研發中心主任、中國聲學學會理事沈勇教授擔任。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沈勇博士    任教以來,從事電聲學和建築聲學研究。
  • 基於聲學超材料的變壓器新型降噪技術獲突破
    近日,由中國電科院牽頭的基於薄膜聲學超材料的電力變壓器新型降噪技術取得重要突破,該技術可降低變壓器100Hz窄帶噪聲7dB,針對城市變電站低頻噪聲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中國電科院高級工程師馬裕超告訴《中國科學報》,薄膜聲學超材料是一種由特殊材料和結構組成的隔聲板材。
  •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原標題: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12月10日,巨化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巨芯專用冷卻液出廠。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 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中科院突破5nm技術」消息引網上熱議2020年7月以來,一則「中科院突破5nm技術打破EUV光刻機壟斷」的話題刷爆網際網路,相關消息提到,中國科學院的論文中介紹了最新研發的一種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2020年7月以來,一則「中科院突破5nm技術打破EUV光刻機壟斷」的話題刷爆網際網路,相關消息提到,中國科學院的論文中介紹了最新研發的一種「5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燃起國內晶片業起飛的希望。
  • 發力國產替代 東旭集團LTPS玻璃基板技術突破國際封鎖
    該項目打破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標誌著東旭集團成功實現了產品轉型升級,也標誌著中國又一關鍵顯示材料生產技術實現突破。平板顯示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是資訊時代先導性支柱產業,事關產業升級,涉及產業安全。近年來中國平板顯示行業取得長足進步,產能持續提升。但在核心技術、尤其是上遊核心材料方面,本土企業仍面臨被國外掣肘的壓力。結合當前外部環境,這種壓力更加真實,也更加具體。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突破西方壟斷?實情是這樣
    中國以舉國之力投入晶片(晶片)研製,但作為生產高端晶片的必要設備,最先進的光刻機仍由西方壟斷。 中國科學院早前發表論文,介紹最新研發的一種「5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燃起國內晶片業起飛的希望。 但事實證明仍空歡喜一場,負責撰寫的中科院學者昨日(1日)開腔,形容是外界誤讀。
  • 百日攻堅創效丨重大突破!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百日攻堅創效丨重大突破!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2020-06-30 0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歌爾聲學:大「蘋果」產業鏈上的中國「蘋果」
    從成立到上市,別的企業往往要走十幾年,歌爾聲學只走了7年。早在2013年底,歌爾聲學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同行業之首,國際同行業第三名,在藍牙耳機領域,其已成為國內同行業的第一品牌。雖然在2014年初,儘管由於蘋果略顯疲態的表現,導致歌爾聲學業績略有下滑,但歌爾聲學的市值仍是驚人的近700億市值,並且每年能賺蘋果近30億美元!
  • 中國將突破ASML在極紫外光刻技術上的壟斷?
    打開APP 中國將突破ASML在極紫外光刻技術上的壟斷? 據報導稱,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公開回應稱,這是一個誤讀,這一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這一技術在智慧財產權上是完全自主的,成本可能比現在的還低,具有產業化的前景。 但是,即便這一技術實現商用化,要突破荷蘭ASML(阿斯麥)在光刻機上的壟斷,還有很多核心技術需要突破,例如鏡頭的數值孔徑、光源的波長等。 據悉,高端掩模版在國內還是一項「卡脖子」技術。
  • 「奮鬥者」號聲學系統實現完全國產化 萬米級浮力材料研製獲突破
    中國科學院多個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任務的研究所接受媒體採訪稱,聲學系統實現完全國產化、萬米級浮力材料自主研製等系列關鍵技術突破,為「奮鬥者」號實現載人萬米載人深潛發揮重要作用。「奮鬥者」號聲學系統完全國產化中科院聲學研究所是「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下的「全海深潛水器聲學技術研究與裝備研製」項目牽頭單位和「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體設計、集成與海試」項目中聲學系統課題的承擔單位,由朱敏研究員帶領的海洋聲學技術中心團隊負責完成「奮鬥者」號聲學系統中全海深水聲通信機、地形地貌探測聲納、多波束前視聲納、都卜勒測速儀、避碰聲納的自主研發以及定位聲納和慣性導航設備的系統集成
  • 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
    導讀: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了,無論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智慧型手機,電腦還是人工智慧AI技術,幾乎都離不開高端智能晶片的支持,可以說半導體晶片在整個科技領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晶片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也要不斷的加大在晶片領域的研發才行!
  •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以前晶片領域需求最大的場景是在手機和電腦上。一部手機大概需要數十個晶片,一臺電腦的晶片數量更是超乎想像。如今晶片行業需求端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場景——智能汽車。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突破西方壟斷,實情是怎樣的呢?
    該篇論文7月發表,隨後在國際知名期刊《納米通訊》(Nano Letters)刊登。中科院當時發新聞稿稱:研究團隊針對雷射微納加工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解決高效和高精度之間的固有矛盾,開發的新型微納加工技術在集成電路、光子晶片、微機電系統等眾多微納加工領域展現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