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前的武警部隊晉銜儀式上,武警領導班子主要成員悉數亮相。與2014年底王建平調離時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當時,副總參謀長王寧與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建平對調,王寧執掌武警部隊,王建平則前往總參任職。
同時對調的,還有軍科院政委孫思敬和武警部隊政委許耀元,孫思敬到武警部隊後,許耀元去了軍科院。
孫思敬在武警部隊工作了兩年,到齡退役。他的職務,由朱生嶺接任。朱生嶺是軍改中備受矚目的新星,去年2月剛由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調任軍委國防動員部政委,履新才10個月,又轉任武警部隊。
副司令員王兵、楊光躍都是新近到位的,王兵曾是駐紮雲南的「叢林猛虎」14軍軍長,軍改啟動後升任武警部隊副司令員;楊光躍則是在今年初的武警晉銜儀式上首次以新身份亮相,他原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不難發現,王兵和楊光躍均是從駐滇部隊提拔的。
參謀長秦天是秦基偉上將之子,長期在軍事院校工作,2015年7月升任軍科院副院長,2015年12月接替調往陸軍任職的劉振立,擔任武警部隊參謀長。
此外,姚立功、王長河、顏曉東、孔誠等武警部隊「老人」,職務也在2015年下半年發生了微調:姚立功由政治部主任轉任副政委,武警新疆總隊政委顏曉東接任政治部主任;王長河卸去副政委職務,專司紀委書記;孔誠則由武警部隊後勤部副部長升任部長。
長安街知事APP曾做過介紹,在軍隊反腐大潮中,武警反腐形勢最為嚴峻:中央委員、原司令員王建平落馬,中央候補委員、副司令員牛志忠在十八屆六中全會上被追認開除黨籍;王、牛以下的武警部隊高級將領更有10多位被查,社會上將這裡稱之為軍隊腐敗重災區,武警部隊形象也一度遭受重創。
王寧、朱生嶺、王兵、楊光躍等都是長期在指揮一線工作的優秀將領,知兵懂兵,配備他們一起搭班子,可見中央對重塑武警部隊形象、開闢武警工作新局面的重視。
總部的調整,也帶動了地方部隊的調整。去年「八一」前後,武警部隊一大批地方主將調整了崗位,多為異地交叉任職。結合王寧司令員下連隊參加野營拉練、武警總部班子成員下地方部隊「考察幫建」等實際行動不難發現,「強基層、重基層」是一條工作主線,目的是為了強化地方部隊的組織建設。而人事調整、領導示範的背後,是作風轉變。
事實上,高級將領交流調整和作風建設,是武警部隊的好傳統。曾任武警部隊政委的徐永清上將在《深切緬懷張震副主席》一文中,有過詳細的記述:
1996年2月2日,武警部隊北京第一總隊戰士張金龍深夜潛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沛瑤居室偷盜,並將其殘忍殺害。這起案件的發生,給武警部隊的聲譽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也暴露了武警部隊長期以來積累的問題。黨中央決定對武警部隊領導班子作全面調整。
國防大學副校長楊國屏和蘭州軍區副政委徐永清就是在這一背景之下開始搭檔執掌武警部隊的。徐永清回憶說,當時,武警部隊總隊(師)以上領導班子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年齡老化,工作標準不高,長期在一地任職,坐井觀天,關係複雜,沒有活力,形成了「調不出、派不進、流不動」的局面,由此引發了很多問題,嚴重製約了武警部隊長遠發展。
然而,在推進幹部交流的過程中,阻力很大。一些省(市)總隊的領導通過當地領導找總部領導,甚至找軍委首長,反映他們的「困難」和「工作需要」,藉口種種理由不予交流。
這時,張震找到徐永清談話,堅定支持幹部交流工作。經過1996—1997兩年調整、武警部隊交流了師以上幹部200多名,有效地優化了黨委班子結構。此後,武警部隊又進一步完善了幹部調整交流制度,使高中級幹部特別是主官的交流形成了制度。
人事調整,是一種組織形式,是一種工作方法,其目的是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楊國屏在紀念文章中就提到,「忠誠」二字是張震指導武警工作時,談得最多的。
1992年12月,張震在宣布武警部隊主要領導調整交流命令時,對新老班子特別強調:「武警部隊和軍隊擔負的任務有所不同,但作為黨和國家的一支武裝力量,必須始終不渝地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無條件地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各項指示,永遠聽黨的話。」
近年來,我們看到軍隊下大力氣肅清郭徐流毒,優選指揮一線骨幹,不由得更加佩服老一代軍隊領導人的深謀遠慮。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