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反思伯羅奔尼撒半島森林大火起因

2020-12-06 搜狐網

  新華網雅典8月29日電 (記者 梁業倩)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大火已經連續燃燒了6天。熊熊大火吞沒了大片松樹林和橄欖樹林,一些村莊被毀,數千人逃離家園,已造成64人死亡。

  希臘媒體分析認為,本次火災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的原因。

  在自然因素方面,高溫、乾旱、大風天氣、老化的電力設備,是引發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誘因。今年夏季,希臘多次出現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導致部分乾旱的山林自燃,且風助火勢,導致災情擴大。同時,高溫天氣用電量激增,一些老化的電力設備在高負荷運轉下起火,引起火災。

  在人為因素方面,媒體報導說,極易自燃的垃圾堆、農民喜歡燃燒灌木和草地,都是森林大火的起因。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門在土地和森林管理上的缺失成為希臘媒體關注的焦點。

  綠色和平組織希臘負責人哈拉姆比迪斯將主要矛頭對準希臘政府,認為政府是最大的「縱火犯」。哈拉姆比迪斯說,直到現在,政府對林地的範圍仍未作出明確界定,為房地產開發商縱火毀林、獲取土地提供了機會。

  希臘法律規定,任何人不得砍伐森林改建其他項目,但因火災被燒毀的林地不受此限制,因此調查人員懷疑是房地產開發商在幕後指使蓄意縱火。以往靠近城鎮的森林火災大多是惟利是圖的開發商所為。大火過後的林地上,新建築很快就會出現。

  雅典房地產協會主席雅尼斯·雷維西斯認同這種說法。雷維西斯說,由於希臘沒有明確的森林地圖,一旦某個地區被燒毀,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該地區曾經是森林和農田,這就為開發商申請商業開發提供了可鑽的空子。

  雷維西斯說:「現在已經晚了,不過政府還是應該立即出臺有關法律,讓這些起火的林地儘快恢復植被,並將這些地區在地圖上標出來,完成林地登記,以阻止非法開發商鑽空子。」

  希臘政府發言人魯索普洛斯表示,全國如此大規模地發生火災,一定有人蓄意縱火。政府已經批准由情報部門和反恐機構介入調查火災原因。政府懸賞最高達100萬歐元的高額賞金,希望民眾提供縱火犯的線索。目前,希臘司法部門已經起訴10名縱火嫌疑人,另有26人被起訴涉嫌與7月以來連續發生的火災有關。

(責任編輯:魏成)

相關焦點

  • 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半島,靠什麼打敗波斯?
    巴爾幹半島南部稱為希臘半島,最南部稱為伯羅奔尼撒半島,面積約為2.15萬平方公裡,是海南島的2/3左右。 希臘半島與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結合部,大約只有6.3公裡寬,羅奔尼撒半島接近四面環海了。
  • 在伯羅奔尼撒做一名水手
    當你漫步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冬日暖陽中,看到來去匆匆的人們手拎禮物滿臉都是笑容時希臘地處南歐,緊鄰愛琴海,有了古希臘文明的支撐,這裡的節日在歐洲也是別具一格,具有海洋的藍色氣質。希臘最早被人們知曉的大概就是伯羅奔尼撒半島,在中學的課本中一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讓我們充滿了敬畏。伯羅奔尼撒半島在地理上位於希臘大陸的最南端。最初它是一個島嶼,但該地區強烈的地殼運動使它與希臘大陸兩次合併和分開。後來,海水的再一次退卻形成了科林斯地峽。
  • 來伯羅奔尼撒半島採蘑菇
    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issos /Peloponnese /Peloponnesus)位於希臘南部,面積21439平方公裡
  • 希臘半島城邦制的聯合與分裂
    聯合:希臘政治擴張的步伐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開始。例如:希臘若干城邦結合起來,組成較大的聯盟集團。在希臘和波斯戰爭以前,斯巴達已經在它的軍事領導下,與其他一些城邦達成共識,並組成伯羅奔尼撒聯盟。雅典打敗波斯人之後,愛琴海諸城也在雅典的管理下實現統一。
  • 希臘一條運河,把一個半島變成島嶼
    希臘的科林斯運河,是1881年至1893年建造的,共長6.3千米。運河上方有橋梁,還通了火車。科林斯運河開通後,走這個捷徑,比繞行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大約可以節約700公裡航程。運河壁上的巖石有的已經鬆弛,時有脫落現象,造成巨石掉落,下雨天尤其危險。
  • 希臘十大旅遊勝地(上)
    希臘以其眾多的歷史遺蹟、被粉刷成白色的村莊、陽光燦爛的海灘、美味的烹飪和友好的氛圍而聞名遐邇,難怪它能躋身歐洲頂級旅遊目的地之列。但希臘旅遊業發達的首要原因就是這裡的風景真是太美了。通常,你可以在許多分散的島嶼上發現希臘的美,它們就像希臘半島周圍海域中的小寶石。每一個島嶼都有著令人驚嘆的風景、歷史遺蹟、夜生活和文化樂趣。
  • 地理大發現,地圖上那些半島中的半島
    何為半島?半島就是陸地的一部分深入海洋,另一部分連接大陸的部分。在世界地圖上很容易找到一些大型半島,比如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但有一種情況,就是在一個半島上又有一小部分陸地伸出去,這就形成了半島中的半島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幾個典型的案例。
  • 希臘推薦景點和線路
    希臘共和國,簡稱希臘(希臘語:Ελλ δα,英語:Greece),是地處歐洲東南角、巴爾幹半島南端的共和制國家。全國由半島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愛琴海中的3000餘座島嶼共同構成。希臘為連接歐亞非的戰略要地,本土從西北至正北分別鄰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三國,東北與土耳其國境接壤。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約公元前3000年後,先後有3波外來部族遷入希臘地區:亞該亞人(Achaeans)約於公元前3000年前後從薩塞利(Thessaly)方向(即北方)遷入希臘,據研究推測其於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100年間創造了邁錫尼文明,後在多裡安人入侵時被驅趕至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的亞該亞地區。「亞該亞人」這個名稱曾在《伊利亞特》中被用於指代所有希臘人。
  • 希臘史17:古希臘的殖民世界——圍繞著池塘的螞蟻或青蛙
    第三階段從公元前560年到公元前530年,這一波的移民潮的起因是波斯滅亡了呂底亞王國繼而向愛奧尼亞地區侵略,迫使小亞細亞沿岸的希臘城邦向黑海地區移民。米利都在黑海建立的殖民地主要是奧德索斯(Odessos),並且原有的殖民地奧爾比亞和奇姆美利亞-博斯普魯斯也都有了新的發展。
  • 古希臘內戰,戰勝的斯巴達為何沒能像秦朝一樣統一希臘?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講到了希波戰爭,希波戰爭使得一眾希臘城邦,在面臨強敵波斯時集體抱團。但是希波戰爭結束後,提洛同盟的功能已經發生退化,變成雅典保持和加強其在愛琴海上霸權的工具。
  • 地圖看世界;希臘地跨亞洲和歐洲
    希臘地跨亞洲和歐洲。(希臘國旗挺特別)希臘由希臘半島、半島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愛情海中的三千餘座島嶼共同構成。希臘為連接歐亞非的戰略要地。1821年希臘爆發獨立戰爭,1832年希臘建立希臘王國;一戰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崩潰,希臘獲得了大量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領土。
  •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
    「半島」是指陸地一部分伸入海洋(當然也有一些半島是伸入較大的湖泊中),另一部分與較大陸地相連的地貌形態,半島的三面都被水包圍,僅有一面與陸地相連,一般來說海岸線越曲折漫長,就會形成越多的半島。,由於海岸線較為平直,所以半島數量就很少,非洲東北部的索馬利亞半島是其主要的半島。
  • 今冬首個冷鋒已「到貨」,希臘氣溫急降北部將下雪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進入12月,希臘將會首遇今冬的第一個冷鋒。希臘國家氣象局發布預警,一股冷鋒正從巴爾幹半島由北向南移動,於周二至周四(3~5日)橫掃希臘。
  • 希臘西部遭暴風雷雨天氣 2人喪生部分交通中斷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希臘西部周末遭到雷雨風暴天氣,希臘海岸警衛隊官員25日一早表示,1艘停泊港邊的帆船不堪風雨襲擊而沉沒,導致船上2人溺斃。報導稱,這場暴風雨還帶來水災,並導致交通中斷。
  • 基督教與希臘︱君士坦丁堡淪陷後的希臘人與東正教會
    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希臘人:戴著鐐銬的舞蹈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滅亡。除了伊奧尼亞海、愛琴海上的部分島嶼以及伯羅奔尼撒半島主要受威尼斯人或熱那亞人統治之外,生活在希臘本土、小亞細亞地區以及巴爾幹半島北部等地的希臘人均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臣民。
  • 義大利希臘雨雪天氣將致 希臘超市獲準銷售防寒品
    歐聯網11月19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根據義大利國家氣象臺和希臘國家氣象局18日天氣預報,從20日開始,義大利天氣將迅速轉涼,冷空氣將從義大利北部向南方移動,中南部亞平寧山脈地區將迎來雨雪天氣;希臘從19日凌晨起,全國多地區將會出現大風暴雨天氣,部分地區會遭遇冰雹襲擾。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因埃皮達夫羅斯而與戲劇結緣,不久之後我就來到了距離埃皮達夫羅斯30公裡的納夫普利翁,就讀於伯羅奔尼撒大學戲劇系教育戲劇研究生專業。這本是面向希臘本國學生的專業,而我是學校第一個外籍留學生,所以在申請階段出現了很多困難,由於沒有先例,多虧了學校的教授們無私而執著的幫助。
  • 許嵩的希臘之行,海上靈光一句話道出了真理
    許嵩不僅會發歌,他在2013年還發行過一本攝影隨筆集,這個攝影鏡頭對準的就是希臘,這是許嵩鏡頭下的西方文明古國希臘。說起希臘,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文明古國,希臘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臘文明,這裡被視為西方文明開始的地方。在公元3000年這裡就出現了米諾斯文明,公元前1600年出現邁錫尼文明。直到公元前800年開始形成奴隸制城邦國家,到前5世紀發展到了鼎盛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