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希臘政治擴張的步伐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開始。例如:希臘若干城邦結合起來,組成較大的聯盟集團。在希臘和波斯戰爭以前,斯巴達已經在它的軍事領導下,與其他一些城邦達成共識,並組成伯羅奔尼撒聯盟。雅典打敗波斯人之後,愛琴海諸城也在雅典的管理下實現統一。希臘的不少政治家都想方設法讓聯合的合作關係更密切,即使不是結成真正的聯盟,也希望能消解兩大同盟陣營的抗衡,讓它們和其他希臘城邦共同努力,一起制定出維持相對和平的辦法。

從宗教信仰、語言和習俗風尚的融合來說,希臘人文化具有明顯的一致性,而且這種一致性早已存在了,這些都有利於這種和平的實現。當時幾乎所有的希臘人都非常崇拜宙斯,還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神明,很多希臘城市甚至偏遠的地區都派出他們的代表參加各種宗教活動,他們在奧林匹亞慶祝祭祀宙斯的宗教節日,又在德爾斐舉行皮託運動會,目的是為了紀念並祭祀阿波羅。

分裂:雖然這些方面的相似之處能夠成為各城邦聯合的紐帶,但是希臘城邦仍然感覺敏銳,十分清楚彼此之間的差別。因此,它們沒有實現統一,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之間,希臘半島上發生了具有災難性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在古代希臘,分裂一直是諸城邦政治上的軟肋,他們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苦頭。在希臘世界裡,之所以會出現長期分裂而且衝突不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雅典和斯巴達控制著許多城邦,表面上看起來這些城邦十分團結,但其中有一些實力較弱的城邦受到太多壓迫,他們多多少少都不滿於現在的處境,希望能夠擺脫大城邦,重新獲得自主權;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城邦都希望能夠成為希臘的領導者,而不是被其他城邦所控制。大城邦之間互相鬥爭,互相牽制,都有自己的追隨者。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把它的鄰邦納為己有;雅典把愛琴海劃入到自己的統治範圍;敘拉古則佔領了西西里島的大部分地區。但是,它們三者沒有哪個城邦能夠完成整個希臘世界的統一。

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失勢,使得斯巴達成為東希臘的領袖,敘拉古則成為西希臘的頭領。但是,對當時的斯巴達來說,不管是對付較弱的城邦,如雅典、底比斯、科林斯和阿哥斯,還是對付強大的波斯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敘拉古也是一樣的處境,它在當地的敵人不少,包括迦太基人在內都在反對它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