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2020-12-05 楊愉辰

導語: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城邦國家時代的重要城邦,按照現代人的想法來看,很容易會覺得這兩個城邦應該與宗主國希臘一脈相承,共享著相似的制度和文化。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無論是從城邦文化,價值觀還是男女地位等各個方面一處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截然相反。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對造成這些不同背後的原因感到無比好奇。本文會從城邦的建立、城邦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類型幾方面剖析這些不同背後的原因。

一、城邦文化不同

雅典雅典人民熱愛生活,因為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人民普遍熱情自信,每個人似乎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和演講家。不僅如此,衣食無憂的雅典人是天生的享樂主義者,看戲是雅典人日常生活中的頭等大事。

雅典人能夠從事的職業也五花八門,包括農夫、工匠、商人、演員、政客等等。

除了看戲,男人們熱衷於在工作之餘進行各項娛樂活動,雅典的娛樂活動本身也是種類繁複,諸如體育類的曲棍球、田徑、健美操等,又諸如各種棋類和打彈珠等。而女人們也願意花費數小時在美容化妝上來使得自己更加年輕美麗。

因為這樣的文化氛圍,雅典先後誕生了數不清的藝術家、雕塑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也為後世留下了無數的精神財富。

斯巴達在斯巴達,人民似乎只為軍事這一個目的而存在。斯巴達沒有文學、沒有藝術、沒有雕塑,當然更沒有一切形式的娛樂。物質生活方面,斯巴達人的生活更是只能用艱苦樸素來形容。

斯巴達的領導人更是對國民這樣艱苦樸素而又封閉的生活方式喜聞樂見。因為,斯巴達的當權者認為,人民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而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則有利於斯巴達人成長為心無雜念、服從命令的優秀士兵。當然,軍人也就是斯巴達人有且僅有的職業選擇。

可是,這樣的斯巴達,自然是無法為後世留下任何的文化財富。經過茫茫的歷史長河,直到今日更是只剩下「斯巴達式」這樣一個詞語能夠讓後人稍稍窺到一絲這個當年盛極一時的古老城邦的氣息。

二、價值觀不同

雅典的價值觀念雅典人民崇尚自由,喜愛藝術。演員和戲劇作家都是當年雅典很吃香的職業,從事這些職業的公民地位也相對較高。

典型的雅典父母,很重視孩子的教育,男孩子在7歲左右的時候,就會由父親全權負責,為他挑選合適的學校。

同今天的家長一樣,雅典人也希望孩子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男孩7歲進入學校後,會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包括加減乘除的數學知識,荷馬史詩類的文史知識,裡拉琴如何演奏這樣的藝術知識。

在長到14歲後,男孩還會進入高等學校繼續學習,到18歲後,他們會進入雅典軍校,畢業後就正式成為了一名雅典公民。女孩則不需要上學。

斯巴達的價值觀念在斯巴達,人們並不欣賞個人主義,每個斯巴達人在父母身邊長到7歲後就要離開父母開始集體生活,直到30歲前都有義務過集體生活,即使結了婚,晚上也必須回到兵營。

更加殘酷也是更廣為人知的是斯巴達的新生兒淘汰機制。斯巴達的孩子一出生,就要經過長老們的檢查,通過檢查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能平安、健康地長大,一旦不能夠通過檢查也就相當於為這個孩子判了死刑,這樣的孩子會直接被遺棄在山上自生自滅。

等到了7歲,斯巴達孩子便被要求在山上與同齡的斯巴達孩子搏鬥,這樣的生活會一直持續到15歲。15歲後,斯巴達男孩也將進入專門的學校學習,只是與雅典男孩不同,斯巴達男孩的課程主題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各種格鬥技巧,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

在上學期間,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比賽,通過這些比賽選取最優秀的孩子。等通過最後一次考試後,斯巴達孩子就直接走上他們的工作崗位,也就是去軍隊服役。

三、男女地位不同

雅典的男女地位解析雅典的女性不能參與公共事務,沒有投票權。雅典社會是父權和夫權主導的社會,女性隨意不能出門。硬要說的話,與男性相比,雅典的女性只能算是半個公民。

斯巴達的男女地位解析而在斯巴達,除了參與國政和服兵役外,男女完全平等。女人和男人一樣為了有一個健壯的體格,有義務吃好飯。為此,也有著嚴格的體重管理,嚴禁甜食、酒和美食。

斯巴達女人到一定年齡後,也必須接受體育教育,並在一次次的運動會上接受檢驗,成績優秀的比較容易出嫁。

斯巴達女人的義務是儘可能多地生育健康的孩子,同時料理好以紡織為主的家務事。在丈夫戰死後,國家是很鼓勵已養育子女的寡婦再嫁的。

四、造成不同的原因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同屬希臘宗主國的城邦有如此多的不同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城邦建立的方式不同雅典是由因多利亞人入侵而出逃的阿卡亞人建立的。雅典建立後,除純正的阿卡亞人外,也有許多同屬希臘宗主國的外邦人生活在雅典,只要不是奴隸而是自由民的身份,這些人都是可以在雅典正常工作的。唯一的區別可能是外邦人沒有雅典人的市民權,無法參與到公共事務的決策中。

而斯巴達人是由多利亞民族在公元前1200年前後,揮師南下徵服了當地的土著居民後建立的城邦國家。在斯巴達,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界限是十分分明的,並且斯巴達始終保持著這樣的狀態。但是,作為統治階級的斯巴達人,在人數上僅佔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四分之一,這樣懸殊的人數比例,從根本上催生了斯巴達將軍事能力視為第一要務的價值觀。

雅典是由出逃民族建立的,可以推測構成雅典市民的主要民族本身軍事能力並不強,而因為外族入侵被迫離開家園的民族,很可能天然的更加希望與不同民族和平共處。各族和平共處,各自奮鬥,才有了雅典整個城邦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豐饒及繁榮穩定。

對斯巴達而言,城邦建立本身就是通過徵服異地的土著居民,何況土著居民的人數遠遠超過自身,為了維持穩定,為了能夠長久的保持自身的統治者地位,自然要將每個公民都打造成獨當一面的優秀戰士。

同時,雖說斯巴達和雅典都有相同的宗主國希臘,但是希臘與它的殖民城市關係並不緊密,這些城邦事實上都是各自為政,幾乎可以算是自成一派的小國家。而一旦帶入不同國家的概念,這兩個同屬希臘的城邦有著種種不同也就不足為奇了。

地理環境不同雅典三面靠海,有著良好的海運條件,便於航海和商業貿易,因而海洋貿易非常發達。通過貿易,雅典人見多識廣,樂於接受新鮮事物,包容並蓄。這也使得雅典人的價值取向更加開放和多元化。

而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中部,需要翻過一座座山才能夠達到。斯巴達的統治者為了培養出心無雜念的優秀士兵更是有意識地對斯巴達實行封閉的政策,禁止外來的一切事物,這也使得斯巴達人的價值取向較為單一。

雅典和斯巴達所擁有的地理環境不同,加上統治者有意識的政策引導,也造成了雅典人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的不同。

政治制度不同雅典初期是貴族政體,也是俗稱的寡頭政體,但是前後隨著梭倫改革、克利斯梯尼改革的成功,雅典發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奴隸制民主政體,雅典所有成年公民都有權利參與雅典一切重要的事務決策。

斯巴達實行的也是一種寡頭政體,在斯巴達的政體下,同時有兩位國王執政。兩位國王分別由兩家名門望族世襲。斯巴達自始至終都保留了這種政體,即使後來全希臘的所有城邦都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斯巴達仍然保持了這一獨特的政體。

斯巴達後期也經歷了政治改革,但是與雅典越改越民主的風格相反,斯巴達的政治改革也就是來庫古改革進一步穩固了斯巴達的政體,使得斯巴達的風格更加激進。不僅如此,斯巴達更是將實行民主政體的城邦視為自身的敵人。

作為一個有著民主體制的城邦,雅典的社會風氣更加寬鬆,人民可以自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而作為一個軍事集權型的國家,斯巴達人民能夠進行個人選擇的餘地非常小。

經濟發展類型不同雅典的工商業發達,而斯巴達則以農業經濟為主,這也造成了雅典的物產更為豐富,人民有更多精力探索精神世界,而斯巴達則生活水平相對低下,整個社會環境更像是一個大軍營。

結束語:城邦建立方式的不同,地理環境的不同,政治制度的不同,以及經濟發展類型的不同和由此產生的意識形態的不同造成了同一時期兩個城邦大相逕庭的結果。而也許正是這些不同,使得兩個城邦的人民在積年累月中越來越無法理解彼此,最終變成了後來雙方持續了近三十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導火索。

相關焦點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底比斯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戰爭中的特殊地位經過了普拉提亞大決戰之後,波斯帝國的入侵勢力已經江河日下,而由雅典和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卻高歌猛進,隨時準備徹底清除入侵者。不過可惜的是,在希波戰爭最為慘烈的前期戰爭中,軍事強邦斯巴達由於犧牲慘重,特別是經過了溫泉關等戰役的打擊,其城邦在戰爭後期有些吃不住了。這直接使得斯巴達退出了希臘聯軍,希望能夠利用和平時機保存實力,不能把子彈打光。雅典則趁斯巴達退出聯盟,接替其領導位置,成為希臘聯軍的最高領導者。
  • 古希臘世界為何遲遲未統一?主要由於雅典和斯巴達不是「一條心」
    這種分裂的局面,在給希臘帶來多樣性的文化財富和文明財富以及多樣性的經濟貿易活動的同時,也讓希臘在長久的歷史上 一直都未完成統一。 而在希臘世界的內部, 最強大的兩個城邦,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 世界名人史:斯巴達同盟和希臘城邦的動亂,鞏固了斯巴達的霸權
    隨著波斯之極力支持在其控制下的希臘城邦的各個僭主,斯巴達對僭主的仇恨又和對波斯的敵意交織在一起了。斯巴達的目的在於制止波斯的擴張和加強斯巴達同盟在希臘的地位。約公元前524年,斯巴達發動了對親波斯的僭主,薩摩斯的波利克拉特的進攻,而波利克拉特這時正擁有東愛琴地區最強大的艦隊,並曾樂於支援波斯徵服埃及。斯巴達的海軍,在科林斯協助之下,控制了愛琴海。
  • 最強海軍VS最強陸軍,雅典和斯巴達集團的爭霸戰爭
    戰勝波斯帝國後,希臘地區諸城邦旋即陷入了相互攻伐,爭奪霸權的無休止戰爭。早在波斯入侵之前,希臘便已經形成了以斯巴達城邦為首,以伯羅奔尼撒半島諸城邦為參與國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在抵抗波斯人侵略的過程中,擁有強大海軍的雅典城邦又聯合諸多城邦,創立了以自己為首提洛同盟。
  • 希臘半島城邦制的聯合與分裂
    聯合:希臘政治擴張的步伐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開始。例如:希臘若干城邦結合起來,組成較大的聯盟集團。在希臘和波斯戰爭以前,斯巴達已經在它的軍事領導下,與其他一些城邦達成共識,並組成伯羅奔尼撒聯盟。雅典打敗波斯人之後,愛琴海諸城也在雅典的管理下實現統一。
  • 當半民主遇上奴隸制,雅典與斯巴達誰將稱霸?奴隸經濟戰爭後遺症
    也正是斯巴達的存在,才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雅典極具擴張需求的野心。斯巴達雖然在民主政治上與雅典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他那強大的軍事城邦實力確實是當時整個希臘半島眾多城邦有目共睹的。斯巴達勇士便是整個城邦軍事力量的重要支撐群體,這也是日後與雅典進行決戰的基幹力量。
  • 與雅典相比,同樣是城邦起家,羅馬為何能實現城邦向帝國的轉化?
    為何作為城邦文明繁盛代表的雅典沒能實現向帝國的轉化,反而是在城邦時期籍籍無名的羅馬完成了? 從雅典的社會發展進程來看,城邦自治、獨立、民主的原則實際上成為了雅典無法實現帝國轉化的阻力,而羅馬則在其發展進程中,適時的變更統治形式,擴大公民權,逐漸打破狹隘城邦的理念,接收和促使民族同化,成為羅馬向帝國轉化的重要原因。
  •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古代希臘城邦(圖片來自網絡) 這種刀頭舔血的日子畢竟不長久。還有一部分人保留著尚武的習俗,但也開始接受一些雅典式的生活方式,就是斯巴達人。但是相對的,雅典人較早地開始了文明進程。 不過,靠海吃海,老天爺和老祖宗留下的規矩要變起來沒那麼容易。 儘管內地也得到了開發,但是依靠大海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依然是主流。
  •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斯巴達爭霸、獨霸及其衰落之路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阿格西勞斯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城邦的兩個典型代表,也正因如此,二者都很重視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城邦綜合實力。斯巴達人驍勇善戰,在陸軍方面比雅典更佔優勢,在後來與雅典的戰爭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城邦霸權雛形初具!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這種航海時代當然和近代意義上,西歐航海家和政府組織的遠洋航行不同,首先兩者所蘊含的政治意味以及航海探險的初衷就不同。近代西歐組織的遠洋航行,實際上是在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時期的產物。希波戰爭後,希臘文明出現大的變動古希臘城邦時代的遠洋航行,幫助希臘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大航海時代所帶來的成果,他們通過已有的航海技術在,在不斷冒著生命危險的情況下進行出海航行,以此來積累經驗,逐漸形成了當時可以稱得上最為發達和完善的航海體系,這使得古希臘人對於半島以外的世界,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文/無計讀史無論是戰爭還是瘟疫,每一次的發生和出現,都必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而這次戰爭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於當時希臘最終在與波斯之間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希波戰爭結束之後,希臘的諸城邦迎來了短暫的繁榮,其中雅典成為了當時希臘最富有的城市。然而在公元前525年,位於當時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斯巴達,用武力脅迫了希臘在該地區的城邦國,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 希波戰爭,羅馬公投的後果,卻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命運之戰
    富人和窮人,即貴族與平民,同樣存在於羅馬,這與雅典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構成了當時社會的兩大階級。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我們現在同樣稱呼那些窮困而疏於教育的人為貧民,把那些富有而注重氣派的人叫貴族。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薩拉米斯海戰以後的一年間,馬鐸尼斯充分利用波斯騎兵機動性強的優點,指揮軍隊幾次南下侵襲雅典及其他希臘城邦,目的在於破壞當地的經濟生產,迫使希臘人屈服。面對馬鐸尼斯咄咄逼人的戰略態勢,希臘聯軍一年以來毫無對策。雅典執政官特米斯託克利主張派遣遠徵軍從海路奔襲赫拉斯滂海峽,將戰火燒到色雷斯和小亞細亞,鼓動那裡的希臘城邦反抗波斯的統治。
  • 古希臘內戰,戰勝的斯巴達為何沒能像秦朝一樣統一希臘?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講到了希波戰爭,希波戰爭使得一眾希臘城邦,在面臨強敵波斯時集體抱團。但是希波戰爭結束後,提洛同盟的功能已經發生退化,變成雅典保持和加強其在愛琴海上霸權的工具。
  • 世界歷史通:雅典成為強國之後,與斯巴達的關係是怎樣一個進展?
    從公元前491年以來,斯巴達與雅典始終協調行動,儘管意見並不一致。他們的戰士和水兵在阿爾提米西昂、薩拉密斯、普拉提亞、麥卡利都並肩作戰,使希臘打敗波斯而獲得勝利。斯巴達在海陸軍中的領導權是無人懷疑的。雅典雖然深受領土被敵人蹂躪之苦,卻仍然忠於斯巴達和希臘聯盟。但在圍攻塞斯都斯之役,它卻置斯巴達與伯羅奔尼撒人於不顧而與一些愛奧尼亞人及赫勒斯滂希臘人一致行動,它利用這些人狂熱的忠誠為自己服務。
  • 逐漸膨脹的野心,新型戰術的熟練運用,雅典與斯巴達的曠日之戰
    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是一場破壞力巨大的戰爭,在這場戰爭裡整個希臘世界都被捲入其中;甚至在這場戰爭之後強盛的雅典逐步走向衰亡,自由民主的希臘民主時代也因這場戰爭而結束戰爭雙方最初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那麼這場戰爭究竟為什麼能造成如此強大的破壞呢?
  • 希臘化時代因羅馬的進攻結束,但希臘文化卻並未消失
    提起古希臘,想必大多數人腦海當中浮現出來的便是雅典的民主化政治和斯巴達的勇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確實是希臘文化的重要體現,代表了其留給世人的最深印象。但是,作為一個綿延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希臘文明可絕不僅僅只有這兩樣值得稱道的事物。實際上,無論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愛琴文明,還是建立在徵服之上的馬其頓王國,其實都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斯巴達勇士為什麼至今任被世人所敬畏?只是因為他們做了這一件事
    眾所周知,希臘是以民主和自由聞名世界,給現代民主政治帶來深厚影響,希臘城邦必然不會輕易屈服,而且希臘地區山地眾多,易守難攻,在此必然掀起一股血雨腥風。國王列奧尼達帶領300斯巴達皇家衛隊士兵,還有數千名希臘各個城邦士兵,還有後勤奴隸數千人。斯巴達人身著重甲,和代表家族城邦的混合材質金屬盾牌。斯巴達人熱愛一對一戰鬥,唾棄投石索和弓箭等遠程武器。電影中的波斯士兵,奇裝異服,這一點倒是符合歷史。當時的波斯軍隊集結了印度,阿拉伯,北方少數民族,衣索比亞各地的士兵,與其說這是一場戰爭,不如說這是一次世界各民族部隊展示。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露腿癖「的斯巴達女孩斯巴達人的育兒經當眾在神廟前鞭笞男孩在其他的希臘城邦,大部分希臘父母會將健康的、四肢健全的孩子看做小寶寶,悉心呵護他們的身體和心智,比如歷史悠久的原住民城邦伊利斯就十分崇拜美少年,父母會給孩子穿上舒適的鞋子保護他們的嫩足;隨著季節的變化,會給他們增減或厚或薄的衣服,對於飲食也是毫不節制,只要經濟條件過關,就放任孩子暴飲暴食
  • 從雅典的節日,看古希臘家庭與城邦之間的關係
    為了維持社會凝聚力,家庭需要時刻謹記他們自身在城邦中的作用及對其的重要性,並平衡雅典住房和城市間的需求。古希臘人一年會舉辦許多節日,運動會和儀式,人們通過這些在公共空間進行的獻祭、比賽等祈求城邦的富庶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