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海軍VS最強陸軍,雅典和斯巴達集團的爭霸戰爭

2020-12-05 覽記

在中國春秋戰國交替之際,遙遠的地中海地區也正經歷著長時間的混戰。

戰勝波斯帝國後,希臘地區諸城邦旋即陷入了相互攻伐,爭奪霸權的無休止戰爭。

早在波斯入侵之前,希臘便已經形成了以斯巴達城邦為首,以伯羅奔尼撒半島諸城邦為參與國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在抵抗波斯人侵略的過程中,擁有強大海軍的雅典城邦又聯合諸多城邦,創立了以自己為首提洛同盟。

在共同抵禦外侮時,希臘諸城邦還基本能做到團結一致,精誠合作,當外部壓力消失之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伯羅奔尼撒同盟兩大集團之間的對抗便不可避免,且愈演越烈。

從公元前457年開始,雙方的「小弟」之間就已經摩擦不斷。公元前431年,斯巴達悍然派大軍入侵雅典,兩大集團之間的戰爭終於全面爆發。

雅典擁有當時希臘地區最強大的海軍,斯巴達則擁有希臘地區最強悍的陸軍。所以,雅典執政官伯裡克利為雅典制定的戰略是,固守城市,充分發揮海上力量襲擊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城邦,持續打擊對手。斯巴達方面則揚長避短,不在海岸線上與雅典做過多糾纏,直接出動陸軍圍攻雅典城。

雅典陸軍無法抵擋斯巴達人。斯巴達軍隊很快便佔領了雅典的城郊和農村地區。城外大量的雅典農民湧入城內避難。密集的人口對雅典城有限的衛生條件而言是個巨大的負擔和災難。瘟疫在雅典城內爆發,有大約四分之一雅典人被奪去了生命,就連雅典的執政官伯裡克利也在這場瘟疫中去世。這對雅典同盟來說,是個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在伯裡克利死後,失去主心骨的雅典人對接下來是戰是和一直拿捏不定,爭論不休。後來,主和派佔據了上風,雙方於公元前421年籤訂合約,規定保持和平五十年,並交換了戰俘。

總體來說,在這次較量中,雙方互有勝負,基本保持均勢。但這次和平只短暫維持了六年左右。

公元前415年,雅典發動了對西西里島的進攻。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城邦是斯巴達的盟友。於是,雙方第二次戰爭全面打響。

在這次戰役中,希臘海軍損失慘重,無力保有攻勢。斯巴達利用自己強大的步兵,不斷侵擾雅典,使得雅典城邦的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波斯帝國此時也藉機協助斯巴達建立海軍,使斯巴達在對雅典的鬥爭中全面佔據優勢。

公元前405年,斯巴達在羊河之役中全殲雅典海軍。雅典不得不屈辱地向斯巴達投降。提洛同盟和斯巴達同盟之間的戰爭終於分出了勝負。提洛同盟被迫解除,雅典只能保留十二艘用於自衛的軍艦,必須拆除一些防禦性工事,並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成為斯巴達麾下的一個「小弟」。

在斯巴達成為希臘地區唯一的霸主之後,波斯帝國擔心斯巴達過於強大,轉而支持雅典和其他城邦對抗斯巴達。同時,由於斯巴達的強大和專橫,伯羅奔尼撒同盟內部矛盾也日益激化。於是,在公元前395年,爆發了科林斯戰爭。這張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雅典、科林斯、底比斯等城邦均加入了聯合抗擊斯巴達的隊伍。

筋疲力盡的斯巴達人又向波斯示好,出讓了小亞地區的希臘城邦給波斯,以換取對方的支持和自己霸權的延續。

然而,斯巴達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公元前371年,強大起來的底比斯城邦在留客特拉擊敗斯巴達人。公元前370年,斯巴達被迫解散伯羅奔尼撒同盟。

落寞的斯巴達又聯合雅典對底比斯的霸權發起挑戰。公元前362年,雅典在戰勝底比斯人後重新組建海上同盟,短暫恢復了霸主地位。但很快,這個同盟便因為雅典人的驕橫傲慢而發生內鬥。公元前355年,雅典的第二次海上同盟解體。

在希臘城邦連年內耗,實力大損之時,北部的馬其頓悄然崛起。

相關焦點

  •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斯巴達爭霸、獨霸及其衰落之路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阿格西勞斯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城邦的兩個典型代表,也正因如此,二者都很重視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城邦綜合實力。斯巴達人驍勇善戰,在陸軍方面比雅典更佔優勢,在後來與雅典的戰爭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當半民主遇上奴隸制,雅典與斯巴達誰將稱霸?奴隸經濟戰爭後遺症
    本文所要介紹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是發生在分別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同盟之間。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為了各自在政治、經濟、領土以及軍事的擴張展開了角逐,這是希臘半島古典時期一次陸上、海上進行全方面軍事角逐的世界大戰。
  • 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雅典實力的增強引起了斯巴達及其盟友的恐慌,因而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修昔底德的這個結論其實有些過於概括。畢竟雙方實力差不多,而且都各自有一群小弟,周邊還有各種敵人存在,隨便挑起戰爭並非明智之舉。
  •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還有一部分人保留著尚武的習俗,但也開始接受一些雅典式的生活方式,就是斯巴達人。但是相對的,雅典人較早地開始了文明進程。 不過,靠海吃海,老天爺和老祖宗留下的規矩要變起來沒那麼容易。 儘管內地也得到了開發,但是依靠大海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依然是主流。
  • 世界歷史通:雅典成為強國之後,與斯巴達的關係是怎樣一個進展?
    從公元前491年以來,斯巴達與雅典始終協調行動,儘管意見並不一致。他們的戰士和水兵在阿爾提米西昂、薩拉密斯、普拉提亞、麥卡利都並肩作戰,使希臘打敗波斯而獲得勝利。斯巴達在海陸軍中的領導權是無人懷疑的。雅典雖然深受領土被敵人蹂躪之苦,卻仍然忠於斯巴達和希臘聯盟。但在圍攻塞斯都斯之役,它卻置斯巴達與伯羅奔尼撒人於不顧而與一些愛奧尼亞人及赫勒斯滂希臘人一致行動,它利用這些人狂熱的忠誠為自己服務。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底比斯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戰爭中的特殊地位經過了普拉提亞大決戰之後,波斯帝國的入侵勢力已經江河日下,而由雅典和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卻高歌猛進,隨時準備徹底清除入侵者。而作為其內鬼的底比斯,卻必然要接受諸城邦的戰爭懲罰,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卻因為爭霸的原因,對底比斯該如何處置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斯巴達想要通過嚴厲的手段懲罰底比斯,藉此機會削弱雅典的影響力。而雅典卻想要扶持底比斯,使其成為自己日後對抗斯巴達的重要力量。如此一來,這種二流城邦似乎在雅典和斯巴達爭霸時期非常吃香。
  • 逐漸膨脹的野心,新型戰術的熟練運用,雅典與斯巴達的曠日之戰
    如果有人不服雅典的手段,那麼雅典的大軍很快就會打到你家的大門口,強制性的徵服你,並接管海軍部隊。最初同盟中站在雅典一邊的國家,在希波戰爭中與雅典並肩作戰的,很快成為了附屬國。雅典已經在把提洛同盟變成龐大的帝國了,如果再任由其發展下去,很快就會輪到斯巴達。於是斯巴達決定要聯合其他的希臘國家反對雅典的擴張行為。 斯巴達是古希臘的世界中與雅典不分伯仲的國家,斯巴達和雅典可以並稱為整個希臘世界的兩大巨頭。在希波戰爭中斯巴達也在自己所在的地區建立了一個名為伯羅奔尼撒聯盟的防禦同盟來抵禦波斯的入侵。
  •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文/無計讀史無論是戰爭還是瘟疫,每一次的發生和出現,都必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而這次戰爭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於當時希臘最終在與波斯之間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希波戰爭結束之後,希臘的諸城邦迎來了短暫的繁榮,其中雅典成為了當時希臘最富有的城市。然而在公元前525年,位於當時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斯巴達,用武力脅迫了希臘在該地區的城邦國,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 希波戰爭,羅馬公投的後果,卻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命運之戰
    最初,大流士是這樣做的:他派了信差去希臘的所有城邦發出通牒各個城邦都需向他奉上一些泥土和水,以此表明他們願意將土地拱手相讓,臣服於他,這樣就可以避免戰爭之苦。希臘許多城邦都非常畏懼大流士的強勢和恐嚇,紛紛表示臣服,應他的要求,把泥土和水都呈獻給了他。然而,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小國卻並沒有遵循他的命令,他們選擇了反抗,哪怕他們面對的是強大的波斯帝國。
  • 主要由於雅典和斯巴達不是「一條心」
    二、 雅典和斯巴達戰爭不斷 雅典和斯巴達,作為希臘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兩個城邦, 擁有著各自的特性 。作為最強大的兩個城邦,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都在希臘世界裡成就了一部分的霸權,那麼它們為何沒有統一希臘世界?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原因。
  • 古希臘內戰,戰勝的斯巴達為何沒能像秦朝一樣統一希臘?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講到了希波戰爭,希波戰爭使得一眾希臘城邦,在面臨強敵波斯時集體抱團。但是希波戰爭結束後,提洛同盟的功能已經發生退化,變成雅典保持和加強其在愛琴海上霸權的工具。
  • 斯巴達勇士為什麼至今任被世人所敬畏?只是因為他們做了這一件事
    電影和現實中的區別電影中在溫泉關口,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300斯巴達勇士死守陣地的場景想必給全世界戰爭影迷帶來視覺的震撼,他們身材魁梧,赤裸上身,用無懈可擊的戰術擊敗數萬名波斯士兵,好不酣暢淋漓!其實電影裡反映的數量還是有所保留的,但在歷史這是一場激烈的大戰。
  • 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導語: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城邦國家時代的重要城邦,按照現代人的想法來看,很容易會覺得這兩個城邦應該與宗主國希臘一脈相承,共享著相似的制度和文化。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無論是從城邦文化,價值觀還是男女地位等各個方面無一處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然而,由於四強藩內部的差異逐漸擴大,原有的土佐、肥前勢力和地位逐漸衰弱,後被日益強大的長州、薩摩兩大藩所取代。在倒幕戰爭前,這兩藩就矛盾不斷。在戰爭中,長州藩作為堅定的倒幕主力,始終衝殺在前。而薩摩藩則始終表現油滑,七卿流亡和禁門之變等事件也使兩藩矛盾激化。雖然在坂本龍馬等人的積極斡旋下,兩藩暫時決定聯合倒幕。但是兩藩的矛盾並沒有因為薩長同盟的形成而從根本上解除。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以雅典戰艦為核心的希臘海軍,在狹窄的薩拉米斯海戰中重創了波斯艦隊。薩拉米斯海戰只是暫時遏制住了波斯人的攻勢,波斯王薛西斯返回小亞細亞之前,將一部分軍隊交給波斯貴族馬鐸尼斯(Mardonius,一譯馬爾多尼烏斯,大流士一世的女婿,薛西斯一世的姐夫)指揮。
  • 世界名人史:斯巴達同盟和希臘城邦的動亂,鞏固了斯巴達的霸權
    隨著波斯之極力支持在其控制下的希臘城邦的各個僭主,斯巴達對僭主的仇恨又和對波斯的敵意交織在一起了。斯巴達的目的在於制止波斯的擴張和加強斯巴達同盟在希臘的地位。約公元前524年,斯巴達發動了對親波斯的僭主,薩摩斯的波利克拉特的進攻,而波利克拉特這時正擁有東愛琴地區最強大的艦隊,並曾樂於支援波斯徵服埃及。斯巴達的海軍,在科林斯協助之下,控制了愛琴海。
  • 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希波戰爭後,希臘文明出現大的變動古希臘城邦時代的遠洋航行,幫助希臘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大航海時代所帶來的成果,他們通過已有的航海技術在,在不斷冒著生命危險的情況下進行出海航行,以此來積累經驗,逐漸形成了當時可以稱得上最為發達和完善的航海體系,這使得古希臘人對於半島以外的世界,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 為了自由,數萬希臘勇士在薩拉米斯向強大的波斯海軍發出了挑戰
    這是一場為了為了正義為了自由而進行的戰鬥,當溫泉關300斯巴達勇士的鮮血還未流幹,勇敢的希臘海軍又向著數倍於自己的波斯海軍發出了挑戰,憑藉他們高昂的士氣以及面對強敵時的勇氣,終於在薩拉米斯擊潰了來犯的波斯海軍,以從這場海戰為起點希臘軍隊開始向走上了反擊入侵者的道路。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而且這種做法,和斯巴達人將和雅典的爭霸戰、將推翻僭主的戰爭,粉飾成為希臘世界的解放之戰的邏輯有相通之處。而這種無奈,算是斯巴達嚴峻矛盾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普拉提亞戰役中的斯巴達人聚餐結束後,所有人必須步行回家,不能乘坐車駕,服役期的男子還不能舉火照明。可見即使是享受場合,斯巴達人也要緊繃神經,不可過於鬆懈。這樣的描述,隱隱中有對雅典智者橫行,敗壞青年的不滿,更有對青年人缺乏辨別力,容易被蠱惑的心痛。特別是伯羅奔尼撒戰爭這樣的大戰之後,社會公序良俗崩潰,尊敬長輩 ,服從經驗,行事節制,追求道德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