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斯巴達爭霸、獨霸及其衰落之路

2020-12-05 大話文史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

——阿格西勞斯

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城邦的兩個典型代表,也正因如此,二者都很重視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城邦綜合實力。斯巴達人驍勇善戰,在陸軍方面比雅典更佔優勢,在後來與雅典的戰爭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由於為了和雅典爭奪權力與土地,斯巴達連年徵戰,瘋狂對外擴張而放鬆了對城邦內部的管理,不可避免的,斯巴達城邦內部出現很多社會問題,逐漸走向衰落。

古希臘形勢圖

一、 斯巴達憑藉自身軍事和經濟優勢不斷向外擴張,走上爭霸之路,和雅典等其它城邦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戰爭不斷

斯巴達和雅典從一開始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城邦,他們的政治觀念有很大分歧,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了。從地理位置方面分析,斯巴達以農業和牧業發展起來,為城邦的經濟打下基礎,它所管轄的地區土壤肥沃,佔據著比較好的農牧區。而雅典則與之相反,雅典大多處於沿海地區,海岸線的屈折變化使得雅典以海外貿易為主,所以商業比較發達,但是種植業和畜牧業相對落後。從政治上來分析,兩者也有著本質上的差距,斯巴達實行了貴族寡頭制,以陸軍稱霸,而雅典則崇尚民主政治,軍事實力方面以海軍為主。這兩個城邦在各個方面都展現出不一樣的特點,但卻有著同樣的願望,那就是成為希臘的王。

希波戰爭

要說斯巴達和雅典的友誼關係,那也是存在過的,當時希臘和波斯發生爭鬥,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所有希臘人同仇敵愾,所以雅典和斯巴達自然也統一了戰線,這本是件好事,但誰想到斯巴達在公元前478年,戰爭尚未分出勝負的時候就離開了,這使得最後的勝利果實完全歸雅典人,這一點讓斯巴達人不能忍受。

因為在戰爭之初,斯巴達的軍事力量遠超於其它城邦,主動挑起大梁。它擔任了希臘同盟中的領袖,更是戰爭中的主力,這樣的地位讓斯巴達人滿足。波斯不出意外在希臘半島戰敗了,斯巴達人想要就此罷手,因為本身斯巴達城邦就是靠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的,波斯對他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雅典人表示不樂意,他們以商貿為主,波斯手中還有重要的商貿商道,怎麼可以就此罷休。於是斯巴達正式退出同盟,留雅典和其它靠商貿存活的城邦繼續戰鬥。

像這樣的小矛盾兩個城邦之間時有發生,後來愈演愈烈。雅典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國際地位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它不滿足於之前同盟時約定好的眾城邦人民平等這樣的條件,逐漸變成同盟的領導者,一些想要退出同盟的城邦會遭到雅典的鎮壓,還有更讓人匪夷所思的,一些城邦未加入同盟,後來也在雅典的威逼利誘之下加入了。小亞細亞地區的城邦在戰爭結束之後得到了解放,其實也只是被另一群人奪取而已,那就是雅典。

斯巴達對外擴張

斯巴達看到冉冉升起的雅典,心裡不免有些憂慮,於是也開始了自己的稱霸之路。它培養起了最優秀的戰士,使得斯巴達軍事實力穩步提升,逐漸成為希臘地區陸軍實力最強的城邦,雖說軍事實力能夠保證其在戰爭之中取勝,但也並不意味著可以順利稱霸,國家實力也是城邦戰爭的一大要素。斯巴達以農業為主,經濟上發展比較緩慢,有沒有較好的商道能夠從事商業貿易,所以只剩下最後一條道路——領土擴張。

它的擴張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一是用武力徵服拉哥尼亞和美塞尼亞地區,主要目的是擴大自己的領土,而是為了勢力範圍進行的外交手段,大多數是和平的外交政策,他們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城邦結盟,一靠武力二靠盟友,思慮也是相當周全。斯巴達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它屬於伯羅奔尼撒的一個城邦,位於東南部的拉哥尼亞地區,三面環山的地形讓斯巴達防護能力很強,為後來的戰爭勝利提供基礎。他在徵服了自己所處地區——拉哥尼亞地區之後開始向西繼續擴張,目標是徵服美塞尼亞。戰爭持續了20年終於實現了這一目標,斯巴達人瘋狂剝削美塞尼亞人,,這樣的鎮壓還出現在對希洛人的管理上,這就如同一個定時炸彈,不僅在平時要防範希洛人,更要擔心會在將來引發暴亂。

在皮鞭下勞作的希洛人

二、 斯巴達和雅典在各自興起之後逐漸成為對手,斯巴達憑藉自身優勢將爭霸局面扭轉為一家獨大

斯巴達和雅典是希臘城邦之中最厲害的兩個,它們恰好一個在陸地稱霸,一個是海洋霸主。從斯巴達退出同盟開始,雅典的勢力就逐漸壯大起來,在十年內就取得了愛琴海的霸權,而且還在不斷地擴大範圍,這讓斯巴達很是頭疼。

這邊的問題還沒有頭緒,斯巴達自己倒是先出了問題,在公元前5世紀60年代,一場大地震讓斯巴達混亂不堪,這時候希洛人趁虛而入發動了起義。最讓人害怕的事情終究是來了,對於希洛人的鎮壓斯巴達也是可以預想到這場起義遲早會來。一邊承受著天災,一面又被起義軍攪得雞飛狗跳,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正常國家都會選擇先保守防禦,但是斯巴達則不同,它在公元460年發動了對雅典的戰爭,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的結局還算和諧,雅典人承認了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同盟裡的領導權,把當年的事情做了個了解,而斯巴達也承認了它的帝國地位,兩個城邦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和平將至,這更是大戰前的平靜。

伯羅奔尼撒戰爭總共消耗了27年時間,這是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持久戰,連斯巴達和雅典自己都不曾想到會持續如此長的時間。

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404年,這場戰爭終於結束了,結果是斯巴達獲勝,它成為希臘唯一的霸主,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但是27年的徵戰讓斯巴達和雅典都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也是斯巴達後期逐漸衰落的源頭。戰爭勝利的原因有很多,在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就有過這樣的記載:

「他們有一萬兩千名重裝步兵,再加上駐守在各要塞或防守城牆的而一萬六千名。……雅典的騎兵,連同騎兵射手在內,共有一千二百人;還有徒步射手一千八百人;三百艘三列槳座的戰艦準備隨時為城邦服務。」

這說明戰爭的勝利基本靠軍事實力,雅典想要避免陸地進攻,但是並沒有實現。

三、 斯巴達在戰爭之後受到很大的創傷,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也為自己樹起了很多敵人,希臘霸主不可避免的在戰後走向了衰敗之路

獨霸這樣的地位對於斯巴達來說不過是一時的勝利,更多的是挑戰。在勝利之後怎樣維護自己的獨霸地位是讓斯巴達人最為擔憂的。在獨霸的33年間反對斯巴達的城邦數不勝數,而那些城邦挑起的戰爭也一刻不停歇,在經歷的諸多戰役之中,科林斯戰爭是比較有代表性意義的,戰爭以《大王和約》的籤訂而結束,受益者是波斯和斯巴達。借著戰爭勝利的機會斯巴達提出解散比奧提亞同盟,此後斯巴達無禮要求越來越多,城邦逐漸不滿他們的統治。在公元前382年斯巴達的指揮官做出一件讓各城邦震驚的事情——佔領了衛城卡德米亞,這是非常明顯的侵犯,違反了城邦的原則,也是因為這樣的行為使得斯巴達成為眾矢之的。

短短30年就讓一個稱霸的城邦走下坡路,深究原因其實也可以理解。稱霸之後的斯巴達不斷挑起戰爭,不滿足自己的獨霸地位,非要繼續展現自己的實力,但是經過長期戰爭的斯巴達軍事上已經明顯不如從前了。

斯巴達城遺址

多年間,斯巴達一直固守著自己的呂庫古法律,雖然他們保持著穩定的社會秩序,但是不免有因循守舊的毛病。置身於希臘城邦的世界,斯巴達的種種行為都會受到其它城邦的限制,可是斯巴達的領導者卻並不在意這一點,他想打破這種限制,突破希臘城邦多年經營下來的原則,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從一個小小的城邦發展成整個希臘王國的領袖,斯巴達的能力是人人知曉的,只是由爭霸轉向獨霸的道路未能完成希臘的統一,城邦之間的分歧得不到解決又如何實現自己的霸權統治。雖然斯巴達已經告別了歷史舞臺,但他們的勇敢和實力一直被後人讚頌並影響著後世的軍事制度。

參考文獻:

《斯巴達人》

《希臘城邦制度》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通:雅典成為強國之後,與斯巴達的關係是怎樣一個進展?
    從公元前491年以來,斯巴達與雅典始終協調行動,儘管意見並不一致。他們的戰士和水兵在阿爾提米西昂、薩拉密斯、普拉提亞、麥卡利都並肩作戰,使希臘打敗波斯而獲得勝利。斯巴達在海陸軍中的領導權是無人懷疑的。雅典雖然深受領土被敵人蹂躪之苦,卻仍然忠於斯巴達和希臘聯盟。但在圍攻塞斯都斯之役,它卻置斯巴達與伯羅奔尼撒人於不顧而與一些愛奧尼亞人及赫勒斯滂希臘人一致行動,它利用這些人狂熱的忠誠為自己服務。
  • 逐漸膨脹的野心,新型戰術的熟練運用,雅典與斯巴達的曠日之戰
    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是一場破壞力巨大的戰爭,在這場戰爭裡整個希臘世界都被捲入其中;甚至在這場戰爭之後強盛的雅典逐步走向衰亡,自由民主的希臘民主時代也因這場戰爭而結束戰爭雙方最初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那麼這場戰爭究竟為什麼能造成如此強大的破壞呢?
  • 最強海軍VS最強陸軍,雅典和斯巴達集團的爭霸戰爭
    雅典擁有當時希臘地區最強大的海軍,斯巴達則擁有希臘地區最強悍的陸軍。所以,雅典執政官伯裡克利為雅典制定的戰略是,固守城市,充分發揮海上力量襲擊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城邦,持續打擊對手。斯巴達方面則揚長避短,不在海岸線上與雅典做過多糾纏,直接出動陸軍圍攻雅典城。雅典陸軍無法抵擋斯巴達人。
  • 當半民主遇上奴隸制,雅典與斯巴達誰將稱霸?奴隸經濟戰爭後遺症
    斯巴達方面情況基本就是這樣,再看雅典及其周邊城邦,其實狀況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差不多,基本上也是通過以雅典為首建立的同盟,然後雅典一步步走向同盟主導地位,支配其他城邦這樣的道路。雅典城邦一直都是古希臘城邦政治中的核心,與他能夠相提並論或者說有資格能與雅典齊名的也只有斯巴達了。
  •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在修昔底德的語境中,隨著雅典的實力不斷增強,引起了斯巴達及其盟友的恐慌,因而發生戰爭。 要理解何謂「修昔底德陷阱」,首要的就是要回歸修昔底德的邏輯當中,回到那段歷史歲月。 古希臘時期,當地的人們並沒有什麼先進的生產工具,國家(就是城市或城市聯合)實力也不強。由於毗鄰地中海,發展海上力量就成了古希臘國家變強變富的必由之路。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底比斯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戰爭中的特殊地位經過了普拉提亞大決戰之後,波斯帝國的入侵勢力已經江河日下,而由雅典和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卻高歌猛進,隨時準備徹底清除入侵者。而提洛同盟的建立,則充分表現了雅典想要稱霸的野心,為此斯巴達不甘墮落,利用自己的強大影響力,組建了伯羅奔尼撒同盟與之對抗。我們再來看底比斯此時在幹什麼,波斯帝國戰敗之後,只得灰溜溜地逃回了地中海東岸。而作為其內鬼的底比斯,卻必然要接受諸城邦的戰爭懲罰,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卻因為爭霸的原因,對底比斯該如何處置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 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雅典實力的增強引起了斯巴達及其盟友的恐慌,因而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修昔底德的這個結論其實有些過於概括。畢竟雙方實力差不多,而且都各自有一群小弟,周邊還有各種敵人存在,隨便挑起戰爭並非明智之舉。
  • 世界名人史:斯巴達同盟和希臘城邦的動亂,鞏固了斯巴達的霸權
    隨著波斯之極力支持在其控制下的希臘城邦的各個僭主,斯巴達對僭主的仇恨又和對波斯的敵意交織在一起了。斯巴達的目的在於制止波斯的擴張和加強斯巴達同盟在希臘的地位。約公元前524年,斯巴達發動了對親波斯的僭主,薩摩斯的波利克拉特的進攻,而波利克拉特這時正擁有東愛琴地區最強大的艦隊,並曾樂於支援波斯徵服埃及。斯巴達的海軍,在科林斯協助之下,控制了愛琴海。
  • 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斯巴達的領導人更是對國民這樣艱苦樸素而又封閉的生活方式喜聞樂見。因為,斯巴達的當權者認為,人民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而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則有利於斯巴達人成長為心無雜念、服從命令的優秀士兵。當然,軍人也就是斯巴達人有且僅有的職業選擇。可是,這樣的斯巴達,自然是無法為後世留下任何的文化財富。
  • 《不思議迷宮》斯巴達碎片在哪刷 刷斯巴達碎片攻略
    導 讀 不思議迷宮斯巴達岡布奧是一個非常使用的岡布奧,刷起來也比較簡單。不思議迷宮斯巴達碎片怎麼刷?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在整個希波戰爭中,如果說薩拉米海戰是希臘反擊波斯的一次海上決定性的勝利,那麼普拉提亞戰役(Battle of Plataea)就是希臘反擊波斯的一次陸上決定性的勝利。兩場戰爭的勝利使得西方文明的源頭得到了有效的保護,為西方文明的獨立發展贏得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 300人用「愛情」打敗了恐怖的斯巴達上萬人軍隊
    公元前371年,稱雄希臘的斯巴達城邦國率領1.1萬大軍徵伐底比斯。由於那時希臘正是「重裝甲兵」時代,而且通過獨特的「斯巴達軍事教育」訓練出來的斯巴達軍隊戰鬥力極強,其所使用的「震懾衝擊戰術」更是能將敵人一舉衝垮。
  • 消逝的致遠星,永遠的斯巴達117,紀念士官長與科塔娜的愛情!
    真正的戰士也是有感情的,沒有感情的大概只有機器人了吧。光環四最後結局那裡,失去了科塔娜的士官長獨自一人站在無盡號上望著外面無垠的星空。他愛上了一個人工智慧-科塔娜隊友們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士官長,只能直言不能理解他的感受。
  • LOL潘森重做原畫與模型對比:斯巴達、大夏武士、英仙座成功翻身
    經典皮膚經典皮膚說實話真的沒法比,新版潘森就是個拿著長矛的戰神,老版潘森頂多算個小兵吧,加上造型也是霸氣務必,真的是不虧!斯巴達之魂斯巴達之魂這皮膚基本跟經典皮膚一致,說實話的沒的比,新版斯巴達之魂霸氣側漏,渾身撒發一股戰鬥氣息,這才是戰爭星靈該有的氣質,新版模型也比較精緻,翻身的典型。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而且這種做法,和斯巴達人將和雅典的爭霸戰、將推翻僭主的戰爭,粉飾成為希臘世界的解放之戰的邏輯有相通之處。而這種無奈,算是斯巴達嚴峻矛盾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也是在這樣的訓練下,斯巴達男性大都沉默內斂,除了必要的回答,絕不多說半句。如果年輕人言行不得體,任何長輩都可以對他鞭笞教育。一個年輕的浪蕩子因為被別人的父親教育回去訴苦,結果父親二話不說將其暴打一頓,父親覺得自己管教無方,居然還要讓同儕動手受累。所以,當一個誇誇其談的雅典人問斯巴達王:斯巴達人都是什麼樣的時候,斯巴達王回答:最不像你的人(就是斯巴達人的樣子)。
  • 希波戰爭,羅馬公投的後果,卻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命運之戰
    場上所有的戰士都被這眼前的一幕震住了,甚至連敵人都開始情不自禁地為他吶喊起來。後來,流傳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做《橋上的賀雷修斯》,描述的就是賀雷修斯的英勇事跡。賀雷修斯死後不久,羅馬又出現了一個叫作辛辛納圖斯的人,他也是一個很出色的人物。辛辛納圖斯住在臺伯河的邊上,是個擁有幾畝薄田的農民,很不起眼。但是由於他的仁德和聰慧,很多羅馬人都對他非常尊敬,非常信任。
  • DeFi系列 SpartanProtocol(斯巴達)使用教程(BSC)
    TP錢包官網:www.tokenpocket.pro關於斯巴達:SpartanProtocol(斯巴達)是基於幣安智能鏈BSC的增強流動性和合成資產協議,斯巴達協議鼓勵在流動性池中合成資產,使其可用於合成代幣生成、借貸的衍生品等。
  • 《光暈4》DLC《斯巴達行動》故事設定在主線六個月後
    《光暈4》DLC《斯巴達行動》故事設定在主線六個月後 時間:2012-07-04 21:30:54 來源:3DM新聞組-druiber
  • 古希臘內戰,戰勝的斯巴達為何沒能像秦朝一樣統一希臘?
    他們紛紛對伯裡克利強烈譴責,渴望與斯巴達人講和,但是沒有結果。公元前425年,斯巴達人憑藉強大的軍力,洗劫了阿提卡。各有優勢的兩大軍事集團開始出現僵持的局面。 公元前424年,伯裡克利的繼任者克裡昂在斯法特克裡亞島附近的海戰中取得了對斯巴達的重大勝利。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斯巴達希望和解,不過由於斯巴達的要求很刁鑽,因此被雅典拒絕。
  • 對於休戰,斯巴達人很不甘心,決定在曼丁尼亞發動一場大會戰
    戰鬥中,阿爾戈斯的精銳部隊奮勇衝殺,曾在斯巴達的陣線上攻出一條缺口,但它的普通部隊卻被斯巴達的中軍打垮,紛鈴數逃。戰爭的結局懸斯巴達獲勝。阿爾戈斯的精兵幸得安全撤退。曼丁尼亞之戰直接改變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政治形勢。阿爾戈斯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也發生了變化。阿爾戈斯的親斯巴達派(青年貴族)佔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