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講到了希波戰爭,希波戰爭使得一眾希臘城邦,在面臨強敵波斯時集體抱團。但是希波戰爭結束後,提洛同盟的功能已經發生退化,變成雅典保持和加強其在愛琴海上霸權的工具。
這樣的行徑導致了斯巴達人的反對,於是在斯巴達領導下的伯羅奔尼撒聯盟,開始對提洛同盟進行反抗。
公元前431年,斯巴達同雅典徹底撕毀合約,希臘兩大城邦之間爭奪霸權的戰爭,正式開始。雅典的執政官伯裡克利採取的策略是,在陸地上取守勢,在海上取攻勢,派艦船侵襲伯羅奔尼撒半島沿海地區,鼓動希洛人暴動,逼敵方求和,還積極開展外交工作,同色雷斯和馬其頓訂立了同盟。
戰爭進行的第二年,雅典發生了瘟疫,城內人群密集,醫生也紛紛染病,炎熱的夏天人們像蒼蠅一樣死去。瘟疫使得人們不再關心宗教和法律,雅典城內一片混亂。城內的人們處在死亡的威脅之下,城外的田地被蹂躪。
雅典人在與敵人戰鬥的同時還要與疾病做鬥爭,人們對執政者開始不滿。他們紛紛對伯裡克利強烈譴責,渴望與斯巴達人講和,但是沒有結果。
戰爭一直在繼續,其間各有勝負。公元前425年,斯巴達人憑藉強大的軍力,洗劫了阿提卡。各有優勢的兩大軍事集團開始出現僵持的局面。
公元前424年,伯裡克利的繼任者克裡昂在斯法特克裡亞島附近的海戰中取得了對斯巴達的重大勝利。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斯巴達希望和解,不過由於斯巴達的要求很刁鑽,因此被雅典拒絕。
公元前422年,克裡昂陣亡。雅典的主和派重新掌權,公元前421年與斯巴達籤訂了《尼西阿斯和約》。
雖然雙方籤訂了合約,但是兩年之後,雅典的主戰派再次佔據上風,並且與斯巴達的宿敵阿哥斯結盟。
這就導致在公元前415年,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面對雅典和阿哥斯的結盟,斯巴達只好同波斯結盟。在波斯財力的資助下,斯巴達人開始建立自己的艦隊。自此,雅典和海軍再也不是斯巴達的對手,後來斯巴達的海軍司令萊山德成功地封鎖了雅典,並迫使其投降。至此斯巴達成為希臘的霸主。
雖然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最終以斯巴達的勝利而結束。但是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黃金時代,也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這場戰爭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了雅典的由盛轉衰,對古希臘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