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靈魂的和諧,古希臘公民為何能在休閒生活中「理性」運動?

2020-12-06 廣志博士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人更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公園中晨跑、晨練的人隨處可見,熱愛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可以說是一種較高的社會文明形態,因為在僅能滿足溫飽或者思想受束縛的情況下,人們肯定沒有這種意識或者自由。

但作為歐洲文明搖籃的古希臘,那裡的城市公民卻早早地興起了休閒運動之風,領先於同時期的諸多地區。那為何古希臘人會如此早的產生休閒運動觀念呢?這種觀念對我們的日常運動又能帶來什麼啟發?

古希臘人將體育運動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追求身心的平衡發展

1.把體育運動當做是生活的一部分,與生活高度融合

對於古希臘人而言,體育已經滲透到思想、政治、實踐活動等諸多領域,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認為,體育運動是生活的福利,是可以歡慶、祭祀的對象,可以體現他們自由不羈的精神,也是促進城邦間友好交流的載體。

它反映了各個城邦人民對自由的共同訴求,將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粘合在一起。同時,它也是政治身份的象徵,是城邦公民高貴的代表,它能將身心優秀的公民和地位卑下奴隸區分開。它也代表著勇氣和力量,展現著公民健康的體魄,保衛著城邦的安寧。他們將運動和生活融入在了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滲透著體育文化。

2.強調身體和靈魂的和諧,追求身心平衡發展

受雅思思想家的影響,希臘人追求身心的和諧,認為體育是一種彌補感性靈魂的理性和德性。人們不僅要追求思想上的豐富和充實,也要追求身體上的健康和強壯。蘇格拉底和帕拉圖提出要追求身心的平衡發展,在陶怡情操的同時培育健全的人格。

柏拉圖還主張運動要適度,要有節制,並且進行運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完美而非名利。亞里斯多德提出人們工作就是為了閒暇,而人們要努力做自己的主人,利用好和平時期帶來的閒暇時間來充實自己。

閒暇是自己主動控制的時間,人們可以從事一切有益於身心的事情,這樣他們不僅從中體會到愉悅,而個體的整體素質也會得到提升。

3.主張運動是一種理性選擇,要自主掌握自己的生活

亞里斯多德最為倡導這種理念,在他的主張中,工作是為了靜止,就如戰爭是為了和平一樣。人們的行動是理性的,選擇運動也是理性的,人必須要「認識你自己」,要會理解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擁有幸福自主的人生。

為何古希臘會產生如此超前的休閒運動觀念

1.獨特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古希臘人的運動精神

希臘土地三面環海,陸地上土壤貧瘠,而海上卻擁有諸多港口和港灣。這為他們發展海上貿易提供了得天獨道的優勢,也使古希臘形成了與我國古代農耕文明截然不同的海洋文明。而希臘人的運動觀念也正是來自於他們的海洋經濟和生產方式。

希臘半島上土地狹小,陸地上生存空間不足,更多的人都會對外進行殖民擴張或者商業貿易活動,這其中必然會出現競爭。自古以來都是強者為王,在那個科技還不發達的時代,為了能保障自己的商業領地,人們自然會不斷充實自己的力量,經常的運動便變得不可或缺。

此外,廣闊的海洋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希望,而海上的自然條件更為惡劣,想要獲得生存必須要有強健的體格和應對自然的智慧。這使得希臘人在日常中也不得不注重速度和力量的訓練,為自己在與自然或者競爭對手博弈時帶來優勢。

另一方面,不同於我國的小農經濟表現出來的保守克制,希臘人的精神自由意識更為強烈。貧瘠土壤上生產的物種降低了他們的物質欲望,更多人會追求精神層面的豐富。希臘各個城邦都會建立健身場所,他們認為休閒運動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減輕生活壓力,使自己心情愉悅,從而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充實。

時代的發展促使著希臘人的運動觀念不斷進步

在公元前11世紀到9世紀的荷馬時代,英雄崇拜十分盛行,使得人們熱衷於體育運動。據荷馬史詩記載,人們尤其喜歡戶外運動和競技運動,獲勝者會被人們崇拜,會獲得獎品和榮耀。並且大多體力和競技技術優越者,也是城邦領袖人物,是精英階層。

這種崇拜風氣使得城邦人民熱愛體育鍛鍊,很多人都夢想著成為保衛城邦,受人尊崇的英雄。到了古風時代,尚武精神又十分盛行,尤其是斯巴達城邦。

這也是由斯巴達的社會狀況決定的,這個城邦是由北方遷入者統治的,為了維持政治上的穩定,必須要有高組織性和紀律性的軍隊作為保障。在那時,戰鬥是體育活動的出發點,人們進行體育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軍事訓練,並且這種思想會貫徹到城邦孩童的教育中。

直至如今,斯巴達勇士仍然赫赫有名,可見當時斯巴達城邦公民的戰鬥力之強。但是,斯巴達卻忽視了公民的文化知識教育,只傳授壓迫、剝削的思想,卻沒有注意身體素質和知識文化的平衡。公元前594年梭倫改革後,雅典逐步興盛起來。

這個時代的體育觀念則更進一步,城邦不僅崇尚運動,還很注重公民文化素質教育,致力於培養各行各業素質和體力都十分優越的公民,首先將體育與人文緊密地結合了起來。這也和我們今天的教育思想最為接近,要注重德、智、體全面進步。

古希臘哲學家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著城邦人民的運動觀

除了地理和時代因素對人們運動觀念的影響外,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對人們日常運動觀的培養也十分重要。蘇格拉底提出運動是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城邦公民,從事運動是其義務和責任。公民必須通過日常運動訓練來增強戰鬥力,隨時做好保衛城邦的準備。

同時,他也指出休閒運動對人們生活大有裨益,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有益於心理健康,能促進公民的身心協調。更難得的是,他注意到了心靈與身體的相通,主張善良的心靈可以改善體質。作為蘇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圖也進一步宣傳了休閒運動。

他反對競技運動,反對人們為了榮譽和獎勵而忽視了運動最珍貴的意義。在他看來,進行運動應當是為了保衛城邦,為了鍛鍊強健的體魄從而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而不是為了追求名利就盲目的進行訓練和無節制的飲食。

亞里斯多德則把休閒運動說得更直白,他認為人們工作就是為了閒暇,閒暇就是一種享受。人們要做自己的主人,理性用自己的閒暇時間。進行休閒運動應當是人們自主的決定,而這種決定能給他們帶來身心的自由。

這三位哲學家的思想對古希臘人休閒運動觀的形成影響很大,而這也是雅典倡導德智體全面教育的成果,正是雅典文化的包容才產生了如此多的博學人才。

古希臘人的休閒運動觀也能浸透到現代人的生活中

1.要把運動融入生活

古希臘人將運動融入城市生活和文化之中,我們也可以將運動融於日常生活中。但是首先必須堅持,先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樣才能真的在生活中離不開運動。

我們可以選擇一項自己喜歡並且不難堅持的運動,日復一日地堅持做下去,並且在平時多多學習一些技巧和方法,即使自己的動作更為規範,運動效果也會更好。相信經過一定時間後,無論是身體形態上還是精神面貌上,肯定都會有一定的改觀。

2.追求知識和健康的平衡

柏拉圖說「很難找出一種比長期的經驗中所發現的更好的東西,那就是用體操鍛鍊身體,用音樂陶怡心靈。」他的思想主張追求身體和靈魂的全面發展,追求一個從內到外的完美的人。雖說我們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全面發展對我們仍然十分重要。

從小培養良好的運動意識是十分必要的,要學會運動和學習勞逸結合,而不是僅注重德或智一面。擁有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知識,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3.理性安排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主人

理性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大多數人都在感性地生活,只注重於眼前,往往過得不是很快樂。而如亞里斯多德所言,我們應當了解我們自己。

只有了解我們對於生活和未來的期待,從而合理有序的規劃自己的生活,才能在悠閒中求得幸福。雖然只有極少人才能做到,但也只有極少人活成了自己。

結語

古希臘人熱愛運動,將運動融入了城邦的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不僅追求身體和靈魂的和諧,還倡導理性的人生。這些觀念既受到古希臘海洋文明和時代發展的影響,也離不開古希臘哲學家偉大哲學思想的浸潤。

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獨特的文明,而這些文明直至今天仍然十分有借鑑意義。我們可以從希臘人的休閒運動觀念中得到許多啟發,要注重培養運動意識 ,注重全面發展,努力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理想國》、《回憶蘇格拉底》、《政治學》

相關焦點

  • 亞里斯多德如何把人的靈魂分為植物的、動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見於他的《倫理學》和《政治學》等著作中。亞里斯多德的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靈魂學說之上的。他把人的靈魂區分為植物的、動物的和理性的3部分。其中植物的靈魂是最低級的,它主要表現在身體部分,指的是身體的營養、生長和發育;動物的靈魂表現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而理性的靈魂是高級的部分,它主要表現在思維、理解和判斷等方面。與他的靈魂學說相適應,亞里斯多德提出了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 為什麼身體在20世紀會成為一個問題?或者說,為何要研究身體?
    從古希臘一直到19世紀,人們是在靈魂(soul)、精神(spirit)、心智(mind)、理性(reason)與身體(body)二元對立框架中來認識身體的,認為身體是靈魂、精神、心智的附屬物,身體是被動的、臣服的。
  • 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
    歷史常常聚焦於偉大人物的功績,古希臘歷史也不外乎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們著書立傳,筆下儘是亞歷山大大帝、荷馬和蘇格拉底。但是,在城邦中生活、死去的普通的古希臘人,從沒有領導過軍隊,沒有寫過一部史詩,或提出過新的哲學思想,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他們是做什麼的?
  • 宗教、文化、儀式,古希臘植被隨處可見,為何還會產生植物崇拜?
    正是由於植物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崇拜事實上在全球各地都有著其文化基礎。可以說植物崇拜是一種文化現象,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植物崇拜對於他們的生活和宗教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都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 理性VS感性:古希臘無神論哲學鬥不過基督教,到底輸在了哪裡?
    但在雅典城邦時代,無神論可是最受人推崇的主流思想,為何在今天卻被基督教比下去了呢?這裡所講的基督教,當然是指基督教的神學,它到底是憑藉什麼超越古希臘無神論哲學的呢? 古希臘城邦人口很少,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利,也就催生了現在所說的「民主制度」。古希臘人愛交流、愛思考的特性是希臘哲學產生的重要原因,古希臘人偏愛「知識」,喜歡用理性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認為世界萬物都有存在的道理,這就是無神論哲學。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思想道德與和諧倫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三、重要觀點  1.當前中國倫理道德的發展基本完成了市場經濟轉型,它所面臨的突出悖論和矛盾運動,是"理性"僭越"精神"而導致的"精神"危機;如何捍衛和蓬勃"精神",使倫理道德真正回歸"精神文明",是當前中國思想道德與和諧倫理建設面臨的關鍵性的"中國問題"。
  • 何為好生活——古希臘最偉大三位思想家的終極思考
    但柏拉圖的《理想國》卻並未停留於此,而是在這部長篇作品中建構起完整的理論。柏拉圖之所以創作本書,同樣與蘇格拉底有關。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公民法庭提起指控,罪名是褻瀆神靈和腐蝕青年。但這些罪名只是表面的,審判的真實背景是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失敗後的內亂。這場審判的結果也讓柏拉圖對雅典的民主制心灰意冷,重新開始思考人與城邦的根本問題——何為好生活?何為理想政體?
  • 現代公民觀念建構中的「東方社會」
    例如,德裡克·希特提出:「希臘人第一次對公民身份的觀念與實踐進行了全盤徹底地探討。」①基思·福克斯認為:「與社會科學中的許多重要概念一樣,公民身份的理念起源於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代表了建構公民身份理論的第一次系統性嘗試。」②把公民觀念看作起源於古希臘城邦,歷經羅馬共和國和歐洲中世紀城市共和國,然後才演變成今天民族國家的模式,這在學術界已成為一種共識。
  • 合乎生態是人類應遵循的生活哲學
    在古代哲人看來,好生活並不是純粹的個人慾望的滿足,遵循自然或合乎自然而生活,才是好生活,才是合乎神性的生活。古希臘哲人認為,自然宇宙本身不僅是有生命、有靈魂的存在,而且還是充滿智慧和神性的存在。古希臘哲人把自然宇宙視為有生命、有靈魂的存在,意味著自然宇宙本身是有機物,它一定呈現出秩序性。
  • 古希臘晚期的哲學派別和智者運動!
    古希臘晚期的幾個哲學派別在古希臘晚期哲學中,懷疑主義和伊壁鳩魯學派、斯多亞學派並駕齊驅,雖然他們都是抱著同樣高尚的倫理目的——追求靈魂安寧的最高境界,但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伊壁鳩魯學派選擇追求感官快樂,斯多亞學派選擇恪守理性規則,而懷疑主義則選擇放棄對世界的認知。懷疑主義把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觀點都斥為獨斷論,既不相信感覺,也不相信理性或者邏各斯,他們主張對一切都保持沉默,對一切都不做判斷,不為任何事物動心,試圖完全把自己封閉在空白的心靈之中。
  • 牛頓中年研究力學,晚年研究神學,古希臘究竟帶給了他什麼靈感
    對於牛頓的一生的研究而言,最重要的天文學遺產來自古希臘人,古希臘人不僅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樣,收集了他們周圍世界的信息,而且他們也試圖用理性來了解宇宙的運作,而不求助於神、巫術和迷信。為了解釋天空的奧秘,牛頓不僅需要他的力學,而且需要一個天空的實際模型,生活在埃菲索斯附近邁勒圖斯的塔裡斯常被稱為是最早的哲學家.他相信世間只有這樣的一種物質,那就是水,而且認為地球是在球形的宇宙中的水上年浮著。古希臘宇宙模型畢達哥拉斯的神秘組織。他是一個饒有悄趣的組織,他們不喝酒,不穿毛皮製品並且食素,他們相信靈魂可以離開軀體。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何被稱希臘三賢 他們的思想有何特點
    希臘三賢希臘三賢:1、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άτης/英語: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 科學理性vs人文關懷,水火不容?
    來源:正心正舉微信公眾號如果說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奇蹟般的民族凝聚力,歐美人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自信可以追溯到現代科學現代文化的發源之地——古希臘。在幾千年前大部分人類文明迷失在祭祀巫術、神話傳說的想像王國時,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和科學理性如茫茫暗夜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人類通向理性啟蒙和自由解放的漫漫長途。
  • 古希臘人如何回答我們的道德困境
    盧克萊修和西塞羅都是拉丁語作家,但是他們都曾將大量精力用於闡釋希臘文化中固有的一些論題(原子論和禁慾論),希望能藉此教化拉丁語世界。此外,還有一件事值得指出,那就是在基督教時代來臨之前,古希臘哲學家中,唯有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這兩位的著作以較為可靠的形式留存了下來,使我們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而通常來說,其他哲學家的著作只是以殘篇、轉述或引用的形式為人所知。
  • 沒想到,和諧的夫妻生活,對身體健康有10大好處,很多人都不知道
    夫妻生活對身體的好處三:美容養顏和諧的夫妻生活中的刺激與運動能夠使人精神愉快,阻止皮膚老化,對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會產生刺激,還會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旺盛,從而使人的皮膚變得更加細緻白晰、紅潤有光澤、充盈有彈性,甚至連頭髮都會柔軟光亮,就連臉上的粉刺和痘痘也會消失得無影蹤,美容養顏,並起到防治皮膚病的作用
  • 柏拉圖《理想國》:不為某個階級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幸福
    它與人類日常吃、喝、住、行這些方面的欲望是不相同的,更與個人財產、樣貌、身體等狀況沒有牽扯。因為在理想的國度中,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有房住,每個人都是善良並能夠用善意來對待他人的。國家、政治、法律,都必須朝向真正的存在,並且能夠與人類的靈魂相連才有存在的意義。
  • 橫琴運動休閒季之「X2賽道計劃」,在梧桐樹大廈演繹天空瑜伽
    梧桐引得鳳凰來,10月24日,「動感橫琴·2020橫琴運動休閒季」第二場主題特色休閒活動——「天空瑜伽·雲端冥想」,在梧桐樹大廈36層舉辦。這是「動感橫琴·2020橫琴運動休閒季」打造的8大「X賽道」中的「X2賽道計劃」,在梧桐樹大廈舉行。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文化(3)
    國家不幹涉公民的宗教信仰,但中國共產黨不允許黨員信仰宗教,這二者是並行不悖的。從信仰的不同種類來看,如果說宗教信仰是私人的事情,那麼政治信仰則不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宗教信仰主要在個人生活信仰中起作用,但政治信仰卻主要是在公共生活信仰中起作用。如果說個人的信仰是私人的事情,那麼共同的信仰則具有公共性。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社會結構、歷史背景中解讀,認為古希臘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樸素的自然主義,但缺乏歷史意識和批判精神。作者發現,自泰勒斯到蘇格拉底同時代的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古希臘哲學流派中暗含著一條思想主線,它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格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是對其的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和本質與現象的區分問題。蘇格拉底哲學的轉向:捍衛巴門尼德本體論傳統一些學者將蘇格拉底哲學視作古希臘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向」,即蘇格拉底將哲學研究中心從對自然世界的關注,轉移到對人自身的倫理生活上來。
  • 今朝有酒今朝醉——古希臘酒神精神哲思:自由意志的狂歡盛宴
    "沒有理性,眼睛是最壞的見證人。"沒有感性,認識將失去見證的意義。理性是古希臘社會秩序和哲學思想的內在邏輯,古希臘哲學家對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是人類科學與理性的重要成就,同時,理性也是現代西方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