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世界為何遲遲未統一?主要由於雅典和斯巴達不是「一條心」

2020-12-06 騰訊網

古希臘地圖

希臘,是一個自治城邦制度的國家

,簡而言之,就是國家內部之間的各城邦相互獨立,各自為政。這種分裂的局面,在給希臘帶來多樣性的文化財富和文明財富以及多樣性的經濟貿易活動的同時,也讓希臘在長久的歷史上

一直都未完成統一。

而在希臘世界的內部,

最強大的兩個城邦,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這兩個城邦之間的

內戰十分頻繁,

實際上也是希臘一直未完成統一的重要原因。本文就通過分析雅典和斯巴達城邦之間的矛盾,來分析希臘世界未完成統一的原因。

一、 自治城邦原則是完不成統一的根本原因

造成希臘這種長期分裂局面的

最根本的原因,其實也就在於其城邦自治這一基本原則

。即使是在歷史上出現過統一的傾向——城邦同盟,但實際上這種同盟彼此之間也是分裂的,甚至同盟內部都有著一些無法克服的矛盾。

1、自治城邦原則和民族統一原則之間不可克服的矛盾

首先,這種自治城邦原則和民族統一原則之間,本身就是有著完全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希臘是一個城邦制度的世界,這一個

制度本身就和統一的帝國之間存在著矛盾

。自給自足是城邦生活的主要特色,在這種情況下,

城邦各自要求絕對的政治獨立

。自給自足使得希臘的城邦,成為一個個完全獨立的個體。經濟獨立的同時,政治獨立也是渴望自治的希臘人所需要的。因此,

就算是面對外來的敵人之時,希臘的內部城邦之間,依然是分裂作戰的,

並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在普拉提亞戰役、撒拉米斯戰役和波斯戰爭當中,

希臘的城邦內部都是分裂作戰的。即使是形成了短暫的同盟,但是在

同盟之間,也是一個分散的集體,

無法凝聚成為一個完全統一對外的國家,發展成為如此分裂的世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城邦自治原則。

2、雅典帶領的提洛同盟和斯巴達帶領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的分裂

上文中也提到了,希臘世界的城邦,

也曾經形成過城邦聯盟

。這其中最為強大的兩個聯盟,就

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這兩個同盟實際上是最接近統一的城邦同盟,但最終也因為內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壓力而被迫分裂。

雅典同盟在贏得前期的內部戰爭的勝利之後

,開始提高要求其他城邦對同盟繳納的貢款,之後被其他內部的城邦聯合起來反抗。因此,強大的提洛聯盟,經不起內部的一點點分離,

最終以解體為主要結局

。雖然之後,雅典又與其他城邦聯合起來了,反底比斯聯盟、反斯巴達聯盟等等,但最終都只是短暫性的,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也沒有給希臘帶來統一的世界。

斯巴達帶領的伯羅奔尼撒聯盟,因為斯巴達的過分保守,以及斯巴達自身對分裂統治的政策,也最終宣布解體。這基本上已經可以得出一定的結論,那就是在希臘歷史上,

不管多強大的城邦同盟,最終都會走向分裂,

都是不穩定的。其中,

自治城邦原則是造成這種不穩定的主要因素

,也是造成希臘世界無法走向統一的根本原因。

二、 雅典和斯巴達戰爭不斷

雅典和斯巴達,作為希臘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兩個城邦,

擁有著各自的特性

。作為最強大的兩個城邦,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都在希臘世界裡成就了一部分的霸權,那麼它們為何沒有統一希臘世界?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原因。

1、作為內陸國家的雅典,海上和陸路軍隊力量之間的矛盾

雅典是一個內陸國家,但是其

海上軍事力量卻強於其陸地軍事力量

。這種矛盾,直接阻礙了雅典在希臘的稱霸計劃。雅典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但是作為一個內陸國家,

海上軍事力量與雅典城邦中心的距離太過遙遠,因此無法發揮出來

。作為內陸國家,保障其港口的運輸通暢,是雅典的生存保障,因此庇裡猶斯港是雅典必須要保衛的港口。

雅典海軍

但是因為雅典衛城與庇裡猶斯港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因此在戰爭發生之時,雅典必須兩者兼顧,

雅典衛城因此成為雅典的重要拖累

,使得雅典不能毫無顧忌的使用自己的海上軍事力量。因此,

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使得雅典就算是有稱霸的野心

,也沒有足以匹配的能力和防衛措施來應對。

2、過分保守的斯巴達,沒有強大的野心足以支撐完成統一

與野心強大的雅典相比,斯巴達則是一個過分保守的城邦,

實力強大卻沒有統一的野心

,使得斯巴達也無法完成統一。作為伯羅奔尼撒同盟的盟主,

斯巴達擁有著其他城邦都無法比擬的陸上軍事力量

,而且在波斯戰爭當中也成為了反波斯戰隊的領袖,但是斯巴達卻沒有利用這一優勢來發展壯大。斯巴達在試圖建立自己的帝國失敗之後,最終還是選擇退居伯羅奔尼撒,甚至,在之後也不再派兵參加反波斯戰爭,

放棄了自己領袖地位。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同盟內部的城邦,自然而然不願意再待在同盟內部,最終也只能分裂。

這種過分保守的特性,使得斯巴達也不適合擔當起統一希臘世界的責任。

與此同時,與雅典相反,斯巴達

擁有強大的陸上軍事力量,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海上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斯巴達城邦內的希洛特人也發生了幾次暴動,使得斯巴達對外擴張的壓力愈發強大,無法完成統一。

三、 雅典和斯巴達在對外政策上的失誤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在面對外部力量的入侵時,都產生了錯誤的決策,

使得希臘不僅失去了統一的機會,而且最終還被馬其頓所徵服。

1、野心巨大的雅典,沒有採取正確政策來應對波斯

波斯在雅典和斯巴達的內戰中,處於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波斯入侵希臘之時,雅典和斯巴達都一致對外

,因此波斯入侵策略失敗之後,就開始對希臘內部搞分裂政策。在

後來的雅典和斯巴達長達27年的內戰當中,波斯承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波斯不斷慫恿雅典發動內部戰爭

,並且在內戰當中,搖擺不定。

雅典的實力過強之時,波斯會選擇支持斯巴達;斯巴達實力過強之時,它會選擇支持雅典

。因為波斯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持希臘這種內部分裂的局面,從而從中獲利。

而雅典,正是因為沒有對波斯採取正確的政策,因此在內戰當中輸給了斯巴達。在雅典的內戰當中,波斯一直影響著雅典的決策。在一場戰役當中,本來一直支持雅典的波斯,最後反而投向了斯巴達,使得雅典稱霸帝國的野心一直無法完成,

最終在長期的應對內戰和波斯之中,雅典的力量完全被內耗,最終被馬其頓徵服。

2、過分保守的斯巴達,反對一切合併,希望保持分裂局面

斯巴達一貫的政策就是反對一切合併,並且保持希臘的分裂局面,維持一種孤立的體系。

但是在雅典的不斷挑起戰爭的情況下,斯巴達也開始反擊,導致了伯羅奔尼撒的爆發。

而且為了反對雅典這種帝國稱霸的策略,斯巴達一直尋求外援,這其中,就包括波斯。為了取得波斯的經濟支持,斯巴達承諾,在戰爭勝利之後,讓渡小亞細亞半島的主權給波斯,

最終因為波斯成為了小亞細亞諸城邦的控制權,使得波斯成為了希臘內戰當中的一種仲裁者。

在波斯的兩面倒戈之下,斯巴達和雅典的戰爭持續了很久,最終雙方的力量都被消耗,受到巨大損失。

斯巴達這種過分保守的策略,

直接使得波斯成功入侵了希臘內部的戰爭,不利於希臘世界的統一。

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正是因為斯巴達對分裂局面的支持,甚至用讓渡小亞細亞諸城邦的控制權來獲得波斯的支持,以

反對雅典的稱霸計劃,從而導致了希臘世界的統一失敗

。波斯的目的只是利用一方來牽制另一方,而雅典和斯巴達在應對波斯上面,都採取了錯誤的政策,導致了希臘世界無法完成統一,最終長久的內耗使得希臘

無法應對與強大的馬其頓的戰爭,最終滅亡。

四、總結

自治城邦原則和民族統一原則本來就是相互矛盾的,

這也是希臘世界無法完成統一的根本原因。野心巨大和過分保守的雅典和斯巴達,

都曾經達到了一小部分稱霸的高度,

但最終因為各自的特性以及錯誤的對外政策,而失敗。從歷史這一方面來看,當時的雅典和斯巴達都無法完成希臘世界的統一事業,長久的自治城邦原則使得各同盟內部就是分裂的,

想要統一,就必須依賴於外來的力量

,因此最後馬其頓人打破了這種局面,徵服了希臘世界。

相關焦點

  •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由於毗鄰地中海,發展海上力量就成了古希臘國家變強變富的必由之路。 在這種邏輯之下,古希臘人對依靠海上劫掠、殖民等手段起家的人並不排斥,甚至羨慕。因為這是能力的體現。由於土地不能給人帶來財富,但是海上劫掠可以,這就使得人們難以在一個地方定居,對土地也就沒有感情。每個人都可能是侵略者,也都可能是受害者。
  • 古希臘內戰,戰勝的斯巴達為何沒能像秦朝一樣統一希臘?
    瘟疫使得人們不再關心宗教和法律,雅典城內一片混亂。城內的人們處在死亡的威脅之下,城外的田地被蹂躪。 雅典人在與敵人戰鬥的同時還要與疾病做鬥爭,人們對執政者開始不滿。他們紛紛對伯裡克利強烈譴責,渴望與斯巴達人講和,但是沒有結果。
  • 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雅典實力的增強引起了斯巴達及其盟友的恐慌,因而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修昔底德的這個結論其實有些過於概括。畢竟雙方實力差不多,而且都各自有一群小弟,周邊還有各種敵人存在,隨便挑起戰爭並非明智之舉。
  • 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導語: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城邦國家時代的重要城邦,按照現代人的想法來看,很容易會覺得這兩個城邦應該與宗主國希臘一脈相承,共享著相似的制度和文化。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無論是從城邦文化,價值觀還是男女地位等各個方面無一處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底比斯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戰爭中的特殊地位經過了普拉提亞大決戰之後,波斯帝國的入侵勢力已經江河日下,而由雅典和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卻高歌猛進,隨時準備徹底清除入侵者。而作為其內鬼的底比斯,卻必然要接受諸城邦的戰爭懲罰,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卻因為爭霸的原因,對底比斯該如何處置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斯巴達想要通過嚴厲的手段懲罰底比斯,藉此機會削弱雅典的影響力。而雅典卻想要扶持底比斯,使其成為自己日後對抗斯巴達的重要力量。如此一來,這種二流城邦似乎在雅典和斯巴達爭霸時期非常吃香。
  •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斯巴達爭霸、獨霸及其衰落之路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阿格西勞斯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城邦的兩個典型代表,也正因如此,二者都很重視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城邦綜合實力。斯巴達人驍勇善戰,在陸軍方面比雅典更佔優勢,在後來與雅典的戰爭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逐漸膨脹的野心,新型戰術的熟練運用,雅典與斯巴達的曠日之戰
    雅典已經在把提洛同盟變成龐大的帝國了,如果再任由其發展下去,很快就會輪到斯巴達。於是斯巴達決定要聯合其他的希臘國家反對雅典的擴張行為。 斯巴達是古希臘的世界中與雅典不分伯仲的國家,斯巴達和雅典可以並稱為整個希臘世界的兩大巨頭。在希波戰爭中斯巴達也在自己所在的地區建立了一個名為伯羅奔尼撒聯盟的防禦同盟來抵禦波斯的入侵。
  • 當半民主遇上奴隸制,雅典與斯巴達誰將稱霸?奴隸經濟戰爭後遺症
    斯巴達方面情況基本就是這樣,再看雅典及其周邊城邦,其實狀況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差不多,基本上也是通過以雅典為首建立的同盟,然後雅典一步步走向同盟主導地位,支配其他城邦這樣的道路。雅典城邦一直都是古希臘城邦政治中的核心,與他能夠相提並論或者說有資格能與雅典齊名的也只有斯巴達了。
  • 世界歷史通:雅典成為強國之後,與斯巴達的關係是怎樣一個進展?
    從公元前491年以來,斯巴達與雅典始終協調行動,儘管意見並不一致。他們的戰士和水兵在阿爾提米西昂、薩拉密斯、普拉提亞、麥卡利都並肩作戰,使希臘打敗波斯而獲得勝利。斯巴達在海陸軍中的領導權是無人懷疑的。雅典雖然深受領土被敵人蹂躪之苦,卻仍然忠於斯巴達和希臘聯盟。但在圍攻塞斯都斯之役,它卻置斯巴達與伯羅奔尼撒人於不顧而與一些愛奧尼亞人及赫勒斯滂希臘人一致行動,它利用這些人狂熱的忠誠為自己服務。
  • 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而相比之下,將近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就不是這樣了,生產力的低下以及土地的貧瘠,使得他們難以在本土實現自給自足的物質資料生產體系。對此,這是對古希臘人生存和未來的一種嚴重威脅,而為了尋求生存之道,古希臘人不得不採取相當冒險的方式橫跨愛琴海、地中海,去尋找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生產資料。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不了解古希臘,就難以完全理解西方文明。讀懂了古希臘古羅馬,才能讀懂過去的歐洲和今天的世界。雅典、皮洛斯、底比斯及梯林斯也是重要的邁錫尼城市。特洛伊戰爭就發生在這一時期,特洛伊戰爭的結果是特洛伊淪陷,不過原因並不是傳說中的「帕裡斯拐走海倫」,而是邁錫尼人為了爭奪海上霸權,且特洛伊位於交通要道,是個繁榮富庶的城市。
  • 最強海軍VS最強陸軍,雅典和斯巴達集團的爭霸戰爭
    斯巴達軍隊很快便佔領了雅典的城郊和農村地區。城外大量的雅典農民湧入城內避難。密集的人口對雅典城有限的衛生條件而言是個巨大的負擔和災難。瘟疫在雅典城內爆發,有大約四分之一雅典人被奪去了生命,就連雅典的執政官伯裡克利也在這場瘟疫中去世。這對雅典同盟來說,是個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在伯裡克利死後,失去主心骨的雅典人對接下來是戰是和一直拿捏不定,爭論不休。
  • 希波戰爭,羅馬公投的後果,卻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命運之戰
    最初,大流士是這樣做的:他派了信差去希臘的所有城邦發出通牒各個城邦都需向他奉上一些泥土和水,以此表明他們願意將土地拱手相讓,臣服於他,這樣就可以避免戰爭之苦。希臘許多城邦都非常畏懼大流士的強勢和恐嚇,紛紛表示臣服,應他的要求,把泥土和水都呈獻給了他。然而,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小國卻並沒有遵循他的命令,他們選擇了反抗,哪怕他們面對的是強大的波斯帝國。
  • 世界名人史:斯巴達同盟和希臘城邦的動亂,鞏固了斯巴達的霸權
    百家原創作者:茶茶聊天下斯巴達是波斯的世仇。它總是站在波斯的敵人一邊,例如克羅索斯、亞美西斯和西徐亞人等,它又不斷攻擊像薩摩斯和雅典的僭主之類的波斯的友人。在中希臘,斯巴達曾於公元前519年出兵其地,並勸說普拉提亞投靠雅典;而在公元前511前510年,斯巴達曾兩次出兵推翻親波斯的庇西特拉代;又於公元前508前506年進軍雅典,當時是企圖逐走正和波斯談判結盟的克利斯提尼及其政府。大約在公元前519年或公元前510年,斯巴達曾推翻一個弗西斯地區奧利斯的僭主,它在公元前510年打敗帖撒利騎兵一事更使它在中希臘威名大振。
  • 對於休戰,斯巴達人很不甘心,決定在曼丁尼亞發動一場大會戰
    在阿爾哥斯的部落似孚比在雅典的影更大。參加曼丁尼亞之戰的阿爾戈斯的普隊伍便是由五個地域單位抽出的五個分隊組成的,其成員年事較大。戰鬥中,阿爾戈斯的精銳部隊奮勇衝殺,曾在斯巴達的陣線上攻出一條缺口,但它的普通部隊卻被斯巴達的中軍打垮,紛鈴數逃。戰爭的結局懸斯巴達獲勝。阿爾戈斯的精兵幸得安全撤退。曼丁尼亞之戰直接改變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政治形勢。
  •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文/無計讀史無論是戰爭還是瘟疫,每一次的發生和出現,都必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而這次戰爭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於當時希臘最終在與波斯之間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希波戰爭結束之後,希臘的諸城邦迎來了短暫的繁榮,其中雅典成為了當時希臘最富有的城市。然而在公元前525年,位於當時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斯巴達,用武力脅迫了希臘在該地區的城邦國,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 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
    早期教育沒有統一的形式,通常是在家,由母親或奴隸擔任教育者。從6歲起,多數古希臘男孩會上三種不同的課程。他們要為這種特權付費,只不過費用很低,除去最為貧窮的家庭之外,所有人家都有能力讓孩子至少上幾年學。
  • 古希臘的民主制、古羅馬的共和制為什麼會被帝製取代?
    古希臘的民主制一度被稱為西方的民主之光,但後來為什麼被帝製取代了呢?古希臘經歷過貴族寡頭政治、僭主制和民主制,但一直維持著各城邦自治的政治模式, 直到後來被馬其頓王國所統一,最終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
  • 身體與靈魂的和諧,古希臘公民為何能在休閒生活中「理性」運動?
    但作為歐洲文明搖籃的古希臘,那裡的城市公民卻早早地興起了休閒運動之風,領先於同時期的諸多地區。那為何古希臘人會如此早的產生休閒運動觀念呢?這種觀念對我們的日常運動又能帶來什麼啟發?為何古希臘會產生如此超前的休閒運動觀念1.獨特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古希臘人的運動精神希臘土地三面環海,陸地上土壤貧瘠,而海上卻擁有諸多港口和港灣。這為他們發展海上貿易提供了得天獨道的優勢,也使古希臘形成了與我國古代農耕文明截然不同的海洋文明。
  • 古希臘和希臘世界中16種戲劇性和奇異的死亡方式
    古希臘人和希臘化的希臘人在塑造世界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了我們哲學、民主、戲劇、歷史科學等東西,並在其他方面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他們給我們的另一件事是一大堆關於希臘同胞的有趣故事,他們以一些可以想像到的最怪異、最奇異、最戲劇化的方式死去。以下是古希臘和希臘世界中16個最怪異和/或最戲劇性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