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通:雅典成為強國之後,與斯巴達的關係是怎樣一個進展?

2020-12-05 慄子說歷史

百家原創作者:凌燕聊音樂

雅典從一個小國變成強大的國家,那之後它與斯巴達的關係有何變化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以公元前479前478年間的塞斯都斯之圍開始其有關雅典興起成為強國的記述。從公元前491年以來,斯巴達與雅典始終協調行動,儘管意見並不一致。他們的戰士和水兵在阿爾提米西昂、薩拉密斯、普拉提亞、麥卡利都並肩作戰,使希臘打敗波斯而獲得勝利。斯巴達在海陸軍中的領導權是無人懷疑的。雅典雖然深受領土被敵人蹂躪之苦,卻仍然忠於斯巴達和希臘聯盟。但在圍攻塞斯都斯之役,它卻置斯巴達與伯羅奔尼撒人於不顧而與一些愛奧尼亞人及赫勒斯滂希臘人一致行動,它利用這些人狂熱的忠誠為自己服務。

它的行動也鼓舞了亞洲沿岸的埃奧利亞人和愛奧尼亞人。無論在感情上還是在利益上,它與這些人都有特殊的聯繫。它自稱是他們的創始人和保護者,有了他們的幫助,它就可以加強它在愛琴海的海軍和商業地位。更有甚者,戰爭已給予雅典單獨行動的手段。它現在已是希臘第一位的海軍強國和第二位的陸軍大國;它的勇敢和堅韌不屈使其公民充滿信心,也使別人心悅誠服。它的為自由而戰是愛奧尼亞緊緊團結在它身邊。雅典的單獨行動對斯巴達的領導權說來實為無言的挑戰。但它仍無違於聯盟的利益,因為一個強有力的海上攻勢可以最有效地阻止敵方再次發動陸上進攻。斯巴達因此並不想去阻難它。

但在塞斯都斯被圍的同一個冬天,又發生了一個引起斯巴達和雅典進一步摩擦的事件。普拉提亞的勝利,使雅典人得以回返深受破壞的家園,並重新修築其防禦工事。可是,斯巴達卻要求雅典政府別這樣做。它強調說,在中希臘和北希臘的一切防禦工事都該拆毀,這樣就可以使波斯人一旦再度入侵希臘後無堅固工事可作為活動基地,而伯羅奔尼撒才是一切希臘人的真正避難所和根據地。

但斯巴達的要求實際上是一種微加掩飾的對雅典獨立的威脅,因為這正是在雅典由於領土破敗而財盡民窮、城池蕩然、無險可守的時刻提出來的。雅典對這一挑戰立即給予回擊,它訓令克山提甫斯繼續圍攻塞斯都斯,並派了它最有才能的外交家地米斯託克利前往斯巴達。在這樣一個有關雅典前途的關鍵時刻,地米斯託克利成竹在胸。

他促使政府給克山提甫斯發出訓令後,就設法使自己比雅典派赴斯巴達的使團中其他成員早一些到達。在斯巴達,他利用自己的聲望延宕談判並以故作姿態的保證衝淡和平息了斯巴達人的疑慮。其他使者是在城牆已達可供防禦的高度以後才啟程的。與此同時,在斯巴達已傳開了正在重修城牆的消息。

地米斯託克利佯裝不信。他請求斯巴達人自派一使團到雅典去調查,私下又告訴雅典人把斯巴達使團人員扣為人質。當雅典的其他使者來到斯巴達後,地米斯託克利才全部攤牌。他宜稱雅典現在已有其防禦之道,它將從事自衛。在戰爭危急之時,它能自己決定何去何從,因而選定了一條既符合它自己的也符合全體聯盟利益的道路。現在雅典人認為重修城牆同樣也是這樣一條道路,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因此它請求斯巴達人承認這是一個平等的主權城邦應有的選擇。這一既成事實被接受了,雙方使團也就各自回國。後來,當地米斯託克利要在比雷埃夫斯港修築城堡時,他就宣稱比雷埃夫斯是反抗波斯海軍任何攻勢的希臘艦隊的基地,以此為理由先發制人地堵住了斯巴達的任何抗議雅典和斯巴達的分歧被共同面臨的危險——波斯入侵的陰影蓋住了。在公元前478年夏天,當伯羅奔尼撒人已收穫莊稼以後,希臘議會派遣了希臘聯盟的兩支遠徵軍出發。第一支部隊仍由斯巴達王列奧提齊達率領,其任務是懲罰北希臘的各個投降城邦,特別是帖撒利的阿留阿代族統治者;同時,確保這些地區免受波斯的陰謀煽動。

陸軍和艦隊都前進到了帕加塞地區,但沒能把阿留阿代族驅逐出拉利薩。在這一失敗以後,列奧提齊達在斯巴達受到審判,以腐化罪受到處分。這位麥卡利的勝利者被判處終身流放逐出斯巴達。可能也在同一年,斯巴達向安菲克提翁聯盟議事會建議開除一切在戰爭中守中立的成員。

這一建議由於地米斯託克利的影響而未能成功,因為他警告其餘成員:如果斯巴達之議通過,則議事會將為斯巴達同盟所左右。第二支部隊是由斯巴達攝政,普拉提亞的勝利者波桑尼亞指揮的,它進一步發展了麥卡利勝利的成果,佔領了賽普勒斯的大部分地區,還從波斯人手中奪回用典意因。這重大成就使腓尼基艦隊受到封鎖,又切斷了亞歐之間的第二條交通線。但在此時,斯巴達又遭到另次屈辱。

波桑尼亞的獨斷專行引起希臘各部分隊長官很大不滿,促使一些愛奧尼亞人和埃奧利亞人,以奇奧斯人、列斯堡人和薩摩斯人為首,倒向亞裡斯提德及其指揮官員一邊,提出了要雅典人掌握指揮權的要求,因為他們是愛奧尼亞的創建者。察覺這一密謀之後,斯巴達召回了波桑尼亞,對之進行審判。有關他在擔任最高司令時濫用職權的指控大多數得到了昭雪,但他和波斯人有勾結的證據看來卻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斯巴達政府免去波桑尼亞的司令職位而讓多爾西斯接任,他帶了一批參謀人員和一小支軍隊前往。可是,在赫勒斯滂的所有盟邦這時卻自願接受了雅典的領導,只有從伯羅奔尼撒來的水手和艦上步兵除外。到公元前478年末尾,多爾西斯和他的部屬也都撤離,斯巴達就再也沒有統率艦隊的企圖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由於土地不能給人帶來財富,但是海上劫掠可以,這就使得人們難以在一個地方定居,對土地也就沒有感情。每個人都可能是侵略者,也都可能是受害者。 直到特洛伊戰爭之後,古希臘人發現,原來經過一番艱難困苦,他們不僅可以戰勝強敵,還可以獲取安逸的生活。於是古希臘人大範圍定居、殖民,結束了四處遷徙的時代。那靠什麼生存呢?海軍。
  • 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雅典實力的增強引起了斯巴達及其盟友的恐慌,因而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修昔底德的這個結論其實有些過於概括。畢竟雙方實力差不多,而且都各自有一群小弟,周邊還有各種敵人存在,隨便挑起戰爭並非明智之舉。
  • 古希臘世界為何遲遲未統一?主要由於雅典和斯巴達不是「一條心」
    即使是形成了短暫的同盟,但是在 同盟之間,也是一個分散的集體, 無法凝聚成為一個完全統一對外的國家,發展成為如此分裂的世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城邦自治原則。
  • 逐漸膨脹的野心,新型戰術的熟練運用,雅典與斯巴達的曠日之戰
    但終究戰爭是一個破壞力極大的獲取利益的手段,當戰爭一起,戰爭雙方甚至沒有輸贏。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的一場戰爭就完美的闡述了這一點。 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是一場破壞力巨大的戰爭,在這場戰爭裡整個希臘世界都被捲入其中;甚至在這場戰爭之後強盛的雅典逐步走向衰亡,自由民主的希臘民主時代也因這場戰爭而結束戰爭雙方最初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 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在長到14歲後,男孩還會進入高等學校繼續學習,到18歲後,他們會進入雅典軍校,畢業後就正式成為了一名雅典公民。女孩則不需要上學。15歲後,斯巴達男孩也將進入專門的學校學習,只是與雅典男孩不同,斯巴達男孩的課程主題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各種格鬥技巧,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在上學期間,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比賽,通過這些比賽選取最優秀的孩子。等通過最後一次考試後,斯巴達孩子就直接走上他們的工作崗位,也就是去軍隊服役。
  • 「戰士就是斯巴達的城牆」——斯巴達爭霸、獨霸及其衰落之路
    古希臘形勢圖一、 斯巴達憑藉自身軍事和經濟優勢不斷向外擴張,走上爭霸之路,和雅典等其它城邦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戰爭不斷斯巴達和雅典從一開始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城邦,他們的政治觀念有很大分歧,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了。
  • 最強海軍VS最強陸軍,雅典和斯巴達集團的爭霸戰爭
    在共同抵禦外侮時,希臘諸城邦還基本能做到團結一致,精誠合作,當外部壓力消失之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伯羅奔尼撒同盟兩大集團之間的對抗便不可避免,且愈演越烈。從公元前457年開始,雙方的「小弟」之間就已經摩擦不斷。公元前431年,斯巴達悍然派大軍入侵雅典,兩大集團之間的戰爭終於全面爆發。
  • 當半民主遇上奴隸制,雅典與斯巴達誰將稱霸?奴隸經濟戰爭後遺症
    正是因為這種民主執行範圍的狹隘性才會使得之後的民主雅典開始向帝國雅典演變。而斯巴達在經歷了十分徹底的軍事改革之後,剛剛出生的男孩就被賦予了為國家利益奮勇而戰的戰爭使命。戰爭前期雅典一直處於優勢,但是雅典發動西西里遠徵成為整個戰爭的轉折點,這次遠徵雅典完敗而歸。公元前405年的羊河戰役,徹底摧毀雅典的抵抗,最終不得不與斯巴達議和。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而作為其內鬼的底比斯,卻必然要接受諸城邦的戰爭懲罰,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卻因為爭霸的原因,對底比斯該如何處置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斯巴達想要通過嚴厲的手段懲罰底比斯,藉此機會削弱雅典的影響力。而雅典卻想要扶持底比斯,使其成為自己日後對抗斯巴達的重要力量。如此一來,這種二流城邦似乎在雅典和斯巴達爭霸時期非常吃香。
  • 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最激烈時,因一場瘟疫意外平息了戰火
    而這次戰爭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於當時希臘最終在與波斯之間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希波戰爭結束之後,希臘的諸城邦迎來了短暫的繁榮,其中雅典成為了當時希臘最富有的城市。然而在公元前525年,位於當時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斯巴達,用武力脅迫了希臘在該地區的城邦國,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 希波戰爭,羅馬公投的後果,卻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命運之戰
    然而,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小國卻並沒有遵循他的命令,他們選擇了反抗,哪怕他們面對的是強大的波斯帝國。這絕對在大流土的意料之外。雅典人抓住大流土的信差,直接把他們丟到了井裡,然後說道:「給你的水和泥土全在這裡,自己去取!斯巴達人也是這樣做的。,聯合起來並號召其他城邦組成一個強大的聯盟,為保衛自己的國土與大流士和波斯對決。
  • 世界名人史:斯巴達同盟和希臘城邦的動亂,鞏固了斯巴達的霸權
    在中希臘,斯巴達曾於公元前519年出兵其地,並勸說普拉提亞投靠雅典;而在公元前511前510年,斯巴達曾兩次出兵推翻親波斯的庇西特拉代;又於公元前508前506年進軍雅典,當時是企圖逐走正和波斯談判結盟的克利斯提尼及其政府。大約在公元前519年或公元前510年,斯巴達曾推翻一個弗西斯地區奧利斯的僭主,它在公元前510年打敗帖撒利騎兵一事更使它在中希臘威名大振。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而且這種做法,和斯巴達人將和雅典的爭霸戰、將推翻僭主的戰爭,粉飾成為希臘世界的解放之戰的邏輯有相通之處。而這種無奈,算是斯巴達嚴峻矛盾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斯巴達人的行軍隊列一旦遭遇敵軍、激戰不可避免,那麼斯巴達人就要帶上花冠,用香油梳頭,穿好猩紅色的鬥篷這樣的戰服可以讓血汙不那麼顯眼,吹笛人吹響雙管笛,在祭司用母羊獻祭之後全軍緩步前進。如果戰後有人繳獲了戰利品,就需要將戰利品交給拍賣商人。在鼎盛時代的斯巴達,人們是藏不住任何財富的。在斯巴達,過多的金銀財富,往往會成為政治家攻訐對手的把柄。
  • 古希臘內戰,戰勝的斯巴達為何沒能像秦朝一樣統一希臘?
    公元前431年,斯巴達同雅典徹底撕毀合約,希臘兩大城邦之間爭奪霸權的戰爭,正式開始。雅典的執政官伯裡克利採取的策略是,在陸地上取守勢,在海上取攻勢,派艦船侵襲伯羅奔尼撒半島沿海地區,鼓動希洛人暴動,逼敵方求和,還積極開展外交工作,同色雷斯和馬其頓訂立了同盟。
  • 結構性風險|雅典死於金融,鐵血羅馬終於通脹的啟示
    當然,神是不存在的,真正讓雅典產生文明屬性的原因在於其地理位置臨海,本不適合耕種,面對廣袤的大海和鹽鹼貧瘠的土地,向海而生是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可以選擇簡單粗暴的海盜搶劫,但雅典,選擇了貿易經商。相較於農耕經濟,經商文化的興起,加速了人員附屬關係的改變。
  • 對於休戰,斯巴達人很不甘心,決定在曼丁尼亞發動一場大會戰
    在阿爾哥斯的部落似孚比在雅典的影更大。參加曼丁尼亞之戰的阿爾戈斯的普隊伍便是由五個地域單位抽出的五個分隊組成的,其成員年事較大。戰鬥中,阿爾戈斯的精銳部隊奮勇衝殺,曾在斯巴達的陣線上攻出一條缺口,但它的普通部隊卻被斯巴達的中軍打垮,紛鈴數逃。戰爭的結局懸斯巴達獲勝。阿爾戈斯的精兵幸得安全撤退。曼丁尼亞之戰直接改變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政治形勢。
  • 只有在雅典和羅馬,才有最高級的復古
    當時的雅典人吃的大概就是這樣的魚吃飽喝足後,在聚會玩遊戲這件事上,古代雅典人可謂相當時髦。不僅玩起了「桌遊」,更有文雅的詩詞接龍遊戲。酒會參與者還會玩各種遊戲。其中有一個「銅盤遊戲」,需要相當多的技巧。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誠如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所言:在歷史上,再沒有比這兩場戰役(薩拉米斯戰役和普拉提戰役)更偉大的,它們就像兩根擎天柱,負起支撐整個西方歷史的責任。一、歷史背景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波斯帝國疆域圖公元前5世紀後期,波斯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 斯巴達勇士為什麼至今任被世人所敬畏?只是因為他們做了這一件事
    眾所周知,希臘是以民主和自由聞名世界,給現代民主政治帶來深厚影響,希臘城邦必然不會輕易屈服,而且希臘地區山地眾多,易守難攻,在此必然掀起一股血雨腥風。電影和現實中的區別電影中在溫泉關口,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300斯巴達勇士死守陣地的場景想必給全世界戰爭影迷帶來視覺的震撼,他們身材魁梧,赤裸上身,用無懈可擊的戰術擊敗數萬名波斯士兵,好不酣暢淋漓!其實電影裡反映的數量還是有所保留的,但在歷史這是一場激烈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