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化時代因羅馬的進攻結束,但希臘文化卻並未消失

2021-01-11 清竹雅韻history

提起古希臘,想必大多數人腦海當中浮現出來的便是雅典的民主化政治和斯巴達的勇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確實是希臘文化的重要體現,代表了其留給世人的最深印象。

但是,作為一個綿延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希臘文明可絕不僅僅只有這兩樣值得稱道的事物。

實際上,無論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愛琴文明,還是建立在徵服之上的馬其頓王國,其實都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曾處於那個時代的發展前列,其文化更是直至如今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古希臘文明豐富多彩的發展歷程

1、神秘且強大繁榮的克裡特文明

愛琴文明主要由兩個地區組成,分別是克裡特島和位於希臘半島的邁錫尼,它也因此被稱為「克裡特——邁錫尼文明」。其中,克裡特文明出現的時間相當之早,大約在公元前2850年時出現,之後一直延續到的公元前1450年消失,克裡特王國也由此滅亡。

然而,雖然國家已經消失,但由於早期邁錫尼人深受克裡特文明的影響,所以之後由他們建立起來的邁錫尼文明當中仍然充滿了克裡特文明的色彩,克裡特文化也得以逃過一劫、延續下來。

克裡特文明的誕生時間雖然相當之早,但它在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卻仍然顯現出繁榮先進的一面。據現今考古發現,大約在公元2000——1700年前,克裡特文明就已經出現了君主制,並且由國王掌握宗教,從思想到物質對平民們實行了全面監管。

同時,國王等統治階級不僅有著巨大且設計巧妙的宮殿用以居住,還擁有專門的娛樂之所,其生活不可謂不舒適。

當時的普通民眾不僅有著葡萄酒、啤酒、魚肉和蔬菜等多種類型的食物,由工匠們製作的椅子、器皿等也十分盛行,甚至連鬥牛、軍事搏擊等活動也有一定數量的記載。

可以說,克裡特文明從誕生之初就為希臘文明奠定了相當深厚的發展基礎。但是,再強盛的人類文明也敵不過天災的襲擊。在一次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最為猛烈的火山爆發之下,整座克裡特島瞬間被火山灰和海嘯摧毀,從此在歷史長河之中不見蹤影。

2、邁錫尼的滅亡標誌愛琴文明的斷絕

早在克裡特文明還未滅亡時,邁錫尼文明就已經與其有所接觸。當少數倖存的克裡特人來到邁錫尼地區後,便運用自己手中的文化、技術和藝術等知識來幫助邁錫尼文明進一步發展。

就這樣,就如同克裡特文邁錫尼文明。從政治到宗教,從土地到文化,尤其是商業層面,邁錫尼文明都呈現出繁榮發達的景明的繼承者般,邁錫尼人在發揚繼承了克裡特原有文化的同時,根據自身民族的特色形成了燦爛的象。

但是,正如克裡特文明一般,邁錫尼文明也避免不了迎來它的終點。隨著後期政治的腐敗和軍事活動的越發頻繁,邁錫尼下層平民苦不堪言、生活難以為繼,邁錫尼本身的國力也在這種長期的消耗下陷入衰退狀態。

因此,當北方的多利亞人在此時機對其發動進攻時,邁錫尼文明顯得毫無招架之力,在武力層面被徹底徵服後,連自己的文化也被踐踏,希臘各地區由此進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代。但與此同時,由雅典和斯巴達共同領銜的希臘城邦制度開始在歷史舞臺上發光發彩。

二、不同特色的城邦共同造就了一個輝煌的希臘

1、特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獨特的城邦制

前文已經說到,在邁錫尼文明被摧毀後,希臘半島陷入了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代,當時的文明水平自然也倒退回了更落後以及的氏族制度。同時,由於希臘地區多為山地地形,且土地不適於大面積耕種農作物,這些氏族因此很難擴大自己的統治疆域。

在這種情況下,以小國寡民主要特點的城邦便開始出現,零星散布在整個希臘地區,雅典和斯巴達則是其中最具名氣也最有實力的兩座。當然,其餘諸如底比斯、科林斯等城邦也在當時佔有重要地位。

2、雅典和斯巴達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作為一個沿海城邦,雅典從成立之初就一直以發展海外貿易為主,工商業十分發達。這使得雅典內部雖然早期也是由原先的氏族貴族執掌權力,但隨著中下層的工商業群體愈發強大,貴族們最終在不斷的起義之下被迫與平民分享政治權利。

其後,在經過梭倫、伯裡克利、克裡斯提尼等人的民主政治改革後,雅典在社會發展上展現出全新的面貌,本就發達富庶的它從此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傲然屹立於各城邦之首。

不同於雅典以工商業為主的發展方向,斯巴達由於土地較為肥沃且距離海岸較遠,所以不得不以小農經濟為主。在沒有工商業群體的推動且面臨巨大軍事壓力的情況下,斯巴達的政治改革走向了一個極端——高度嚴苛的軍事化管理。

斯巴達內部實行非常了殘忍的淘汰制度,每個斯巴達勇士從出生到成長都需要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磨練,稍有不慎便是死亡。直到最後,斯巴達形成了由五人掌控國家的寡頭政治,但同時換來的卻是連其他城邦難以媲美的強大戰鬥力。

公元前499年,波斯開始入侵希臘,而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城邦們便奮起反擊。在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希臘最終擊敗了波斯,雅典則藉此機會再次將自己推向了頂峰,斯巴達則在一次又一次地鎮壓奴隸起義當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軍事制度。

兩大城邦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戰爭,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則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被斯巴達摧毀,斯巴達得以成為全希臘的霸主。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達人便是多利安人的一支,曾經親手滅亡了邁錫尼文明。

由於城邦本身面積並不廣闊,為了緩解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土地壓力,各個城邦在當時都積極推動海外殖民活動的進行,雅典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當雅典人在殖民地區建立起自己的統治後,卻並未將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同時帶過去,這也是希臘文明在其擴張過程當中令人遺憾的一點。

同時,由於自身實力的急速膨脹,導致雅典開始任意欺壓其它的弱小城邦,這也是雅典在同斯巴達的戰爭中失敗的重要原因:「人們普遍對雅典義憤填膺,不論是那些渴望脫離雅典帝國的人們,還是那些擔心被雅典帝國吞併的人們,其心情都是如此。」

三、馬其頓王國代表著希臘文明最後的興衰

1、馬其頓王國的崛起之路

馬其頓王國最早只是位於希臘東北部地區的小部落,不僅被其他希臘城邦稱為異族蠻人,就連其本身都因為地形的限制而被分為上馬其頓和下馬其頓兩部分。可以說,當時的馬其頓是希臘地區最弱小的勢力之一。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有關早期馬其頓人的記載相當稀少,畢竟它實在是太不起眼了。直到約公元前700年左右,在經歷過一些改革和遷徙後才開始積聚起一定實力,開始了對外擴張的過程。

直到腓力二世即位後,馬其頓王國終於迎來了自己開掛的一天。政治上,腓力二世注重加強王權,削弱了公民大會和各大貴族的實力,使自己能夠對整個國家實行統一管轄;經濟上,腓力二世改革幣制,大力推動了國內的經濟發展。

軍事上,腓力二世創立了世界聞名的馬其頓方陣,將騎兵和步兵有序結合,使其軍隊呈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外交上,腓力二世多次利用其他城邦的內部矛盾來發動吞併戰爭,並最終迫使除斯巴達之外的所有城邦臣服。

正當腓力二世野心勃勃地想要發動針對波斯的戰爭時,他卻死在了刺客的手上。但馬其頓王國並未就此停止自己強盛的腳步,因為亞歷山大大帝繼承了其父親腓力二世的遺願和權力。在一次次的戰爭當中,亞歷山大先後佔領希臘、進攻中東、統治埃及、打敗波斯並進軍至印度河流域,創建了一個當時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

2、從統一到分裂只是在一個瞬間

然而,命運並未眷顧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亞歷山大在巴比倫地區突然因病去世,年僅三十二歲。由於亞歷山大之前並未進行權力的鞏固,導致他的部下在其死後便開始了互相徵戰,並最終被瓜分為馬其頓王國、託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三個國家。

這三個國家在自己佔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將希臘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從此開啟了可持續近三百年的希臘化時代。但與此同時,希臘國家也由於實力的分散,無法壓制新生的羅馬帝國,最終導致了自身的覆滅。

四、總結

雖然希臘文明並非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但如果僅從豐富性和多樣性來看,它其實也是毫不遜色的。從克裡特文明開始,希臘文明就呈現出較為發達的姿態,深深影響和推動了邁錫尼文明的發展。

即便之後希臘地區經歷了長達三百年的黑暗年代,但在城邦興起後,它再度顯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民主政治更是綿延至今。希臘化時代雖然因為羅馬的武力進攻而結束,但希臘文化卻並未消失。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為什麼古埃及語只被阿拉伯同化,卻沒被希臘羅馬同化
    第五個是羅馬大名鼎鼎的羅馬帝國於公元前30年滅亡託勒密王朝,成為埃及的新主人,一直維持到公元395年帝國分裂。不過羅馬軍事雖強,文化上的影響力卻一直不如希臘,加之統治者和波斯一樣只看重埃及的經濟價值,因此對埃及文明的影響也很小。這時埃及官方語言是拉丁語,社會通行希臘語和埃及語。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黑暗時代的陶器只有簡單的幾何裝飾,缺乏邁錫尼期間的器件所展現的豐富的圖案設計。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可能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沒有發現產自國外的貨品,可能表示國際貿易衰落。同時,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消失了,導致社會文化等發展的全面停滯。
  • 羅馬崛起為世界強國,既改變了義大利社會,也對國家制度進行改革
    羅馬崛起為世界強國,既改變了義大利社會,也使得對國家制度進行徹底改革變得勢在必行。然而,當時的羅馬雖有改革之需求,卻全無革新之能力。共和國在內戰的時代陷於崩潰,直到羅馬帝制的確立才最終為羅馬帝國找到了長久存續之道。羅馬社會自公元前3世紀起所經歷的變遷紛繁複雜,充滿矛盾,不僅波及當時的精神生活,也同樣牽涉物質領域。而這場變遷的主要動力便源於羅馬與希臘化世界的相遇。
  • 羅馬徵服希臘,「一國兩語」構建羅馬人的文化和民族認同
    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秘訣在於中華文化強大的凝聚力、創新力,而要培養這樣強大的文化向心力,始皇帝的一招「書同文,車同軌」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如若不然,東方古國也難免遭遇巴別塔。在輝煌的軸心時代,像東方一樣,西方也孕育出自己的文化,締造了自己的帝國——羅馬帝國。而與秦漢不同,羅馬帝國並沒有採取書同文的措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 話說希臘歷史
    話說從頭,大約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希臘大陸最早的原住民是伊奧裡亞人。根據分子人類學,以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單倍群而論,人類的各集團,從非洲大陸向四周的其它大陸擴散,伊奧裡亞人當然也是其中一支,他們的Y染色體單倍群,以I、E為主。
  • 面對羅馬帝國的崛起,馬其頓希臘化各國是否註定失敗?
    希臘化時代,希臘馬其頓人佔據東地中海到印度河地區霸權,然而,這一切不過曇花一現,轉眼就在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的徵服浪潮中凋零。 安提柯馬其頓苦心經營,終於不免於被羅馬滅亡,塞琉西在帝國中興的極盛期被羅馬當頭一棍打暈,然後逐漸衰亡被羅馬和帕提亞波斯瓜分,埃及託勒密空有財力,未戰已經拜倒在羅馬腳下,然後自取滅亡。
  • 馬格尼西亞大戰:羅馬這樣打爆希臘化的巔峰軍隊
    他用這些物資重新對埃及發起了進攻,並在公元前200年,在帕尼亞戰役中擊敗了埃及的軍隊,掌握了整個敘利亞。 過了兩年,不幸的消息傳來了。馬其頓國王菲力在庫諾斯克法萊戰役(又稱狗頭山戰役)中戰敗。希臘人獲得自由? 正在擴張中的安條克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進入了羅馬人的勢力範圍。
  • 中世紀早期的羅馬,以及城市圍攻戰
    在羅得島戰役(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4年)中,希臘使用了帶有輪子的塔,其中一個高達43米(141英尺)且覆蓋有鐵板,它的數層具有機械,由一個絞盤推動。在戰役結束後,在港口建立和豎起的羅得島巨型雕像(是一個擁有太陽神外形的巨柱)所花費的金錢就是將鐵板賣出後換來的。早期歷史上的圍城戰就是一種文明向另一種文明模仿的記錄西臺人向亞述人、雅典人向腓尼基人等等。
  • 傳聞還是史實——漢史記載中有關西域希臘化國家與城市的信息
    這些地方大多屬於原來的亞歷山大帝國及其開創的希臘化世界,其中的希臘化王國此時有的已經消失,易名改主,有的偏安一隅,苟延殘喘,但也都在公元前後徹底消亡。幸運的是,這些王國的遺產,尤其是希臘人原來建立的希臘化城市卻沒有隨之湮沒,而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多演變成為絲路重鎮或文化中心。關於這些王國和城市的記憶和傳聞也就隨著絲路的擴展傳入中原內地,從而在史書中留下了關於它們的記載。
  • 午間閱讀 | 古代世界的形成(上)——佛教希臘化
    到了《奧義書》時代,剎帝利已不甘自居於雙臂,也來爭奪話語權了,這有點像近代歐洲民族國家興起時,為了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都來支持宗教改革一樣,剎帝利用古印度本有的輪迴和業報觀念,從思想上動搖了種姓制度的根基。《奧義書》雖由《吠陀》發展而來,而被視為婆羅門教典,但並非都由婆羅門書寫,也不完全反映婆羅門教的觀點。
  • 歐羅巴文化與希臘文化的關係
    其實,這裡所說的歐羅巴文化你可以理解成為羅馬文化!因為,你看看歐羅巴一次的來源你就知道了。歐羅巴一詞(Europa)最早出現在傳中的故事是,傳說她的美貌吸引了宙斯,為了徵服她宙斯變成一頭公牛,將她劫持到克裡特島。傳說是這樣的宙斯為年輕的歐羅巴的美貌深深地打動了。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全書時間跨度長,自公元前5000年古文明始,至公元600年古典時代結束止,將這超越了時間界限的地中海世界歷史,用文字加以概括總結,述說著跌宕起伏的故事。且內容通過文學、藝術、哲學、建築、歷史、社會學、經濟學等多種層面唯獨展開,書中也搭配了88幅精美的古文物插圖、20幅古代地中海的詳細地圖、13幅古代地中的特色建築平面圖,讓讀者能夠全面的、重新的發現並了解希臘-羅馬-埃及的文明歷程。
  • 西方學者:古代亞洲都講希臘語
    成千上萬的希臘人湧入亞洲,這些希臘人從事各行各業,因此為新的希臘文明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當時,希臘人大部分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周圍都是他們統治的土著人。然而希臘文化很快與當地文化融合,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湧現出一大批優秀人才。例如,歐幾裡德,他寫了《幾何原本》;Ali斯塔克,他第一次提出了日心說;Arato斯特尼,他第一次計算了地球的周長;Galen,古典時代,科學家。
  • 「豪傑譯」古風何時休:給席代嶽譯九卷希臘羅馬英豪列傳挑錯
    他前幾年譯出了羅馬帝國時代希臘文著作家普魯塔克之千秋名著,《希臘羅馬名人傳》,2009年由吉林出版集團出版三卷簡體字本。我大略翻看之後,以為從前就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所提出的類似翻譯問題,在這部書裡面沒有得到任何解決,不想重複同樣的意見,故而置之不論。
  • 從宙斯到耶和華:希臘人是如何皈依基督教的?
    不過除了希臘本土,當時希臘人以及希臘文化圈涵蓋了幾乎整個地中海東部沿岸,因此我們在本文中所討論的「希臘」包括了希臘本土以及一些本土以外的希臘人聚居地。117年的羅馬帝國希臘人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經濟生產、物質生活和文化創造水平都有所下降。權貴階層有些沒落了,有些則投靠了羅馬人。
  • 胡翌霖 | 希臘化時期的三位數學家
    作者 胡翌霖 (清華大學助理教授)責編 許嘉芩 劉愈◆  ◆  ◆  ◆  ◆  歐幾裡得生活於希臘化時代早期,與他大致同時代的還有兩位空前絕後的大數學家,阿基米德和阿波羅尼奧斯。還有一部重要的作品直到1906才重見天日,它曾經被抄寫在一卷羊皮書上,然後被擦除,重新抄寫了一本祈禱書,20世紀的學者重新復原了其中幸虧並未被擦乾淨的字跡,復原出的作品中包含了兩篇早已失傳的文章。阿波羅尼奧斯是本輪—均輪模型的創造者,他的《圓錐曲線論》更是影響巨大,他同時為託勒密和克卜勒提供了數學模型。他還有許多著作都已經佚失了。
  • 羅馬鬥獸場,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羅馬,一個對歐洲有著各方面關鍵影響的詞彙。事實上,在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發展之後,羅馬早已脫離其本身國家或民族的概念,而是逐漸成為了一種幾乎舉世皆知的文化符號。可以說,若是沒有羅馬文化,現如今歐洲文化當中的豐富性要消失一大半。
  • 古代希臘羅馬
    古代希臘羅馬※主題解讀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民主法治與人類文明發展;羅馬法的發展過程;共和國與帝國,公民與萬民;法治、民權與立法規範;暴力、道德與法律的治理③海洋資源條件優越→推動了海外貿易海外殖民的擴展→自由開放的民族性格B.社會歷史條件——古希臘文明的城邦制度與城邦公民(a)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城邦制度的實質即公民集體)①小國寡民、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突出特點)②政治上彼此分立,文化上又保持認同
  • 2019.4丨孫文棟:《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求真」與「致用...
    關鍵詞: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求真;德性;致用 _ _ _ _ 普魯塔克(Plutarch,約45—120年)是生活在羅馬元首制時代早期的希臘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