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2021-01-11 騰訊網

羅馬,一個對歐洲有著各方面關鍵影響的詞彙。事實上,在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發展之後,羅馬早已脫離其本身國家或民族的概念,而是逐漸成為了一種幾乎舉世皆知的文化符號。可以說,若是沒有羅馬文化,現如今歐洲文化當中的豐富性要消失一大半

雖然羅馬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但他所遺留下來的諸多事物卻仍然保留,羅馬鬥獸場便是其中難以讓人忽略的瑰寶。雖然現在的羅馬鬥獸場只剩遺蹟,但它卻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角鬥士文化的興起與羅馬帝國的強盛分割不開

1、戰爭帶來的大量奴隸提供了角鬥士人選

縱觀整個羅馬帝國的崛起過程,戰爭是其中最為常見的手段,也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最初的羅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鎮,在通過歷代國王的勵精圖治和對外侵略後,羅馬才最終在地中海沿岸站穩腳跟。

最重要的,在一次同外敵發生的戰爭當中,羅馬平民們由於在平日裡備受壓迫,因此拒絕拿起武器作戰。這迫使羅馬貴族們開展一系列改革以保障平民的權力,並在之後發布了著名的《十二銅表法》作為國家治理的根據。

經過這次改革,羅馬內部的階級矛盾得到了極大緩解,並得以積聚起全國的力量開始對外徵伐。為了獲得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權,羅馬同當時的強國迦太基之間爆發了三次布匿戰爭,前後長達百餘年。

在三次都戰敗的情況下,迦太基滅亡,羅馬則將其變為自己的第一個行省——阿非利加行省。通過這三場戰爭,羅馬不僅獲得了大量的奴隸和財富,更重要的,戰爭的勝利引起了羅馬社會內部各方面的深層次改變,這使其變得更加強盛。

在與馬其頓王國經歷了四次戰爭的拉扯後,羅馬在整個地中海地區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霸權,這成為它後續愈發強大的資本。之後,羅馬並未停止自己擴張的腳步。

圖拉真繼位後,先後將達契亞、亞美尼亞、帕提亞等地區納入羅馬的管轄範圍之內,羅馬的疆域在此時達到最大,升級為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也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無數敗方子民淪為奴隸,他們紛紛湧入羅馬,或被倒賣、或被豢養,成為羅馬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眾多享樂方式當中,讓奴隸們在角鬥場中互相廝殺則尤其引人注目,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飽受戰爭洗禮的羅馬人的觀看興趣。

羅馬鬥獸場就是在一座羅馬在成功侵佔耶路撒冷後由8萬名奴隸建成,並且最多可容納9萬名觀眾的「表演」場所。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是羅馬帝國對外擴張過程的最佳見證。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慶祝建築成功,羅馬人把三千名奴隸放入其中與野獸展開決鬥,他們的下場自然不必多說。

2、繼承了希臘文化中對體育的熱愛

雖然羅馬最終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將希臘納入自己的關係範圍之內,但如果說到文化的影響力,當時的卻要遠遠不如。

一來,希臘文化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50年左右出現的克裡特文明,可謂是源遠流長;

二來,在城邦制度影響下,希臘地區誕生了諸多獨具特色且相當強大的城邦,如雅典和斯巴達等,它們的制度也為後世爭相效仿;

三來,在亞歷山大的徵伐下,希臘文化得以在亞非歐三大洲之間傳播綿延三百年,羅馬自然難免受其影響。

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希臘就沒有羅馬,沒有羅馬就沒有近代歐洲。因此,希臘文化對羅馬文化其實具有非常強烈的塑造作用。而在希臘文化當中,對體育的熱愛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這不僅是因為強身健體的需要,還是出於對美的追求,甚至斯巴達連對肩膀的寬厚程度都有嚴格限制。為了將宗教和體育融為一體,希臘城邦還專門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奧運會。可以說,體育已經充分融入了希臘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羅馬再怎麼摧毀希臘人的城市、再怎麼掠奪他們的財富,但只要他們踏上了希臘這片土地、接觸了這裡的人民,就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對體育的熱愛也就這樣進入羅馬人的思想中。

事實上,角鬥其實也是體育經濟當中的一種,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直至如今仍然可以見到,所以並不算古羅馬的獨創。從這個角度來看,古羅馬人如此熱衷於觀看角鬥,也是他們熱愛體育的表現。

但是,由於奴隸階級地位低下和其數量在當時的大幅增加,再加上羅馬人長期處於戰爭的高壓狀態,需要刺激性的娛樂活動來緩解身心疲勞,最終導致古羅馬的角鬥成為血腥殘暴的代名詞

因此,相對於希臘以休閒、放鬆和美感為主要特色的體育活動,古羅馬的角鬥運動已經相當變味,是羅馬帝國暴力的象徵,古羅馬角鬥場則是這種暴力的直接宣洩地。

3、古羅馬的繁榮造就了時人奢侈的生活

前文已經說道,在經過長期徵戰後,羅馬帝國最終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非、疆域最廣有約500萬平方公裡的龐大帝國。廣闊的疆域伴隨而來的是發達的經濟,「在奧古斯都時代,無論義大利或外省,經濟生活都是十分活躍的。」

大量糧食從擅長小麥種植的東方行省被運往羅馬境內,填補了當地農作物土地面積較少的缺陷。橄欖和葡萄等經濟作物則遍布整個地中海沿岸,創造大量的經濟創收。各大手工業城市也同時興起,海外貿易成為生活常態,造就了一個開放且繁榮的帝國

更重要的,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改變了社會結構。商人們不再被視作低人一等的公民,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商人甚至躋身元老院,成為羅馬政治的操盤人物和大眾平民的奮鬥目標。

貴族們也開始踏足商業以積累財富,如羅馬前三頭政治同盟中的克拉蘇便是如此。隨著物質生活的越發富足,羅馬人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們普遍開始追求享樂和奢侈,將揮霍錢財當作人生樂趣,把荒淫無度視為正常舉動。

雖然舉辦一場角鬥士表演的花費並不算低,但在長期奢侈享樂的生活觀念影響下,依然有無數羅馬人願意買單。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羅馬出現了專門的角鬥士培訓學校。他們從挑選出部分強壯機靈的奴隸,花費大代價對其進行培養訓練,最後將其送入角鬥場中為羅馬人「表演」。

由於害怕這些角鬥士脫離控制,政府還專門接管了這些產業,使其愈發壯大。值得一提的是,古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奴隸起義——斯巴達克大起義,就是由一名脫逃的奴隸斯巴達克發動。

古羅馬角鬥場不僅是一座佔地約兩萬平方米的巨型建築,它的技術含量和藝術風格同樣是所有古羅馬建築當中最為優秀的之一。可以說,只有當一個國家進入相當強盛的狀態之時,才能夠承擔起修建這種大型建築物的實力,古羅馬則憑藉這座角鬥場向我們證明了它是其中的佼佼者。

另外,古羅馬角鬥場地址的前身是暴君尼祿所修建的一座「金宮」,其內充斥著黃金、象牙和寶石等名貴物品,奢華程度讓人震驚。

古羅馬角鬥場的消失也是羅馬帝國衰頹的軌跡

1、角鬥運動終於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消失

角鬥運動的消失並非是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才導致,事實上,反倒是角鬥運動的盛行才推動了西羅馬帝國的消亡。角鬥在當時的羅馬不僅僅只是一種運動,而是更多地反映出了羅馬人的生活和消費觀念。也正是這種毫無節制的奢侈和浪費,使得西羅馬帝國一步一步走向衰弱,並最終為外來的入侵者所消滅,角鬥運動也在五十年後消失無影。

2、羅馬角鬥場的倒塌象徵了羅馬帝國的衰敗

一位古代朝聖者曾這樣說道:「只要大角鬥場屹立著,羅馬就屹立著;大角鬥場頹圮了,羅馬就頹圮了;一旦羅馬頹圮了,世界就會頹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如此。

除了大決鬥場本身遭到大火和地震損毀外,西羅馬帝國的不斷衰弱也導致它無法得到及時修繕,以至於逐漸走向荒廢。當角鬥場繁榮時,自然是帝國的強大所造成的;當角鬥場荒蕪時,自然也是帝國的衰敗所造成的。這兩者之間既有成就,也是映證。

總結

作為在整個世界歷史當中都無比強大的國家,羅馬的歷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它尚處於鼎盛期間,羅馬角鬥場的修建不僅是為了提供一個可供觀看娛樂活動的場所,更是為了展現國家的富庶和繁榮。但當它逐步走向衰落、再也無力舉辦如此盛大的活動時,角鬥場也就失去了它的用處,只能淪為一片廢墟。但是,即便這座建築如今只剩殘垣斷壁,其背後所反映出來的卻仍舊是真實的羅馬。

相關焦點

  • 「巨觀」鬥獸場,曾經歷史輝煌過,如今歷史的痕跡仍然保留
    來到義大利,羅馬肯定就是你必要的首選之地了。這片作為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就是這麼神奇,總是吸引著遊客過去。羅馬的地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鬥獸場了,相對比別的城市,這裡的人文氣息也很濃。
  • 羅馬的地區文化建築很有特點,街道和布局充滿歐洲中世紀的色彩
    羅馬許願池,別名幸福噴泉,內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了羅馬都樂於拿出一枚硬幣許願,所以每隔一兩天的時間,水池內累積的硬幣金額便可達數百歐元,這些錢通常由當地一家清潔公司全部打撈上來,其中的一半會被轉交給一家名叫博愛的羅馬天主教慈善機構。
  • 廢墟之旅:盤點全球令人印象深刻的10處古羅馬式遺蹟,您去過嗎?
    1.突尼西亞,傑姆的圓形競技場,傑姆的羅馬圓形競技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頒布的突尼西亞境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建於公元3世紀,被公認為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羅馬時代建築,在當時最大的競技場中位列第四。這座非凡的建築物體現出羅馬建築師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也是羅馬帝國鼎盛輝煌的見證。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然而,再強盛的帝國也擺脫不了盛極必衰的命運,自從三世紀起,古羅馬帝國,就開始走向分裂,內有人民起義,外有蠻族入侵,在內憂外患之下,昔日空前強大的帝國一步步走向衰落。接下來本文將對羅馬衰落的原因進行探討。
  • 羅馬不再是羅馬,羅馬不再有信仰——重新思考羅馬帝國的滅亡之說
    帝國在強盛時期也無法消除自身的腐敗,那麼為什麼帝國還會在腐敗的同時走向輝煌。為什麼不在走向輝煌之前因為腐敗而消亡。實際上比腐敗更為貼切的能夠描述帝國衰亡的一個詞語是腐化,腐敗僅是人性對金錢的追求,但是腐化除了對金錢的追求,對人性慾望的滿足之外還包括整個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的墮落,這才是羅馬衰亡的根本原因。
  • 中世紀:羅馬帝國的和平時期簡述
    中世紀:羅馬帝國的和平時期簡述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是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國家之一。它的版圖不僅囊括了整個地中海盆地,而且還包括了今天法國、英格蘭的一部分地區。羅馬帝國的和平時期始於公元前31年,終於公元180年,跨度約三個世紀。這期間,羅馬的皇帝們和平地統治著他們的黎民百姓,但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懂得這一行。有幾位庸碌無能,少數幾個更是癲狂無稽。卡尼古拉(Carigula,37—41在位)讓他的馬在皇家酒席上與達官貴人同飲同食,他甚至計劃將它升官至羅馬執政官(可惜這項計劃因為他被刺殺而未能成功)。
  • 羅馬趣事|原創/北石(義大利)
    古羅馬鬥獸場【羅馬趣事】 文/北石(義大利)暖春二月,羅馬正是陽光普照的季節。站在古羅馬鬥獸場巨大恢宏的園形建築前,心中澎湃如江河,陽光下的圓形古建築,靜靜地立在眼前,厚重而宏偉,透過建築,我不得不讚嘆千年前古羅馬帝國的輝煌與強大。陽光下,我彷彿聽到了競技場內角鬥士與野獸拚鬥時殘酷的吼叫,仿佛看到了遠古時期一幕幕角鬥時殘酷的場面。
  •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墮落」,沒能東山再起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西羅馬覆滅後拉丁民族未能形成統一國家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作為主體民族的拉丁人不能再次強盛。因此可以看到,在西羅馬覆滅後,拉丁人依舊為拯救或者說重建一個拉丁民族為主體的國家做了各種努力,但是羅馬自身的衰敗導致了各種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極小,同時由於外部蠻族的強勢使得拉丁人的努力更是無從談起。
  • 第九期:媽媽咪呀,歡迎來到義大利羅馬
    一、羅馬鬥獸場(COLOSSEUM) 遠近馳名的羅馬鬥獸場,古代是古羅馬帝國專門提供給奴隸主古代的鬥獸場羅馬公民可以免費進入,但座位也分等級,前排留給皇帝、祭司,政商人員和貴族成員在第二層,離中心場最遠的位置留給普通老百姓就坐。小商小販向遊客兜售紀念品和食品。整個鬥獸場當中可以容納6萬5千名觀眾。而因為整個圓形劇場的高度很高,因此如果是在後排就坐的觀眾往往看不到內場的激烈角鬥,畢竟當時還沒有望遠鏡這種物件的存在,而觀眾基本通過現場給出的音樂或者配樂(喇叭聲、風琴聲)來獲知現場的情況。
  • 在羅馬鬥獸場遇見中國警察巡邏是種怎樣的體驗
    當遊客周九蓮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鬥獸場外見到中國警察巡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走近了,看清了,警服上確實寫著中文!」  73歲的周九蓮滿頭白髮,但向新華社記者描述在羅馬街頭偶遇中國警察的過程時,卻興奮得像個孩子,感慨自己這趟歐洲之旅太幸運。  5月2日,中意首次聯合警務巡邏正式啟動。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三世紀危機1
    亞歷山大 塞維魯被殺,馬克西米努斯即位,通常代表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的開始。從這時開始,直到戴克里先重新統一羅馬,羅馬帝國混亂不已,幾近崩潰。這座非凡的建築物體現出羅馬建築師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也是羅馬帝國鼎盛輝煌的見證。 公元235年到268年間,羅馬帝國由一連串的殘暴軍事獨裁者統治。最早的一個是馬克西米努斯皇帝,他的鐵腕政策在羅馬帝國的北非行省激發了一場暴動。在蒂斯杜斯(今天的傑姆),當地人因為橄欖油的跌價而窮困潦倒,羅馬皇帝的沉重賦稅激起了心中的怒火,終於揭竿而起。
  • 那一年,東漢步入盛世,龐貝古城沒入塵埃,帶你逛逛羅馬第二城
    徜徉在已是廢墟的古城街巷、別墅、市場、劇場、鬥獸場、運動場中,你一定很想知道近兩千年前那裡到底是怎樣的一派景象。奢華浪漫的後花園這裡原本是地中海邊的一個小漁村,羅馬帝國及羅馬城的興盛與繁榮讓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龐貝迅速成為當時羅馬帝國僅次於羅馬城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火山噴發留下太多的"資產"。
  • 編輯竟然在鬥獸場裡是這個意思
    但是,今天我們說的並不是編輯的職業,而是鬥獸場裡的編輯。可能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學習內容的時候,就會立馬蹙起眉頭,心中滿是疑惑:鬥獸場怎麼和編輯掛上鉤了?編輯難道與鬥獸場有關?這個問題的答案,摩西英語課程的梁老師會講到,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吧。
  • 羅馬的墮落:了解羅馬帝國的結束
    羅馬的墮落 」一詞表明一些災難性的事件結束了從不列顛群島延伸到埃及和伊拉克的羅馬帝國。但最後,大門沒有緊張,沒有一個野蠻的部落,羅馬帝國一舉出動。相反,由於內外的挑戰,羅馬帝國緩慢地倒下了,幾百年來一直改變,直到形式無法辨認。
  • 為了每天能洗澡,你知道古羅馬人有多努力嗎?
    西班牙塔拉戈納地區,有一座古怪的石拱橋,高達27米,行人走上去不免心驚膽戰,而且橋道修得異常狹窄,只容單人通過,於是便有了「魔鬼橋」之稱。西班牙塔拉戈納的「魔鬼橋」 | RAFAEL LÓPEZ-MONNÉ 如此不便的橋梁,似乎不是為行人而建。它是幹什麼的呢?
  • 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是如何消失的?
    有一座古城,卻連人帶城,一夜之間,消失於歷史中,這就是古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羅馬帝國的一些木雕石刻,依稀記載著羅馬城南面不遠處有一座輝煌的古城,可是在長達1700年的時間中,沒有任何人看到這座城,難道這只是個傳說? 根據依稀的記載,這座古城大約位於維蘇威火山附近,這就更增添了古城的神秘色彩,難道古城是被火山噴掉了?
  • 羅馬帝國隕落的原因
    從臺伯河畔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落,到橫掃整個亞平寧半島,再到三次擊敗西地中海強國迦太基,然後勢如破竹地徵服了東地中海地區,最後建立橫跨歐非亞,把地中海變內湖的龐大帝國。羅馬帝國的事跡可謂是十分勵志。當時羅馬帝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漢代中國,為世界的一極。但由於帕提亞帝國(安息)和貴霜帝國的阻礙,兩位大佬一直沒機會扳一下手腕。然而再龐大的帝國也終究擺脫不了自然規律。
  • 墮落的羅馬:今天的義大利為什麼不行了?
    文/王凱迪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曾經的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上曾經無比輝煌的過往,無數歐洲思想家都將之視為近代西方文明的母體。然而,當這個輝煌的帝國在蠻族入侵下崩潰之後,曾經孕育這個偉大帝國的義大利半島卻將羅馬帝國的威名丟到了塵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