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臘羅馬

2020-12-05 地理黃老師2020

古代希臘羅馬

※主題解讀

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民主法治與人類文明發展;

羅馬法的發展過程;共和國與帝國,公民與萬民;

法治、民權與立法規範;暴力、道德與法律的治理

(1)雅典的民主政治

自然地理環境與城邦制度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

古希臘文明及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的條件

①自然地理環境造成其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發達,是古希臘文明及民主政治產生的重要基礎

②殖民活動、海外貿易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形成的古希臘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和平等

互利的觀念,是古希臘文明及民主政治產生的社會條件

③小國寡民下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擁有直接參與政治事務的權利,限制君主專制的發展,

具有較高的素質,是古希臘文明及民主政治產生的人文因素

A.自然地理條件——古希臘文明的自然地理環境

①山嶺水域分隔出小塊陸地→促成眾多小國寡民的城邦→獨立自主的城邦精神

②耕地缺乏土地貧瘠→限制糧食生產但刺激了工商業發展→平等互利的思想觀念

③海洋資源條件優越→推動了海外貿易海外殖民的擴展→自由開放的民族性格

B.社會歷史條件——古希臘文明的城邦制度與城邦公民

(a)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城邦制度的實質即公民集體)

①小國寡民、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突出特點)

②政治上彼此分立,文化上又保持認同(多元一體)

③公民集體的集體治權(民主政治、城邦的精髓與實質)

④商品經濟發達、思想文化繁榮(歷史成就)

(b)古希臘的城邦公民

①城邦公民的地位、範圍及其權利

②城邦公民的基本素質(有參政能力、珍視自由平等、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解讀

自然地理環境為古希臘文明及雅典民主政治產生提供便利條件, 但不能說起決定性作用;

公民意識和公民素養是古希臘文明及雅典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

梭倫改革(公元前594年)

原因:通過改革調和雅典公民內部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

內容:頒布解負令——廢除了債務奴隸制,穩定了公民集體

將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權利與義務相適應

新設四百人會議——新的行政機關

新設陪審法庭——新的司法機關

意義:打破了貴族對政權的壟斷,初步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民主政治的基礎:城邦公民與制度建設(人與制度)

克裡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原因:繼續進行民主改革,緩和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

內容:新劃十個行政選區——地域取代血緣,削弱貴族影響

新設五百人會議——行政權力加大,民主基礎擴大

新設十將軍委員會——新的軍事機關

制定陶片放逐法——民主的法律保障

意義:公民民主體制建立,標誌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獨立意志的公民、民主制度建設與法治精神

伯裡克利時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443年)

原因:僱工貧農(平民)為希波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內容:除將軍外官職開放,抽籤產生--公民權利範圍擴大,參政機會平等

公民民主政治機構權力充分--公民權力充分實現

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五百人會議執掌最高權力

新設津貼制度--公民參政的物質保障

意義:普通公民民主權利得到保障,雅典民主化程度加深

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程度及其主權在民的實現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意義與局限性

A.雅典民主政治本質與特徵:

本質:公民集體的民主

特徵:主權在民 權利平等 形式多樣 得失並存

B.歷史評價:

積極性:促成了雅典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與興盛;

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為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

局限性:僅限於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他們的特權),其直接民主制也僅適用於小國寡民的城邦,且容易導致民主的極端化(如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民主是一種制度、是人的行為模式和思維習慣

(2)羅馬的法律

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

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

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徵服並統一了義大利半島,並向地中海地區擴張;

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逐漸控制歐、亞、非三大洲的廣闊疆域,統治多個民族。

共和國時期的羅馬法主要調整羅馬公民(平民與貴族)之間關係,適用範圍限於羅馬公民;

帝國時期的羅馬法主要調整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的關係,

適用範圍擴展至羅馬帝國治下的各族人民。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A.歷史背景:羅馬是古希臘公民民主政治的繼承者,以法治手段調整社會關係是其傳統;

羅馬社會的發展(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推動著羅馬法的積累和完善

B.發展進程:

(1)《十二銅表法》(公元前449年)

背景:羅馬共和國時期平民與貴族長期鬥爭的結果

內容:涉及法律訴訟的程序、債務、家庭關係、財產繼承以及犯罪和刑罰等方面,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彙編,內容龐雜,保留了某些維護貴族特權的不合理法規

作用:限制了貴族的專橫,打破他們對法律知識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貴族讓步是因為平民是古羅馬對外擴張和社會建設的主體力量)

地位:是羅馬成文法的起點,也是羅馬公民法的組成部分

(2)公民法(公元前509年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

背景:形成於羅馬共和國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過程中,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

特點:發展起點:《十二銅表法》

適用範圍:羅馬共和國公民(平民和貴族)

法規內容:側重於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方面,而涉及個人財產關係等問題的私法

規範則不夠完善

操作執行:依法治理;注重形式,程序煩瑣,缺乏靈活與變通

作用:公民法的實施使平民權益得到保護,激發和調動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參政的積極性

(3)萬民法(從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發展的過程中)

背景:在由共和國到帝國的擴張過程中,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公民法不適應新形勢需要,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形成了萬民法體系

特點:適用範圍:羅馬境內各族人民

法規內容:注重調解經濟和民事糾紛

操作執行:簡潔靈活、實用有效

作用:較好的理順了各種利益關係,從而鞏固了羅馬政權,維護了社會穩定(法律的維繫)

(4)《民法大全》(公元6世紀)

概況: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彙編成《民法大全》(又稱《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標誌:《民法大全》標誌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C.整體評價:

進步性:①有利於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社會穩定和發展

②羅馬法是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③羅馬法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

時間、地域和民族的永恆價值

局限性:①從根本上維護的是統治階級(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②對羅馬帝國境內被徵服的民族而言其萬民法的本質也是一種民族壓迫

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法律作為一種強制性規範,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有:

維繫國家統治(提供權力依據、規範國家治理、規範從政行為、維繫國家統一);

維護社會穩定(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維持長治久安);

調整人際關係(調解生活糾紛、協調各方利益);

保護正當權益(保護私有財產、提倡人人平等、促進公平正義);

影響後世法治(法律精神、立法技術、司法程序)。

※解讀:古代羅馬法的一般分類

按照法的表達形式為標準:習慣法和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屬於成文法)

按照法的適用範圍為標準:公民法和萬民法(《十二銅表法》屬於公民法)

按照法的規定內容為標準:實體法(公民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和程序法(保障公民權利和義務得以實現的法律訴訟程序)(《十二銅表法》既有實體法內容也有程序法內容)

按照法的調整關係為標準:公法(國家事務和規範公共權力的法)和私法(有關私人及其

家庭關係的法)(公民法有公法規範也有私法規範)

相關焦點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馬格尼西亞大戰:羅馬這樣打爆希臘化的巔峰軍隊
    只有5000人的士兵人數也無法與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抗衡,馬其頓完全落入了羅馬人的控制。 然而,希臘人最關注的是第一條。羅馬人真的能把真正的自由給希臘人嗎? 公元前196年,科林斯舉辦了盛大的體育節:地峽運動會。羅馬將軍弗拉米尼將出席這一場會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希臘。地峽運動會不只只是一場簡單的運動會,而是全希臘重要人物的一場峰會。
  • 羅馬徵服希臘,「一國兩語」構建羅馬人的文化和民族認同
    幾次布匿戰爭則是羅馬布德澤於「天下」的開始,此後,羅馬開始對被徵服地區實行行省統治,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為之一變,希臘也正式成為羅馬人的目標。歷史見證著羅馬的興衰。2.遇見希臘所謂「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希臘羅馬,後世往往並稱,都是西方文明的濫觴,從現在的地圖上看,兩地相距也並不遙遠。
  • 沃爾特·沙伊德爾 編《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
    所涉領域主要包括古代社會和經濟史,前現代歷史人口學以及世界歷史的比較和跨學科研究。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有《羅馬與中國:比較視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國》《不平等社會:從石器時代到21 世紀,人類如何應對不平等》。
  • 東方與希臘羅馬都是農業民族!
    希臘羅馬一個被忽視的農業民族! 這是中國的例子,我們再來看一看外國,我們所認為的海上民族,希臘和羅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認為希臘和羅馬是土地貧瘠,只能通過對外交換對外貿易的形式積累自己的財富和生存所需。
  • 希臘人稱希臘語為英語,土耳其語為雲南語,希臘語為阿拉伯語?
    希臘人的希臘名字是希臘語。它最初是指在塞西拉斯利亞的一個地區的居民,那裡曾住過阿基裡斯和他的跟班。這個地區和人民認為他們的名字來自海倫,丟卡利翁的兒子,大洪水的倖存者在希臘神話中,巴黎的仇人的美麗的妻子與情婦。
  • 希臘羅馬神話傳說和《聖經》中的英語典故
    最後希臘聯軍採用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Odusseus)的「木馬計」,裡應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臘人進城後,大肆殺戮,帕裡斯王子也被殺死,特洛伊的婦女、兒童全部淪為奴隸。特洛伊城被掠奪一空,燒成了一片灰燼。戰爭結實後,希臘將士帶著大量戰利品回到希臘,墨涅俄斯搶回了美貌的海輪重返故土。這就是特洛伊戰爭的起因和結局。
  • 2019.4丨孫文棟:《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求真」與「致用...
    《希臘羅馬名人傳》中既有「求真」也有「失真」,共同服務於追求德性的「致用」目標,這是普魯塔克傳記寫作方法的重要特點。他出身於希臘半島中部城市喀羅尼亞的地方貴族家庭,青年時在雅典柏拉圖學園接受教育,成年後投身政壇,多次前往羅馬辦理公務並講學,與羅馬權貴建立起密切關係,同時接觸到許多羅馬歷史和文化,為日後撰寫羅馬人物傳記奠定基礎。普魯塔克晚年在德爾斐擔任神廟祭司,專心著述,他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以下簡稱《名人傳》)大部分寫成於這一時期。
  • 羅馬希臘神話:從詞源看Venus與Aphrodit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羅馬希臘神話:從詞源看Venus與Aphrodite 2012-12-24 10:26 來源:愛思英語 作者:袁新民
  • 中世紀早期的羅馬,以及城市圍攻戰
    人們使用的都是古代發明的武器,由於生產的標準可能會下降,某些中世紀武器最初甚至有可能還不如它們古代的同類。我們很難確定這些事實,因為證據通常很缺乏。今天我們看到的古代武器詳盡的設計圖,很少是基於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設計圖的它們是用現代方式進行分析的結果。
  • 中國、希臘和羅馬發明的大雜燴:細數歐洲中世紀的投石器
    「彈射」(Catapult)這個詞來自於兩個希臘語單詞"kata"和"pultos"。「kata」指的是向下的,「pultos」指的是在戰鬥中攜帶的一個小圓盾,Katapultos就是指「盾彈」。中世紀時使用的攻城彈射器有許多類型,但通俗來說任何可以投擲物體的機器都可以被認為是彈射器,但中世紀的彈射器一般會有平衡的中央槓桿,類似於蹺蹺板。
  • 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歐裡庇得斯
    歐裡庇得斯是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在古代有舞臺上的哲學家之稱。歐裡底得斯出身於雅典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朋友和學生,與智者普羅塔哥拉、普羅狄科交往甚密。歐裡底得斯曾長期服兵役,但他除作過阿波羅廟的祭祀、出使敘拉古外,很少擔任公職。
  • 源於希臘,由羅馬人繼承發揚——羅馬柱5種古典柱式一覽
    羅馬柱的名字帶有「羅馬」二字,其實最初是源於希臘,後來被羅馬人所繼承,並以羅馬柱的名字廣為人知。羅馬柱的基本單位由柱和簷構成,由於各部分尺寸比例的不同,以及柱身處理和裝飾花紋的各異,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柱式。
  • 深度解析:為什麼古埃及語只被阿拉伯同化,卻沒被希臘羅馬同化
    第五個是羅馬大名鼎鼎的羅馬帝國於公元前30年滅亡託勒密王朝,成為埃及的新主人,一直維持到公元395年帝國分裂。不過羅馬軍事雖強,文化上的影響力卻一直不如希臘,加之統治者和波斯一樣只看重埃及的經濟價值,因此對埃及文明的影響也很小。這時埃及官方語言是拉丁語,社會通行希臘語和埃及語。
  • 文物與歷史:古代西域生活中的希臘神話元素
    即使希臘人的諸多政權遭到了各勢力的徵服,但是希臘的社會、語言和希臘藝術依舊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並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墨山國古墓裡的希臘風格織物考古學家們找到了一件保存比較完好的東伊朗-斯基泰式的紅色罽袍,但是上面的圖案卻是十分典型的希臘風格。在這些圖像中,有成對出現的石榴樹和樹下的牛羊。這是古代波斯藝術中經常出現的圖案。但也有肌肉健碩的持劍勇士,正背披披風,頭戴桂冠。這類形象來自於古希臘文化。該青年男子被部分人判定為愛神阿芙洛蒂忒的兒子,小愛神厄洛斯。
  • 聊一聊希臘/羅馬神話體系——雅典娜的衛士們之「金牛座」
    最後說一點,在漫畫中,車田正美將「希臘/羅馬神話」和「北歐神話」兩大體系相融合,聖鬥士所碰見的對手們可是什麼都有!神鬥士中就有很多非常多的「北歐神話」元素,而最後在天屆所遇到的,那簡直就是西方神話大融合,比如「阿魯迪巴」在和「赫拉克勒斯」交戰後,竟被「北歐神話」中的「世界之樹」所吞噬,而在最後,「阿魯迪巴」的最後一戰的對手居然是「洛基」!
  • ...古代,科技,小提琴,大馬士革鋼,羅馬水泥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古代的科技逐漸被遺失了,我們曾以為可以用現在的科技將它們複製出來,然而古人的工藝大出我們的意料,其中一些技術是現在的技術也達不到的高達。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被遺失的神奇古代科技。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自從1700年之後,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的製作工藝就已經開始逐漸消失了。
  • 只有在雅典和羅馬,才有最高級的復古
    古代雅典的食物很簡單。比較常見的是橄欖、洋蔥和大蒜。希臘人主要吃麵包,通常蘸著蜂蜜、奶酪和橄欖油來吃。麵包一般是大麥做的,因為大麥比小麥產量更高。小麥做成的白麵包只有富人可以享用。牛奶被用於烹飪,很少飲用。水果和堅果供應充足。從黑海地區進口的金槍魚乾、醃金槍魚、鯖魚和鱘魚,抹上橄欖油,和香草一起烘烤,還有從雅典近海捕撈的鳳尾魚和沙丁魚。
  • 「豪傑譯」古風何時休:給席代嶽譯九卷希臘羅馬英豪列傳挑錯
    他前幾年譯出了羅馬帝國時代希臘文著作家普魯塔克之千秋名著,《希臘羅馬名人傳》,2009年由吉林出版集團出版三卷簡體字本。我大略翻看之後,以為從前就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所提出的類似翻譯問題,在這部書裡面沒有得到任何解決,不想重複同樣的意見,故而置之不論。
  • 古代羅馬人對於絲綢的狂熱喜愛,卻導致了古代中古的經濟下滑!
    古代羅馬人對於絲綢的狂熱喜愛,卻導致了古代中古的經濟下滑!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羅馬人還不知道這絲綢是中國的產物,以為是波斯國的產物,但是發現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