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希臘和羅馬發明的大雜燴:細數歐洲中世紀的投石器

2020-12-05 冷兵器研究所

中世紀的投石器是攻城戰中使用的武器,一般是投擲石塊或其他物體的裝置。「彈射」(Catapult)這個詞來自於兩個希臘語單詞"kata"和"pultos"。「kata」指的是向下的,「pultos」指的是在戰鬥中攜帶的一個小圓盾,Katapultos就是指「盾彈」。

中世紀時使用的攻城彈射器有許多類型,但通俗來說任何可以投擲物體的機器都可以被認為是彈射器,但中世紀的彈射器一般會有平衡的中央槓桿,類似於蹺蹺板。

中世紀彈射器的主要類型包括:

弩車(Ballista)– 就像是放大版的弩弓,主要依賴於張力;

重力拋石機(Trebuchet)– 由槓桿和吊環組成,可將重200磅的物體投擲出大概300碼遠的距離;

軍用射石機(Mangonel)– 物體是從一個巨大的碗裝容器中彈射出的;

石弩(Springald)– 弩弓的變種

弩炮(Onager)– 投石器的一種

國王愛德華(King Edward)曾命令他的首席工程師傑姆斯喬治研發一款全新的、更大的投石機並命名為戰狼,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最強大的投石機。

中世紀的投石器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希臘和羅馬人都有各種發明,而發展到歐洲則多為法國人廣泛使用。歷史記錄顯示,這些武器是在1216年在多佛圍攻(Siege of Dover)期間被引入英格蘭的——其他類型的攻城武器也是如此。

法國皇太子帶領軍隊用這股強大的力量成功穿越海峽、圍攻多佛城堡、進行猛烈攻擊,對敵人和地方城堡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戰鬥期間,弩車、投石器、弩炮等多種投射器都被應用其中,雖作為輔助武器,卻起到了「開山」之用。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翻譯顧之,顧問西門吹牛,任何媒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世紀早期的羅馬,以及城市圍攻戰
    他使用了帶有遮蓋的活動梯子、活動塔和撞錘,他還擁有「巨龜」,這是一種帶有輪子的遮蓋物,可以保護士兵接近城牆以挖掘或者填充壕溝。在羅得島戰役(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4年)中,希臘使用了帶有輪子的塔,其中一個高達43米(141英尺)且覆蓋有鐵板,它的數層具有機械,由一個絞盤推動。在戰役結束後,在港口建立和豎起的羅得島巨型雕像(是一個擁有太陽神外形的巨柱)所花費的金錢就是將鐵板賣出後換來的。
  • 中國牽引式槓桿拋石機西傳,憑啥能快速取代羅馬扭力彈簧投射器?
    地中海地區自古希臘時代,約在公元前399年發明了扭力彈簧投射器。這是一種利用馬鬃、皮繩或動物肌腱產生的扭力作為動力,驅動弩臂帶動弓弦,拋射彈丸或箭矢的遠程攻擊武器。它主要分雙臂的弩砲和單臂的投石機兩種類型。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
    按通常的理解,歐洲的中世紀是封建的時代。但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之中,卻包含三個需要解釋的概念——中世紀、歐洲與封建,三者出現的時間點各不相同。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
  • 歐洲中世紀《女子穿衣指南》
    自然,中世紀的女人們也不例外——從早期的羅馬古典風格到15世紀初期的流蘇款式,女子服裝在愛美的潮流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審美標準亦產生了根本上的改變。那麼中世紀的女裝究竟經歷了什麼改革?審美情趣又有什麼不同呢?本篇文章將為你揭曉答案。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按通常的理解,歐洲的中世紀是封建的時代。但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之中,卻包含三個需要解釋的概念——中世紀、歐洲與封建,三者出現的時間點各不相同。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
  • 中世紀阿拉伯醫學—吸收希臘學問的先驅
    對於古希臘羅馬的憧憬,加上(縱使已經被徹底扭曲了)印象深刻的古籍,才能遺留下痕跡。在憧憬與追憶之下,希臘學問未來的「承襲態勢」幾乎已在西方拉丁世界奠定下基礎。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加洛琳王朝在歐洲中心被視為正統,但在其他地區卻未必如此。
  • 看歷史學英文——歐洲中世紀基本三元素(不是風、火、水)
    說起歐洲中世紀(the medieval age),在我們心中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到底歐洲中世紀是什麼時候呢?我這有一張自己總結的時間軸。基督教思想中的很多內容來源於希臘-羅馬學說。在羅馬帝國覆滅之後,基督教曾經組織大量修女謄寫羅馬帝國遺留下來的典籍。雖然這些修女並不知道自己抄寫的內容是什麼,但是這些典籍中的思想在往後不斷地被基督教同化思想,最終成為基督教思想中的一部分。
  • 教會學校:中世紀歐洲「免費」的基礎教育,是如何實現的
    中世紀歐洲哥白尼和伽利略等天文學家和科學家的遭遇,讓我們把教會看成了中世紀歐洲反智的總指揮部,教會仿佛成了宣揚愚昧的後臺,然而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卻會驚訝的發現,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學校是在衰落的希羅文明,和文藝復興期間維護歐洲文明火種的根基,是歐洲一切近現代教育的發源地,教會做為阻礙理性知識傳播的主要推手,又是基礎教育醞釀的溫床。
  • 20世紀歐洲時期,中世紀對歐洲的第三大貢獻「東西交流」走向近代
    在這之前,羅馬帝國時期以及中世紀的早期,歐洲人也了解到了一些有關下希臘哲學、文藝、美術、建築等方面的思想,但是比較間接,零碎,而更多的是接受了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之後的新柏拉圖、新斯多葛的理論,對於古希臘的思想則知道的較為零散。
  • 文化發展與歐洲中世紀文學
    因此,這一時期出現的文學現象,並非僅僅是希臘和希伯來文化哺育的結果,而是多種古代文化要素碰撞融合的產物;它自身不能以成就高低評判,也並非僅僅具有過渡性質,而具有強烈的新創特徵,由此體現了新的文學形態和新的文化衝突,從而為後代的歐洲文學發展奠定了真正的基礎。  這項成果所包含的重要創新點有:  1. 體現了既符合歐洲實際又有獨創性的文學史觀。
  • 神奇的發明玻璃:生於古埃及,發展於古羅馬,傳承創新於歐洲
    雖然說玻璃的發明是古埃及人的功勞,但是古埃及時代的玻璃製品並不能隨心製造,有著固定的形式。說起玻璃發展壯大,具有更大的美學價值則要歸功於古羅馬人的創造,古羅馬人發明了吹制玻璃的工藝,使得玻璃可以隨心製作成不同的樣式。此外古羅馬人的統治擴張和發達的貿易往來將玻璃工藝帶到歐洲的每一寸土地,為玻璃在未來人們生活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打下了基礎。
  • 蠻族滅亡西羅馬帝國後 羅馬法在中世紀歐洲是怎樣延續的
    教育以及實際運用等在中世紀早期的西方各國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在這些地區所流行的羅馬法律原則,主要來自狄奧多西法典與保羅的《判例集》,當戰爭的喧囂歸於平息後,有關羅馬法的記憶以及羅馬法的一些術語和規則殘留了下來,在5世紀末6世紀初,甚至還出現了幾部由日耳曼王國彙編的羅馬法典:東哥特王國的《告諭》,勃艮第王國的《勃艮第羅馬法》和西哥特王國的《西哥特羅馬法》等。
  • 魔獸9.0:雷文德斯與中世紀歐洲的花火,哥特文化的藝術升華
    序:雷文德斯在本次《暗影國度》中將作為最後一張地圖出現,也是第一個資料片的首個團隊副本[納斯利亞堡]的所在地,整張地圖充斥著濃鬱的哥德式風格,這些哥特文化和中世紀氛圍的揉合最終呈現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雷文德斯。那麼接下來,歡迎來到中世紀歐洲,而冥冥之中更有趣的是,歡迎來到中世紀法國!
  • 中世紀史學家格裡:歷史才是對「歐洲認同」最具威脅的事物
    希臘語幾乎完全沒人懂,在這一時期沒有希臘文本的新翻譯,除了少數特例;類似地,阿拉伯語在庇里牛斯山以北也是無人能懂:阿拉伯與敘利亞世界之間的文化交流情況在那時完全不被了解;波斯和印度也是一個謎。這些都是從古代延續下來的情況。即便中世紀早期的世界圖景,也沒有體現出更大程度的全球化景象。
  • 歷史:歐洲中世紀晚期的印刷機工藝!
    歐洲中世紀晚期社會的快速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為古騰堡改進版印刷機創造了有利的智力和技術條件:新興資本主義的企業家精神日益影響中世紀的生產方式,促進經濟思想和改善傳統工作流程的效率。中產階級中世紀學習和識字率的急劇上升導致對書籍的需求增加,這種耗時的手工複製方法遠遠不能適應。
  • 「橫向」看歷史,明朝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
    因此很多史學家把明朝視為中國落後於西方社會的「禍根」。但我們如果細看清朝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我們會發現大明依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是充滿了智慧的。在公元1368年,也就是大明剛剛建立的時候,此時的中國已經處在穩定之中了。雖然經過了改朝換代的大規模戰爭,但是百姓在短暫的戰火後是可以獲得修養與生息的。那麼此時的歐洲是怎麼樣的呢?
  •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歷史悠久的雅典。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文明就已經在雅典地區出現,後來古希臘城邦之中,希臘最為繁榮,而且有著發達的海上貿易和強大的海軍。雅典的民主制度也是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搖籃,古希臘被羅馬帝國徵服後,雅典的地位一落千丈。
  • 歐洲經歷中世紀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被認為是中世紀的開端。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到來,被認為是中世紀的結束。歐洲人如此劃分,將上千年的歷史統稱於此。寫下《光榮與夢想》的威廉·曼徹斯特曾如此評價中世紀:「這是統一的基督教世界逐漸分裂為不同文明體的時代,這是一個現代歐洲就此誕生的時代。」
  • 論歐洲文化的特性——看中世紀歐洲的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歐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對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對現代全球文化也是影響深遠。契約精神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作用則甚為明顯。這一思想範式對近現代歐洲的民主革命運動起了深刻的影響。一、契約精神的來源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是由日耳曼傳統、古典文明和基督教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融合而生的,因此此時期契約精神的來源也應從這三個因素中發掘。契約精神在日耳曼人的社會中就有體現。
  • 希臘羅馬神話傳說和《聖經》中的英語典故
    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點;薄弱環節;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譯是「阿基裡斯的腳踵」,是個在歐洲廣泛流行的國際性成語。它源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