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歷史學英文——歐洲中世紀基本三元素(不是風、火、水)

2020-11-30 History思白生

說起歐洲中世紀(the medieval age),在我們心中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那麼到底歐洲中世紀是什麼時候呢?

我這有一張自己總結的時間軸。

歐洲歷史時間軸

從很早很早以前(long long time ago)到公元476年(AD 476),這之間是歐洲古典時期(the classical age);

古典時期人物畫像——僅供風格參考

從公元476年(AD 476)到14世紀,這之間即是歐洲中世紀時期(the medieval age);

中世紀騎士-僅供參考

從14世紀往後,便是歐洲現代時期(the modern age)。

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畫作-僅供風

提到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我們總免不了提到其三個基本元素。

01Element 1:Graco-Roman Learning

Graco的意思是古希臘,Graco-Roman即古希臘-羅馬的意思,這裡的Graco-Roman Learning即古希臘-羅馬學說。

為什麼說Graco-Roman Learning是the medieval age的一個基本組成元素呢?

我們得首先提到the medieval age的第二個基本元素,基督教。

羅馬帝國廢墟

02Element 2:Christianity

Christianity的意思即基督教,基督教思想作為歐洲中世紀意識形態的指引及主要內容,當之無愧是the medieval age的第二個基本組成元素。

基督教思想中的很多內容來源於希臘-羅馬學說。

在羅馬帝國覆滅之後,基督教曾經組織大量修女謄寫羅馬帝國遺留下來的典籍。

雖然這些修女並不知道自己抄寫的內容是什麼,但是這些典籍中的思想在往後不斷地被基督教同化思想,最終成為基督教思想中的一部分。

基督教教堂

這就是為什麼說Graco-Roman Learning是the medieval age的第一個基本組成元素的原因。

而Christianity和Graco-Roman Learning更深層次的聯繫則是,Christianity是在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發家的。

在基督教剛剛誕生的最早期,它還只是一個十分小眾的宗教。歐洲史裡面形容,the religion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religion of morality is closed linkd.

這即揭示了基督教的道德神本質,這和當時的希臘和羅馬神迥異,希臘和羅馬的神非道德神,即神不會專門因為凡人的道德問題而作出懲罰。

基督教自猶太教中誕生之後,一開始也來到羅馬帝國,但因為一神制等等原因並不受歡迎。

直到一位劃時代人物的出現,羅馬皇帝(Roman empiror)君士坦丁一世(constatine)於公元313年(AD 313)將基督教設為了國教(official)。

彼時,基督教徒使羅馬皇帝相信,基督教能使整個國家變得更好,治理起來更為容易。

所以,君士坦丁一世(constatine)「上當」了。

基督教稱為羅馬國教後,迅速發展壯大,並建立起自己的稅務系統(the system of taxation)。

基督教神話人物圖-僅供參考

基督教在羅馬深深紮根,這就是為什麼基督教徒會保存羅馬帝國典籍(其中不少是與異教徒有關的著作,pagan)的深層次原因。

作為歐洲中世紀意識形態的基督教已經在公元3世紀就整裝待發,那中世紀的統治者呢?

作為意識形態作用於世界的載體,德國戰士們(German warriors)早就開始厲兵秣馬了!

03Element 3:German warriors

歐洲中世紀的第三個基本元素就是德國戰士German warriors。

Germanic people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

可能會有很多人認為這裡應該是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而不該是德國戰士German warriors。

其實,僅看兩者的英文名字就能明白,日耳曼人和德國人就是一回事,就像蒙古族蒙古人一樣,前者是種族,後者是以國家或居住的地方命名的名字。

當然,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的後裔現今建立了許多國家。但是就其正統與文化傳承而言,實際上指的就是German。

在歐洲史裡面,兩者是等同的。

也就是說,Germanic people = German。

German warriors其實自古以來就有劫掠羅馬帝國的傳統,作為羅馬的鄰居,他們不擅長種植,種族生存以遊牧劫掠為主。

終於,在公元476年,羅馬帝國被他們搶得半點都不剩了,他們便成為了歐洲中世紀的統治者。

那麼German warriors又是怎麼和基督教扯上關係的呢?

因為基督教在羅馬帝國覆滅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巴結他們。

基本要地給地,要錢給錢,戰士受傷了牧師去治療,基本上就只是抱著保命的目的去的。

結果也如他們所願,German warriors滿意地接納了他們。

並且,在基督教徒們的忽悠下,German warriors也開始信教了。

一切顯得那麼順利成章!

於是在耶穌(Jesus)的訓誡下,German warriors一改野蠻本性,搖身一變成為了中世紀的騎士(knight),形成了中世紀獨樹一幟的騎士文化。

騎士人偶-僅供參考

騎士文化在後世更是發展成為了紳士文化(Gentleman culture)

Gentleman畫像

仔細看看,Gentleman這個單詞是不是和German特別像?

04總結

歐洲中世紀曆經千年,其中有太多的歷史值得去深究,當然不只眼前這些簡單的研究了。

我們在文字間眨眼百年的瞬間,世界各地可能有無數個學者為了一年、一月、一日、一時而絞盡腦汁,為的只是得到一份真實、可靠的數據。

總之,學好語言,了解歷史,人文科學復興指日可待!

在本文中,我們提到了以下這些單詞及詞組。

本文單詞及詞組總結

並且還提到了兩個冷知識,

即歐洲史中Germanic people = German warriors,和Gentleman文化源於knight文化。

人文學科復興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在歷史學中「中世紀」和「封建主義」的內涵
    「中世紀」和「封建主義」的內涵隨歷史的發展不斷演變。「中世紀」一詞來源於拉丁語「medium aevum」,意為「中間的世紀由義大利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首先提出。羅馬歷史學家萊昂納多·布魯尼在15世紀撰寫了《羅馬衰亡史》,將不同於古代和現代社會的中間階段稱為「中世紀」。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
    按通常的理解,歐洲的中世紀是封建的時代。但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之中,卻包含三個需要解釋的概念——中世紀、歐洲與封建,三者出現的時間點各不相同。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
  • 周之桓評《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歷史與傳說之間的中世紀
    我們所知的歷史應該不是想像出來的。然而,這並不影響歷史學研究「虛構」的「想像」,因為正如上世紀二十年代創立的著名史學流派「年鑑學派」所說的,歷史學研究的是一種「總體的」歷史。 當我們說「想像的歷史」的時候,指的既是一種想像出來的歷史,又是一種研究想像這一主題的歷史學。而勒高夫的想像研究,其實也同時指向兩者。當人們賦予一些西方中世紀的真實人物或事物以想像的時候,通過不斷的加工,他們的歷史成了想像的歷史。而當歷史學家再研究他們的時候,便成了一種研究想像歷史的歷史學。
  • 中世紀歐洲鄉村發展的停滯與饑荒: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與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深懂「深耕細作」原理的古代中國相比,古代歐洲的農業在世界歷史上似乎一直以來都默默無聞,進入中世紀之後,歐洲的中世紀農業才開始緩慢發展,公元14世紀至17世紀,歐洲的鄉村農業發展一度出現停滯和倒退,直到英國在17世紀中葉開展「農業革命」之後,歐洲的農業水平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 奪走2500萬人生命,歐洲中世紀爆發鼠疫的原因是什麼?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 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 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
  • 文化發展與歐洲中世紀文學
    這項成果是一部系統論述歐洲中世紀文學風貌以及其與文化關係的著作。作者針對國內歐洲中世紀文學研究比較薄弱的狀況,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導致的思維方式的變化、維繫方式的變更以及文學自身發展的傳承規律為學理根據,從來源論、演進論和成就論三個維度對歐洲中世紀文學現象進行了重新審視,全面探索了中世紀西南歐、拜佔庭、北歐文學產生、發展的文化淵源、演進機制、基本成就和藝術特色。
  • 劉景華: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就世界範圍看,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城市」的含義、城市的作用和功能,都是很不相同的。如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城邦,古代埃及的「州」,古代希臘的城邦,城市更像是一個個地區的中心地,以城市為中心,聯合周圍農村,組成一個個規模不大的城市國家(「城邦」或「州」)。在古代中國或古代羅馬,城市多指人口集中居住的政治中心,其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而中世紀歐洲城市則主要是工商業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是經濟功能。
  • 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
    導讀: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自公元5世紀之公元15世紀的一千年裡,歐洲開始了一段為後世談論頗多的歷史時期,這正是無數文學、影視、遊戲作品所青睞的中世界。古代的歐洲之前經由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個帝國的統治後,在4世紀末羅馬分為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帝國定都舊都羅馬,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期間羅馬經歷了日耳曼人的入侵。歐洲傲視群雄的羅馬帝國敗於當時他們看來的野蠻民族日耳曼人,從此,西羅馬帝國覆滅,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按通常的理解,歐洲的中世紀是封建的時代。但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之中,卻包含三個需要解釋的概念——中世紀、歐洲與封建,三者出現的時間點各不相同。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
  • 論歐洲文化的特性——看中世紀歐洲的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歐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對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對現代全球文化也是影響深遠。契約精神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作用則甚為明顯。這一思想範式對近現代歐洲的民主革命運動起了深刻的影響。一、契約精神的來源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是由日耳曼傳統、古典文明和基督教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融合而生的,因此此時期契約精神的來源也應從這三個因素中發掘。契約精神在日耳曼人的社會中就有體現。
  • 中世紀的歐洲有多黑暗?教會就是老大,誰不服就燒死誰!
    17世紀2月的一天清晨,中世紀末最偉大的思想家、天文學家布魯諾在羅馬著名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在悲壯的鐘聲下,他向圍觀的人們莊嚴的宣布:「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真理終將戰勝邪惡!」最後,他高呼「火,不能徵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
  • 誰說中世紀時期歐洲城市骯髒?同時期中國城市卻是雍容優雅的?
    隨著歷史學知識的普及,在網上讚頌我國唐宋時代的繁榮,認為「宋朝GDP佔世界80%」這類網絡段子逐漸流行,而吹捧「唐之雍容,宋之風雅」也成了時髦。 相比之下,似乎歐洲中世紀城市表現得比較骯髒和落後?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滅亡,可看做是中世紀的始點。終點是什麼時候呢?有人定義在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1453年;也有人把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成新時代的開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說中世紀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間。大體上講,中世紀是從5世紀末到15世紀末長達一千年的歷史。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當時的《禮儀書》居然規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飛過桌子」。某宮廷規矩有這一條:「每一個人,無論是誰,白天黑夜,餐前餐後或就餐期間,都不能在走廊裡、居室內、樓梯上、石階上隨地大小便」。連金碧輝煌的宮廷都如此,當時的歐洲社會髒亂差可見一斑。
  • 我讀︱李騰:歐洲中世紀研究博學傳統的回歸
    看這二位如何處理如此眾多線索的技法,也就成為自己私下修習內功的法寶。當然,如果仿效英文文筆,我更推薦英國本土大師理察·威廉姆·索森(Richard William Southern)的《中世紀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Middle Ages)。這三部書也是20世紀所有中世紀研究中重印再版次數最多的作品。
  • 捷克布拉格——中世紀歐洲城市的「活化石」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座非常受全世界遊客喜歡的城市,可以說是最能夠代表歐洲文明的城市之一。在布拉格,你很難看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整座城市都遍布著紅色屋頂的歐式傳統建築,其間點綴著教堂的綠色尖頂,讓人感覺就像是來到了歐洲的童話中。
  • 歐洲最美的中世紀小鎮,如同童話世界般,還是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
    其實在國外也有不少的古鎮,但是說到歐洲最美的古鎮,那麼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小鎮就不得不提了,一起來看看吧。克魯姆洛夫小鎮的英文全名為Cesky Krumlov,這裡距離捷克的首都有160公裡左右,這裡是捷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許多去捷克旅遊的遊客也都會去這裡看一看,這裡就像是童話世界一樣,感受這裡濃厚的歐洲中世紀氣息,感受這裡的魅力。
  • 骯髒的中世紀歐洲
    因為當時糞便實在是太多了,整條馬路上都是糞便和各種腐爛的動物屍體,中世紀的歐洲經濟迅速發展,人口也飛速膨脹,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城市建設和衛生意識。當時的歐洲,上萬人就算是大城市了,缺乏相應的城市經驗,沒有專門的清潔工打掃衛生,也沒有環保意識,過往的馬車,路過就會留下大量的馬糞,死掉的動物也會隨手丟在大街上。
  • 中世紀:歐洲的黑暗時期,連空氣都充滿惡臭
    從西羅馬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滅亡(公元1453年),這個時期被稱為歐洲中世紀。中世紀是歐洲最黑暗的時期,惡臭是這個時期最直觀的感受。男人們也不得不踩著高跟鞋出門,才能避免踩到糞便,走在路上要隨時注意附近有沒有人大喊一聲,一不下心就會有一桶糞水從頭澆下。沒有處理的過汙水直接排到泰晤士河中,因為河流極其的髒亂不堪,疾病也隨之而來。1347年產生了一場瘟疫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直接帶走了二千五百萬人的生命,它就是令人談之色變的黑死病。
  • 歐洲中世紀《女子穿衣指南》
    它不僅可以保護穿著者免受寒冷、雨水或風的侵襲,而且還能可以成為時尚服裝或制服的一部分。它的設計簡單,很容易就能脫掉,而且無袖的設計給了穿著者更多空間來活動。和今天一樣,一個中世紀的女人有很多選擇——她們從草帽到頭巾再到精緻的頭飾,而女人的活動和場合則決定了她頭上會戴什麼。中世紀,特別是14世紀和15世紀,是歷史上最傑出、最抗重的頭飾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