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裡庇得斯是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在古代有舞臺上的哲學家之稱。歐裡底得斯出身於雅典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朋友和學生,與智者普羅塔哥拉、普羅狄科交往甚密。歐裡底得斯曾長期服兵役,但他除作過阿波羅廟的祭祀、出使敘拉古外,很少擔任公職。據說他從十八歲起開始寫戲,直到三十歲左右採獲得參加戲劇比賽的機會。雅典激進民主派的領袖克勒翁曾經控告他相信阿那克薩哥拉的學說,加給他不敬神的罪名。晚年,由於詩人在悲劇中反對侵略戰爭,反對雅典對盟邦的暴政,對神表示懷疑,為雅典當局所不容,於公元前408年移居馬其頓,在馬其頓王宮中作客,兩年後在那裡死去。
悲劇《酒神的伴侶》就是他在馬其頓寫成、死後才上演的。歐裡庇得斯一生創作了九十餘部戲劇,完整地傳到今天的有《美狄亞》、《希波昌託斯》、《特洛伊婦女》、《腓尼基婦女》、《伊菲革涅亞在奧利斯》等十七部悲劇和一部笑劇。歐裡庇得斯生活在雅典城邦盛極而衰的年代,他的傳世之作多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產生的。曠日持久的戰爭促使雅典的經濟破產,自由民中兩極分化加劇,使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尖銳到常常公開爆發的程度。社會提出的種種問題在歐裡庇得斯的劇本裡都得到了反映。他維護雅典盛世的民主制原則,經常把雅典描寫成弱小城邦的保護者,將它和寡頭統治的斯巴達相對比。在《請願的婦女》中,他借劇中人之口說,在雅典是人民統治,無論富者還是窮人都沒有特權。雅典的民主是奴隸主的民主,奴隸被稱為活的工具,沒有任何權利,歐裡庇得斯在當時進步思想的影響下,對奴隸制的合理性提出了異議。
《伊翁》中的一個老家人說:「奴隸身上只有一樣東西不體面,那就是奴隸這名字」。歐裡庇得斯對作為古代希臘宗教的神話持批判的態度,在他的悲劇裡,宙斯、赫拉、阿波羅、阿佛洛狄忒等希臘神話中主要的神多是邪惡的形象,他們貪淫好色,冷酷殘暴,背信棄義,忌妒成性,造成了人間的災難。《赫刺克勒斯》的主人公更公開聲稱,神話是行吟詩人的可憐的故事。歐裡底得斯在阿那克薩哥拉等人的影響下,常常用以太代替宙斯,認為神就是人的智慧,太陽則不再是神,而是一個金色的巨塊。
歐裡庇得斯十分關心婦女的命運。他傳世的悲劇中有十二部以婦女的遭遇為題材,《美狄亞》是其中的代表作。美秋亞是個異邦女子。她愛希臘的英雄伊阿宋到了發狂的程度,用巫術幫他取得了金羊毛,殺死了自己的弟弟,背棄祖國,來到希臘,嫁給了伊阿宋。後來,伊阿宋貪圖權勢和錢財,決計遺棄她,另娶科任託斯的軍事首長克瑞翁的女兒。美狄亞讓兩個兒子把浸過毒藥的禮物送給新娘,害死了新娘和她的父親。為懲罰伊阿宋,使他絕後,美狄亞又狠心殺死自己的兩個幼子。作者筆下的美狄亞是一個聰明倔強,能愛能恨的女性。她是外邦人,被伊阿宋遺棄,又遭克瑞翁迫害,隻身無援,被逼到絕境,採取了瘋狂、殘忍的報復手段。美狄亞的心理狀態,特別是殺子時的內心衝突寫得相當出色。
美狄亞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婦女處境的同情,也包含著他對造成家庭悲劇的罪惡社會的抗議。《特洛伊婦女》是歐裡庇得斯獲獎的悲劇之一,描寫特洛伊陷落後,特洛伊的男子被殺盡,婦女淪為奴隸,特洛伊最著名的英雄赫克託耳的幼子也被希臘人從城頭扔下來摔死,氣氛非常悲慘。詩人利用這個悲劇,假託歷史故事,影射攻擊雅典人公元前四一六年攻打中立的墨羅斯島,大肆殺戮的事實,表現了反對侵略戰爭的正義立場。歐裡庇得斯第一個在悲劇中描寫日常生活,鮮明地提出社會問題,甚至把農民、奴隸作為悲劇中的人物。他的劇作標誌著舊日英雄悲劇的結束。他的特長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歐裡底得斯對古希臘的新喜劇和羅馬文學有很大的影響。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名家對他表現了極大的興趣。歌德在他的兩個悲劇的基礎上創作了《伊菲革涅亞》。席勒翻譯了《伊菲革涅亞在奧利斯》,並利用後一個劇的情節創作了《梅新娜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