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上將麥克阿瑟風頭正盛,為何被視為歐裡庇得斯式的悲劇人物?

2021-01-18 騰訊網

1950年11月下旬,也就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期間的一天,夕陽隱沒在群山之中,月亮正冉冉升起,慘白的月光灑向了這塊悽冷的大地。

美軍的大炮仍在轟鳴,彈光猶如夏天的閃電,劃破了北邊的天際。

氣溫陡降10度,美軍哨兵們抱著上好子彈和刺刀的步槍龜縮在掩體中。

軍官們則擁擠在火爐旁,正在收聽東京方面的廣播。

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侵朝「聯合國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勝利預言看起來非常鼓舞人心:「聯合國軍在北朝鮮對殘餘共軍的擠壓式包圍即將完成。三周以來,我左右兩翼部隊及空軍相互有效配合,收復了大片領土……

「今天上午,西線部隊全面進攻,以期與東線部隊取得會合,完成鉗形攻勢。

「這一會合,從各種實際意義來說,都將意味著戰爭的結束、和平的恢復和大韓民國的統一,聯合國軍可以立即撤回,使大韓民國重新獲得主權完整和國際平等。這正是我們奮戰的崇高目標!」

圍聽廣播的美軍軍官不由得齊聲歡呼起來。

然而,聽眾中有些人並不如此樂觀,近來朝鮮人民軍的抵抗十分頑強,而且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人已捲入了這場戰爭。

英國倫敦《每日電訊報》駐朝鮮記者裡吉·湯普森,就對麥克阿瑟的樂觀言論持懷疑態度。

他知道,關於中國軍隊滲入的報導越來越多,而麥克阿瑟的勝利預言並不可信。

湯普森後來寫道:「在戰爭史上,對形勢的判斷沒有比麥克阿瑟更為荒謬的了,……這種對形勢的無知和麥克阿瑟本人的自高自大一樣,在戰爭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從一開始,在朝鮮的英國記者中就很少有人讚賞麥克阿瑟。

在他們看來,麥克阿瑟故作姿態、目空一切和大吹大擂的演說是十分可笑的,他的世界戰略也毫無可取之處。

這也不足為奇,當蘇聯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西歐的時候,很難設想英國人會贊同麥克阿瑟關於遠東戰略地位的評價。

不過,風頭正盛的麥克阿瑟依舊是當時的頭號新聞人物。

當麥克阿瑟在感恩節後的第二天飛臨新安州發動最後攻勢的時候,一群英國記者趕到那兒向他致意。

蜂擁而至的記者們驚奇地發現,在這位威風凜凜的五星上將面前,那些久經沙場的美國將軍們戰戰兢兢,說話也口吃起來,即使平日驕橫場道的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瘋狗」沃爾頓·沃克也黯然失神,顯得是那樣的渺小。

這給不少一種印象——沒有任何人,甚至包括蒙哥馬利元帥,能比得上麥克阿瑟此時的風度。

這天陽光燦爛、萬裡無雲,只有來自中國東北的北風在呼嘯。

麥克阿瑟精神抖擻,披著毛領大衣,冒著凜冽的寒風,乘坐敞篷吉普對其部下作了一次戰前巡視。

麥克阿瑟每到一個地方,記者們總是一擁而上,將他團團圍住。

《生活》雜誌的記者抓住時機,搶拍了麥克阿瑟與部下握手及向士兵致意的鏡頭。

一些高級軍官們則煞有介事地站在作戰地圖前,指指劃劃,有意讓記者們拍照。

當著眾多記者的面,麥克阿瑟大言不慚地向第九軍軍長約翰·庫爾特少將吹噓:「合圍成功之後,我將讓我的孩子們回家過聖誕節。」

電波很快將此條消息傳往世界各地。經過編輯們的加工,「決戰攻擊」變成了「回家過聖誕的大進軍」而見諸各報端。

湯普森不無遺憾地評論麥克阿瑟是一個歐裡庇得斯式的悲劇人物——「那天他簡直被幻想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我敢保證,當時任何一個人都比他清醒一些。連日來,麥克阿瑟一直生活於夢幻之中,他被阿談奉承者所包圍,不了解實際情況和公眾的輿論。」

裡吉·湯普森在11月25日向《時代》周刊借了輛吉普車,從新安州出發,去前線採訪戰況,與他同行的是《紐約每日論壇報》的霍麥·比加特。

幾天後,這兩位記者明顯地感覺到局勢不妙,美軍第二十五師、第二師都報告說遇到了強大的反攻,迫擊炮彈偶爾也落到了軍隅裡。

韓軍第二軍團的命運更令人擔憂,自天亮以來再也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

中部前線韓軍3個師的最後一次電報斷斷續續地說,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向他們發起了總攻。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朝鮮戰場上發生的事就印證了裡吉·湯普森的預感——隨著志願軍收復平壤、元山,麥克阿瑟率領的「聯合國軍」開始大撤退,一直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

最終,麥克阿瑟被杜魯門撤職,被李奇微取而代之。

正如英國記者裡吉·湯普森所言,麥克阿瑟是一個歐裡庇得斯式的悲劇人物。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歐裡庇得斯
    歐裡庇得斯是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在古代有舞臺上的哲學家之稱。歐裡底得斯出身於雅典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朋友和學生,與智者普羅塔哥拉、普羅狄科交往甚密。歐裡底得斯曾長期服兵役,但他除作過阿波羅廟的祭祀、出使敘拉古外,很少擔任公職。
  • 他是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之一,歐裡庇得斯十句名言,充滿哲理和智慧
    歐裡庇得斯生活在2500年前的希臘,他是一位悲劇大師,也是一位知名的哲學家。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位名垂青史的偉大人物的十句語錄,共同感受字裡行間透露的人生哲學與大智慧。
  • 古希臘悲劇作家,著名三人組之一歐裡庇得斯
    與悲劇三重奏中的第二名索福克勒斯同時代的歐裡庇德斯生於公元前484年左右也許是在薩拉米斯,雖然這可能是他出生日期的奇怪方法的巧合,歐裡庇得斯和馬其頓,或者《青蛙的沉默》,斯科特斯卡利翁。《古典季刊》記載死於406年,可能在馬其頓。歐裡庇得斯的出生與薩拉米斯戰役有關。他得了第三名。他最初的一等獎是在442年,但是在大約92部戲劇中,歐裡庇德斯只贏得了4個第一名,最後一個是死後的。
  •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埃斯庫裡斯(約前525前456年),史稱「悲劇之父」。他的悲劇創作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專制暴政。他一生寫了70個劇本,流傳下來的只有7部完整的悲劇。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 【書單】從歐裡庇得斯到史蒂芬·金:十部小說中的憤怒女性
    《美狄亞》歐裡庇得斯 著這也許是最早的憤怒女性人物,歐裡庇得斯筆下的這個角色是不受重視的女性的最佳寫照。該戲劇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被演出和解讀,美狄亞有時被解讀為冷血殺手,有時則是值得同情的人,因為丈夫的背叛而悲痛欲絕。
  • 《黨同伐異》:默片時代的巔峰之作與古希臘悲劇的內在聯繫
    很顯然,這部分是在描寫古代戰爭悲劇,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之一的歐裡庇得斯,正是非常善於描寫這一題材的作家。他出生於公元前484-485年的貴族家庭,喜歡哲學,服過長期兵役。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盛讚他是最著名的悲劇家。歐裡庇得斯的主要作品有:《美狄亞》、《海倫》、《腓尼基婦女》、《特洛伊的婦女》、《酒神的伴侶》等。他的作品主要反映雅典奴隸制社會衰落時期,普通人的生活。
  • 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
    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 )。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裡庇得斯 D.阿里斯託芬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參見教材P26。
  • 狄奧尼索斯的神話:酒神、悲劇以及神秘主義
    根據歐裡庇得斯的《酒神的伴侶》的記載:他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兒子(狄俄多洛斯則說他是宙斯和農業女神德墨忒爾的兒子)。儘管歐裡庇得斯在《酒神的伴侶》中,將狄奧尼索斯描繪成一個希臘本土神,說他生在希臘,由於赫拉的迫害,而逃往異鄉,之後再返回希臘。
  • 悲劇誕生:從「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看希臘悲劇的消亡
    具象,就是說這幾種藝術的形式都看得見摸得著,它們強調恰當的比例、和諧的限度。在希臘人看來,認識阿波羅的主要途徑是夢。他會在夢中對預言家顯現,把神諭傳達給他們;畫家、雕塑家和詩人也會說,自己在夢裡看到了神的形象,之後再把這些夢中的形象用作品表現出來。日神的藝術,表現的都是個體的事物,比如一位相貌英俊的神靈,一座莊嚴肅穆的神廟。在日神的藝術裡,個人和藝術品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 希臘神話來源:赫西俄德的神譜——荷馬史詩——悲劇詩
    希臘神話的人物、故事、主題和教義,塑造了幾千年的藝術和文學。比如它們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寫作、浪漫主義詩歌、當代小說、戲劇和電影中。當我們提到希臘神話一般會想到屬於古希臘人的全部神話故事和教義。這些都關係到他們的神和英雄,世界的本質,以及他們自己的文化和禮儀習俗的起源和意義。神話曾是古希臘宗教的一部分,研究神話也是為了了解古希臘的宗教和政治結構,以及社會文明的一般狀況。
  • 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
    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新華社記者 劉陽美國白宮9日宣布,總統川普提名現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任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哈裡斯被視為美國軍方亞太政策的鷹派人物,擔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期間,他的種種言行讓太平洋很「不太平」。一旦美參議院正式通過其任命,出任澳大使的他又會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怎樣的負貢獻令人擔憂。「好戰分子」哈裡斯1956年出生於日本港口城市橫須賀,美國駐日海軍基地就位於這裡。他的父親是駐日美軍中的高級軍官,母親則是日本人。
  • 那首先得聽他們的神話故事!
    01風流成性爭風吃醋,最接地氣的古希臘諸神古希臘的神話人物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粉絲,遠在中國的我們也有所耳聞。說來奇怪,我們可能不知道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和韓國的神話故事,但是我們很多人一定聽說過宙斯、雅典娜等古希臘的神話人物。為什麼古希臘的神話就能流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