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雅典的節日,看古希臘家庭與城邦之間的關係

2020-12-05 野談歷史

為了維持社會凝聚力,家庭需要時刻謹記他們自身在城邦中的作用及對其的重要性,並平衡雅典住房和城市間的需求。古希臘人一年會舉辦許多節日,運動會和儀式,人們通過這些在公共空間進行的獻祭、比賽等祈求城邦的富庶繁榮。

在雅典,房屋和城市間的關係亦是通過參與眾多的節日活動而得到發掘和加強的,且雅典的節日不僅僅聚焦於城市公共空間,同樣也利用家庭私人空間,並將其作為節日儀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安塞斯特裡昂節

在安塞斯特裡昂月曆時三天的安塞斯特裡昂節中,儀式活動的地點會在聖所和房屋之間轉換。

第一天新罐裝的酒會被打開在狄奧尼索斯的聖所為之慶祝。第二天聖所被關閉,儀式活動在屋內舉行。房屋的門被塗上瀝青以保護其免遭鬼魂(人們相信這個時候他們會遊走於城市中)的侵擾;門上的塗色把房子密封起來,有效地將其與社區隔離。居民與家人沉浸於飲酒儀式。第三天家庭重新回到社區,接下來會有一場公眾的飲酒比賽,參賽者可以在其中享用穀物和蜂蜜。

雖然安塞斯特裡昂節在表面上和春天與新釀的葡萄美酒有關,房屋的作用還是不容小覷。在這個節日社區碎化成分離的房屋只是為了最後重新聚合或組成。沒有社區,就只有隔離、黑暗和恐懼;有了社區的存在,社交與樂趣伴隨而來。

二、地母節

節日及其對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使用表明了城市生活的益處以及家庭和城市的相互依賴。此外,他們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從女性獨有的節日中考察到。

在地母節,公民們的妻子離開家,將自己從丈夫和家庭中分離開來。她們在城市的公共場所共同慶祝,準備祭品,處理神聖的手工藝品,互相嬉笑,咒罵或是互相辱罵。

文獻材料直接將婦女的生活和家庭聯繫在一起,某種程度上妻子自身就能象徵家庭,尤菲利託斯將埃拉託色尼斯對他妻子的性侵犯與後者不正當地闖入家門相等同,他說:「我必須指出,他和我的妻子私通,不僅玷汙了她,而且進入了我的屋子,使我的孩子蒙羞,觸犯了我身;……」

三、阿多尼斯節同樣整合了社會和空間活動

這個節日,所有的婦女,無論是未婚的女性還是母親,公民的妻子或是妓女都可以參加。

為了紀念阿多尼斯,參加者在房屋的屋頂上栽植花園,她們還在屋頂上宴飲、跳舞和大叫,並為她們的悲痛沉迷——源於宗教迷狂狀態下她們的脆弱。

屋頂提供了一個可見然而受到保護的空間。她們可以做出一些平日裡婦女所不應當做的舉止:飲酒、喧鬧、失去自我控制,但她們獲得了家的保護。通過運用屋頂,婦女變得可見可聽而且不用出門到城市中;她們受到保護並且避免了將她們的儀式和生理上的脆弱帶入公共空間。

在某種意義上,節日到了她們的身邊。婦女的節日讓我們看到一幅整合而非分離的場景,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之間的界限被打破,居民與城邦的關係得到重塑。

四、除了公共節日,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相互關聯還體現在私人儀式的場合中

具體而言,一般情況下私人住宅的變化通常會和婚姻、生育、死亡、世代的改變等家庭生存周期有關,從而影響到其所處的整個社區及城市的構成,因為城邦需要家庭來產生和認證新的公民,同時提供一種公民可以生活的社會框架。

實際上,家庭和城邦的本質不會變,而人員和成分呈流動的狀態,希臘人可能面臨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子嗣的斷絕和家庭的滅亡,也即出於離婚、配偶死亡、沒有繼承者或家庭的財產無以為繼,尤其是不能提供城邦所需的公共份額(用以祭祀和軍隊供給)的時候。

所以,當家便有責任安排好家內的事物,包括家具的擺放,交代並指導女主人料理家務事,役使僕人等。

五、人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個人生活上

伊塞烏斯的演說主要關於財產糾紛,而其中多涉及親戚的孩子、領養的孩子的繼承權問題,從中我們得以了解古希臘人為了延續家庭而做出的努力,即使關於繼承的問題紛紛被拿上法庭辯論。

但這些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使向來對城邦公共生活存有自覺的希臘人變得小心翼翼,甚至隨著社會變遷,公民們對公私生活的關注也可能出現轉向,在龐大的多民族的希臘化城邦中,普通人不再像從前,比如古典時期的雅典人那樣,對政治如此投入。人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個人生活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城邦和家庭關係的隔離,相反,也許更能反應城邦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包括疾病、戰亂等對個體家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正是因為城邦處在不斷的變化甚至危機中,公民才更會珍惜和重視自身的處境,並竭力謀求平穩和發展。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家庭變化因素無不與宗教儀式密切相關。基於城邦社會宗教傳統的影響,古希臘私人領域的家內宗教細化並拓展了眾神在家內空間的象徵性功能,成為了個體家庭的精神寄託。

在關於家庭宗教的早期研究中,克裡斯蒂安·彼得森搜集了所有可得的關於家庭宗教的文獻材料並用他們製成了一幅將聖壇和眾神包含進希臘房屋的圖景,其研究為後代學者的研究提供了藍圖。

而出生、死亡、婚禮儀式的進行都不僅僅限於家內空間,而是體現了一種與城邦之間的強烈和必要的互動,他們串聯和記錄了家庭構成的變化,亦是所有家內儀式中最為重要和可見的。

這些人生階段改變了公民本身及家庭單位的構成。而這三個場合都依據一種相似的儀式結構,這種結構運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突出、強化私人的變化,並將其整合入城邦社會的儀式大背景中,摩爾根將之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家庭為即將到來的變化準備祭物。城市需要成功的婚姻和公民嬰孩的補給,這種需求反應了這個城市的地緣政治背景。城邦社區提供聖所;家庭帶來禮物。在出生和婚禮過程中,為了新娘和母親能夠安全通行並圓滿完成儀式,各個家庭在公共的神殿和聖所貢獻犧牲。

對公共場所的運用反映出了家庭和城市在保護女性生育力方面的共同利益。通過離開屋子並在公共場所奉獻私人的貢品,家庭在公眾場合將注意力匯集到自身,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即將發生的變化。

第二階段直接聚焦於家庭,因為其在象徵意義上脫離於城邦。在家庭遇到死亡事件的時候房子會被標記並從社區隔離;在婚禮上,房屋通過裝飾緞帶和樹葉而被標誌為一個儀式場所;出生的時候房屋的標記也同樣明晰。

可見對房屋的標記是既帶有象徵性又帶有裝飾性的。而在公共領域,盛水的器皿被放置在聖所邊緣;他們將人的空間與眾神的空間分離。在已故者房子的主門前放置一個盛水器皿可能也同樣暗示出一種將城市以及儀式佔主導地位的場所在空間上相分離的意圖。

參考文獻:

周侁《古典時代雅典私人住房研究》

郭霞《試論雅典的外邦人》

解光雲《述論古典時期雅典城市的公共空間》

孫晶晶《古希臘家庭研究綜述》

相關焦點

  • 城邦霸權雛形初具!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同時,廣闊海外殖民城邦的建立,有效緩解了古希臘人與本土上的生存危機。不過希波戰爭的爆發,對於整個古希臘古風時代的城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因為長期激烈戰爭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的破壞,更為主要和深刻的影響是,在希波戰爭之後,古希臘城邦政治出現了一種出乎意料的變化。
  • 與雅典相比,同樣是城邦起家,羅馬為何能實現城邦向帝國的轉化?
    為何作為城邦文明繁盛代表的雅典沒能實現向帝國的轉化,反而是在城邦時期籍籍無名的羅馬完成了? 雅典不能完成帝國的轉化,原因在於它的自治城邦與民族統一大帝國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矛盾。雅典城邦的根本原則是自治、自給,國家的事物由公民統一參加管理,主權在民。每個城邦都擁有完全的主權並且城邦人們都有著保持完全獨立的要求。每個城邦都默認其鄰邦的獨立狀態。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這個現象為此後雅典在希波戰爭後古希臘半島的霸主地位的實現,奠定了重要基礎。而提洛同盟的建立,則充分表現了雅典想要稱霸的野心,為此斯巴達不甘墮落,利用自己的強大影響力,組建了伯羅奔尼撒同盟與之對抗。我們再來看底比斯此時在幹什麼,波斯帝國戰敗之後,只得灰溜溜地逃回了地中海東岸。
  • 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
    不過,在富裕家庭,打水也由奴隸來做。只有在宗教方面,雅典女性才享有自主的機會。雅典城的保護神雅典娜由女祭司侍奉,其他神靈祭拜的中心環節中也有女祭司參與。賽思摩佛羅斯節用來紀念德墨忒爾和慶祝豐收,只有女性參加。▲ 圖為特爾斐神廟裡的阿波羅女祭司。
  • 希臘半島城邦制的聯合與分裂
    例如:希臘若干城邦結合起來,組成較大的聯盟集團。在希臘和波斯戰爭以前,斯巴達已經在它的軍事領導下,與其他一些城邦達成共識,並組成伯羅奔尼撒聯盟。雅典打敗波斯人之後,愛琴海諸城也在雅典的管理下實現統一。希臘的不少政治家都想方設法讓聯合的合作關係更密切,即使不是結成真正的聯盟,也希望能消解兩大同盟陣營的抗衡,讓它們和其他希臘城邦共同努力,一起制定出維持相對和平的辦法。
  • 古希臘世界為何遲遲未統一?主要由於雅典和斯巴達不是「一條心」
    古希臘地圖 希臘,是一個自治城邦制度的國家 ,簡而言之,就是國家內部之間的各城邦相互獨立,各自為政。
  • 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導語: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城邦國家時代的重要城邦,按照現代人的想法來看,很容易會覺得這兩個城邦應該與宗主國希臘一脈相承,共享著相似的制度和文化。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無論是從城邦文化,價值觀還是男女地位等各個方面無一處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不了解古希臘,就難以完全理解西方文明。讀懂了古希臘古羅馬,才能讀懂過去的歐洲和今天的世界。公元前594年,由雙方共同選出的仲裁人梭倫實行改革,廢除了債務奴役,提高公民大會的權力,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係,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庇西特拉圖及其後裔的僭主統治(前560-前510年),客觀上打擊了氏族貴族,改善了作為公民主體的小農的經濟地位,促進了雅典經濟、文化的發展。
  • 希臘史3:「六一漢」制度引發雅典民主政治改革——光榮屬於希臘
    簡單來講就是古希臘帶來了民主政治,羅馬帶來了法律制度,這些都成為西方現代國家的政治制度基礎。而古希臘的這份光榮就起源於雅典城邦,雅典的工商業繁榮,民主政治發達,哲學、科學、藝術興盛。古希臘城邦分布圖公元前8世紀,雅典城邦(後文雅典與雅典城邦混用,均指雅典城邦)王權衰落,政權由氏族貴族執掌。
  • 智慧樹《古希臘文明》2019最新答案學習指南
    智慧樹 古希臘文明 答案古希臘文明作為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恆久意義和獨特魅力,古希臘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獨樹一幟,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創造了哲學和科學、民主政治,對現代世界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隨著中國發展成為世界性大國,國家對具有世界視野的優秀人才的需求
  • 古希臘雕塑三個不同的時期特點
    1古希臘三個時期雕塑的詳細特徵  1、古風時期:  公元前8世紀到6世紀,希臘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落首領的權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隸制度在希臘形成,開始建立了奴隸制的城邦國家。  由於陸地貧瘠,城邦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導致海上擴張和殖民統治。
  • 雅典和斯巴達是怎樣陷入戰爭的?
    古希臘時期,當地的人們並沒有什麼先進的生產工具,國家(就是城市或城市聯合)實力也不強。由於毗鄰地中海,發展海上力量就成了古希臘國家變強變富的必由之路。 在這種邏輯之下,古希臘人對依靠海上劫掠、殖民等手段起家的人並不排斥,甚至羨慕。因為這是能力的體現。
  • 當半民主遇上奴隸制,雅典與斯巴達誰將稱霸?奴隸經濟戰爭後遺症
    也正是斯巴達的存在,才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雅典極具擴張需求的野心。斯巴達雖然在民主政治上與雅典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他那強大的軍事城邦實力確實是當時整個希臘半島眾多城邦有目共睹的。斯巴達勇士便是整個城邦軍事力量的重要支撐群體,這也是日後與雅典進行決戰的基幹力量。
  • 雅典衛城—古文明的豐碑
    建築物採用古希臘兩種主要柱式相結合的風格。雅典衛城內的帕特農神廟和其右側的厄瑞克修姆神廟分別體現了這兩種柱式的建築風格。衛城內還有神殿入口建築、宙斯的神殿、阿爾特彌斯神殿、雅典娜雕像、狄俄尼索斯劇場(可容納1萬人)等著名遺址,整體建築群十分雄偉壯觀。衛城是雅典以及全希臘的一顆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徵。
  • 你絕對不知道的古希臘10大稀奇古怪之事!
    1.古代希臘人追求完美身材,幾乎所有古希臘城邦都有健身場所.甚至古希臘地理學家和旅行家保薩尼亞斯還說到過,沒有健身場所的地方不能稱之為城邦. 古希臘人把這樣的一個健身的地方叫做ΓΥΜΝΑΣΙΟΥΜ,由ΓΥΜΝΟ裸體和ΣΙΟΥΜ場地組成.因為古希臘人都是裸身在那鍛鍊身體.而現代英語健身房GYM便取自這詞.
  • 張巍:紀念戴地安——古希臘文化的人類學探索
    不過,在這套宗教-神話層面的組合配置裡,「真理」與「謊言」之間,「阿蕾苔亞」(Alētheia)與「遺忘」(Lēthē)之間,並不存在相互牴觸、相互排斥的「矛盾」,而是如同神話思想裡的其他兩兩對立之物,相互之間總是存在補充的關係。此種對立互補的關係決定了古風「真理」作為「效驗話語」最突出的屬性——與「謊言」或「虛語」不可分割的「模稜兩可」。
  •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歷史悠久的雅典。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文明就已經在雅典地區出現,後來古希臘城邦之中,希臘最為繁榮,而且有著發達的海上貿易和強大的海軍。雅典的民主制度也是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搖籃,古希臘被羅馬帝國徵服後,雅典的地位一落千丈。
  • 古希臘三大神廟:赫拉神廟是奧運開端
    古希臘歷史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便是它們的神殿和神廟了,世界上第一個古希臘神廟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並在公元前5世紀和之後大量爆發,這些神廟並不需要人們聚集在裡頭跪拜,而是作為神的紀念物。本篇文章將為您介紹古希臘最著名的三大神廟,並整理了古希臘所有神廟、神殿名稱,以及供奉神,一起來看看吧。
  • 理性VS感性:古希臘無神論哲學鬥不過基督教,到底輸在了哪裡?
    但在雅典城邦時代,無神論可是最受人推崇的主流思想,為何在今天卻被基督教比下去了呢?這裡所講的基督教,當然是指基督教的神學,它到底是憑藉什麼超越古希臘無神論哲學的呢? 一、兩種思想的來源和各自特點 1、古希臘無神論哲學 古希臘無神論哲學又叫自然哲學,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城邦時代。由於城邦小而分散,反倒加強了城邦間的商貿往來,也就加強了人們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