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近日拉開帷幕。
然而,比賽剛開始沒幾天,就出現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26日,曾因「洪荒之力」走紅的遊泳女將傅園慧,在女子100米仰泳預賽中以59秒48的成績排名第一,成為預賽所有選手中唯一突破1分鐘大關的——但最終卻無緣決賽;
同日,廣東名將餘賀新在男子5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21秒79的成績打破了由寧澤濤所保持的已塵封七年的全國紀錄,成為東京奧運周期裡第一個達到男子50米自由式奧運會A標的中國選手——但他依舊無緣決賽;
27日,來自遼寧的18歲泳壇新星王簡嘉禾,在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15分45秒59打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
28日,王簡嘉禾繼續遭遇尷尬:她在80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8分20秒96名列第一,還是無緣決賽;
……
原因?很簡單:均因為體能測試成績不理想。
傅園慧賽後接受採訪
通俗點說就是:遊泳選手因為跑得不夠快所以沒進決賽。
01
「體能測試」
據悉,此次全國遊泳冠軍賽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強化體能的要求,除常規遊泳比賽外,還設置了為期兩天的體能測試,包括五個項目:
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衝刺跑、3000米跑
根據規則,遊泳預賽成績前16名的選手,取體能測試成績前8名進入決賽。若體能成績相同,則按照遊泳成績排名進入決賽。
而在預賽前16名運動員的體測排名中:傅園慧排第11,餘賀新排第9,王簡嘉禾也沒能進前8。
因此,就算預賽成績第一,也只能相繼被淘汰。
性格一向以直率著稱的傅園慧,似乎早就預料到了結局一般,在23日體測當天發了一條好笑又無奈的微博自嘲——
「想不到我傅圓圓這輩子也會有跑步的一天。」
02
「術業有專攻」
事實上,從8月開始,羽毛球、田徑、排球、體操等全國性比賽均安排了體能測試環節。
甚至,連象棋選手也要考1000米跑、立定跳遠。
棋手參加測試
昨日,#傅園慧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將這段時間「體能測試」引發的一系列有爭議事件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遊泳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網友對此展開了激烈討論。
不少網友表示難以理解這樣的規則,認為這好比是「讓一條魚去跑步」:
也有網友表示認可體能的重要性,制定規則自然有其道理:
更多網友表示,並不是不支持設置體能測試,而是反對一個標準,反對一刀切——即可以讓體能影響成績但不應用體能決定成績,畢竟「術業有專攻」。
03
泳協回應:會堅持下去,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面對外界爭議,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在接受《中國體育報》採訪時表示,「力挺」體能測試,且會繼續朝著這一方向改革——
「中國遊泳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因此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9月26日,廣東隊選手餘賀新(中)在比賽中入水
談及多位名將因體能排名靠後而無緣決賽的現象,周繼紅回應稱——
「比賽就要按規則進行,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我們對幾個運動員的專項成績要進行客觀分析:首先,餘賀新的這個成績相當於去年的世界排名第11,使他具有進入世界大賽半決賽的絕對實力,但並不能保證他穩進決賽。其次,於靜瑤和傅園慧的成績雖然都達到了奧運A標,但和世界水平相比都有較大距離。雖然我國有較多運動員可以在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上達到奧運A標,但難的是在比賽中出現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或至少進入決賽的成績。」
王簡嘉禾在預賽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式亞洲紀錄
對於高水平的專業運動員來說,運動員的體能水平與專項成績之間的平衡點如何掌握,成為此番輿論對「體能測試」的討論焦點。
正如王簡嘉禾在賽後接受採訪時所說——
「 體能我們也不是不重視。我們畢竟是水上項目,大家對陸上項目不是很擅長。就像跑步運動員不可能水裡遊得特別好,同樣的道理,遊泳運動員不可能陸上所有項目都擅長。」
如何平衡其中關係,讓專項優秀的運動員不致因體能原因被埋沒,讓體能優秀的運動員專業也同樣出色,仍舊值得探討。
(來源:CG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