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發射軍事衛星,與傳統對手競爭,藏在裡面的失

2020-09-26 讀者立場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SpaceX公司的可回收火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不僅價格低,而且還有科幻色彩。相比一次性火箭,馬斯克的SpaceX公司開發的獵鷹可回收火箭,理論上可以重複使用20次以上。

在過去的多次航天發射中,獵鷹火箭的表現,一直非常引人關注,並成功利用二手發動機,實現了再次發射出色完成任務。獵鷹可回收火箭沒有不可預測的著陸地點,回收之後經過檢修,還可以再次發射,成為SpaceX公司的一大亮點。

曾經太空梭被寄予重複飛行的厚望,如今被運載火箭繼承,而且完成這項任務的只是一家私人航天公司,SpaceX公司的發展背後,看似是私人公司的勝利,卻也少不了美國聯邦財政背後支持。無論是NASA,還是美國軍事衛星發射,他們提供的市場,對SpaceX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

全球商業衛星設計公司,一般噸位比較小,對成本控制嚴格。SpaceX公司想要贏得商業衛星發射訂單,不僅要與美國同行競爭,還要與印度、歐洲、俄羅斯等企業一起競爭。成本控制嚴格之下,發射訂單競爭壓力大,帶來的是利潤下降,以及火箭有效載荷利用率不足。

與此相反,美國nasa和軍事衛星的發射任務,往往噸位比較大,給的利潤非常豐厚。美國聯合發射聯盟過去20年中,依靠獨佔100%的軍事衛星發射訂單,成為了全球舉足輕重的航天企業。如今,SpaceX公司想要進入到軍事發射領域,就要與傳統對手競爭,打破原來的軍事衛星發射圈,以及聯邦衛星發射格局,這本是一件好事,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美國軍事衛星發射,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近些年,SpaceX公司有意依靠成本控制優勢,向其發起挑戰,但是每次發射任務,卻要求使用最新型號。這是因為,軍事衛星對安全要求非常苛刻,並不願意冒險嘗鮮,使用二手運載火箭。

除了軍事衛星發射,不願意嘗試風險高的二手火箭之外,SpaceX公司還面臨另一個問題,苛刻的商業發展條件。SpaceX是馬斯克旗下的重要資產,除此之外,還有特斯拉汽車、新能源項目、星鏈計劃、火星殖民計劃等。他們中的一些項目,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才能夠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但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想要接軍事衛星訂單,往往需要籤署附加條件,比如供應商不得與外國企業有合作,不得使用不含美國零部件的產品,甚至要求關聯企業也要支持美國信息安全、供應鏈完全美國化等等。

因此,SpaceX公司想要在美國發展,抓住軍事衛星訂單,獲得nasa的支持,可能會影響馬斯克的商業圈。比如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並非純美國特產,裡面包含了大量外國零部件和技術。如果完全使用美國零部件,生產特斯拉電動汽車,無疑會推高成本。另外,星鏈衛星是一個全球覆蓋的天基系統,只為美國人提供服務,忽略亞洲市場,可能會無形之中提高設備的運營成本。隨著美國對信息安全,以及只用美國供應商的重視,像馬斯克這樣沒有指定美國企業作為唯一供應商的思維方式,想要接到軍事衛星訂單,受nasa資助發展SpaceX,可能最後會破壞自己的商業圈。

相關焦點

  • 「星鏈計劃」已經嚇退了,所有的太空競爭對手
    近年來,馬斯克瘋狂的星鏈計劃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此前相繼發射了共計十一批Starlink通信衛星,大部分批次皆發射成功,只有第十批次推延過幾次,算是比較坎坷的Starlink通衛。,共攜帶57顆的Starlink通衛,以及兩顆BlackSky衛星。
  • NASA要取消與SpaceX的合同,或因上海特斯拉工廠
    馬斯克的SpaceX已經掌握了成熟的私人航天技術,競爭對手林立,被針對也是在所難免。2019年3月,特斯拉從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處獲得第一筆35億元的貸款。在五角大樓8月7日的一份聲明中, SpaceX 和 ULA 已經贏得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事發射合同。 聯合發射聯盟 (ULA)是洛克希德·馬丁太空系統與波音國防航太組成的合資公司,於2006年12月成立,主要是服務於美國聯邦政府的衛星發射任務。
  • 發射成功100次:SpaceX書寫歷史
    15批星鏈衛星。 6 SpaceX正在以每天6顆的速度製造星鏈衛星,以每月2~3次發射的節奏布局星鏈星座。根據其規劃,2024年將部署完成近4500顆衛星,到2027年部署完成7500顆左右,總量近12000顆。如果再加上新增30000顆佔位衛星的龐大計劃,星鏈星座的規模將高達4.2萬顆。
  • Spacex公司吊打俄美航天
    spacex公司吊打俄羅斯航天和美國航天,馬斯克的三點獨門絕技馬斯克今天利用獵鷹9號衛星,為美國國家航天局發射了GPS三代衛星。目前spacex公司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8%,而且是在一級火箭可回收狀態下達到的成績,開創了世界上航天工程的歷史紀錄。最近,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莫伊謝耶夫說,這家只有6000人的私企,卻已經與擁有25萬員工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相當。
  • SpaceX計劃每月定期發射120顆星鏈衛星,以超越競爭對手
    據外媒報導,在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的一份新文件中,宇航發射服務提供商和設備製造商SpaceX透露了有關其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星座的新細節。這些細節是由公司官員周三向FCC所作的介紹提供的,它們建立在該公司在上個月初與該機構分享的信息基礎上,以說服FCC不要剝奪其對星鏈衛星12GHz頻譜的使用權。
  • 熱點|SpaceX的對手回來了!一網「起死回生」,恢復衛星發射,成功...
    衛星被送入450公裡高的軌道,隨後要利用自身電推進系統升至約1200公裡的工作軌道。  發射後,36顆衛星都已經確認收到信號。  ▍4次,110顆衛星  2019年以來,一網共進行過4次發射任務,除了2019年第一次發射試驗衛星,剩下的都是在今年完成的。
  • 【衛星網際網路來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加拿大開放了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預訂!
    隨著我們發射更多的衛星,安裝更多的地面站並改善我們的網絡軟體,數據速度,延遲和正常運行時間將大大改善。加拿大的電信監管機構已於2020年10月向SpaceX授予了許可證。超過2,500名加拿大人就有關申請向監管機構致函,要求CRTC批准該項目,這可能會使他們獲得更快的網際網路服務。
  • 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因此,2000年前後,很多初創公司試圖製造低成本運載火箭,但是多年過去成功的只有spacex。那麼SpaceX到底是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呢?SpaceX的爆發點在2010年,當年SpaceX成功發射了獵鷹9發射重型火箭。
  • spacex宣布提前進行星艦測試,但日本卻再次推遲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對於進入「鴿王爭霸賽」的spacex各產品,今天竟然看到spacex發布的星艦測試時間,從北京時間7月16日晚上開始測試,連續進行3天,比原計劃提前一天。如果一切順利,3天後將開始150米跳躍飛行測試!
  • 美方發射七顆衛星卻在7分鐘墜毀,spaceX這次翻車了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也是對於我國的航天事業格外關注,科學家們也不負眾望,接連發射了多款衛星系統,在上個月的23號,我們國家也是發射了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 ,實現了一個重要的突破。除了北鬥三號以外,我國在前段時間還發射了高解析度衛星,這證明我國的航天事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了。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自此6月13日發射了第九批星鏈衛星後,時隔55天,今天下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成功點火,將第十批(V1.0第九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並且海上成功的回收火箭芯一級。的第十批星鏈(正式運營第九批),原計劃在6月24日發射的,但是由於GPS衛星發射等各種原因推遲至8月7日發射。
  • SpaceX獵鷹9號火箭成功為土耳其發射軍事衛星,新年迎來開門紅
    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完成了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的首次發射和回收。今年SpaceX計劃發射和回收數十枚火箭,成功的首次發射為該公司迎來了開門紅,也開啟這一前所未有的多產一年。SpaceX於1月8日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晚上9:15進入了四個小時的發射窗口,SpaceX該年度的首次任務是將約3500千克「Turksat 5A」通信衛星送至橢圓形地球靜止轉移軌道(GTO)。該衛星幾乎完全由歐洲的空中巴士防務和航天公司為土耳其設計和建造,旨在擴大和升級非洲、歐洲、中東以及土耳其自身的通信服務。
  • SpaceX前兩顆Starlink演示衛星發射成功 整流罩回收失敗
    ,SpaceX使用獵鷹9號火箭,將PAZ衛星運送至近地軌道。PAZ衛星,由於強烈的高空風,推遲至北京時間2月22日晚上22時17分發射升空。PAZ衛星發射任務中使用的一級火箭PAZ衛星工作壽命至少5.5年。
  • spacex今天第11批星鏈發射,沒有太多看點?
    今天,spacex或將再次創造記錄!根據計劃,spacex的第十一批星鏈衛星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發射,屆時將使用一枚「6手」獵鷹9號火箭,搭載58顆星鏈衛星及3顆Skyasat衛星升空。
  • 在大流行中,SpaceX推進Starlink衛星的發射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合資企業周三將另一批網際網路輻射衛星發射到了地球的軌道,繼續推動該公司創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電信業務。60顆Starlink寬帶衛星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30從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的SpaceX Falcon 9火箭之一上空飛行。這些設備現在正在沿軌道滑行,在那裡它們將很快開始爬升至其工作高度約340英裡的地面。
  • SpaceX發射前2秒緊急叫停
    周五晚,在距離發射倒計時僅剩大約兩秒時,SpaceX中止了一顆美國軍用GPS衛星的發射計劃。發射計劃定於下午6點43分,直到發射前兩秒,一切都似乎進展順利。SpaceX計劃周五在佛羅裡達州的發射,緊隨6月份的獵鷹9號發射。一旦埃隆·馬斯克的公司發射了GPS衛星,它將嘗試讓獵鷹9號的第一階段在大西洋的一艘無人駕駛船上著陸。飛船計劃在發射後90分鐘發射升空。SpaceX對周五的發射進行了直播。對於那些沒有真正發射的火箭來說,這是忙碌的一周。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然而,從傳統邁向商業的轉型並非康莊大道。必須承認,瘋狂的馬斯克和SpaceX,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NASA承包商。當新工程師加入這個項目時,他們被邀請參觀甘迺迪航天中心的一個房間,這個房間並不對公眾開放,裡面陳列著太空梭的殘骸,這樣他們就不會忘記他們工作的危險性。
  • 在SpaceX開啟私人太空產業身後,還有這不可低估的五大對手
    美國媒體日前列出了SpaceX的五大競爭對手。它們三家是民營公司,兩家是老牌企業,當然事實上他們也都是私人資本支撐的企業 。對於SpaceX的介紹已經足夠多,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五家同樣光環滿滿的科技飛行公司。媒體羅列的SpaceX的這五大競爭對手,客觀上毋寧稱之為NASA的PLAN B計劃,只是SpaceX在各個方面顯得更為成功一些。
  • SpaceX幫韓國發射了一顆軍事衛星,打破助推器周轉記錄,間隔51天
    SpaceX已經完成了又一次成功的發射,這次是代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及其客戶韓國,有效載荷是ANASIS-II,這是韓國的第一顆專用軍事通信衛星,韓國將用它來幫助維護國家安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次重複使用的一級助推器是SpaceX迄今為止最關鍵的發射任務留下的——第一次搭載真實的人類,該助推器曾執行Demo-2任務,把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送往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