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考研已經落下帷幕。勤思考研第一時間發布2011年真題答案及解析,對於剛剛走出考場的同學來說,看答案,估分數是最急迫的事情。在這裡勤思老師提醒大家,從現在開始就要著手準備複試,初試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門磚,複試不過,神馬都是浮雲。建議大家馬上進行考研必勝複試輔導訓練。
簡答題
1、時間知覺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我們知覺到客觀事物和事件的連續性和順序性,就是時間知覺。包括四種形式:對時間的分辨、對時間的確認、對持續時間的估量、對時間的預測。(4分)
影響時間知覺的各種因素:
(1)感覺通道的性質:在判斷時間的精確性方面,聽覺最好,觸覺次之,視覺較差。(2分)
(2)一定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和性質:在一定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越多,性質越複雜,人們傾向於把時間估計得較短,而事件的數量少,性質簡單,人們傾向於把時間估計得較長。在回憶往事時,情況相反。(2分)
(3)人的興趣和情緒: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覺得時間過的快,出現對時間的估計不足。相反,對厭惡的事情,會覺得時間過的慢,出現時間的高估。在期待某種事物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相反,對不願出現的事物,會覺得時間過的快。(2分)
點評: 迷信押題還是「被押題」
這個題目一直是大家備考中忽略的問題,很多機構有所謂的重點押題,結果很多大綱中的重點就被忽略掉了,勤思老師曾經提問過心理學考研必勝習題庫中的同類題目,但是很多同學都掌握的不好,大家的理由還都一致,說是老師是這不是重點,所以不要看。最後勤思老師對2012年的同學說一下,重點一定要按照大綱來看,不要聽信別人的押題。
2、兩個學生參加考試:一個得到100分,另一個不及格。考100分的說是自己學習刻苦,不及格的說自己沒有數學細胞。用維納的歸因理論分析兩個學生將來學習的行為及其原因。
考100分的將自己的成功歸因與自己的努力,這是內部-不穩定-可以控制的因素,他會繼續努力學習,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將失敗歸因於自己沒有數學細胞,這是內部-穩定-不可控制的因素,他講會自暴自棄,不會為數學努力,成績也不會有提高。(5分)
因為維納認為,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是人們在解釋成功或失敗的四種主要原因,並將這四種主要原因分為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對動機有重要影響。在內外維度上,如果將成功歸因於內部維度,會產生自豪感,從而動機提高,如果歸因與外部因素,則會產生僥倖心理。如果將失敗歸因內部,則產生愧疚感,歸因於外部,就覺得運氣不好。如果將成功歸因與可控制因素,則會積極地去爭取成功,歸因於不可控因素,則不會產生多大動力。(5分)
點評:夜郎自大危險時學做鴕鳥
很多同學都抱怨這道題目的知識點,明明不是重點,幹嘛出大題,說的理直氣壯,就好像自己是出題專家一樣,經過了解我們得知,大家在衝刺的時候,都喜歡做模擬題,有些模擬題很簡單,6套卷子,每一套都會得分在140分以上,而有些模擬題呢,例如考研必勝衝刺6套卷得分都特別低,對於這種情況大家不是冷靜的去分析自己為什麼得分低,而是跑去和別的同學討論,這兩套題目,哪套壓中的題目多,哪套命中率高,討論一番的結果就是得分高的那套題目命中率高,然後對自己不會的題目大罵一頓質量差題爛,然後丟到一邊。這點是衝刺階段很多同學犯的毛病。結果是,我們對困難選擇無視,那考研對我們絕對不會留情。
3、簡述建構主義學習觀
建構主義學習觀屬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勤思考研必勝VIP密卷第二套78題,原題押中)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過程,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相反,學生是主動地建構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4分)
學習者的這種知識建構過程具有3個重要特徵:
(1)主動建構性。面對新概念、新信息、新現象或新問題,學習者必須充分激活頭腦中的先前知識經驗,通過高層次思維活動,對各種信息和觀念進行加工轉換。(2分)
(2)社會互動性。學習是通過對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的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常需要通過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2分)
(3)情境性。概括化的知識是學習的核心內容,這些知識可以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來,讓學生脫離具體物理情境和社會實踐情境進行學習,而所習得的概括化知識可以自然地遷移到各種具體情境中。(2分)
採分點分析:頭腦僵化不懂變通
光靠記憶就能考上研究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知識點只是一個基礎,對於研究生這種選拔考試,我們不僅要懂這個知識點,還需要用這個知識點去解決問題,去解釋現象,這才是體現能力的地方,本知識點就重要考察知識點的應用,北京師範大學鄭日昌教授也反覆提醒過勤思的同學,不靈活是考研的大忌!見勤思考研必勝習題庫P274,勤思基礎班講義P237。
4、信度的影響因素
有兩個表,一個表示內部一致性係數,另一個是重測信度的表,請根據表中的內容簡述信度的影響因素。見勤思習題庫P450,勤思必勝模擬試卷P48,,80題,勤思基礎班講義P210
答題時應結合表中內容。回答,最終落腳點應在下面:
答案要點:信度指的是測量結果的穩定性程度。換句話說,若能用同一測量工具反覆測量某人的同一種心理特質,則其多次測量的結果間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時也叫測量的可靠性。(4分)
影響因素:
(1)被試方面,就單個被試而言,被試的身心健康狀況、應試動機、注意力、耐心、求勝心、作答態度等會影響測量誤差,就被試團體而言,整個團體內部水平的離散程度以及團體的平均水平都會影響測量信度。(1分)
(2)主試者方面,就施測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導手冊中的規定施測,或故意製造緊張氣氛,或給考生一定的暗示、協助等,則測量信度會大大降低;就閱卷評分者而言,若評分標準掌握不一,或前緊後松,甚至是隨心所欲,則也會降低測量信度。(1分)
(3)施測情境方面,在實施測驗時,考場是否安靜,光線和通風情況是否良好,所需設備是否齊備,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間闊窄是否恰當等等都可能影響到測量的信度。(1分)
(4)測量工具方面,以測驗為代表的心理與教育測量工具是否性能穩定是測量工作成敗的關鍵。一般地,試題的取樣、試題之間的同質性程度、試題的難度等是影響測驗穩定性的主要因素。(1分)
(5)兩次施測的間隔時間,在計算重測信度和穩定性與等值性係數時,兩次測驗相隔時間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間隔時間越長,其他因素帶來影響的機會就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1分)
(6) 測驗的評分與計分。(1分)
採分點分析:點評:重點知識反覆考,複試也需要提起注意
這個知識點歷來是考察的重點,在複試中也經常出現,建議同學們進行一下考研必勝複試輔導訓練,也可以和往屆的師兄師姐多討教,有時間,可以看看勤思的考研必勝複試輔導課程,大家做到心裡有數,才能回答的更好!
5、卡方檢驗
與勤思習題庫P433第2題基本相同,勤思基礎班講義P199,陳毅文教授在勤思衝刺班講義中P143進行了詳細講解。
論述題:
1、比較構造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的基本觀點,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對心理學的貢獻
A、(1)構造主義的基本觀點:人的心理意識現象是簡單的「心理元素」構成的「心理複合體」,它致力於心理意識現象「構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識現象的「元素」,設想心理元素結合的方式。①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②感覺是知覺的元素,意象是觀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緒的元素。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的。
(2)研究方法:構造主義強調內省方法。
(3)研究內容:馮特把心理元素分解為純粹的感覺和簡單的情感,鐵欽納則把意識經驗分析為三種元素:感覺、意象和感情。感覺是知覺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觀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緒的元素。鐵欽納把心理過程分析為感覺、意象、感情,並認為感覺、意象有四種屬性,即性質、強度、持續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種屬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時間和空間上混合形成知覺、觀念、感覺、感情、情緒等心理過程。
(4)貢獻: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在他們的示範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10分)
B、(1)行為主義基本觀點:
a。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b。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c。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數關係,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2)行為主義研究內容: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
(3)研究方法: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4)貢獻:行為主義在理論與技術上已經形成了—個比較完整的系統,可以進行科學實驗;程序學習引入學習中,強化了學習的成果;行為主義的行為矯正治療目標明確,這種目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治療的針對性強。(10分)
C、(1)精神分析的基本觀點:人的心理可分為3 個部分: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意識指個人目前意識到的一切。潛意識指雖非目前意識到的但可以通過回憶而變為意識內容的一切。把自我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關注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2)研究內容:意識和潛意識;
(3)研究方法:個案分析,自由聯想和夢的解析。
(4)貢獻:以潛意識學說為基礎,提出了系統的人格理論,包括人格結構與人格發展的理論,以及探索潛意識對人發展的影響,他們的理論指導其臨床治療實踐服務的。精神分析的貢獻既有理論方面,又有實踐方面。此外,精神分析還對文學藝術、歷史學等學科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構成了精神分析另一個方面的特殊貢獻。(10分)
採分點分析:
2、(1)研究一和研究二的設計方法,
(2)根據研究一和研究二能得到什麼結論?
(3)根據研究一和研究二在研究遺傳和環境應該注意什麼問題?(略)
3、(1)材料中有幾處明顯的錯誤,至少指出4個明顯的錯誤並且完善(略)
(2)闡述被試偏好判斷任務怎樣影響內隱記憶
見勤思衝刺班講義P208,第10題,高雲鵬教授在衝刺班中進行了詳細地講解。
內隱記憶,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它與外顯記憶不同的特點在於:不完全遵循外顯記憶的遺忘規律:啟動效應隨時間推移沒有或很少降低,也不明顯受到幹擾因素的影響。內隱記憶的測量方法主要有:詞幹補筆法、偏好判斷法等。其中偏好判斷任務是一種內隱記憶的間接測量方法,被試學習某些材料後,對呈現的包括學習過和未學習過的材料,作出喜好判斷。為排除幹擾,在學習與測驗之間可插入分心測驗。若被試在偏好判斷中對學習過的材料表現出較高或較低的傾向水平,則可據此判斷被試完成測驗任務時有無意識加工的參與。(15分)。
來源:勤思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