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留下黎曼猜想這麼難的題,讓最聰明的頭腦失去理智

2020-11-23 騰訊網

如果從時間上看,上一次費馬猜想被解決,花費了3個半世紀;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已過去兩個半世紀,依然等待著最終的塵埃落定。159歲的黎曼猜想,或許還太過年輕。

文 |楊宙

編輯 |金焰

一閃而過

看上去,人類可能與一個文明閃耀的時刻失之交臂了。

9月24日,89歲的阿蒂亞爵士登上海德堡論壇。在45分鐘的演講裡,他嘗試通過幾張簡潔的PPT裡「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有著159年歷史的黎曼猜想。一周前,他通過郵件宣稱自己解決了這一數學難題。

數學家伯恩哈德·黎曼留給世人的黎曼猜想,被公認為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穿越一個世紀而來,能量影響至今。當今有一千多條數學命題都是以黎曼猜想的成立為前提。

「黎曼假設如果成立,數學界就會多出上千條定理。」《黎曼猜想漫談》作者、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盧昌海告訴每日人物。

因為阿蒂亞在數學界首屈一指的地位——他在半個多世紀裡先後拿下了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兩個數學界最崇高的獎項,他的郵件引起了少有的一次數學「地震」。

消息發出當天,《數學文化》主編湯濤的郵箱就塞滿了討論郵件,最明顯的是那些數學家們原本克制的形容詞——過去至多就是「big」和「surprise」,而這一次直接衝到了「shocking」級別。與數論研究無關的學者們也紛紛開始往來郵件,科普類媒體加急發稿預熱,像在等待一場即將到來的盛大慶典。

而實際上,真正從事與黎曼猜想相關研究的學者們的沉默,一早就被網際網路的狂歡所淹沒了。在阿蒂亞的5頁證明預印本出來後,一些專家對證明的有效性表示懷疑,另一些人則直接回絕了關於這次證明的討論。

以至阿蒂亞在海德堡論壇演講完之後,現場陷入了1分鐘的安靜,隨後只有一位非數學領域的年輕人向他發出全場第一個提問:「是否解決了黎曼猜想?」

年邁的阿蒂亞倚在講臺上,堅定地回應:「這是由你的邏輯決定的。原始的黎曼猜想我是證明了,除非你是那種不接受反證法的數學家。」

麥可·阿蒂亞(Michael Francis Atiyah)爵士其人。圖/ NewScientist

這是科學界少有的尷尬時分。《科學》雜誌隨後聯繫採訪時,儘管沒有同事或學生願意公開提出批評,但是從他們隱晦含糊的措辭中,已經透露了對這次證明的悲觀看法。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數學物理學家John Baez提出了最直接的意見:「該證明只是將一個大膽的主張疊加在另一個之上,沒有任何關聯的論證和真正的證據。」數學家丘成桐也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我問過一批專家,大家都說這篇文章沒有提供一般數學家要求的嚴格性的定理證明。」

眾人對於黎曼猜想最熱切的一次討論,或許就這樣在海德堡一閃而過了。

漫長之路

從更寬廣的視角來看,或許更能理解黎曼猜想對於世人的意義所在。

如同一個世紀的遙望。1900年,巴黎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了對數學發展意義重大的23個問題,黎曼猜想是其中之一。一個世紀後的2000年,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也在巴黎召開了一次數學會議,列出了本世紀的7個數學難題,並為每個難題設立100萬美元的獎金,黎曼猜想仍在其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攻克黎曼猜想的歷史,就是對自身智慧超越的歷史。「就像一場體育賽事,你比如說短跑項目裡頭,為什麼這個人能破紀錄,為什麼前進一秒有這麼大的困難,外人是不清楚的。」湯濤說,儘管同樣從事數學工作,但大多數人都在黎曼猜想圈外,世界上真正能懂的不會超過100個人,「可是所有人都對這個短跑感興趣,因為它是體育項目裡最精華、最基礎的東西。」

但這種超越註定充滿艱深與折磨。盧昌海記得,在自己書寫《黎曼猜想漫談》的8年裡,除數值計算外,黎曼猜想沒有任何大的進展,偶爾有幾個聲稱自己證明了猜想的,到最後也不過是個烏龍。

他的書中記錄了一系列前赴後繼攀登黎曼猜想這座高峰的數學家們。其中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對黎曼函數中非平凡零點的推進——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要證明是否所有符合條件的點都在一條臨界線上,而很長一段時間裡,結果都是百分之零。

1942年,挪威數學家塞爾伯格證明了這個百分比大於零。那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躲在挪威奧斯陸大學裡,因為數學期刊已無法送達,他就像在一座孤島的監獄裡孤獨戰鬥。

1974年,列文森在生命的盡頭將進度條推進到了34%,一年後就離開人世。隨後的10餘年裡,數學家們逐一接棒,緩慢地在個位數上推動進度條。1989年,這個數值被美國數學家康瑞推到了40%。後來,該數值只被微幅推進為41.28%,這就是迄今為止黎曼猜想研究中的最強結果。

研究黎曼猜想就像一條殉道之路,數學家將畢生投入其中,大多未見盡頭。《美麗心靈》中的主角、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在1950年代後期研究過黎曼猜想,但不久後便患上精神分裂症,上臺發言時已經語無倫次。希爾伯特在提出23個重要問題後,也不再相信有生之年能見到黎曼猜想的證明。因此有人問他,如果500年後重回人世最想問什麼問題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否已經有人解決了黎曼猜想?」

但在數學裡,天才並不會靈光一現。如同數學家蒂莫西·高爾斯的比喻,「數學中絕大多數影響深遠的貢獻,是由『烏龜』而不是『兔子』們做出的。隨著數學家的成長,他們都會逐漸學會這個行當裡的各種把戲,部分來自其他數學家的工作,部分來自自己對這個問題長時間的思考。」

由此可以理解,與網際網路狂歡形成鮮明對比的,數學界的低調與緘默,那不只是出於對講者的尊重,更多的是他們深知在證明之路上,黎曼猜想必然的失落。

如今,黎曼在一個多世紀前寫下的那本手稿被存放在了哥廷根大學的圖書館裡,它的面前時常人來人往,數學家們從世界各地前來,希望從中找到哪怕一點微小的啟發。

黎曼於1859年的手稿,現存放在哥廷根大學圖書館。圖/State and University Library at G?ttingen

數學之心

因為這一次黎曼猜想的熱潮,盧昌海也被問到了密碼、加密等關於黎曼猜想實際應用領域的問題。而實際上當初最吸引他、讓他從一位物理學者轉而鑽研黎曼猜想的,是他在翻閱關於黎曼猜想的科普書時,偶然被一個故事吸引,「它提到了黎曼猜想跟物理上某些複雜體系的物理量分布有一定的關聯」。

正如阿蒂亞在接受採訪時所說:「大腦中用來欣賞音樂、藝術及詩詞之美的部位,也同樣用來領悟數學之美。」真正讓數學家們孜孜不倦、日復一日投身其中的,不是實用主義上的成果,而是「一種你曾經看到過的東西,即真理或者真實存在,它就在那裡凝視著你……它就在紙上閃閃發亮。」

事實上,在阿蒂亞發表演講前,就有不少人對他抱有悲觀態度,畢竟在過去的幾次研究裡,阿蒂亞沒有再像過往一樣給人們帶來驚喜的成果。

87歲時,他用一篇語義含糊的論文試圖解決一個60多年前的數學難題,結果被證明是錯誤的;88歲時,他聲稱要將一個長達255頁的定理證明簡化成12頁,結果沒有通過同行評議。如今他89歲了,試圖挑戰數學中最艱深的問題,不少人談論,如果不成功,豈不是「晚節不保」?

沒有人確保他不是老糊塗了。只有他自己,在早前接受訪談的時候早已對自己未來的選擇做出預言:

「我的聲望是通過作為一名數學家得到的。如果我現在把它弄得一團糟,人們將會說,是的,他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數學家,但在他生命將要結束時,他喪失了理智。

就在我進入物理領域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約翰·鮑金霍恩離開了物理,他去了教會並且成了一名神學家。在我80歲的生日上,他跟我說,『你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儘管勇往直前,去思考你想思考的事情。』……我已經得到了我需要的所有獎項,我還能失去什麼?這就是我在冒著一個年輕學者不敢冒的風險。」

他說,他已經從事數學研究70年,無法停下來了。「100年前愛因斯坦有一個好想法,現在我們需要另一個想法來帶領我們向前。」

如果從時間上看,上一次費馬猜想被解決,花費了3個半世紀;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已過去兩個半世紀,依然等待著最終的塵埃落定。159歲的黎曼猜想,或許還太過年輕。

麥可·阿蒂亞爵士在論壇現場講述證明過程。 圖/ 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 Foundation

阿蒂亞在海德堡論壇上演說完畢後,現場無人反駁,也無人讚許,原本舉世矚目的論壇很快進入了咖啡時間。只有幾個年輕人圍著坐在輪椅上的阿蒂亞,談論著一些與黎曼猜想核心無關的話題。

這讓人想起25年前,劍橋大學的牛頓研究所裡,安德魯·懷爾斯連續3天站在講臺中央,一點一點地介紹著自己那長達200多頁的證明上關鍵的定理,沒有人確定他最終會引向何方。直到最後一天,他在站滿了人的會議室裡寫完了費馬大定理的命題,「我想我就在這裡結束。」

後來,BBC的節目編輯在《費馬大定理》回憶這一幕時寫道:「就數論來說,別人告訴我它最使人興奮的用處是在晶體學、音響調節的設計以及遠距離太空飛船的通訊中。這些似乎沒有一個會吸引觀眾。」

「真正能激發人們熱情的正是數學家們自己,以及他們談到費馬時表現出來的那種深情。」

在黎曼猜想的探索長河中,阿蒂亞的這一頁嘗試翻篇了。沒有人知道下一次的波瀾會在何方。但正如《數學文化》的主編湯濤所言,無論它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可以預知的是,如果人在一輩子中能夠看到黎曼猜想被證明,「那麼他們正是活在一個非常輝煌的時代」。

(部分資料來源於盧昌海《黎曼猜想漫談》、賽先生《阿蒂亞:美妙的數學之夢》)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黎曼猜想」
    因此,在黎曼猜想面前灰頭土臉的數學家把目光投向了黎曼的手稿。遺憾的是,大部分凝聚黎曼心血和洞見的手稿在他去世後被管家付諸一炬,從此人們失去了近距離了解黎曼進行科學思考和創作的機會,也讓他卓絕非凡的智慧結晶失去了傳承。 黎曼的妻子僥倖搶救出了一小部分手稿,並把它贈送給了黎曼生前的好友戴德金。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又一個見證歷史的時刻?黎曼猜想是什麼?
    「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在一個科普視頻的開頭說:(賺100萬美元)最難的方式之一是解決「千禧難題」,這是2000年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正是黎曼猜想。
  • 黎曼留下一個猜想,難倒了人類一百多年,學者:這是千年難題
    不知道我們大家有沒有聽過黎曼的猜想,這個在數學中是一個很有名的問題,而且這道題也難倒了很多的數學家,黎曼的猜想也叫猜想的皇冠,它是一個很有名的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提出來的,那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黎曼留下一個猜想,難倒了人類一百多年,學者:這是千年難題!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黎曼猜想是什麼 黎曼猜想揭開後是史詩級災難?
    159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在題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的「黎曼猜想」 ,一直以來被視作「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這場被安排在德國當地時間9月24號上午9:45-10:30的演講也因此引起全世界數學家們的關注。「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
    一分鐘看懂黎曼猜想及其被證明的意義「黎曼猜想」 是數學界迄今最重要的猜想之一,被克雷數學研究所列為 「有待解決的七大千禧問題」,並懸賞100萬美元給第一個提供證明或證偽的人黎曼猜想本身非常難,所以在 Michael Atiyah 證明黎曼猜想的消息公開之後,社交媒體上多數人仍在觀望,畢竟太多人都曾聲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但之後卻被推翻,連大數學家哈代也犯過這種錯誤。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困擾人類 159 年的最重要數學猜想真的要被證明了?震撼!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開場視頻困擾人類 159 年的最重要數學猜想被證明了?黎曼猜想是眾多尚未解決的最重要的數學問題之一,被克雷數學研究所列為待解決的七大千禧問題,懸賞百萬美金證明或者證偽。一百年前希爾伯特就曾被問過一個問題 「假定你能死而復生,你會做什麼?」,他的回答是,「我會問黎曼猜想是否已經解決」。可見黎曼猜想多麼吸引人。
  • 黎曼猜想 100萬美元獎金的難題
    第二個命題,黎曼提出所有非平凡零點都幾乎全部位於實部等於1/2的直線上。 第三個命題,黎曼用十分謹慎的語氣寫到:很可能所有非平凡零點都全部位於實部等於1/2的直線上。這條線,從此被稱為臨界線。而最後這個命題,就是讓後世數學家如痴如醉且寢食難安的黎曼猜想。
  • 黎曼猜想有多難 - CSDN
    而最後這個命題,就是讓後世數學家如痴如醉且寢食難安的黎曼猜想。有人曾經問希爾伯特,如果500年後能重回人間,他最希望了解的事情是什麼?希爾伯特回答說:我想知道,黎曼猜想解決了沒有。然而,質數並不是完全隨性而為,它的表現始終臣服在黎曼Zeta函數零點的分布規律上。因此,破譯黎曼猜想就等於完全確定了質數跳舞的規律和秩序,無疑將開啟數論中最激動人心的篇章。也因此,黎曼猜想成了無數人心目中夢想徵服的珠穆朗瑪峰。登上這座高峰的勇士,也將和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字連接在一起,成為後人敬仰和追隨的英雄。
  • 黎曼猜想仍舊,素數依然孤獨
    阿蒂亞說: 「我已得到自己所需的全部獎項, 還有什麼可失去的? 這就是我為什麼會冒年輕研究者不準備冒的險。」另一方面,據蔡天新老師微博寫道,2018年阿蒂亞結婚63年的妻子、最親愛的弟弟相繼去世;此前,他的長子和長媳、侄兒在徒步旅行時莫名死去。黎曼猜想對他而言是最大的精神安慰。讓我改寫西蒙.辛格在《費馬大定理》裡的一段話:「黎曼猜想」的故事與數學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觸及到數論中所有重大的課題。
  • 黎曼猜想:證明它,你將會不朽;否定它,後果很嚴重!
    他聲稱自己證明了久負盛名的黎曼猜想(又稱黎曼假設)。 一個傳說 不知從何時起,一個傳說悄然出現——誰若能證明黎曼猜想,誰將會不朽——不僅是抽象意義上的永垂青史,而且有實際意義上的長生不老!阿蒂亞爵士現年89歲,看上去正是這一傳說的佐證。 另一個佐證來自兩位數學家阿達馬和瓦萊·普桑。
  • 100萬美元獎金、159年難題 「黎曼猜想」或將揭開謎底
    「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
  • 黎曼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還重要:500年也難解決
    與費爾馬猜想時隔三個半世紀以上才被解決,哥德巴赫猜想歷經兩個半世紀以上屹立不倒相比,黎曼猜想只有一個半世紀的紀錄還差得很遠,但它在數學上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這兩個大眾知名度更高的猜想
  • 黎曼猜想會威脅網絡安全嗎
    前一陣大熱,近來被傳可能影響加密方式黎曼猜想會威脅網絡安全嗎實習記者 於紫月不久前,來自愛丁堡大學的名譽教授麥可·阿蒂亞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此事在數學界掀起了一陣颶風該文稱,黎曼猜想若被證實將會對網際網路的加密方式造成影響,可能會威脅網絡安全。那麼,黎曼猜想與密碼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一旦被證實,它真會威脅到網絡安全嗎?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有人號稱證明了黎曼猜想
    如果為真,這世界上最難最偉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如果為假,則阿提亞可以說是晚節不保。歷史上也有著名數學家宣傳證明了黎曼猜想的玩笑。哈代每次訪問丹麥數學家玻爾後,要乘船渡過波濤洶湧的北海回國。每次登舟前,哈代都會給玻爾寄個明信片,上面寫道:「我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明信片的空白當然太小,證明過程自然寫不下了,因為哈代和玻爾都在求證黎曼猜想的前沿。以哈代的數學功力真有可能證出黎曼猜想。
  • 素數之魂——黎曼和他的偉大猜想(下)
    與費爾馬猜想時隔三個半世紀以上才被解決,哥德巴赫猜想歷經兩個半世紀以上屹立不倒相比,黎曼猜想只有一個半世紀的紀錄還差得很遠,但它在數學上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這兩個大眾知名度更高的猜想。黎曼猜想是當今數學界最重要、最期待解決的數學難題。
  • 黎曼猜想的重要意義
    黎曼猜想是由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黎曼提出的。黎曼猜想的內容就是猜想這些非平凡的0點,全部分布在一條特殊的直線上,這條直線被稱之為「臨界線」,它是一條通過實軸的點1/2與虛軸平行的直線。 黎曼猜想是數學中最重要的猜想 黎曼猜想一直以來都是數學界最為重要的猜想之一,這是世界各國科學家們所公認的事實。1900年夏天,在法國巴黎召開一次國際數學家大會。
  • 黎曼猜想or Coin猜想 哪個更牛X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證實「被吃瓜群眾群起熱議刷屏!事情是這樣開始的。9月20日下午,關於黎曼猜想可能被證明的文章開始出現在網絡上,緣起是因為,89歲高齡的著名數學家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證實「被吃瓜群眾群起熱議刷屏!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 100萬美元獎金、159年難題,「黎曼猜想」今天或將揭開謎底
    「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
  • 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將會有何意義
    9月24日,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也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獲得者的英國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在海德堡桂冠論壇上以45分鐘的演講形式展示他「證明黎曼猜想」的過程。  誰能證明阿蒂亞的證明是正確的?這是數學界的專業問題,需要專業人員來回答。一些學者質疑他的推演過程,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阿蒂亞的思路或為後續黎曼猜想證明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而具體如何,還有待同行審議。
  • 89歲數學家阿蒂亞近年戰績不佳 黎曼猜想被他證明?
    阿蒂亞曾於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麥可·阿蒂亞德高望重,是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他於1966年獲菲爾茲獎(Fields Medal),2004年獲阿貝爾獎(Abel Prize)。阿蒂亞最受世人關注的是他的Atiyah-Singer指標定理,這也被他視作是自己「做過的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