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多個知名公眾號上看到這則新聞:
青年學者是未來科學研究領域中的主力軍,在科研上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為了充分發揮青年學者的創新能力,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平臺,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誠摯地邀請青年學者加入TMR青年編委團隊,一起為傳統醫學的傳承和發展做貢獻。
期刊概況:TMR是專注於傳統醫學研究的國際英文學術期刊,目前已被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Embase, ProQuest, DOAJ, ISC, WHO-COVID-19 Database等國際知名資料庫收錄, 並可在中科院分區檢索。
一、申請條件
1. 年齡45歲以下,博士學歷或副高以上職稱;
2. 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有國家及國際科研項目者優先考慮;
3. 對英文學術論文有一定編輯或審稿能力;
4. TMR青年編委會擬由50位TMR青年編委組成,根據收到的簡歷擇優選拔。
二、青年編委的權益
1. 獲得本刊青年編委會頒發的編委聘書;
2. 向本刊推薦優秀論文,一經錄用優先刊登;
3. 每屆任期一年,期滿可申請連任。
聯繫方式
tmr@tmrjournals.com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申請條件,我十分心動。雖然審稿無數,也進入了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IF:2.21)的Reviewer Panel,但未入選過任何雜誌的編委。自知實力有限,機會一旦出現還是要主動爭取的。於是,我花了數個小時,整理了歷年來的審稿記錄(接近30條)和個人的中英文簡歷,洋洋灑灑地撰寫了一份郵件發了過去。郵件內容大致如下:
編輯,您好!
我是陝西中醫藥大學的XXX,附件是個人的中英文簡歷和近兩年的義務審稿證明,希望能加入TMR青年編委團隊,參與並見證TMR的燦爛未來!
祝好
兩天後收到回信:
請注意:「參加2021年度青年編委選拔,需要向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期刊提交一篇稿件並被錄用。」
青年編委選拔硬生生(赤裸裸)變成了雜誌徵稿,而且投稿錄用後只代表你有了參加選拔的資格而已!
萬一投稿錄用後未選上青年編委,這文章既不是CSCD又不是SCI,那我豈不哭暈在廁所
閒來無事,翻翻郵箱,發現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這副嘴臉是一以貫之。18年在廣州參加第三屆網絡藥理學專委會,投了一篇會議文章,竟然發郵件邀約,並直接推薦發表,而且承諾 「被接收的稿件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可優先聘為TMR子刊青年編委或編委」。我當時是直接拒絕了,否則就沒有上面這一出了。
尊敬的作者:
您好,感謝您投稿在2018年第三屆網絡藥理學專委會學術交流大會,經相關領域專家評審, 您的論文《XX和XX配伍合用治療糖尿病的網絡藥理學研究》被推薦在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TMR) 雜誌上優先發表。TMR是中國抗癌協會領導下的專注於傳統醫學研究的英文國際學術期刊,已被ESCI,DOAJ, ScienceOpen, Ingenta Connect, Google Scholar, CNKI Scholar,萬方,維普,超星期刊等資料庫收錄。
2018年TMR所有接收稿件,版面費、編輯費全免。中文論文被接收後,需翻譯為英文,作者可以自行聯繫相關語言編輯機構,也可由本雜誌安排編輯翻譯,翻譯費用為1000元/出版頁,科研基金困難者可以申請免費。
被接收的稿件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可優先聘為TMR子刊青年編委或編委。
如果您的文章未在其他期刊發表,同意發表在TMR期刊,請回復該郵件並留下聯繫方式,並且不能再次投稿他刊。
祝好
朱翠紅
TMR編輯部
tmr@tmrjournals.com
www.tmrjournals.com
你既然不善良,我只好拉出來鞭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