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河中釣出「食人魚」 專家稱是淡水白鯧(圖)

2020-11-26 搜狐網
  (昨天下午,瀏陽永安鎮人潘先生在撈刀河中釣起一條特殊的魚,潘先生覺得這魚很有可能是「食人魚」。圖/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劉有志)

  紅網長沙8月5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張樹波 實習生 馮春進) 昨天下午,瀏陽永安鎮人潘先生在撈刀河中釣起一條特殊的魚,魚嘴巴中長滿鋒利的牙齒,生性也異常兇猛,「拿回家後,鄰居都來看都叫不出名」,潘先生覺得這魚很有可能是「食人魚」。

  這條魚身呈扁平狀,嘴巴裡長滿了牙齒,頭部成紅色。今天(8月5日),經過仔細查看,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學健表示,這種魚原產地南美洲,學名為淡水白鯧,與食人魚屬於同一科,是一種植食性魚,「平常除了吃水草,還吃一些小魚類。」

  「它是通過正規渠道作為家養魚引進的,屬於外來引進的物種。」鄧學建稱,根據目前正在對這種魚的危害性的評價,它的危害性為45%,正好處於外來入侵物種的邊緣。外來入侵物種會破壞生物多樣性,影響生態平衡。如進一步確定其為外來入侵物種,則要嚴格按照外來入侵物種養殖方面的規定來養殖。

相關焦點

  • 武漢發現食人魚近親——淡水白鯧(圖)
    武漢發現食人魚近親——淡水白鯧(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1日 23:10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牙齒尖尖的,肚子紅紅的,我們釣到了『食人魚』!」
  • 巢湖水域出現大量淡水白鯧!是「食人魚」的親戚
    受洪水影響,養殖的淡水白鯧進入巢湖並引起人們的關注。8月12日,有網友在合肥市政府網站「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留言反映稱,「近期由於巢湖洪澇災害的影響,大量養殖淡水白鯧進入巢湖水域,每天有很多釣魚人釣到這種魚,可見巢湖內該魚的密度已經非常大,在這以前並沒有見過。
  • 嚇人一跳:「食人魚」原來是淡水白鯧(圖)
    嚇人一跳:「食人魚」原來是淡水白鯧(圖)市漁政管理站的工程師們對魚進行了現場解剖後證實,「食人魚」純屬一場虛驚,這些魚是淡水白鯧。  11日早上8時40分,市漁政管理站的3名水產工程師與記者一道來到了南充職業技術學院退休教師侯威家,侯老師家裡還剩了兩尾「食人魚」,其中一尾已經死去。水產工程師們先從死魚下手,對死魚的外表進行了認真查看,但單從魚的外表看,很難認定這條魚是否是食人魚。
  • 釣起食人魚近親淡水白鯧 不會主動攻擊人(圖)
    時隔四年,4月22日,釣魚愛好者再次在貴州省銅仁市錦江河釣起「食人魚」的近親——淡水白鯧。  4月22日下午,在銅仁市開發區中南門附近,釣魚愛好者袁先生釣起一條長30釐米、口寬4釐米的「怪魚」,嘴裡長有鋒利的牙齒。  據袁先生介紹,當時發現魚漂不斷往下抖動,他立即抬魚杆,覺得力量很沉,他認為釣上了大魚,在水中遊了10多鍾,才把魚撈起。仔細一看,該魚呈銀灰色,腹呈紅色,取魚鉤時,發現魚嘴上下顎長著兩排針尖狀的牙齒。
  • 菜場買回怪魚被疑是食人魚 實系淡水白鯧與食人魚是近親
    東方網10月2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我在菜場買回一條怪模怪樣的魚,回家一看嘴巴裡面有鋒利的牙齒,上網一查竟然像極了南美洲的食人魚。」昨天,讀者林小姐給晨報熱線打來電話,反映買到的魚疑似食人魚。專家鑑定後認為,該魚是食人魚的近親,名為淡水白鯧,系一種可食用魚類。
  • 大量淡水白鯧進入巢湖引關注 官方:在10℃以下就死亡
    &nbsp&nbsp&nbsp&nbsp受洪水影響,養殖的淡水白鯧進入巢湖並引起人們的關注。&nbsp&nbsp&nbsp&nbsp8月12日,有網友在合肥市政府網站「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留言反映稱,「近期由於巢湖洪澇災害的影響,大量養殖淡水白鯧進入巢湖水域,每天有很多釣魚人釣到這種魚,可見巢湖內該魚的密度已經非常大,在這以前並沒有見過。
  • 遼寧男子抓小魚被咬 渾河裡有「食人魚」?
    有人說這就是兇猛的「食人魚」,渾河出現了「食人魚」?徐先生不由得擔心起來。  專家鑑別發現,這種小魚只是食人鯧(俗稱食人魚)的近親「淡水白鯧」。它是允許被養殖的食用魚,即便進入渾河水系也不會對其他物種造成傷害。專家分析,這種魚應該是被放生的。
  • 抓小魚被咬 瀋陽渾河裡有「食人魚」?
    有人說這就是兇猛的「食人魚」,渾河出現了「食人魚」?徐先生不由得擔心起來。  專家鑑別發現,這種小魚只是食人鯧(俗稱食人魚)的近親「淡水白鯧」。它是允許被養殖的食用魚,即便進入渾河水系也不會對其他物種造成傷害。專家分析,這種魚應該是被放生的。  好奇抓魚手指被咬傷  9月22日傍晚,徐先生在河邊散步,無意間看見河邊淺水處,漂著四條漂亮的小魚。
  • 河中碰到大魚,腹部呈鮮紅色,個頭肥胖又有點像鯉魚,什麼魚?
    河中經常釣上奇魚,不少釣友就紛紛感嘆,都說自己眼界太窄了,很多魚都不認識。如果是在養殖塘裡釣魚,奇魚就很少遇到了,但是在自然水域中,那就不同了,隨時都可以遇上。就像這位男子和朋友在河邊釣魚,就釣上了一條腹部為鮮紅色的大魚,讓人驚奇。
  • 食人魚「近親」出沒巢湖
    8月12日,有市民在合肥市政府網站「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留言反映稱,巢湖內出現淡水白鯧,該魚種是外來物種,是食人魚的親戚,所以具有強有力的牙齒,可導致咬傷。記者也諮詢了專家。專家說,這種魚長的跟食人魚有點像,但它不是食人魚,而是食人魚的近親。據了解,這種魚屬於淡水白鯧,學名短蓋巨脂鯉,與俗稱的「食人魚」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原產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亞熱帶魚類。淡水白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等特點,特別容易存活。
  • 廣西出現食人魚?長了牙齒咬起鑰匙「咔咔」響!專家回應來了
    來源標題:廣西出現食人魚?長了牙齒咬起鑰匙「咔咔」響!專家回應來了 最近,廣西柳州的謝先生跟記者反映,說他在柳州市環江路周邊水域,釣到了一條食人魚。真的?
  • 專家:切勿隨意處置!
    水產專家提醒,遇到沒有見過的「怪魚」,應當謹慎應對,切勿隨意處置。 8月14日上午,宣城市宣州區狸橋鎮金鳳村漁民李桃文在當地南漪湖捕撈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怪魚」。這條魚身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李桃文判斷,該魚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中華鱘,於是在第一時間報告了水域管理部門。
  • 混養淡水白鯧捕撈時的四個注意事項
    混養淡水白鯧捕撈時的四個注意事項2013-08-07 10: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浦口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瀏覽量: 2252 次 我要評論   作者:浦口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何繼勇&nbsp&nbsp  由於淡水白鯧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略呈鋸狀堅硬的腹稜鱗
  • 惡魚風波:幾竿甩下 「食人鯧」嚇壞釣友[圖]
    侯老師稱,國慶前,他到順慶區華鳳鎮張關埡村一魚塘釣魚,幾竿甩下,相繼釣起5條「怪魚」:魚肚呈紅色,有的鰭是紅的。當時他就起疑:這是不是「食人鯧」喲!但是,魚塘老闆堅稱:這絕對是「武昌魚」。  侯老師見「武昌魚」好看,就餵在魚缸裡作為觀賞魚。昨天上午,侯老師找來《辭海》生物分冊查看「武昌魚」習性,當即大吃一驚:「武昌魚」不是紅肚子,他釣的「怪魚」非常像「食人鯧」。
  • 男子釣上一條「食人魚」, 破開魚肚時,男子當場給了自己一巴掌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釣魚,沒事兒的時候就到野外找個有魚的河,靜靜的等上一下午,有魚了晚上就美餐一頓,沒釣到也不灰心,就當在野外散心了。而且很多人釣魚的時候,經常會釣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有些人海釣到過烏龜和螃蟹。
  • 它被稱為食人魚近親,全國多有分布,釣起來超過癮,現在教你釣法
    淡水白鯧是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從美洲引進的魚種,被稱為食人魚的近親,後在我國南方許多地區都推廣開來,白鯧魚的食性非常的雜,只要比它小的生物甚至是在乏食的時候同類都不會放過,因此其生長速度很快,我們在魚塘中常見5-10斤的白鯧,而且這種魚對餌料幾乎不會由於,生性兇狠貪婪,幾乎見餌就咬
  • 信與不信:關於柳州食人魚事件的謊言
    :一男子稱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被三條兇猛的魚攻擊,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該男子忍痛捕獲一條帶回家,經在網上查詢,發現和產自南美洲的食人魚一模一樣。新聞曝出後,7月9日,廣西漁政部門懸賞千元圍捕食人魚。到了13日,廣西捕魚行動未果,結束懸賞。雖然這一系列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除了最開始由事主捕到的一條食人魚,也再無其它收穫。而且仔細查閱資料後,就會發現這條新聞不但疑點頗多,而後的媒體報導也有誇大。Q:柳州食人魚襲人中,食人魚3隻成群行動?
  • ...在榕城內河釣到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更兇猛的食人魚...
    N本報記者 侯希辰 孔瑜 實習生 王恆儀 文/圖 近日一則消息引發廣泛關注:7月7日,廣西柳州的張先生在柳江河遭3條食人魚襲擊,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他的朋友因好奇玩弄已上岸的魚反被咬傷拇指。 兩周前,本報也報導了有市民在福州新店一條內河中,釣到一條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 意外收穫食人魚,有點小緊張
    食人魚,也稱食人鯧,是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中的一種魚,是水虎魚(Piranha)的一種。水虎魚有近56種,屬脂鯉科中的鋸鮭脂鯉亞科,按食性不同,可分為:植食性,肉食性兩種。肉食性的食人鯧,正名紅腹鋸鮭脂鯉(nattereri),即納氏鋸齒鯉。該魚體長 30釐米(不計尾鰭)。主要分布於安第斯山以東至巴西平原的諸河流中。除亞馬遜河外,庫亞巴河和奧利諾科河也是其主要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