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專輯中文版聚焦中國生命科學

2020-12-02 中國科學院

編者按:10月20日,北京大學醫學部、美國中華醫學會和英國《柳葉刀》雜誌共同在北京舉行「21世紀中國與全球健康——《柳葉刀》專輯中文版」首發式。該專輯收錄的7篇專題報告和12篇評論,從不同的角度匯集了最新的科學證據,討論了中國所面臨的健康挑戰、當前策略以及未來衛生事業的發展等問題。文章由來自世界上10個國家的63位學者共同完成,其中2/3是我國醫療衛生研究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論文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院士,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主席陳致和博士和英國《柳葉刀》雜誌主編Richard Horton博士等出席首發式。本報今天對其中的幾篇文章進行簡要介紹。

生物醫學技術挺進前沿

陳竺在《中國的生物醫學與技術:挺進前沿》一文中指出,世界範圍內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使得生物醫學成為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成為中國一項艱巨和獨特的挑戰。

根據陳竺介紹,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致力於通過科學與教育的進步來提升國際競爭力,研究與開發總投入佔GDP的比例從1996年的0.6%上升為2006年的1.4%;與此同時,中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集聚生物醫學研究人才,超過20%的政府研究與開發預算用於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健康相關領域。中國設立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預算不斷增加,相繼建立了一大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包括同步輻射光源、基因組和蛋白質科學中心等,利用豐富的人類遺傳資源並整合傳統中醫學和西方醫學,中國已建立起較完備的醫學研究體系。

除為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和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圖譜計劃作出貢獻外,中國科學家完成了一批重要物種的基因組測序(包括水稻、雞、家蠶和血吸蟲等),並對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禽流感等暴發性傳染病的分子病因進行了研究,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選擇性誘導分化與凋亡研究的進展,成為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推動腫瘤靶向治療的成功範例。

中國參與了國際蛋白質組和結構基因組學計劃,率先建立了人類肝蛋白質組譜。中國批准了世界首個基因治療產品,青蒿素類似物、愛滋病快速診斷試劑等約100種新藥或診斷試劑已進入市場或處於臨床試驗後期。SARS和禽流感疫苗研究成果以及抗體重大研究平臺的建立尤為引人注目。在幹細胞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一批專利,並制定了動物克隆、體細胞核移植和組織或器官工程的標準。陳竺表示,利用生物醫學促進衛生保健和可及性、公平性,必須實施「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在致力於發展高端前沿技術的同時,堅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普及型研究。

主要健康威脅來自慢性疾病

韓啟德等在《中國與全球健康》一文中指出,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發生了巨大的人口和流行病學變遷。隨著人口日益都市化和老齡化,中國面臨的主要健康威脅來自慢性疾病,目前已佔死亡人數的3/4。傷害模式也發生了轉變。雖然中國在控制感染和母嬰疾病方面成果卓著,但尚未完全根除風險:傳染病不斷暴發、生殖健康問題仍然存在、血吸蟲病持續流行等都是例證。這些事實表明,中國未來仍面臨十分艱巨的健康挑戰。由於吸菸、不良飲食習慣和行為等危險因素產生變化,新的傳染病、環境威脅和行為病源等風險也隨之而來,這些行為模式的變化為疾病負擔投下了巨大的陰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楊功煥等撰寫了《中國慢性病的挑戰與應對》一文,介紹了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情況和防控措施。我國在短短幾十年內,完成了從傳染病向慢性病的流行病學模式轉變,轉變速度遠遠快於其他很多國家。而行為模式的轉變,包括膳食習慣變化、身體活動減少、高水平的男性吸菸率等危險因素是中國疾病模式快速改變的重要原因,其結果,這些本可避免的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目前,中國有1.77億高血壓患者,有佔世界菸民總數1/3的3.03億菸民,有5.3億人遭受被動吸菸危害。膳食變化和身體活動減少,使中國成人及兒童超重和肥胖比例不斷上升。大量需要提供醫療服務的慢性病患者的出現,導致醫療費用上升,佔用了預防疾病的資源,這給中國正在進行的衛生改革帶來了巨大而獨特的挑戰。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教授等在《中國傳染病的流行與控制》一文中指出,雖然中國在防治傳染病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傳染病仍然是國民發病和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龐大的人口基數,使中國成為全球傳染病疾病負擔的主要貢獻國。通過旅遊和貿易,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發生聯繫,這意味著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可以影響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們。在中國,人與動物間的密切聯繫容易導致新的病原微生物的出現,公共衛生系統在努力防治現有疾病的同時,必須時刻準備與新出現的傳染病作鬥爭。

應對來自健康公平的挑戰

韓啟德認為,中國同許多國家一樣面臨著健康和衛生服務挑戰。由於衛生服務覆蓋率明顯不足、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不穩定、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費用攀升、巨額衛生支出的風險增大,追求健康公平開始成為中國衛生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些挑戰並發起了「健康中國2020」行動,以改革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衛生保健服務、藥物政策和健康保險制度,這些都需要衛生財政以及人力資源開發的深刻改革。中國衛生事業的發展不僅對中國人民十分重要,在全球衛生領域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英國利物浦大學熱帶醫學院教授湯勝藍等在《應對中國的健康公平》一文中指出,對中國來說,健康公平的挑戰的確是史無前例的,3種相互之間有正向協同作用的因素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即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越來越不公平;政府與市場在衛生保健方面作用的不均衡;公眾對公平的關注與日俱增。與其他受到健康公平性問題困擾的國家不同,中國的健康公平性問題發生在經濟高速增長和政府投資增加的時代。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中國應該能夠承受必要的改革,使得健康公平隨著經濟增長而同步改善。SARS暴發後,中國政府近年來加大了公共投資的力度,力求強化包括疾病控制和健康促進在內的公共衛生體系,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同時還為貧困人口建立了醫療救助制度,這些改革的目的在於保證所有的中國公民能更好享有基本衛生服務。

陳竺介紹說,為實現2020年人人享有健康服務的目標,中國正在致力於建立農村基本衛生保健和城市社區醫療體系。初始目標是到2010年建立起以政府投資為主的、覆蓋大部分人口的衛生保健和醫療保障體系框架。到2008年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將覆蓋中國所有8.6億農村人口,其中80%的資金來自政府投資。覆蓋全體城市居民的新計劃也已開始實施。

相關焦點

  • 《自然》、《科學》、《柳葉刀》,頂級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
    《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柳葉刀》總編霍頓:中國的科學發展已是世界領先水平
    來源:新聞一加一【】《柳葉刀》總編霍頓:中國現在是科學大國,20年前我們收到的中國作者的投稿還不是很多,但是現在中國是向柳葉刀系列期刊提交科研論文方面的領導者之一。挑選論文是很困難的,選擇的標準是評價哪些論文是對全球的受眾最有影響的,中國的科學發展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中國的很多科學研究是和全球受眾相關的,中國有非常好的全球科研機構,還有科學界的領導者,這得益於中國政府在過去20年對科研方面的投入,這是促使中國在這場疫情當中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 賽德思生命科學負責人出席「聚焦中國」生物論壇與RESI大會
    香港2019年6月17日 /美通社/ -- 賽德思投資(「賽德思」)生命科學負責人金聶琳女士(Ms.Kinberly Nearing)受邀主持了於2019年6月2日在費城舉辦的「聚焦中國」生物論壇(China Focus@BIO)首場專題研討會,並以專家小組成員身份出席了 RESI(重新定義早期投資)大會。該大會為處於初期階段的藥品、醫療器械、診斷、數位化健康等生命科學企業提供了國際化平臺,幫助與會者接觸全球投資人、建立聯絡及尋找資金。
  • 網絡生命大百科中文版發布
    本報訊 北京—網絡生命大百科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近日聯合發布生物多樣性免費資源的全新中文版。
  • 【果殼網專訪】科學人對話《柳葉刀》雜誌主編理察•霍頓
    此前,他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接受過生理學和醫學的訓練,成為主編後則擔任過多個科學和醫學編輯組織的主席,也獲得了幾個大學的榮譽醫學博士與榮譽教授的頭銜。今年10月底,霍頓博士出席並主持了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與《柳葉刀》共同舉辦的「保護星球健康:人類應對全球變化行動的終極目標」新聞發布會,並在會議間隙接受了科學人的採訪。
  • 南昌大學大二醫學生文章獲《柳葉刀》「2020年...
    中回顧了自己在新冠疫情時期所經歷的過程和內心的掙扎,《柳葉刀》發表評論認為這篇文章不僅讓每位醫療衛生工作者所作出的犧牲閃耀了光芒,而且還完美體現了中國所有醫務人員在開始接受醫學教育時所做的誓言的意義。韋芊 圖片來源:《柳葉刀》去年,《柳葉刀》首次設立的威克利-伍連德獎(The Wakley-Wu Lien Teh Prize)是《柳葉刀》舉辦的年度徵文大賽,旨在讓中國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分享他們自己的從醫故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醫生譚文斐撰寫的《給父親的一封信》為2019年首屆威克利-伍連德獎的獲獎文章。
  • 科學網—網絡生命大百科中文版發布
    本報訊 北京—網絡生命大百科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近日聯合發布生物多樣性免費資源的全新中文版。
  • 《科學》每月通訊推出免費中文版
    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近日針對中文讀者,推出其廣受歡迎的每月通訊(Science RoundUp)免費中文版。讀者只需在線註冊即可訂閱,而之前它只面向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員和《科學》雜誌訂購者。《科學》網站相關說明如下—— 我們高興地向您宣布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和《科學》雜誌共同推出的一個新項目:我們廣受歡迎的每月通訊(Science RoundUp)現在有中文版了。
  • 聚焦生命科學科技創新,安捷倫助力「健康中國2030」願景加速落地
    公司如期亮相2020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重點展示各類產品、方案和服務,助力客戶在生命科學和臨床領域的研究。2020年11月16日,上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公司正加強生命科學和臨床研究創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全力支持客戶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開展的研究課題,並積極參與到改善人們健康水平的研究項目,以助力「健康中國2030」藍圖及早實現。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司及新聞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主題,系統審視了遭受嚴重破壞的全球生態環境,呼籲各國徹底摒棄不可持續的生產消費模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其他國際商定的環境目標。繼英文版發布後,中文版報告的翻譯製作在多方協助下首先完成,成為英文之外的第一個聯合國官方語言版本。
  • 美國生命科學資本巨鱷:看好生命科學投資的「中國機會」|專訪
    Noubar Afeyan 對此給出的答案是——將 Flagship 的關注核心聚焦於 「創新」 與「技術變革」。事實證明,這個戰略選擇是正確的。歷經 20 年,Flagship 已被打造為美國生命科學風投領域最為優秀的機構之一,一手孵化了包括 Moderna 在內的超過 100 家初創公司,投資組合總價值超過 300 億美元。
  • 《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中文版圖書正式發布
    10月23日,《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發現》中文版圖書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正式發布。微軟研究院的《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發現》(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是第一本、也是至今為數不多的從研究模式變化角度來分析「大數據」及其對革命性影響的專著。
  • 《柳葉刀》還中國清白!新冠病毒或最早起源於印度,源頭就在恆河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肆虐了大半年的時間,外界都十分關心新冠病毒的起源地,最近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專門為此發表了一篇論文,該研究團隊通過分析世界各國傳播病毒基因組序列中的毒株,發現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毒株多樣性最高,這表明新冠病毒在該地區的存在時間最長,由此他們認為
  • 《柳葉刀》系列期刊影響因子一覽,你選哪朵浪花?
    原創 柳葉刀 柳葉刀TheLancet 來自專輯來自柳葉刀編輯部的禮物2019影響因子發布!我們會逐漸給大家推薦各刊的精選高引文章。《柳葉刀》(The Lancet)最新影響因子為60.392,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獲得首個影響因子8.543。今天,我們先來帶大家捋一捋柳葉刀(THE LANCET)旗下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篇讓你全知道。
  • 了解中國科學-科學計量學新視角|| QSS專輯徵稿啟事
    QSS側重於深入了解科學體系,科學工作的一般規律、學術交流、科學指標、科學政策等研究,是一本免費開放獲取的期刊。國際科學計量學界和科技政策界對中國的科研活動、科技評價體系和中國的科學計量學研究仍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國際科學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學會(ISSI)新創立的會刊QSS擬推出專輯,誠邀中國科學計量學、科技評價與政策等相關領域學者和國際同行撰寫相關稿件,助力國際學界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中國的科研活動發展與科學計量學研究。
  • TerraGenesis中文版下載
    TerraGenesis中文版叫太空駐紮者是一款行星模擬器,宇宙是你在TerraGenesis中的遊樂場!在這款植根於現實科學的饒有趣味、易於使用的行星模擬器中,探索宇宙空間,將全新的世界地球化。
  • 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推出中國古生物專輯
    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推出中國古生物專輯首先,從研究方法上說,從原來偏重定性的方法轉向偏重定量的方法,古生物學者們藉助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開始大量使用過去無法使用的定量方法來恢復進化樹,通過建立複雜模型來推測滅絕物種的行為和進行功能分析,運用各種分析手段來獲取過去無法獲取的信息。
  • 【中國科學報】《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聚焦組學「三國...
    邢毅對《中國科學報》說。  從2003年創刊至今,GPB從季刊變為雙月刊,加入開放獲取行列,終於被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E)收錄,並連續3年位於「遺傳學與遺傳性」學科領域前10%。在此過程中,它吸引的國內外投稿數量逐年遞增,如今錄用率低於10%。  「我對這本期刊專業化的稿件處理印象深刻。
  • 吳亦凡新歌Hold Me Down中文版 Hold Me Down中文歌詞
    就在今天哥哥的全新單曲《Hold Me Down》(中文版)封面曝光,帥的不要不要的,那麼中文版什麼時候上線,歌詞是什麼?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凡凡的新歌。  北京時間8月8日,環球音樂集團旗下音樂製作人、唱作人——Kris Wu吳亦凡新專輯第二支中文單曲 《Hold Me Down》(中文版)封面曝光。畫面中,吳亦凡身穿格紋大衣,漫步於木樁間,陽光灑滿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