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來這兒的北京麋鹿挺好的
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戴有跟蹤器的鴻雁,2020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千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工作人員說,2018年4月3日,北京麋鹿苑的47隻麋鹿在鄱陽湖溼地進行了野放,研究表明,這些麋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野外生活。
根據追蹤器定位,鄱陽湖畔的野生動物保護者找到了「探親」的3隻鴻雁,還拍攝了照片——近處,幾隻鴻雁正在悠閒散步;不遠處,10隻麋鹿有的臥有的站;最後面,野鳥在低空飛行……
為什麼要為鴻雁戴上追蹤器?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鍾震宇說,每到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從北京經過,有的停下來補充體力,有的歇歇腳就走,還有的直接飛過,其中就有鴻雁,以及它的親戚們豆雁、灰雁等大雁。夏秋兩季,麋鹿苑內生活有100多隻鴻雁,為了了解它們是否離開麋鹿苑、沿什麼路線遷徙、在哪裡越冬,去年,工作人員從它們中間選了10隻青年鴻雁,安裝了重量很小、不影響飛行的跟蹤器,以便實時了解它們遷飛時間和遷飛路線,為研究鴻雁種群的生活習性、活動規律、分布範圍、棲息環境選擇等提供一手資料,為鴻雁保護提供技術支撐。「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05年鴻雁數量達6萬多,但近十多年來呈極速下降趨勢。」鍾震宇說。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戴有跟蹤器的鴻雁,2020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千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工作人員說,2018年4月3日,北京麋鹿苑的47隻麋鹿在鄱陽湖溼地進行了野放,研究表明,這些麋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野外生活。
根據追蹤器定位,鄱陽湖畔的野生動物保護者找到了「探親」的3隻鴻雁,還拍攝了照片——近處,幾隻鴻雁正在悠閒散步;不遠處,10隻麋鹿有的臥有的站;最後面,野鳥在低空飛行……
為什麼要為鴻雁戴上追蹤器?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鍾震宇說,每到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從北京經過,有的停下來補充體力,有的歇歇腳就走,還有的直接飛過,其中就有鴻雁,以及它的親戚們豆雁、灰雁等大雁。夏秋兩季,麋鹿苑內生活有100多隻鴻雁,為了了解它們是否離開麋鹿苑、沿什麼路線遷徙、在哪裡越冬,去年,工作人員從它們中間選了10隻青年鴻雁,安裝了重量很小、不影響飛行的跟蹤器,以便實時了解它們遷飛時間和遷飛路線,為研究鴻雁種群的生活習性、活動規律、分布範圍、棲息環境選擇等提供一手資料,為鴻雁保護提供技術支撐。「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05年鴻雁數量達6萬多,但近十多年來呈極速下降趨勢。」鍾震宇說。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