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兒的北京麋鹿挺好的

2021-01-1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來這兒的北京麋鹿挺好的

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戴有跟蹤器的鴻雁,2020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千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工作人員說,2018年4月3日,北京麋鹿苑的47隻麋鹿在鄱陽湖溼地進行了野放,研究表明,這些麋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野外生活。

根據追蹤器定位,鄱陽湖畔的野生動物保護者找到了「探親」的3隻鴻雁,還拍攝了照片——近處,幾隻鴻雁正在悠閒散步;不遠處,10隻麋鹿有的臥有的站;最後面,野鳥在低空飛行……

為什麼要為鴻雁戴上追蹤器?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鍾震宇說,每到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從北京經過,有的停下來補充體力,有的歇歇腳就走,還有的直接飛過,其中就有鴻雁,以及它的親戚們豆雁、灰雁等大雁。夏秋兩季,麋鹿苑內生活有100多隻鴻雁,為了了解它們是否離開麋鹿苑、沿什麼路線遷徙、在哪裡越冬,去年,工作人員從它們中間選了10隻青年鴻雁,安裝了重量很小、不影響飛行的跟蹤器,以便實時了解它們遷飛時間和遷飛路線,為研究鴻雁種群的生活習性、活動規律、分布範圍、棲息環境選擇等提供一手資料,為鴻雁保護提供技術支撐。「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05年鴻雁數量達6萬多,但近十多年來呈極速下降趨勢。」鍾震宇說。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戴有跟蹤器的鴻雁,2020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千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工作人員說,2018年4月3日,北京麋鹿苑的47隻麋鹿在鄱陽湖溼地進行了野放,研究表明,這些麋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野外生活。

根據追蹤器定位,鄱陽湖畔的野生動物保護者找到了「探親」的3隻鴻雁,還拍攝了照片——近處,幾隻鴻雁正在悠閒散步;不遠處,10隻麋鹿有的臥有的站;最後面,野鳥在低空飛行……

為什麼要為鴻雁戴上追蹤器?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鍾震宇說,每到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從北京經過,有的停下來補充體力,有的歇歇腳就走,還有的直接飛過,其中就有鴻雁,以及它的親戚們豆雁、灰雁等大雁。夏秋兩季,麋鹿苑內生活有100多隻鴻雁,為了了解它們是否離開麋鹿苑、沿什麼路線遷徙、在哪裡越冬,去年,工作人員從它們中間選了10隻青年鴻雁,安裝了重量很小、不影響飛行的跟蹤器,以便實時了解它們遷飛時間和遷飛路線,為研究鴻雁種群的生活習性、活動規律、分布範圍、棲息環境選擇等提供一手資料,為鴻雁保護提供技術支撐。「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05年鴻雁數量達6萬多,但近十多年來呈極速下降趨勢。」鍾震宇說。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相關焦點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 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11月20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舉辦。「一鹿有你 祥鹿送福」文創產品亮相會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與北京京自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聯合開發的鹿科動物木質拼插模型「一鹿有你,祥鹿送福」在會場上閃亮登場,全套產品分4部分,設計師依託對麋鹿及世界鹿科動物的生物學研究基礎,藉助益智類拼插模型的展示形式,將麋鹿、馴鹿、梅花鹿及巨大角鹿的生物學外觀特徵進行科學全面呈現,以最真實的還原手法高度還原四款鹿科動物的外觀
  • 北京大興區南海子麋鹿競爭北京冬奧吉祥物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大興將以麋鹿為形象參與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的徵集,爭當冬奧「代言人」。今年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2018北京大興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將於24日(本周五)舉行。發布會現場還公布了麋鹿新家園落戶地,麋鹿健康與棲息地生態監測指標,並介紹了將大興麋鹿文化納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重要內容的舉措。
  • 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原標題: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京開幕。
  • 北京鴻雁南下「探親」鄱陽湖麋鹿
    本報訊(記者 陳強)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帶有跟蹤器的鴻雁,去年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1300餘公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2020-09-1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稱麇鹿苑,是位於北京城郊南子地區的一片溼地綠洲。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
  • 麋鹿形象將參與北京冬奧吉祥物徵集
    2018年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8月20日舉辦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麋鹿模式種發現地、野外滅絕地、首個種群成功回歸地,大興區將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攜手,全力推動麋鹿保護自然申遺、參與冬奧會吉祥物徵集、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館建設、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四項重點工程。
  • 第三屆北京麋鹿文化大會開幕
    9月20日,北京市大興區以「鹿力同興•文產共融」為主題,召開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 「一鹿有你」麋鹿文創大賽自8月10日開展以來,經過一個多月的作品徵集和嚴格評選,共有8件優秀作品獲獎,其中包括麋鹿陶器、麋鹿硯臺、麋鹿筆筒、麋鹿文化衫等多個品類,大大豐富了麋鹿文化的外延形式。
  • 北京的奈良公園,南海子公園200隻麋鹿上線,北京遛娃好去處
    南海子郊野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公園突出了歷史文化特色,再現昔日皇家苑囿風採,在明清時期就已被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四個頤和園之大。在公園裡西北角的一片地方,有寶藏景點-麋鹿苑,數量成群、可可愛愛的麋鹿成了吸引市民前往南海子公園遊玩的主要原因。介紹一下麋鹿:麋鹿又叫四不像,因其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而被稱為四不像。南海子公園曾是麋鹿的滅絕之地,麋鹿在百年前因受到戰爭破壞而發生過滅絕,幸而在百年後從英國引回20隻麋鹿回到故鄉得到繁衍至今。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這裡將以麋鹿文化、皇家苑囿歷史文化遺產作為重要展示內容,展示中國和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就,呈現人類與自然良性互動的傑出實踐。」張家口成為麋鹿新家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完成河北張家口放歸地的考察,選擇張家口作為麋鹿新棲息地,計劃向河北張家口洋河溼地贈送70隻麋鹿,其中在本屆大會上首批贈送24隻,共同推進永定上下遊以鹿為媒、文脈相連。
  • 麋鹿重返中國35周年 北京舉辦系列活動促科普、傳播文化
    文產共融」為主題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召開。圖為現場舉辦的麋鹿回歸35周年百項成就展覽。北京市大興區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1985年,20頭麋鹿從英國重返中國。今年是麋鹿回歸35周年。北京市大興區以「鹿力同興·文產共融」為主題召開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
  • 回歸35周年,北京大興「麋鹿」年底要「入宮」
    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9月20日上午,大興區以「鹿力同興文產共融」為主題舉行了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麋鹿文創集市隨即熱鬧開市,創新多樣的麋鹿文創產品正式亮相,為大會添彩。部分文創產品有望今年年底上線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
  • 麋鹿重歸故裡35年:「文化+」釋放麋鹿文化潛力
    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現場展示的麋鹿文創產品。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羅鑫)古樸清麗的麋鹿瓷器、時尚便捷的麋鹿手袋、栩栩如生的麋鹿角模型、象徵「福祿壽喜好運來」的麋鹿四季文創系列產品……豐富多樣的麋鹿文創產品20日亮相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
  • 麋鹿的前世今生
    麋鹿與人類幾乎同時起源,距今有200萬~300萬年的歷史;麋鹿種群曾廣泛分布於我國中東部溫暖溼潤的長江、黃河流域的平原、沼澤地區,種群的繁衍經歷了商周前的繁榮以及商周后的快速衰退。1865年,法國傳教士阿芒·戴維在北京的南苑發現麋鹿並將其介紹到國外,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由此被認定為麋鹿的模式種產地,麋鹿也從此時開始漂泊海外。19世紀末,麋鹿遭到殺戮和劫掠。雙重劫難下,麋鹿在中國徹底消失。
  • 第三屆北京麋鹿文化大會大興開幕 「紫禁瑞鹿」即將上線故宮文創平臺
    人民網北京9月20日電(池夢蕊)適逢麋鹿回歸35周年,2020年9月20日,北京市大興區以「鹿力同興·文產共融」為主題,隆重召開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後續該聯盟將通過組織研討交流活動、推出文創產品等形式,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與南京中醫藥大學籤署科研合作協議,共同促進麋鹿藥用研究與開發和麋鹿種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北京市版權局(大興)版權工作站也正式揭牌成立,推動版權政策宣傳、作品登記和確權維權等服務落地基層,更好服務於企業發展。
  • 「麋鹿IP」正式發布 大興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
  • 「歸國華僑」麋鹿的興衰史
    麋鹿受威脅的因素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臺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