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鴻雁南下「探親」鄱陽湖麋鹿

2021-01-16 金臺資訊

本報訊(記者 陳強)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帶有跟蹤器的鴻雁,去年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1300餘公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工作人員鍾震宇說,2018年4月3日,北京麋鹿苑的47隻麋鹿在鄱陽湖溼地進行了野放,研究表明,這些麋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野外生活。

麋鹿和鴻雁、灰鶴等鳥兒共同在鄱陽湖畔生活。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根據追蹤器定位,鄱陽湖畔的野生動物保護者找到了「探親」的3隻鴻雁,還拍攝了照片——近處,幾隻鴻雁正在悠閒散步,不遠處,10隻麋鹿有的臥著有的站著,像是在「打盹」,最後面,灰鶴等鳥兒在低空飛行,從空中感受著鄱陽湖的大美生態……據了解,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2019年曾在鄱陽湖進行過一次麋鹿種群調查,經過連續多天的蹲守調查發現,前一年野放的麋鹿主要分布於鄱陽湖流域銀寶湖鄉的北湖、雙港鎮的長山島、蓮湖鄉的漢池湖和大蓮子湖四個溼地區域,種群數量分別為15隻、8隻、16隻和6隻,總計45隻,體型有所增長,生活很安逸。

為什麼要為鴻雁配上追蹤器?鍾震宇說,北京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帶,每到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從北京經過,有的停下來補充體力,有的歇歇腳就走,還有的直接飛過,其中就有鴻雁,以及它的親戚們豆雁、灰雁等大雁。夏秋兩季,麋鹿苑內生活有100多隻鴻雁,為了解它們是否離開麋鹿苑,沿什麼路線遷徙,在哪裡越冬,2020年,工作人員從它們中間選了10隻青年鴻雁,安裝了不影響飛行且重量很小的實時跟蹤器,以便實時了解它們的遷飛時間和遷飛路線。該措施將為研究鴻雁種群的生活習性、活動規律、分布範圍、棲息環境選擇等提供一手資料,為鴻雁保護提供技術支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05年鴻雁數量達6萬多,但近十多年來呈極速下降趨勢。一般認為,中國的家鵝是由鴻雁馴化來的。」鍾震宇說。

相關焦點

  • 來這兒的北京麋鹿挺好的
    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3隻戴有跟蹤器的鴻雁,2020年底從北京麋鹿苑出發後,飛行千裡到達了鄱陽湖,並且已經停留了半個多月。「難不成,它們是去『探親』的?」工作人員說,2018年4月3日,北京麋鹿苑的47隻麋鹿在鄱陽湖溼地進行了野放,研究表明,這些麋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野外生活。根據追蹤器定位,鄱陽湖畔的野生動物保護者找到了「探親」的3隻鴻雁,還拍攝了照片——近處,幾隻鴻雁正在悠閒散步;不遠處,10隻麋鹿有的臥有的站;最後面,野鳥在低空飛行……為什麼要為鴻雁戴上追蹤器?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鄱陽湖溼地將野外放歸麋鹿
    讓麋鹿「回家」 下月江西首次野放    3月29日凌晨,鄱陽湖溼地公園迎來了30頭麋鹿。此前一日,它們從北京大興區南海子麋鹿中心啟程,將在4月3日被野放至鄱陽湖。這也是麋鹿首次在我省野放。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一級珍稀物種,也是世界珍稀動物。史料記載,在廣袤的鄱陽湖曾有麋鹿生存繁衍,後因種種原因銷聲匿跡。
  • 「3公7母」10頭麋鹿抵達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將組建家庭
    本報南昌訊 記者秦謙報導:「等了1年多,10頭麋鹿從北京搭乘專車,在技術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於近日順利抵達鄱陽湖。」記者30日從江西省野保局了解到,3頭公鹿與7頭母鹿在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組成家庭,供遊客觀賞的同時,還將進行相關研究,讓麋鹿在鄱陽湖生活及繁衍後代。
  •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時隔兩年再次發現環志鴻雁(圖)
    1月23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在開展日常巡護過程中,監測到一隻帶有橘紅色頸環的鴻雁。唐超群 攝中新網南昌1月25日電 (唐超群記者蘇路程)記者25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證實,該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23日在開展日常巡護過程中,在距村莊不足百米的田間意外監測到一隻帶有橘紅色頸環的鴻雁,經過細緻觀測,確定環志標號為T60。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經與保護區科研科工作人員聯繫,確認該只鴻雁是由中科院教授曹壘與蒙古國科學院一起合作環志。
  • 麋鹿形象將參與北京冬奧吉祥物徵集
    2018年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8月20日舉辦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麋鹿模式種發現地、野外滅絕地、首個種群成功回歸地,大興區將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攜手,全力推動麋鹿保護自然申遺、參與冬奧會吉祥物徵集、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館建設、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四項重點工程。
  • 北京大興區南海子麋鹿競爭北京冬奧吉祥物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大興將以麋鹿為形象參與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的徵集,爭當冬奧「代言人」。今年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2018北京大興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將於24日(本周五)舉行。發布會現場還公布了麋鹿新家園落戶地,麋鹿健康與棲息地生態監測指標,並介紹了將大興麋鹿文化納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重要內容的舉措。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麋鹿重生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媒體發布了一條新聞:在北京的幫助下,鄱陽湖溼地成功建立了野生麋鹿種群。這則消息的背後,是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麋鹿野放活動:去年3月,3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區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啟程,在經過16個小時的車程後,被運送到1450公裡之外的鄱陽湖,與當地的17隻圈養麋鹿一起野放。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麋鹿重生:從本土滅絕到大規模野放 百年回家路一步一荊棘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媒體發布了一條新聞:在北京的幫助下,鄱陽湖溼地成功建立了野生麋鹿種群。這則消息的背後,是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麋鹿野放活動:去年3月,3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區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啟程,在經過16個小時的車程後,被運送到1450公裡之外的鄱陽湖,與當地的17隻圈養麋鹿一起野放。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這裡將以麋鹿文化、皇家苑囿歷史文化遺產作為重要展示內容,展示中國和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就,呈現人類與自然良性互動的傑出實踐。」張家口成為麋鹿新家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完成河北張家口放歸地的考察,選擇張家口作為麋鹿新棲息地,計劃向河北張家口洋河溼地贈送70隻麋鹿,其中在本屆大會上首批贈送24隻,共同推進永定上下遊以鹿為媒、文脈相連。
  • 瀕危動物麋鹿江西鄱陽繁衍添丁
    瀕危動物麋鹿江西鄱陽繁衍添丁 2016-10-30 15:52: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瀕危動物、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麋鹿在鹿園追逐嬉戲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 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11月20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舉辦。「一鹿有你 祥鹿送福」文創產品亮相會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與北京京自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聯合開發的鹿科動物木質拼插模型「一鹿有你,祥鹿送福」在會場上閃亮登場,全套產品分4部分,設計師依託對麋鹿及世界鹿科動物的生物學研究基礎,藉助益智類拼插模型的展示形式,將麋鹿、馴鹿、梅花鹿及巨大角鹿的生物學外觀特徵進行科學全面呈現,以最真實的還原手法高度還原四款鹿科動物的外觀
  • 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原標題: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京開幕。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麋鹿的前世今生
    麋鹿與人類幾乎同時起源,距今有200萬~300萬年的歷史;麋鹿種群曾廣泛分布於我國中東部溫暖溼潤的長江、黃河流域的平原、沼澤地區,種群的繁衍經歷了商周前的繁榮以及商周后的快速衰退。1865年,法國傳教士阿芒·戴維在北京的南苑發現麋鹿並將其介紹到國外,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由此被認定為麋鹿的模式種產地,麋鹿也從此時開始漂泊海外。19世紀末,麋鹿遭到殺戮和劫掠。雙重劫難下,麋鹿在中國徹底消失。
  • 鄱陽湖:亞洲候鳥天堂
    >全球98% 以上的白鶴70% 以上的白枕鶴80% 以上的東方白鸛60% 以上的鴻雁都在鄱陽湖越冬在中國歷史上有記錄可查的每輪冷暖交替中,由於江西以贛江為首的五大水系與長江的水文過程在季風驅動下的年度劇烈變化,鄱陽湖自形成之日起,就有夏季盈波滔天、冬季枯水一線的現象。白鶴是鄱陽湖候鳥中的旗艦物種,全世界共有4000 餘只。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全球98% 以上的白鶴在鄱陽湖棲息。
  • 候鳥來了,天鵝、鴻雁、白鷺...約起來~
    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人間忽晚,山河已秋當你抬頭仰望天空會看到什麼?藍天、白雲當然還有候鳥是的成千上萬的候鳥又來鄱陽湖赴約了候鳥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承諾終有一天會回來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2020-09-1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鄱陽湖,世界水鳥在此打卡聚會
    白鶴與鴻雁聚集在鄱陽湖。為保護白鶴及其他水鳥,林業主管部門在鄱陽湖及周邊建立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西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區。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民間團體也充分發揮巨大潛能,愛心人士合力建立的「五星白鶴保護小區」已成為白鶴生活史中不可或缺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