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裡這種致癌物含量很高,那還能不能放心吃了?-虎嗅網

2020-11-22 虎嗅APP


聽到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這兩個詞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致癌?醃製食品?總之是不健康的是吧?


這是老觀念了。如果正常飲食,你每日吸收的最大硝酸鹽來源就是蔬菜,而冬天蔬菜的硝酸鹽含量尤其高。雖然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但是蔬菜裡的硝酸鹽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醃製肉才是癌症的幫兇。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對心血管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你的身體甚至還積極地吸收和利用它們。在某些情況下,你的身體還能主動製造亞硝酸鹽。


先來解釋一下硝酸鹽和癌症的聯繫。


是的,許多醃肉,比如香腸火腿培根裡就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而大量進食醃製食品是會增加癌症風險。


但是,這不是硝酸鹽/亞硝酸鹽的鍋,而是亞硝胺的鍋。



真正的致癌物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有抑菌的作用,所以是製作醃製食品等加工食品的合法添加劑。硝酸鹽本身是很穩定的物質,不容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而亞硝酸鹽的化學活性更強,一些細菌可以把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不過在酸性環境下,亞硝酸鹽會和來源於蛋白質的二級胺發生反應,生成亞硝胺基化合物,比如致癌的亞硝胺。而亞硝胺的致癌性,主要是因為它可以誘發點突變,就是說遺傳物質上的某個鹼基變成了另一種。



而在加熱的情況下,比如香煎培根,亞硝酸和二級胺還可以直接形成亞硝胺。臘肉的騷,是削骨的刀。


許多動物研究指出,因為亞硝胺,長期食用醃製肉類就可能增加胃腸癌風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科學執行官 Kate Allen 表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本身的致癌性並不高,但是它們的烹飪方式卻是高危因素。比如加工肉類裡的亞硝酸鹽和蛋白質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在高溫下它們就會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也因為這個原因,2010年硝酸鹽/亞硝酸鹽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但附加了一個條件:在可引起蛋白質亞硝化條件下。所謂的蛋白質亞硝化條件就是醃肉或醃菜+肉了。


2010年硝酸鹽/亞硝酸鹽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A類致癌物 

圖片來源:monographs.iarc.fr/agents-classified-by-the-iarc/


那亞硝胺有沒有什麼方法能破?有,抗氧化劑。


不少活體研究發現,抗氧化劑,比如大蒜、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綠茶都可以阻止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



為了減少亞硝胺等致癌物,美國的醃製肉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添加異抗壞血酸鈉或維生素C,用來阻止亞硝酸鹽和胺的反應。用這種方法處理後,醃製肉的亞硝酸鹽含量下降了80%。


所以,吃醃製食品的時候,加點蒜,吃點水果補充VC,或保溫杯來點綠茶,都能減少亞硝胺的形成。當然,我也不反對你枸杞保溫杯泡蒜+VC泡騰片。



能降壓的硝酸鹽



但醃製食品只是故事的第一篇章。我們每天吃下去的硝酸鹽,實際上主要來自蔬菜。


根據2017年歐洲食品安全局公布的一項研究,歐洲人每日攝入的硝酸鹽中,只有5%來自食品添加劑,但如果算上蔬菜和環境裡的硝酸鹽,那麼每人每天攝入的硝酸鹽就會超出 EFSA 的每日允許攝入量。


換言之,硝酸鹽的最大的來源是蔬菜和環境。如果硝酸鹽真的這麼糟糕,人類豈不是不應該多吃蔬菜,這不是和各種健康建議矛盾了麼?



蔬菜裡天然含有硝酸鹽,而菠菜和生菜最為富集;人體每日攝入的硝酸鹽中少於5%來自食品添加劑;如果把食品添加劑,來自食物和環境汙染的硝酸鹽都算入,則會超過 ADI。

圖片來源:www.efsa.europa.eu/sites/default/files/corporate_publications/files/nitrates-nitrites-170614.pdf


倫敦帝國學院的癌症學家 Amanda Cross 表示:「肉類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和癌症有關,但是我們並沒有發現植物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和癌症有關。


實際上,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硝酸鹽/亞硝酸鹽並不是一無是處的物質,甚至還有點點可愛,因為它對心血管系統有好處,能降低血壓,還有抑菌作用,人體也會積極吸收和利用它們呢。



先來解釋一下蔬菜裡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來源。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植物的「飯」,植物從土壤中吸收它們,然後合成生命活動所需物質。其中,硝酸鹽通常來自於天然礦物,而亞硝酸鹽通常是土壤中的微生物通過分解動物產生的。


你大概不知道,除了你吃下去的,你的身體還會請人代工製造亞硝酸鹽,你的嘴巴就是亞硝酸鹽的主要製造基地。



是這樣的,我們吃進去的25%的硝酸鹽會通過口水分泌到口腔裡,而其中的20%會被舌頭背面的厭氧菌轉化為亞硝酸鹽。


除了舌頭,腸道的細菌,還有人體細胞也會把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在十二指腸裡,硝酸鹽會被人體快速吸收,用來製造抑菌的氮氧化合物。如果它不幹什麼好事兒,你的身體這麼積極吸收它幹嘛呢,你說是吧?


所以人體要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來幹嘛呢?


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對人類的心血管系統很重要,它們作為信號分子,可以起到舒張血管的作用。


說到舒張血管,就不得不提一個諾獎分子——一氧化氮。



1998年,3位美國科學家 Robert F Furchgott、Ferid Murad 和 Louis J Ignarro 因為發現了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統中作為信號分子的作用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簡單來說,這些諾獎研究者和後繼者發現,一氧化氮可以擴張血管、降血壓,也和免疫活動以及和血小板聚集有關。如果身體裡的一氧化氮太少,那就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現在在治療心梗和心絞痛患者時,醫生也會讓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在人體內被轉化為擴張血管的一氧化氮。


是藥,也是炸藥的硝酸甘油。


重點來了:這個一氧化氮怎麼來到人體的呢?


人體內70%的一氧化氮來自一種叫做精氨酸的胺基酸。精氨酸的中文名來自——魚精蛋白,魚精蛋白在精子生成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被取了這個名字。精氨酸是苦的,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試一試。


以前科學家們認為,人體就只有這麼一條主動製造一氧化氮的通道,缺乏細菌那樣玩轉硝酸鹽的能力。不過在十多年前,第二種被發現了。


比如,2008年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某些緊急情況下,智人和齧齒動物的體細胞也可以用無機硝酸鹽製造亞硝酸鹽和一氧化氮嘛,而且亞硝酸鹽可以直接擴張血管。



其實,早在公元8世紀古人就意識到硝酸鹽的救心能力了。敦煌遺書《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中就有利用硝石治療心絞痛的記載。


該醫書寫道,病人要把硝石含在舌頭下面,過一會兒再合著口水咽下去。實際上,這就是讓舌頭下面的細菌把硝酸鉀還原成亞硝酸鹽,然後利用亞硝酸擴張血管的方法。


所以說一些愛吃鹹菜的同學的口水可能就有速效救心的作用,把睡美人吻醒的王子早飯大概吃了酸菜燉粉條還沒刷牙。


硝石(硝酸鉀)。《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註: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硝石五錢匕,雄黃一錢匕。上二味,共為極細末,啟病者舌,著散一匕於舌下,少時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隨涎咽下,必喻。圖片來源:mineral gallery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就這樣翻盤,這也很好地解釋了雖然蔬菜硝酸鹽含量高,但多吃蔬菜水果對心臟有好處的矛盾。


因為硝酸鹽/亞硝酸鹽對心血管的積極意義,近幾年來有不少學者開始質疑權威機構的硝酸鹽/亞硝酸鹽攝入標準,他們認為來自蔬菜的硝酸鹽/亞硝酸鹽和加工肉類的硝酸鹽/亞硝酸鹽要區別對待。


比如在2009年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一項被引用800多次的綜述中, 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者指出,由於美國聯邦政府倡導的能降低血壓的飲食——得舒飲食主要基於硝酸鹽含量很高的蔬菜水果,其硝酸鹽水平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的55倍,這些數據說明世衛組織等機構制定的植物來源硝酸鹽/亞硝酸鹽水平的制定基礎是有問題的。


得舒飲食(DASH)


當然,這並不是讓你狂補硝酸鹽/亞硝酸鹽。


如果一次性攝入2-9克的硝酸鹽就會中毒,血紅細胞會和過量硝酸鹽發生反應,無法攜氧運輸給全身,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中毒的人嘴唇和皮膚會變成藍色,就像傳說中的藍血人,嬰兒尤其容易受到硝酸鹽的影響。



2008年和2009年,香港就報告了2例藍嬰兒的案例,這兩個北鼻被爹媽餵了私家菜綠葉菜泥後變成了藍精靈。不過別擔心,兩個北鼻接受治療後就痊癒了。


硝酸鹽最多的蔬菜


最後,你大概想知道哪些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比較高。


2010年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市場上的73種蔬菜中,莧菜、小棠菜和白菜的硝酸鹽含量最高,均超過3500毫克/千克。


這幾種菜各地叫法不一樣,我把它們的圖片放出來給大家康康——





花菜、荷蘭尼德蘭豆、番茄、玉米、胡蘿蔔、土豆、蘆筍、豆芽的硝酸鹽含量相對少一些。


此外,冬季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比其他季節高


英國食品標準局在今年1月20日也公布了一份食物硝酸鹽監測的研究報告。2014-2019年間,該研究對英國本土以及進口的多種綠葉蔬菜進行了採樣,並在實驗室裡進行了硝酸鹽含量檢測。


結果發現,生菜和菠菜的硝酸鹽含量天然就很高,而蔬菜的硝酸鹽含量和季節顯著相關,夏天的硝酸鹽含量明顯低於冬季。



如果你真的很害怕硝酸鹽/亞硝酸鹽,那麼也有辦法,焯水+不吃剩菜就是了。


由於硝酸鹽溶於水,烹飪前清洗以及焯水都能降低它們的水平。上面提到的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研究發現,焯水3分鐘後,花菜、莧菜和芹菜的硝酸鹽下降了12%-31%不等。



當然,網上很多信息會告訴你,剩菜剩飯裡的亞硝酸鹽含量很高,這是真的,但並不全面。


實際上切好後放了一會兒的新鮮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很高。這是因為,植物細胞含有硝酸鹽還原酶。新鮮蔬菜被切碎的時候,破裂的細胞釋放出的硝酸鹽還原酶就會把環境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烹飪的高溫會使這些酶失活,但是煮好的食物長久放置,細菌會把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所以,蔬菜切好馬上焯水,焯水完快速吃掉就可以降低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水平了。



看完我們明白:吃飯不吃菜,省錢打小怪;吃素不吃肉,降壓還變瘦。


相關焦點

  • 不能吃的5種蔬菜「一級致癌物」
    被醫生列為「一級致癌物」的5種蔬菜,醫生從不吃大家好,我是墨凡,今天給大家講講有五種蔬菜在日常中經常見到,有會誤食之後造成的後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養生常識需求越來越高,養生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多吃一些綠色新鮮的蔬菜,認為營養價值豐富,多吃還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今天墨凡要提醒大家啦,有五種蔬菜醫生從來都不吃,被醫生列為「一級致癌物」。很多人對它卻愛不釋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咖啡含「致癌物」,還能放心喝嗎?
    那我們還能放心大膽地喝咖啡嗎?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食品營養與安全系主任陳芳表示,裁決之所以把咖啡和致癌聯繫在一起,與丙烯醯胺自帶的2A致癌物身份脫不開關係。早在1994年,丙烯醯胺就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了2A類致癌物。那麼什麼是2A類致癌物呢?即動物實驗中顯現明確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結果還尚未定論。
  • 餅乾含有致癌物不能吃了?
    還能放心吃餅乾嗎? 一、丙烯醯胺是什麼?1.餅乾裡為什麼會有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由「還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胺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和烤制過程中,通過「美拉德反應」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大家可能感覺很陌生,但其實它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烤肉、烤麵包等,這麼香、顏色那麼誘人,都是美拉德反應的作用。
  • 知名薯片檢出致癌物超標:還能讓孩子愉快地吃薯片嗎?
    但這個回應,顯然不能讓網友放心。某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確實超出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但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是「績效指標」,而非「安全限量指標」。 這下網友們更是一頭霧水了: 我們就想知道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薯片啊?丙烯醯胺究竟是個啥? 今天這篇文章,和大家詳細說一說,丙烯醯胺是什麼?
  • 都是一級致癌物,吃之前注意三件事
    在冬天裡,很多家庭都會備上一些臘肉,過年招待客人的時候,它們都會被製成美味佳餚。但每當你準備大吃一頓的時候,總會有人告訴你臘肉不健康,是一種強致癌物,實在是非常掃興。不過也有一些人會說,只要不吃煙燻臘肉就行,風乾臘肉是十分健康的。
  • 多吃蔬菜對身體好,但有一些蔬菜吃錯了,不僅傷腎傷肝還易致癌
    現在人生活條件變好了,經常吃一些大魚大肉,這時候就會懷念起一些野菜,不僅能解膩,營養價值也比較豐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野菜都適合食用,蕨菜當中含有毒性。蕨菜當中有一種成分叫做原蕨苷,這種物質屬於致癌物,吃下去之後,會導致DNA分子受損,從而可能會引起癌症。一些人認為蕨菜用開水燙過是不是就能食用了呢?小編建議還是少吃為好,開水並不能夠使蕨菜當中的致癌物都消失,所以吃下去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性的。
  • 得了甲狀腺疾病,還能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了?
    亦正亦邪的十字花科蔬菜   坊間有傳言稱,患甲狀腺疾病的人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   然而,你知道十字花科蔬菜這個家族有多龐大嗎?   十字花科蔬菜可以算是蔬菜中的第一大家族,西蘭花、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圓白菜、青菜、油菜、芥菜、薺菜、捲心菜、芥蘭、各種甘藍、西洋菜、雪裡紅、大頭菜、蕪菁、諸葛菜、芝麻菜、各種蘿蔔等等(胡蘿蔔除外,它是傘形科),甚至包括了調味料中的辣根、芥末(沒錯,就是你吃三文魚時蘸的那款)!大家看,這是不是幾乎包括了絕大部分的常見蔬菜了?
  • 這類致癌物食物中多的是,你肯定吃過!
    03 哪些食物中 丙烯醯胺含量很高? 一、油炸類食物 比如常吃的油條、油餅 等等油炸的麵製品 丙烯醯胺含量比較高 為200毫克/千克左右
  • 薯片中被檢測出致癌物,「丙烯醯胺」到底是啥?
    薯片堪稱零食界「翹楚」,中外薯片品牌多不勝數,但如何挑選一款美味又放心的薯片,實在是太難了!!!近日,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開展比較試驗,經檢測,安全指標方面,15款薯片樣品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重金屬汙染物、抗氧化劑均符合國標要求,且反式脂肪酸含量低。
  • 雞胸肉吃多了會長胖嗎?非但不能長胖,還能起到減肥的效果
    一提到減肥,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少吃肉多吃蔬菜,但是,其實,在某種情形下,實際上多吃肉的好處或許能起到很好的減肥效果,甚至,你多吃肉的話,就比如雞胸肉,很多人都認為雞胸肉是肉,肉吃多了就會長胖,但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誤區,事實上雞胸肉吃多了非但不能長胖,還有可能起到減肥的效果。
  • 「一公斤這種魚相當於250支香菸」?!屬「一類致癌物」
    預防胃癌,千萬要少吃「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而裡面提到的「這種魚」就是很多人常吃的燻魚吃燻魚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以後還能吃嗎?今天我們就好好地說一說燻魚致癌?國家食藥總局發布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中,「一類致癌物」中的編號69就是鹹魚。與鹹魚一樣,燻魚當中所含的苯並芘同樣是一種「一類致癌物」,它主要是由五個苯環組成的多環芳烴物質。既然是一類致癌物,那還能吃嗎?
  • 香椿亞硝酸鹽含量高,不能多吃?營養師:如果烹飪香椿是關鍵
    要說春季裡最個性的野菜,想必不少人都會想到香椿。它的存在和榴槤有一點兒像,愛的人會愛到骨頭裡,覺得它全身都是優點,不僅味道美,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但嫌棄香椿的人,卻完全受不了它的味道。
  • 這三種蔬菜有毒還致癌?現在看還不晚
    最近,網絡上一篇《這三種蔬菜「有毒」,別亂吃!》的文章引起眾多人的關注,文章稱蕨菜、紅鳳菜、折耳根具有毒性甚至致癌性。那麼,這些蔬菜真的如文章所說的那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解密這些「有毒「蔬菜。
  • 雞蛋裡有白色絮狀物,是寄生蟲嗎?還能不能放心吃了?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以及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適當常吃點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很多人在打開一個雞蛋時,會發現雞蛋裡面有一些白色的絮狀物,擔心是寄生蟲而不敢繼續食用,而且不是所有的雞蛋裡都有,只是有些有,不免讓人多想。雞蛋裡出現了白色絮狀物,真的是寄生蟲嗎?這種雞蛋還能不能吃了?哪些雞蛋最好別吃?早點了解,可能許多人都吃錯了。雞蛋裡的白色絮狀物是什麼東西?
  • 這些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現在看還不晚
    那,哪些東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離你最近的致癌物是什麼?想知道答案,仔細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隸屬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我們先來看看它對致癌物的分類!致癌物的分類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類。資料僅供參考1類致癌因子,即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屬於明確的人類致癌物。
  • 常見熟肉中含4種致癌物 不得癌才怪
    這樣,肉裡的亞硝酸鹽殘留量就會減少。不過,肉製品裡面常常添加的保水劑磷酸鹽則起到反作用,它會增加亞硝胺的生成量。 在肉腸和各種肉類醃製品、烤製品中添加各種香辛料,卻不僅僅是起到調味作用,還能夠減少致癌物的生成。
  • 土豆、紅薯、山藥因澱粉含量高,糖尿病人不能吃?聽聽醫生怎麼說
    土豆、紅薯、山藥因澱粉含量高,糖尿病人不能吃?聽聽醫生怎麼說1、土豆土豆的主要成分就是澱粉,同時也有著很高的蛋白質和賴氨酸、色氨酸等物質含量,另外土豆還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還有鉀、鋅、鐵、維生素、磷等物質,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
  • 補維C吃蔬菜還是水果?含量最高的3種蔬菜、3種水果,一起告訴你
    很多時候抵抗力差、或者精神頭不好,身邊人都會建議吃維生素C含片。其實日常我們從食物中就可以獲取足夠的維生素C,不需要額外通過藥物補充。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跟大家聊聊:補維C吃蔬菜還是水果?含量最高的3種蔬菜、3種水果,一起告訴你。
  • 水果蔬菜有殘留農藥?自從這樣做,我家蔬菜水果放心吃,別錯過
    水果蔬菜有殘留農藥?自從這樣做,我家蔬菜水果放心吃,別錯過居家生活,我們都離不開家用小電器的加入,冰箱更是我們常常用來儲存食物的便利廚房電器。平時上班比較忙,每次到了周末都會拉上小車去買菜買水果,一次買了能吃一周。相信這也是很多上班族的家常做法。
  • 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苯並芘,哪些食物中含量高?儘量少吃
    苯並芘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主要的原因就是苯並芘是有很強的致癌性,長期的食用含有苯並芘的食物就會為人體的腸胃、肺、食道等器官發生癌變,而且這種物質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是會受到影響的。雖然炸雞、薯條吃起來很香,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些油經過高溫的煉製之後就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苯並芘,不僅會造成身體內的脂肪含量過高,而且還容易造成癌症的發生,因此即使是嘴巴再饞,也是要控制好吃這類食物的次數,防止誘發細胞的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