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中國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誕生了無數為知名的企業家,其中有不少人是女性。俗話說得好,女性能頂半邊天,在創業的過程中,女企業家能夠起到的作用,可能比男性更強。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她拿3000元起家,同丈夫一起創業,最終將公司打造成為年營收3000億元的巨頭。她自己不僅入選了福布斯最傑出商業女性,還被人們稱為零售女王。此人便是來伊份的創始人,鬱瑞芬。
逃婚去上海,遇到"真命天子"
公開資料顯示,她出生於一個經商的家庭,因為經濟條件較好,所以從小養成愛吃零食的習慣。再加上常年在父母身邊的耳濡目染,開業讓她保持著對經商的濃厚興趣。90年代,已經長大成人的她拒絕了對婚事的安排,然後自己一個人跑到了上海。事實上,在她的骨子中一直具有對自由的嚮往,女性不該成為他人的附庸品,更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正是來到上海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因為在這裡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施永雷。兩人是在工作當中認識的,可以說是一見鍾情。此人很符合她對愛情的嚮往,更重要的是他具有經商的才華。最終兩人克服重重困難,正式結為夫妻。成婚之後,他們帶著身上僅有的3000元錢再次回到上海創業。
當時一年一度的電子展銷會,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展開,兩人決定在展會上租下一個攤位用來賣冰激凌機。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短短幾天時間就淨賺了8000元錢。這一次創業給了夫妻兩人信心,讓他們下定決定將創業進行到底。然而這樣的光景沒能維持一年,等到第二年展銷會時,賣冰激凌機的展位已經擴大到了5個之多。
鬱瑞芬明白,競爭對手已經看到了該行業的商機,想繼續賺錢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了。於是夫妻二人開始商量著怎麼重新創業,最終他們將目標瞄準了炒貨。只不過兩人當時都沒有什麼經驗,為此還專門跑到天目山找了一位師傅苦學了三個月的時間。
夫妻二人創業,瞄準炒貨行業
90年代末,他們在上海街頭租下一個攤位,正式開始了炒貨生意,並為門店取名為來伊份。開業當天人氣火爆,眾多炒貨被搶購一空。由此兩人的炒貨生意走上了正軌,此後鬱瑞芬又將連鎖經營的模式引入到零售行業。原來散裝的零食產品,被包裝成統一的商品,出售給消費者。
事實上,當年的零食行業主要還是以家庭作坊為主,不僅經營規模小,而且對於品質也無法保證。她想要打造的就是零食行業的領軍企業,讓人們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零食產品,並且對整個行業有所顛覆。兩人信心滿滿,覺得終於有機會可以大幹一場了,然而一場天災卻等待著他們。2002年,非典在全國範圍內爆發,給整個零售行業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很多企業零售額下降,實在撐不下去就破產了。
當時來伊份的經營也受到嚴重影響,但是現金流還足以支撐半年的時間。鬱瑞芬看到了行業慘狀卻覺得這正是一個品牌發展的機會。如果此時將關掉的零食門店收入囊中,不僅價格較低,而且以後的擴張成本會大大縮減。於是兩人一合計,以很低的價格,迅速將一批店鋪收購,加速了來伊份的擴張。非典疫情過後,零食行業重新煥發了生機,而來伊份靠著疫情期間拿下的門店,得以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打響品牌。
從2007年開始,來伊份的銷售業績開始大幅度增長,但鬱瑞芬卻始終保持當年創業時的本分。她曾經這樣說,如果要做食品企業,那麼需要考慮的不僅是怎樣讓銷售業績增長,更重要的是堅持做高品質的好產品,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消費者。所以,來伊份旗下的產品系列並不是隨市場變動,而是根據消費者的口味,通過研發後再生產,始終將消費者放在第一位。
經歷八年,最終成功上市
雖然來伊份已經做到了行業前列,但是卻始終無法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早在2008年,其估值就已經很高,各大資本機構也蜂擁而至,但企業在2012年還是沒能上市成功。因為一篇針對來伊份食品安全問題的文章,在網絡上開始流傳,加重了資本市場對其上市後的疑慮。不僅如此,當時很多消費者為此也放棄購買來伊份的產品,導致其銷售額暴降。
其實,在輿論風暴發生之後,鬱瑞芬非常重視,第一時間趕到了品質管理中心,查證是否真的有所謂的商品安全問題,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後來,政府有關部門對其產品和倉庫進行了抽查,同樣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此時已經能夠證明,來伊份是清白的,並沒有辜負消費者對自己的信任。
最終,在2016年來伊份正式在國內上市,鬱瑞芬夫婦終於實現了一個重要的心願。在上市之後,來伊份並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不僅升級了品牌而且在渠道方面也開始了戰略布局。一系列的舉動讓企業發展再上一個臺階,去年公司營收超過40億元,全國門店總數2800家,會員數量更是超過2800萬人。
總結:從一家小型的夫妻店,到如今成長為全國領先的零食巨頭,來伊份的發展歷程能夠給人們很多啟示。同時,鬱瑞芬夫婦的創業故事也十分精彩,從當初創建來伊份到最後上市,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尤其是非典疫情期間,如果沒抓住機會收購其他門店,恐怕其崛起並不會如此容易。說了這麼多,你還知道哪些知名的零食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