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魔幻創業:他靠吊牌一年入帳40億

2020-12-0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周佳麗,36氪經授權發布。

「萬物皆可南極人」

南極人,一定是史上最魔幻品牌。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今年以來,南極電商股價迅猛飆升,從今年3月下旬的9.7元左右,一路飆漲至7月的最高點24.41元,短短三個月漲幅超151%,甚至秒殺掉了同時期貴州茅臺逾60%的漲幅。截止發稿,南極電商的最新市值已經超過450億元。

成立於1997年,南極人以保暖內衣起家,早期創下4個月賣出1個億的驚人業績,由此開創了冬天穿保暖內衣的風潮。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南極人所在的紡織業大受衝擊,60後創始人張玉祥大刀闊斧直接砍掉生產端和銷售端,索性做起了品牌授權的生意。

靠著「南極人」這三個字,南極電商可謂躺著賺錢,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高達28億元,狂賺了7億元,堪稱「賣標狂魔」。現在,南極人囊括了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品類,被網友戲稱「萬物皆可南極人」。憑藉著這個不起眼的商業帝國,創始人張玉祥、朱雪蓮夫婦以145億元身家登陸《胡潤百富榜》。

34歲創業賣保暖內衣,4個月賣出1個億,這對夫婦坐擁145億

這是一個神奇的品牌,而它的起點是保暖內衣。

1997年,上海一家名為「兆林實業」的公司推出了保暖內衣,當年銷量高達28萬套。在遍地巧裁縫的江浙滬,越來越多人開始盯上保暖內衣這一產品,上海人張玉祥也不例外。嗅到了保暖內衣行業的巨大商機,張玉祥不安於國企的「鐵飯碗」,果斷辭職下海做起了服裝生意,創辦了南極人。這一年,張玉祥34歲。

為了快速在市場佔得一席之地,急需資金的張玉祥想到了一個捷徑:讓經銷商提前注入貨款,自己保證提供產品與品牌。在他看來,這好比「借雞生蛋」,不僅可以提高抗風險的能力,還能實現多贏。

於是,張玉祥四處招商求錢,宣講募資,好不容易才籌集到300萬元,迅速投入到了保暖內衣的生產中。短短4個月時間,南極人總營業額就達到了1億元,率先在上海打開了市場,冬天穿保暖內衣也成為那個時期的新風尚。

張玉祥十分注重打造品牌,為打開知名度,不惜斥巨資拿下央視黃金廣告時間點植入了15秒廣告,「南極人不怕冷」也成為70後、80後熟知的廣告語。後來,南極人繼續利用明星的影響力,請來了劉德華、葛優、袁詠儀、黃海波等明星擔任品牌的代言人。

保暖內衣大獲成功之後,南極人開始進軍羽絨服行業,另闢蹊徑推出「都市羽絨服」的概念,花300多萬請來知名設計師進行設計和創新,成功從當時的羽絨服巨頭波司登手中搶得一杯羹。資料顯示,到了2004年,南極人累計實現銷售額達10億元,並全面進入保暖、休閒、羽絨、毛衫、家紡等紡織品領域。

2008年是南極電商發展史上的轉折之年。這一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南極人也未能倖免,廠商們的訂單越來越少、價格越壓越低,但勞動力的價格卻在逐漸攀升。與此同時,保暖內衣行業產品單一、款式老化、供應鏈過剩等問題也開始逐漸暴露,內憂外患下,南極人在狂奔的第十個年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風雨欲來,張玉祥思索再三認為,從保暖內衣到羽絨服,雖然創收巨大,但是看不到未來。反過來,如果進行創新,提高品牌效力,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就這樣,張玉祥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砍掉南極人生產和銷售端自營環節,賣掉所有工廠,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品牌,做起了輕資產的品牌授權生意。

至此,南極人開闢了另一道通往財富的隱秘路徑。不賣產品,只賣品牌,使得張玉祥每年坐收十餘個億,身家也是水漲船高,成為服裝界的「隱形富豪」。2020年,張玉祥、朱雪蓮夫婦以145億元身家登陸《胡潤百富榜》。

搭上電商東風,成功借殼上市,今年市值猛漲370億

對南極人而言,更具戲劇性的發展還在後頭。

只剩品牌的南極人,迅速搭上了國內電商的快車。2012年,網際網路產業不斷發展,張玉祥再次抓住時機將南極人轉型成為一家電商服務型企業,為供應商和經銷商提供一站式生態綜合服務。

針對這一系列的動作,張玉祥認為,這樣的模式既保留了南極人品牌的核心價值,又實現了場、貨、人的精準配置和資源的合理分工,從單一服裝品牌運營升級為產業生態服務。「當別人在賣產品的時候,我們賣品牌,當別人賣品牌的時候,我們賣服務。」

同一年,淘寶B2C平臺「淘寶商城」更名「天貓」,阿里系電商平臺的流量和資源開始向品牌商家傾斜。隨著天貓店鋪邀請制的推出,沒有品牌資源的商家開始將方向聚焦到品牌方的授權,再加上已經得到市場驗證的品牌,可以為店鋪帶來更多的訂單和更高的溢價。這個時候,全品類授權的南極人成了「香餑餑」。

品牌授權由此在業內興起,不過南極人的授權門檻並不算高。據《南方周末》2018年的一則報導顯示,以天貓為例,恆源祥的合作工廠需要繳納100萬元保證金,南極人卻只需繳納10萬元。原本僅售79元的牛仔褲在貼了南極人的吊牌後,可以在天貓南極人專賣店賣出129元的價格,除去給南極人的8元品牌授權費,商家仍然能從中獲得42元的溢價利潤。

如何讓這門掛牌行當變成真正的資本生意,借殼上市是最捷徑。2016年,南極電商作價23.44億元借殼新民科技成功上市,正式邁進A股資本市場,南極電商由此誕生。登陸A股後,南極電商更是狂飆猛進,屢創新高。

上市至今,南極電商股價累計漲超550%,市值已經翻了5倍之多。特別是今年以來,南極電商股價一路見漲,從年初最低9元,一路攀升至7月份的最高24.41元,市值從最低221億元上升至最高599億元,猛漲超370億。

隱形消費品帝國浮現:「萬物皆可南極人」,靠授權一年賺40億

靠著這張「南極人」招牌,張玉祥打造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品王國。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商品類目,幾乎都可以申請授權。」在各大電商平臺,南極人的業務已經涉及到了內褲、乳膠枕墊、口罩以及電熱毯、內衣、紙尿褲和洗腳桶等等。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今年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中,南極人與小米、華為一起,取代了耐克、雅詩蘭黛和蘋果等國際大牌,成為95後購物車裡最常見的中國製造品牌。

在歷年的雙十一電商大戰中,南極人接連創下了令業內嘆為觀止的成績。2014年雙十一,南極人取得了單天1.8億元的銷售成績;2016年雙十一創收6.3億元,2018年11.6億元,2019年15.4億元,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

南極電商每年按每家店鋪GMV的3%-6%抽成來收取品牌服務費,這龐大的數字為其帶來了令同業豔羨的成績單。據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南極電商營業總收入約27.72億元,同比增長4.73%;歸母淨利潤約7.22億元,同比增長19.9%。而在2019年度,南極電商實現營收39.07億元,淨利潤達12.06億元,毛利率高達93.36%,堪比茅臺。

這意味著,在無工廠、0生產的情況下,獨獨靠掛牌授權,南極電商一年躺賺了12億元。不過,在財富之路上飛馳的南極電商,因質量等問題爭議滿滿,一度被相關部門點名。

2020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2019年第二批網售商品質量不合格名單中,南極電商的旅行箱包赫然在列。隨後7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南極電商授權商標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抽查不合格。有網友表示「南極人、北極絨等品牌賣吊牌後,質量要看運氣」。

不過,對於貼牌這門生意,張玉祥仍堅定看好。他常常說這樣一句話:「把可口可樂的所有工廠燒光,只要這個品牌還在,就能在一夜間恢復生產。」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魔幻品牌:靠貼牌一年狂賺13億,市值超580億
    來源:新芽NewSeed「擁有一個史上最最最奇葩的商業模式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國貨品牌「南極人」完全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成立於1997年的南極人,最早的時候僅僅是一家內衣企業。不得不說,「城會玩」的南極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魔幻的消費品牌。南極人: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南極人真正讓大眾注意到的一件事是其股價飆升。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靠吊牌年入近40億,南極人是怎麼做到的?
    在今年5月分天貓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數據中,南極人更是與華為、小米一起成為了95後購物車裡的最愛。除此之外,張玉祥還四處招商引資,竟也被他籌集到了300萬。所得款項全部用來投入到保暖內衣的生產中。僅僅4個月,靠著「借雞生蛋」,南極人的總營業額就達到了1個億。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在當前的商業模式中,品牌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品牌效應往往比產品本身的價值要高得多,它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消費者的增多和售價的提高。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 中國消費者被「騙」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又到一年「寒冬」,相信北方的小夥伴少不了要給自己買幾套保暖內衣。說起保暖內衣,相信像南極人、恆源祥都是很多小夥伴的首選。近些年來,南極人採取「賣吊牌」的方式,一直以來被外界所詬病。但是從2020年雙十一的戰績來看,南極人多年布局網際網路電商轉型之路走得似乎「還不錯」。
  • 魔幻品牌南極人: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南極人:只賣吊牌的中國名牌2008年是南極人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憑藉不錯的產品質量和瘋狂傳播的電視廣告,南極人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在保暖服飾領域,其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始終位居前列。過去一年,南極人的授權範圍還在進一步擴大。根據其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其最新合作供應商數量為1113家,合作經銷商為4513家,授權店鋪為 5800家,增幅分別為28.5%、7.8%、4.9%。
  • 又一廠商「欺騙」國人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撈金」數億
    南極人近些年來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來「撈金」,轉型電商行業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今年的雙十一,很多消費者都趁著搞活動,為這個冬天備足了保暖內衣,因此南極人在這個雙十一的戰績相當不錯,銷售額突破了15億,在天貓眾多品牌中佔據了第15的排名。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兼而有之。但當二者只能選其一時,相信有部分企業會選擇後者,比如南極人。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首創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憑一句「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語迅速佔領市場。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在4月內創下了1個億銷售額的記錄。
  • 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靠品牌授權服務  一年賺將近9億  金妹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夢遐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十分之豐富。
  • 靠賣吊牌賺40億?老闆身價猛增60億,萬物皆可南極人該咋看?
    雙十一臨近,靠著19.9元5雙的襪子、領券7.9元的電動牙刷、券後29.8元的保溫杯……「南極人」再度刷屏各大電商平臺。做著「賣南極人吊牌」生意的南極電商也因此再度迎來「紙面黃金」變「真金白銀」的機會。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 靠商標一年賣了9個億,停產的南極人,質量誰給保證?
    靠商標,一年9個億不是說南極人早已停產了嗎,為什麼電商平臺上還有那麼多南極人產品呢?實際上,「南極人」的產品已不是哪家獨享,只要你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人:我是南極人,我們不生產商品,只是標牌的搬運工。
  • 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裡,他靠「三個字」躺賺140億,還在傻傻買單?
    正因為這個現象的存在,有的企業即使什麼都不幹,每年都能夠「躺賺」大把鈔票,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南極人這個品牌。 南極人靠著「賣吊牌」可以說是一本萬利,因此很多商家開始模仿它的路線賺錢。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以至於現在,無論是零食、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你都能見到南極人的正品吊牌。為什麼南極人吊牌這麼好賣?據一家自營企業的老闆介紹:他們生產的牛仔褲,在自家天貓旗艦店的售價是兩件79元,但是掛上南極人的吊牌後,在南極人的專賣店賣可以賣到兩件129元。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 停產多年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收入13億,雙十一你會買它嗎
    2008年開始,南極人開始了「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的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從那時起,南極人就砍掉了自己的生產和銷售環節,並且賣掉了經營了多年的工廠,只保留了「南極人」這個品牌。2015年,南極人停止了門店銷售和直銷,開始了「瘋狂的授權模式」。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一年商標賣9億 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去年《南方周末》曾報導過南極電商,這個公司已經不生產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換句話說,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產品生產銷售啥的他一概不管。怪不得如今又回歸線下一時也讓監管摸不著頭腦,要南極電商說清楚是否存在同業競爭,並補充說明控股股東是否違反同業競爭的相關承諾。
  • 一年賺13億,產品沒一個「真貨」
    誰能想到光是靠著「南極人」這3個字,老闆的財富就達到上百億之高了,然而南極人旗下的所有產品沒有一個是自己公司生產的。也就是說在市面上售賣的所有南極人品牌,除了商標沒一個是「真貨」。因為南極人早就走上了只賣吊牌為生的道路了,從今年上半年南極人的營收來看,達到16.26億元,歸母淨利潤達到4.31億元。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這5800家店鋪為什麼願意花錢給南極人一位企業諮詢行業人士稱,對於一個小企業來說,擁有了南極人的光環,意味著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