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出門就已經感受到寒風刺骨,這時候保暖內衣也該派上用場了。尤其是北方地區,沒有保暖內衣的冬天,可以說是「不完整」的。而每年一到秋冬季節,自然都會被這一品牌霸屏,在各大電商平臺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作為曾經保暖內衣領域的「老大哥」,如今這一品牌涉及的領域早就不單單是保暖內衣這一種了。不管是保溫杯、汽車坐墊還是電動牙刷,只要你能想到的領域都有它。說到這裡相信有人已經猜到了,這一品牌就是南極人。
誰能想到光是靠著「南極人」這3個字,老闆的財富就達到上百億之高了,然而南極人旗下的所有產品沒有一個是自己公司生產的。
也就是說在市面上售賣的所有南極人品牌,除了商標沒一個是「真貨」。因為南極人早就走上了只賣吊牌為生的道路了,從今年上半年南極人的營收來看,達到16.26億元,歸母淨利潤達到4.31億元。換句話來說,僅半年時間南極人就入帳16億,這樣的盈利水平一般公司還真達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營收39.07億之高,其中貼牌業務的營收就達到13.05億元。而高達百億市值的南極人,卻只有吊牌值錢,產品全都靠品牌授權。這一模式還是令人比較驚訝的,當然除了南極人之外,恆源祥、北極絨還有俞兆林這幾家保暖內衣品牌,也早就走向了品牌授權的模式。
根據財報顯示,南極電商的主營業務產品毛利率可以達到94.04%之高,這一毛利率甚至連茅臺都自愧不如。事實上早在2008年開始,南極人就砍掉了旗下生產端和銷售端自營環節。經營了十多年的工廠被賣,最後只保留了「南極人」這一品牌。自那以後公司就專心經營不生產商品,只賣吊牌的生意。
而這也恰恰成為了南極人賺錢的關鍵,沒有一家工廠的南極人,盈利能力卻比以前更強。當然在這種品牌授權的道路上,迪士尼才算是真正的「鼻祖」。雖然南極人並不是最早走向這一道路的,然而在這門生意上不得不說南極人是經營的最出色的。
很多人好奇明明貼牌公司不只南極人這一家,為什麼偏偏只有南極人在眾多國產貼牌企業中「吃香」呢?對此內行指出,可以說是時代造就了南極人。從一開始自己生產,到後來只賣吊牌,南極人幾次轉型都恰好趕上了關鍵時間節點。
簡單點來說,就像以前淘寶需要品牌入駐,不過那時候很多大品牌並不願意入駐淘寶、天貓。而這時候南極人卻十分樂意配合,正好抓住了電商的風口。發展至今逐漸變為「萬物皆可南極人」的架勢,然而消費者卻發現南極人這一品牌的質量參差不齊。
能不能買到質量好的商品,只能看運氣。因為電商平臺隨便一搜都是南極人這一品牌,至於拿到手的商品質量如何,就不好說了。對於南極人來說,「賣吊牌」同樣也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前幾年雖然靠著這一模式狂賺,然而為此影響了品牌聲譽,消費者逐漸對這一品牌產生質疑。在電商平臺關於這一品牌的投訴也層出不窮,不少產品在抽檢中還出現了不合格的情況。
如果南極人繼續給錢就賣吊牌的話,未來面臨的局面也是可想而知的。不知道經常喜歡買南極人這一品牌的人群,是否知道你買的產品早就只剩吊牌為「真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