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家旗艦店,說真也真,說假也假
1998年,南極人公司在上海成立,首創了保暖內衣產品。在內衣領域,南極人公司算是是中國最早成立並且成功的內衣企業之一。於是,南極人又開始拓展更多業務方向:家紡、箱包、居家日用、個人護理等等基本都涉足到了。
對於南極人,大部分人是持信任態度的,並且還有網友專門點讚南極人的保暖內衣:「防寒保暖內衣雖然輕薄,保暖效果卻極好,北方人在冬天人手一件。」也是憑藉不錯的產品品質和廣告的宣傳,讓南極人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
但是這幾年,南極人卻出現了迷之操作。搜索「南極人」出來的旗艦店、官方店、企業店、專賣店、直銷店、工廠店、直營店等店鋪數不勝數。但仔細觀察,每一家南極人其實都不太一樣,甚至還出現了「南極人食品旗艦店」。如果都是真的,那南極人品牌在線上平臺的「擴張」速度未免有些快的離譜。
而事實上,這些店鋪是真的,但也是假的。
一切的轉折點都源於2008年的搖身一變
最初的10幾年,南極人一直是生產和銷售一體,擁有自己的工廠和銷售渠道,長期以來都保持著自產自銷。但是2008年,南極人「轉型」了。它不再生產和銷售服裝,主營業務也已經更改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收取品牌綜合授權服務費和經銷商品牌授權費等。
據統計,南極人上遊授權生產商達800多家,下遊授權經銷商達4000多家,授權店鋪多達近6000家。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玻璃杯、汽車坐墊等都有南極人正品吊牌,號稱「萬物皆可南極人」。
也就是說,南極人已經從傳統的服裝生產商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電商企業,美其名曰:轉型網際網路企業。憑著這招,南極人一年賺13億。
當然,在商業上這也屬於絕對正規合法的行為。所以,我們也沒法說這些合作工廠生產的商品就是假貨,畢竟品牌確實是真的。
不過,品牌授權對南極人來說,真的穩賺不賠嗎?
憑知名度單方面硬撐的南極人的未來
由於過低的授權門檻,南極人的蠶絲被、內衣、童裝、捲髮棒、棉服等產品經常登上國家質檢部門和消費者協會的黑名單。不僅沒有嚴格的品控,而且因貼牌而導致的市場價格亂象也讓南極人正在遭遇著品牌信任危機。
銷量集中於低端市場,不敵其他品牌
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目前京東商城的銷量TOP10品牌排行榜中,南極人以15.2%的市佔比排名第三。然而在銷額排行榜中,南極人卻只退居第五,且與前三名相差甚遠。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市場洞察』
對比不同價格區間的品牌銷量情況,我們就能看出,南極人的銷售主要集中在0—99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品牌。但在100元及以上價格段,南極人遠不敵其他品牌。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市場洞察』
新品牌興起,南極人主場地位動搖
雖然在低端市場,南極人仍佔著主導地位,但新興品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俞兆林、莫代爾、貓人等品牌正在逐漸蠶食南極人的主場。
並且從各品牌熱銷商品的均價來看,儘管已經是低價,南極人的產品均價還是基本低於其他品牌。其中,南極人的無痕聚攏內衣單價28元,成為榜單中的最低價。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市場洞察』
不難想像,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商平臺,若是南極人繼續不重視產品質量,恐怕也只能使品牌走向深淵。
不過,靠賣商標過日子的,可不只南極人。北極絨、恆源祥、鱷魚、泰迪、PONY等品牌的產品,其實也都不是品牌自身工廠產的,而是某些雜牌小作坊生產之後,貼上了正版的商標。
南極人的一步步倒退,也是對其他品牌的提醒。品牌方在拓展經銷商時,也可能遇上類似「假貨」、「亂價」的情況,注意產品品質的把控、產品價格體系的監管和各平臺的店鋪監控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