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老牌企業,靠「貼牌」躺賺17年?忽悠全國男女,國人該醒了!

2021-01-20 聚富財經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下,國人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網絡。這兩年,「直播帶貨」異常火熱。當有一款產品被無數人推薦的時候,一定會成為當時的「火爆單品」。如今的網絡時代下,廣告傳播的速度更快了,所以更多商家也願意直接出錢打廣告,一般都能引起不小的反響。而國人買東西總會「隨大流」,當別人誇好,或者是這個產品「隨處可見」的時候,往往就會掏錢買單了。

為此,這也是很多企業不將錢花在研發產品上,而大筆花在廣告宣傳上的原因。很明顯,後者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和銷量。但是,光靠嘴皮子宣傳的產品,真的走得長遠嗎?

我國有不少靠著廣告宣傳而一夜爆火的產品,而在廣告宣傳中,「明星代言」無非是影響力最大、效果最顯著的一種方式了。

畢竟,「明顯效應」也不是說著玩的,率先就是明星的「粉絲」們一定會為他們的偶像買單。其次,因為明星的公眾影響力、身份因素等,國人們都覺得非常有保障!所以,各大企業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並且將「明星效應」這一點把握得死死地。

要說,將「明星效應」玩得風生水起的企業,一定就要提到「仁和藥業」了。聽到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仁和藥業成立於2000年,也算是國內比較老牌的製藥企業了,並且仁和旗下的產品更是滲透進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為什麼說仁和藥業將「明星效應」玩得很厲害呢?

舉幾個例子,說不定就能喚起大家的記憶。周杰倫、梁靜茹、劉謙都曾代言過旗下品牌「閃亮滴眼露」;宋丹丹等4位「家有兒女」主演代言兒童感冒藥「優卡丹」;任靜、付笛生代言「婦炎潔」;陳道明、王剛代言「可立克」;趙本山、小瀋陽等代言「清火膠囊」……

以上提到的幾個品牌,都是仁和藥業旗下的「明星產品」,並且仁和請過來的明星都非常大牌、貼地氣。現在還能回想到,當時「婦炎潔」在各大電視頻道上的廣告可謂是傳遍了大街小巷,一句「洗洗更健康」讓無數女性為它買單。而任靜、付笛生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讓國人非常安心購買。

再說說周杰倫、梁靜茹代言的「閃亮滴眼露」,這兩個人都是響噹噹的流量明星,而一句「閃亮滴眼液,誰用誰閃亮」的廣告詞,讓很多學生更是人手一個……

其他的明星產品都不用說了,請來的明星一個比一個大牌,一個比一個更受國人的信賴。而因為仁和藥業的廣告運作,其旗下不少產品都曾在中國社會上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明星產品就真的好用嗎?2012年,可立克深陷毒膠囊事件;2012年12月,閃亮滴眼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優卡丹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這些「醜聞」,都讓仁和備受打擊。

更離譜的一點是什麼呢?據悉,從2003年開始,仁和就沒有再推出什麼「明星產品」了。但是,不知大家發現沒有?這幾年,在網絡上還是能不斷看到仁和旗下的「新產品」誕生。那麼,17年沒推出新產品的仁和藥業,網上的「仁和牌」又從哪裡來呢?

說出來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其實,仁和早就走上了「南極人」的路子——靠「賣牌子」賺錢。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家的牌子賣給其他商家,無論別人產出什麼商品,都能用「仁和」來做噱頭賺錢。

漸漸地,仁和已經成為了上文提到的「輕研發、重營銷」的企業。數據顯示,在2018年的時候,仁和的銷量費用高達7.78億,是研發費用的26倍!

現在,在某網購平臺上搜索「仁和」,跳出來的產品有很多,例如「仁和複合益生菌」、「仁和美白祛斑面膜」、「仁和酵素」、「仁和祛疤膏」……這些產品的所屬店鋪全都是「仁和XX旗艦店」,毋庸置疑,這些都是仁和官方授權的店鋪。但是,對於仁和而言,不管你賣什麼產品,質量怎麼樣,給錢就行!

這些網絡上的「貼牌產品」有多坑?一款打著仁和旗號,名為「魔婭仁和泉色調理貼」的產品,據說能調理子宮肌瘤、盆腔積液等婦科問題,甚至還能解決不孕不育。但是,這其實就是一個具有殺菌作用的衛生護墊!關鍵是,一盒200塊!你說,可不可笑?

賺著女性的錢不說,男性自然也沒有放過。一款名為「仁和益陽春腎寶露」的產品,據悉能壯陽壯腰、補血益氣等。但是,這款產品只是一款殺菌劑罷了,說起來和消毒液沒什麼區別……而這種產品,市面上還有很多很多,國人就這樣交了「智商稅」

很多貼著「仁和」名頭的代理商,在售賣產品的時候都會一再強調「請認準製藥企業大品牌」。但是,這些「仁和產品」也只是僅僅有著「仁和」的名字而已,至於產品是否確有奇效?是否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這些都無從知曉。

其實,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仁和的品牌形象,一旦一家企業開始走向「貼牌」的路子,只想著「躺賺」的話,時間一久,也不再會有國人傻傻買單了!

說起來,「南極人」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曾經的南極人,是中國馳名品牌,其在保暖內衣領域中,一直佔據國內大份額的市場。

但是,如今的南極人只是靠著「貼牌」而生,網上貼著「南極人」賣東西的商家一抓一大把。因為貼著「南極人」的品牌,他們不愁東西賣不出去,並且還能依靠這個品牌將產品價格拉升,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而另一個國產品牌「恆源祥」,也早就走上了「貼牌混日子」的生活……

南極人和恆源祥的「貼牌」一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提到「仁和藥業」,很多人可能並不知悉。但是,仁和卻更值得我們關注!這是一家製藥企業,很多產品的使用都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一旦出了事,引起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話說回來,這些靠著「品牌效應」混日子的企業,不知還能走多久……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裡,他靠「三個字」躺賺140億,還在傻傻買單?
    正因為這個現象的存在,有的企業即使什麼都不幹,每年都能夠「躺賺」大把鈔票,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南極人這個品牌。 南極人靠著「賣吊牌」可以說是一本萬利,因此很多商家開始模仿它的路線賺錢。
  • 史上最魔幻品牌:靠貼牌一年狂賺13億,市值超580億
    這個神操作讓一家生產消費產品的企業在沒有一間工廠和代工廠的情況下,年收入高達39.1億元,2019年更是狂賺12億元。不得不說,「城會玩」的南極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魔幻的消費品牌。南極人正式變成了南極電商——轉型成為一家電商服務型企業,這種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是很難想像的,你不得不佩服張玉祥的眼光。不過,問題也隨之到來,既然砍掉了工廠和經銷商,那這麼多南極人的產品在哪生產?又靠誰鋪市場呢?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南極人」這個品牌,大家肯定不陌生,它是我國最早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了保暖內衣產品,在內衣行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不少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會十分注重品牌的選擇。大家認為購買大品牌的產品,總會有所保障,產品質量肯定是不會差的。
  • 品牌故事:被污衊成貼牌的西屋電氣
    17年AWE展會中被盜走的破壁機和風扇而到了1910年的時候,西屋電氣就已經進入中國了,並且在1917年北洋政府合資開設中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更有甚者,由於西屋在家用電器方面的生產方式為中國工廠生產,品牌口碑被潑的髒水的方式越來越多,更是被污衊成貼牌貨。要知道的是,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強的工業產業鏈以及最龐大的工廠群,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國企業依託中國的工廠生產完美的產品,西屋亦不例外,通過授權企業工廠對西屋的產品進行生產以及品牌運營,是正常且必要的做法。
  • 這個「躺賺」騙局坑了全國多地網友!
    躺賺模式你真敢信?投698元共享洗衣機「躺賺」上萬元?」,每天就能收到30元的「收益」,推薦別人還有獎勵——沒有考察、沒有見過機器,來自全國多地的人還是加入了這個「項目」,「投資」多的超過2萬元,一般也在數千元,還介紹親朋好友加入。
  • 貼牌宇宙「南極人」如何坑消費者的錢?
    「其他服務」則包括「保理業務」、「自媒體流量變現」以及標註了「該業務是公司逐步收縮的業務」的「園區平臺服務」和「貨品銷售」。南極人早已經砍掉了它所有自營工廠和銷售環節,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賣吊牌公司,也就是惡名遠揚的貼牌大廠。 根據2019財報數據顯示,南極人合作供應商數量有1113家,合作經銷商有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光是品牌授權,2019年就給這個公司賺了13億,佔據整家公司營收的33.2%。 A股電商毛利之王,國內頭號賣標狂魔,恐怖如斯。
  • 同為貼牌,為何只有它「吃香」?一年賺13億,產品沒一個「真貨」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出門就已經感受到寒風刺骨,這時候保暖內衣也該派上用場了。尤其是北方地區,沒有保暖內衣的冬天,可以說是「不完整」的。而每年一到秋冬季節,自然都會被這一品牌霸屏,在各大電商平臺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欺騙」中國消費者多年,靠「賣吊牌」年賺30億,原廠竟早已倒閉
    如果你在電商平臺上搜索與「南極人」相關的商鋪,你會發現除了官方店、企業店、專賣店外,還有直銷店、工廠店、自營店,大小羅列總有幾百家商店,讓人眼花繚亂。南極人曾經在內衣行業可謂是聲名鵲起。在還做保暖服裝的同時,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瘋狂的廣告宣傳,它迅速風靡全國,成為知名品牌。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也就是說,南極人不用自己生產,只用授權給其他代工廠就可以「躺賺」了。所以現在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南極人,只是有「南極人」的商標而已,質量參差不齊。 據了解,現在南極人的品牌授權生產商有800多家,授權的商鋪達到了4000多家,曾經家喻戶曉的大品牌,現在徹底走上了「賣吊牌」的道路。
  • 「天使」與「惡魔」同體,南極人的貼牌生意是長久之計嗎?
    1998年,保暖內衣品類開始時興,張玉祥敏銳地抓住商機,推出「棉+萊卡」的材質概念。在南極人的廣告片中,正值青春年少的天王劉德華,身著南極人保暖內衣,操著一口不流利的港普念著廣告詞,讓南極人迅速火遍全國。隨後,以南極人為首的紡織品牌迎來了黃金時代。數據顯示,中國加入WTO之後,紡織品出口持續增長,2002到2004年出口增長率分別為16%、28%和21%。
  • 又一品牌早變「貼牌貨」,一年狂賺12億,多少人交過「智商稅」?
    成立於1997年的南極人,其實最早是以生產內衣為主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品牌卻逐漸「變了味」。以前只是生產內衣,後來旗下的產品包括內衣、母嬰、汽車配飾、保溫杯以及家電等多種品類。簡單點來說,任何你能想到的領域都能看到南極人的身影。
  • 停產10年卻一樣可以年入40億,南極人的貼牌之路,還能走多遠?
    說起南極人這個品牌,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三個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而說到南極人最好的產品,當然就是它的保暖內衣了。然而,或許很多人也都發現了,曾經以保暖內衣為主營業務的南極人,如今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 深圳女子身患肺癌,卻被忽悠慘了
    這兩天我們《第一現場》獨家報導了一款「忽悠界的集大成者」——「瑞宏精誠金字塔」。李某說,不僅是金屬貼牌,貨架上這些鏡子、手機支架、美容器等待,全都是傳說中的「能量產品」。 用鏡子的背面按摩眼角和臉頰,可以使皮膚細膩和淡化眼角細紋,還會讓您在半夜笑醒。
  • 貼牌企業問題不斷,品牌方電商監控勢在必行
    上百家旗艦店,說真也真,說假也假1998年,南極人公司在上海成立,首創了保暖內衣產品。在內衣領域,南極人公司算是是中國最早成立並且成功的內衣企業之一。一切的轉折點都源於2008年的搖身一變最初的10幾年,南極人一直是生產和銷售一體,擁有自己的工廠和銷售渠道,長期以來都保持著自產自銷。但是2008年,南極人「轉型」了。它不再生產和銷售服裝,主營業務也已經更改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收取品牌綜合授權服務費和經銷商品牌授權費等。
  • 這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殼,拿到一個,十多天就能躺賺幾十億!
    這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殼,拿到一個,十多天就能躺賺幾十億!2016-11-20 15:32:49 最近兩年,由於排隊等待IPO的公司太多,為了儘快上市融資,不少大型企業選擇借殼這條途徑
  • 用戶躺贏,品牌躺賺,躺平設計家重構5萬億家裝家居業
    在何興華看來,阿里2019年戰略投資紅星美凱龍,是一個極為積極的正向變量,參與助力紅星美凱龍「從位置流量思維到用戶流量思維的進化」,不僅帶來了線上的新增量,也加速了企業的數位化升級和全域流量製造能力。 今年雙11,紅星美凱龍再次「乘風破浪」,位列天貓住宅家具、家裝主材、全屋定製品類旗艦店銷售排名第一。
  • 左旋肉鹼現「貼牌」怪圈 功效引爭議
    「貼牌」  6月13日晚,針對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CFDA)通報的廣東長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東長興)存在同一產品使用多種不同商標、不同標籤包裝盒的情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新金融記者作出回應。
  • 「給腸子洗洗澡」忽悠國人十幾年,真相竟是這樣!
    廣告詞裡說,清腸排宿便,輕鬆瘦掉十幾斤,排毒,美容又養顏……真相是,宿便這個詞,是不良商家為不懂醫學知識的普通人量身定做出來,專門忽悠人的。不信,我們一起細品一下。1 流行十幾年的清宿便是假的細品1:一次性解決好幾個常見病。
  • 餘額寶貨基收益率重回2% 閒錢「躺賺」時代又回來了?_手機網易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11月26日,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過2%的貨幣基金共有593隻,佔全部貨幣基金的83%。其中,邁過3%門檻的貨幣基金共有9隻。貨基整體回暖,是否意味著「躺賺」的日子又回來了?八成貨基收益率超2%貨幣基金近期出現回暖跡象。
  • 化解「貼牌」依賴 寧波製造向「自主品牌」要出路
    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劇增、人民幣匯率變動壓力與日俱增,對於寧波大多數以貼牌生產為生的出口企業而言,憑藉低成本競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貼牌企業也開始面臨一系列的生存危機。    變,或者亡,是大多數寧波紡織服裝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向內銷市場要增長,以自主品牌打天下,成為部分寧波紡企尋求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