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解密」輔助診療工具 推想科技醫療圖像標記方法

2020-11-29 愛集微APP

【嘉德點評】推想科技發明的醫療圖像標記方法,通過在虛擬實境設備中對三維圖像的感興趣區域進行標記,以實現對醫療圖像感興趣區域的標記,不僅降低了醫護人員的漏診率,也提高了醫護人員檢測醫療圖像的效率。

集微網消息,電腦斷層掃描(CT)是一種利用數位幾何處理後重建的三維放射線醫學影像,這種技術主要通過單一軸面的X射線旋轉照射人體,由於不同的組織對X射線的吸收能力不同,可以用電腦的三維技術重建出斷層面影像,經由窗寬、窗位處理,可以得到相應組織的斷層影像,後續將斷層影像層層堆疊,即可形成立體影像。

CT斷層掃描圖像是由多張二維圖像層疊組成的,其具備三維特性,且是用來判斷病變區域的重要手段和依據。目前大多數的方法還是通過專業的醫護人員在電腦上利用滑鼠滑動一層一層的查看多張二維圖像,並依此獲知病變區域的位置,這樣的工作效率顯然不高。

同時,由於專業醫護人員嚴重不足,且還對專業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和空間想像能力要求非常高,這樣也導致其任務量繁多且工作壓力大,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可能會出現漏檢的情況,從而導致整個檢測過程耗時耗力,且漏診率高。

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推想科技在2019年11月11日申請了一項名為「醫療圖像的標記方法、裝置及系統」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911096645.9),申請人為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該專利目前公開的專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可以幫助醫生進行診療的醫療圖像標記方法吧。

如上圖,為該專利中發明的醫療圖像的標記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其主要利用伺服器(或者雲伺服器)進行其業務的處理。首先,系統會對於多層的二維圖像進行三維重建以獲取第一三維的圖像。

這裡所說的多層的二維圖像指的就是CT斷層掃描圖像,雖然其實二維圖像,但是多層的二維圖像也使得其具備了三維圖像的特徵,而我們所熟知的CT,也是用來判斷病變區域的重要手段和依據。

其次,伺服器會向虛擬實境設備(VR設備)發送重建的第一三維圖像,當VR設備接收到圖像後,醫護人員就可以通過這種虛擬實境設備查看到患者的CT圖像的三維模型結構,這種虛擬的三維模型結構相比於傳統的CT圖像,更加具有可視性,對於醫生診療病情來說,也是十分的方便、便捷。

如上圖,為這種醫療圖像的標記裝置框圖,可以看到其中包括:三維重建模塊410、第一圖像發送模塊420、圖像接收模塊430以及第一轉換模塊440。這種硬體組成架構和上面提及的系統方法流程是相符合的,三維重建模塊用於獲取關鍵的第一三維圖像,該圖像通過圖像發送模塊發送給接收模塊,並最終通過轉換模塊生成可視的虛擬三維CT圖像。

如上圖,為這種醫療圖像標記系統的結構框圖,上述的圖像重建方法在伺服器61中執行,伺服器與顯示器63相連,虛擬設備62包括虛擬實境一體機621、虛擬實境眼鏡622、三維圖像625、相關傳感器623以及可穿戴設備624。

在虛擬實境設備中我們可以看到系統中的數據流向:在伺服器利用醫療圖像生成第一維圖像後,將圖像發送給虛擬實境一體機並進行計算處理,以實現在虛擬實境空間中生成第二三維圖像。醫護人員通過虛擬實境眼鏡觀察第二三維圖像,並利用可穿戴設備對其中的感興趣區域進行標記並記錄該標記點的位置信息。

當伺服器和虛擬實境設備分別通過醫療圖像標記方法完成對醫療圖像的檢測後,帶有標記點的醫療圖像631便會呈現在顯示器上,以供醫護人員使用。

以上就是推想科技發明的醫療圖像標記方法,這是一種利用醫療圖像標記進行可疑病區查找的方法,通過在虛擬實境設備中對三維圖像的感興趣區域進行標記,以實現對醫療圖像的感興趣區域的標記,從而降低醫護人員的漏診率,同時提高醫護人員檢測醫療圖像的效率。

(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專利解密】輔助診療工具 推想科技醫療圖像標記方法
    【專利解密】輔助診療工具 推想科技醫療圖像標記方法 1.
  • AI+醫療「最佳掘金案例」榜單出爐,致敬寒冬中的「持炬者」
    在過去兩屆評選中,514家參選企業經過多輪的篩選與評審,最終60多家極具商業價值的公司成功從中脫穎,入選首屆和第二屆「AI 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針對醫療AI各個細分領域的創新,今年「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特設了五個「AI+醫療」獎項,深睿醫療、依圖醫療、聯影智能、推想科技、微軟亞洲研究院,憑藉各自優勢在眾多優秀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最佳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獎」「最佳醫學科研平臺獎」「最佳智能設備AI獎」「最佳肺癌全周期智能解決方案獎」以及「最佳全科醫學智庫獎」。
  • 推想科技醫療AI緊急馳援義大利 彰顯中國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科技力量
    但是對於義大利醫護人員來說,新冠肺炎的診療經驗十分有限,如何將中國抗擊疫情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切實幫助到義大利醫護人員就顯得尤為重要。義大利羅馬生物醫學自由大學附屬醫院(Unicampus Bio-medicine Rome Hospital)第一時間向推想科技歐洲分部求援,希望能夠儘快在其院內部署推想科技「肺炎智能輔助篩查和疫情監測系統」。
  • 將AI三維重建、MR等應用於外科手術,「縉鋮醫療」要實現「零距離...
    它替代了以往專家往返現場指導的模式,真正實現了遠程診療。 而這一場景實現的背後,離不開一眾醫療科技公司所做的努力。36氪近期接觸到的「縉鋮醫療」便是上述案例的幕後支持者。 「縉鋮醫療」CEO張晉兵介紹到,基於獨有的卷積神經網絡算法(CNN),團隊在專家醫生的指導下將專家知識和經驗轉化為計算機語言, 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工智慧3D重建引擎,能將傳統CT/核磁二維斷層醫學影像數據自動分割重建為三維模型,並通過MR技術全息顯示在真實空間中,輔助醫生快速
  • 推想科技創始人陳寬:醫療AI市場即將洗牌
    【財新網】(財新記者 邸寧 宿慧嫻)醫療AI下一步如何走?7月1日,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推想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寬在大連夏季達沃斯「2019年新領軍者年會」期間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醫療AI 落地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大量驗證。
  • 首個FDA批准的AI核醫學產品上市,來自矽谷的「深透醫療」率先瞄準...
    賽道上競爭者不少,既包括傳統醫療器械公司(GPS)、也有IT巨頭(IBM、BATK等),還有一眾創新企業(依圖醫療、匯醫慧影、圖瑪深維、推想科技、深睿醫療、Airdoc、視見醫療、迪英加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從事醫療AI研發的企業有120家之多,並誕生了多家獨角獸公司。
  • 醫療新基建浪潮下,我們為何看好這些醫療 AI 公司?
    醫療和人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醫療+新基建」自然也受到特別關注。人工智慧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環,以人工智慧切入醫療行業的頭部企業,例如科亞醫療、推想科技、匯醫慧影、體素科技,自然成為這股建設浪潮的「中堅力量」。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幾乎都在同一時間(2016年)成立,而2016年被成為人工智慧元年。吹盡狂沙始到金,四年多的時間,它們向行業證明了自身的技術和商業實力。
  • 中國醫療AI紛紛出海,騰訊、推想、匯醫慧影、Airdoc等公司都輸出了...
    騰訊將提供AI技術和能力,整合Medopad的移動醫療應用,開發用於臨床決策支持的AI 輔助診斷系統,醫療問診和知識問答對話機器人,監測患者病情、分析患者數據,並為醫生診斷提供決策輔助,未來還將針對臨床研究支持進行更多深度合作探索。
  • 體素科技丁曉偉:醫療影像的哲學三問
    這個鮮少「跟風」、轉變審慎到近乎遲滯的行業,領域內研究通常要落後工程技術業界五年。而這一次深度學習的高熱從自然影像蔓延到醫療影像,只用了不到兩年。就算數據維度不一樣、工具不能套用,研究者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跳了這個坑。這等擴散能力,可以說是堪比癌細胞了。
  • 智慧醫療將迎來步態識別:輔助診療 助力科研分析
    12月16日,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博士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學術論壇」上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智慧醫療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智慧醫療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步態識別技術在輔助診療、醫學研究與科研分析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相關解決方案擁有部署快捷、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諸多優勢
  • 雷鋒網「2020 醫療科技最佳投融資榜單」重磅發布
    為此,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邀請了多位知名醫療投資人,以「醫療投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為主題,舉辦醫療科技未來投資雲峰會。與此同時,《雷鋒網》與旗下醫療產業服務平臺《醫健AI掘金志》展開「醫療科技最佳投融資榜單」的評審工作,並發布三大榜單:最具行業影響力投資機構TOP10最具行業專業力投資機構TOP10最具投資價值的醫療科技企業TOP10本次評審,參照投資數量及規模
  • AI無法成為「專利發明人」?一位計算機學者決定起訴美國專利局
    值得注意的是,「DABUS」是一個 AI 系統,由大量訓練過的神經網絡組成,Thaler 將其形容為「創造力引擎」。他們還主張:「發明過程中最關鍵的構思行為必須由自然人執行」。他們提到,AI 系統已經在沒有適當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並使用其來生成圖像或新聞內容。蓋蒂圖片社認為,「這類工具並不具備真正的創造力」。這類工具在創造新作品之前,必須經歷一個用以往作品數據的訓練過程。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種結果。
  • 如何推進專科醫療服務?「首佑醫學科技」以數據為紐帶探索腦疾病領域
    直到現在,患病人群仍面臨著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專業診療的連接服務缺失、高成本異地複診、腦疾病(精神&神經)交叉診療服務匱乏的狀況,每年新增數百萬腦疾病患者的康護需求也得不到滿足。 市場上的醫渡雲、零氪等醫療大數據服務提供商,提供患者服務的微醫、平安好醫生等,都鮮有涉及精神專科和神經腦疾病兩個垂直領域,市場相對空白。
  • 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平安集團專利數居全球第一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席韶陽 通訊員 王筱)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
  • 「烯旺科技」在醫療領域做出突破
    多數市場機構預測,一旦石墨烯的製備技術和應用技術實現突破,將給多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預計到2020年帶來千億規模的市場,包括新能源電池、半導體、航空航天......甚至是醫療。不過,目前產業界的聲音都集中在石墨烯電池、防腐塗料、供暖等領域。36氪近期接觸到的「烯旺科技」則是一家將石墨烯進行醫療產業應用的公司。
  •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榜首
    此前,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的《2018-2020年全球AI專利排行榜TOP100》中,平安集團憑藉9255件專利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國促會數科委表示,相較美國,我國在數字醫療建設方面起步較晚。如今,能夠取得如此成果,離不開醫療機構和醫療科技公司的努力,同時以平安集團為代表的行業巨頭跨界入局,為數字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此前,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的《2018-2020年全球AI專利排行榜TOP100》中,平安集團憑藉9255件專利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國促會數科委表示,相較美國,我國在數字醫療建設方面起步較晚。如今,能夠取得如此成果,離不開醫療機構和醫療科技公司的努力,同時以平安集團為代表的行業巨頭跨界入局,為數字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 這四家公司告訴你,如何才能拿下AI+醫療「最佳成長獎」丨CCF-GAIR...
    大會第一天,在經過一整天的「人工智慧前沿專場」和「人工智慧四十年紀念專場」之後,2019 年度 AI 最佳成長榜頒獎典禮在 CCF-GAIR 2019 晚宴上隆重進行。相對於往年,2019 年度 AI 最佳成長榜更具權威性和代表性。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2018-10-19 11:22:34  來源: OFweek醫療科技網在三維醫學影像和智能微創器械領域取得系列國際矚目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微創手術治療的立體空間透視導航,並成功研製出世界上首臺用肉眼即可觀察到的具有5米以上圖像縱深的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在包括MedIA, Nature Photonics, IEEE Trans系列刊物等發表了250餘篇國際期刊和學會論文、30餘篇綜述文章,合編著書籍13部,專利40餘項。
  • 《第一聲音》對話北京推想科技創始人陳寬
    成立於2016年的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DR、CT及MRI等醫學影像數據,為醫生提供精準、高效的輔助工具,從而減輕醫生的工作重負,並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截至2018年10月,推想科技合作全球各地醫院超過250家,每日輔助醫生完成近25000例臨床診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