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片曝光:超大質量黑洞、天體和熾熱氣體...

2020-11-23 前瞻網

壯觀!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片曝光:超大質量黑洞、天體和熾熱氣體交織在一起

 Evelyn Zhang • 2020-06-24 09:58:48 來源:前瞻網 E2398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架俄羅斯和德國的望遠鏡已經完成了對宇宙的首次高清X光全景掃描,並且提供了一些令人驚嘆的圖像來紀念這一壯觀的瞬間。

最新的高清圖拍攝深度大約達到了之前的4倍,它通過X射線視覺捕捉了宇宙的樣子。

圖源:馬克斯·普朗克地球物理研究所(MPE)

新聞稿稱,安裝在太空觀測站Spektr-RG上的「eROSITA」X射線望遠鏡於去年7月發射,最終在12月到達距地球9億英裡的最終位置。然後,它緩慢地旋轉了182天,用七個攝像頭捕獲了宇宙神秘的暗能量。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說,合成圖像顯示了我們所見過的天空的最深X射線視圖。「這張全天候的圖像完全改變了我們看待充滿活力的宇宙的方式。」 「我們看到了如此多的細節——圖像確實令人驚嘆。」

充滿活力的宇宙圖擁有超過一百萬個發出X射線(也稱為X射線源)的物體,比30年前的最後一次全天掃描所發現的釋放量高出約10倍。該地圖大約使已知X射線源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其產量約為該領域60年歷史中所有過去X射線望遠鏡所發現的數量。

科學家說,將圖像放在一起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對165 GB的數據進行分類。該儀器收集了182天的數據,每次曝光在150-200秒之間,總計165 GB。每天,團隊將連接到衛星以下行鏈路收集到的數據。然後,必須處理所有這些原始數據並將它們放在一起。

他們使用所謂的艾託夫(Aitoff)投影生成圖像,將整個天空投射到一個橢圓形上,銀河系根據能量通過顏色和顏色編碼的光子水平穿過中間,並根據它們的顏色進行編碼。影像中都可以看到星系團、帶著熱暈和強烈磁場活動的天體與恆星,由超新星殘留物組成的星辰雲團以及那些熾熱、似乎在閃閃發光的氣體。

研究人員說,近80%的圖像是由活躍的銀河核及超大質量黑洞組成的,超大質量的黑洞活躍地吞噬了星系中心的物質。總共檢測到約100萬個X射線源,「這是一個寶藏,將在今後幾年中使團隊保持忙碌狀態」。

望遠鏡的「眼睛」現在正在又一次次掃過天空。該項目將持續四年,旨在繪製成千上萬個星系的位置圖,並深入了解宇宙的結構。該項目還可能有助於揭開暗能量的奧秘以及它如何抵抗重力的作用,將物質推開以加速宇宙的膨脹。

俄羅斯SRG小組首席科學家Rashid Sunyaev表示:「總體而言,在接下來的3.5年中,我們計劃獲得七張與這張美麗照片中的地圖相似的地圖。」 「他們的綜合靈敏度將提高五倍,並且將被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使用數十年。」

MPE高能天體物理學小組負責人Kirpal Nandra補充說:「僅僅六個月,eROSITA就擁有一百萬個源,已經徹底改變了X射線天文學,但這只是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的一種體驗。」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將能夠進一步探究,到達形成第一個巨型宇宙結構和超大質量黑洞的地方。」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片:上百萬天體,有壯觀的超新星殘骸和黑洞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院(MPE)6月19日發布公報稱,德俄兩國天文學家聯合研製的e羅西塔(eROSITA)X光天文望遠鏡已經完成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掃描圖,呈現上百萬天體的圖像,包括壯觀的超新星殘骸和黑洞。公報稱,該全景圖將徹底改觀天文學家對宇宙的理解。
  • 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片公布
    「eROSITA」 X射線望遠鏡拍攝的宇宙全景X光片 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院(MPE)/ IKI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院(MPE)公布首張使用「eROSITA」 X射線望遠鏡拍攝的宇宙全景圖像。
  • 宇宙新全景圖面世,看看X光下的宇宙模樣,不只是壯觀哦
    當然也是有的,6月19日的時候,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院(MPE)發布公報稱,德俄兩國科學家聯合研製的E羅西塔X光天文望遠鏡已經完成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掃描景象,其中可呈現上百萬天體的圖像。 這張首度公布的宇宙全景X光片主要展示了銀河系及其附近的可X光譜下的景象,其中有熾熱氣體的精細結構,有帶著熱暈和強烈磁場活動的恆星
  • 宇宙新全景圖面世,看看X光下的宇宙模樣,不只是壯觀哦
    當然也是有的,6月19日的時候,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院(MPE)發布公報稱,德俄兩國科學家聯合研製的E羅西塔X光天文望遠鏡已經完成首張高清宇宙全景X光掃描景象,其中可呈現上百萬天體的圖像。這張首度公布的宇宙全景
  • 德國科學家公布首張宇宙全景「X光片」,記錄黑洞及暗物質
    德國科學家公布首張宇宙全景「X光片」,記錄黑洞及暗物質 2020-06-23 0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首張宇宙全景「X光片」問世
    作者 | 刁雯蕙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公布了首張使用擴展倫琴調查成像望遠鏡陣列(eROSITA)拍攝的宇宙全景圖像。>經過半年的觀測,這個望遠鏡已經記錄了超過100萬個在X射線光譜中發光的物體,包括吞噬物質的黑洞、像白矮星和中子星這類燃盡的緻密恆星,以及恆星之間由於溫度過高而發出X射線的氣體。
  • X最前沿|宇宙第一張X光全景照片,10萬個星系團,300萬顆黑洞!
    經過半年的觀測,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公布了首張使用擴展倫琴調查成像望遠鏡陣列(eROSITA)拍攝的宇宙全景圖像。
  • 宇宙幽靈——被困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宇宙氣體蜘蛛網中的星系
    在天文學家的幫助下ESO氏超大型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了六個星系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的星系,ESO的VLT的新觀測揭示了圍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幾個星系,所有這些星系都躺在一個宇宙的「蜘蛛網」中,氣體的體積是銀河系的300多倍。
  • 超大質量黑洞怎麼形成的?日本天文學家稱其來自於超大質量恆星
    黑洞已經被認為是宇宙中一種普遍存在的天體。而超大質量黑洞(又稱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單一天體類型,比如在我們銀河系中心位置,就有一個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中心,有一顆大約1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去年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的m87中心黑洞,質量更是達到了太陽的56億倍,不過它還並不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相當於太陽質量的660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怎麼形成的?日本天文學家稱其來自於超大質量恆星
    黑洞已經被認為是宇宙中一種普遍存在的天體。而超大質量黑洞(又稱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單一天體類型,比如在我們銀河系中心位置,就有一個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中心,有一顆大約1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去年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的m87中心黑洞,質量更是達到了太陽的56億倍,不過它還並不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相當於太陽質量的660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宇宙的締造者?
    如果沒有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噴流催生出銀河系,也許人類就不會出現在這個宇宙中。不過天文學家們並不打算就此重寫宇宙的歷史。他們關注的是超大質量黑洞和星系之間的聯繫,這也是縈繞在星系形成上的一個關鍵問題。20世紀60年代中,當類星體首次被發現時,這個問題第一次浮出了水面。類星體都是非常明亮、緻密的天體,可以釋放出超過銀河系100倍的輻射。
  • 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是否與周圍的星際氣體和恆星有關?
    所以,科學家們疑惑這些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是否還與周圍的星際氣體和恆星有關?超大質量黑洞的起源-原始氣體雲坍塌,為什麼不足以解釋所有現狀?而我國科學家發現的一個大約12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由於它的形成時間大約在早期宇宙,就更難通過現有的黑洞形成理論來進行解釋了。為什麼超大質量黑洞不都形成於原始氣體雲坍塌初期?很多人都知道,恆星最初的質量會直接決定它的生命周期和演化階段。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陷入宇宙
    這個結構大約是銀河系大小的300倍,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它將附近的六個星系困在一個宇宙氣體的 "蜘蛛網"中。這為早期宇宙如何能如此迅速地成長提供了新的啟示。 在周四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詳細介紹了類星體 "SDSS J1030+0524"(簡稱J1030)周圍的環境。
  • 要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如何誕生?先找到最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吧
    黑洞是時空中物質因太稠密而無法維持自身、並坍塌成奇異點的區域。在這之中,超大質量黑洞(SMBH)屬於怪物等級,與大質量恆星經重力塌縮形成的恆星黑洞相比,前者質量通常是太陽質量的數 10 億倍,坐落在大型星系中心,活躍者會不斷吸取氣體並攪動周圍恆星。
  • 超大質量黑洞是通過吞噬氣體和整個恆星演變而來
    今天的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是通過消耗氣體和整個恆星而成長起來的。它們從何而來?那些讓天體物理學家和我們都感到困惑的令人迷惑的奇點。當然,我們了解恆星質量黑洞背後的過程,以及它們是如何在恆星的引力坍縮中形成的。
  • 銀河系中心存在第二個超大質量黑洞?首個黑洞視頻或將公布,期待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在這個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這些天體形態不一,大小也不一樣。有一些天體我們可以看得到,如在晴朗的夜空中,我們會看到閃閃發光的小星星,當然,也會有一些我們看不見的天體。雖然我們看不到它們,但是它們確實是存在的,比如說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陷入宇宙 "蛛網"中
    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我們太陽的10億倍,它非常巨大--這很不尋常,因為它還非常年輕。義大利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的天文學家Marco Mignoli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項研究主要是由了解一些最具挑戰性的天體--早期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勃勃野心所驅動的"。
  • Messier 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圖像分析再次驗證愛因斯坦理論
    Messier 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圖像分析再次驗證愛因斯坦理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來自EHT合作組織的研究人員於當地時間周四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項研究中通過對Messier 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的分析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 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SISSA的一項新研究對這個有趣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釋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超大質量黑洞的規模是太陽的數十億倍,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僅僅」8億年時就已經存在,而宇宙的年齡已經140億年,這怎麼可能呢?在天體物理學家看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形成這些宇宙「怪物」確實是傷腦筋的難題。毫無疑問,我們當前對這些天體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 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並不罕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家們最近在臨近宇宙中的一片較為稀疏的區域中發現了一個破紀錄級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70億倍,說明這些怪獸一樣的天體可能比我們之前想像得更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