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早新聞丨水利部:「十四五」期間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需投資近...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能源報

新聞聚焦

水利部:"十四五"期間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需投資近千億元。11月30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水庫除險加固共需投資近1000億元,到2025年年底前,完成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每年安全鑑定後新增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確保水庫安全運行。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徵求意見後將儘快發布。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於11月2日起徵求有關單位意見並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將對上述兩個管理辦法完善後儘快發布。

工信部發布今年第1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11月30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2批),總計265款車型入選,其中燃料電池車型有37款入選。

國內新聞

今年我國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5.5萬家,已超2019年全年新增數量。以工商登記為準,截至11月30日,我國今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已經超過5.5萬家,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新增數量。

國家電網公布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11月30日,國家電網公布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公告顯示此次納入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的項目共計6770個,核准/備案容量11008.78MW。

廣東今年關閉註銷危化品企業188家,化工園區年底前全部封閉管理。據南方日報消息,今年開展危化品安全專項整治以來,廣東關閉註銷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55家、經營企業133家,強力淘汰退出了一批「小散亂差」企業,堅決防範遏制生產安全事故。廣東紮實推進保留31家化工園區的安全整治,並明確化工園區年底前全部落實封閉管理。

「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系統在新疆建成投運。據新華社消息,經過近半年建設,以126個電力北鬥地基增強基站為核心的「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系統,於11月30日在新疆建成投運,覆蓋了新疆電網220千伏及以上主要變電站。新疆電網的運維能力和供電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12月1日起海南全面"禁塑"。從12月1日開始,《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將正式實施。海南省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國網能源院預計我國電力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20》預計,我國電力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035年之前有望保持較快增速,2050年增長至12.4萬億千瓦時-14.7萬億千瓦時,2050年後我國人均用電量將達到10000千瓦時左右。

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喜獲高產工業油氣井。日前,新疆油田一線勘探人員在位於新疆北疆的準噶爾盆地東部成功試採出高產工業油氣井,這座油井出產的原油各項指標已達到優質輕質原油國際標準。

國際新聞

預計到2021年油價將進一步上漲至65美元/桶。高盛分析師稱,由於疫苗利好消息帶動下的需求反彈以及非OPEC供應反應溫和,在市場再平衡的過程中,油價將在明年升至65美元/桶。

日本工礦業生產連續5個月環比回升。日本經濟產業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10月日本工礦業生產連續第5個月環比回升,同比降幅縮小至3.2%。

哈薩克斯坦5年內石油產量將破億噸。據哈薩克斯坦通訊社報導,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部長羅斯蘭·達列諾夫日前表示,預計到2025年,該國的石油產量將達到1.007億。

企業新聞

中國海洋石油:中國海油尚未收到美國有關政府機構的任何正式通知或決定。中國海洋石油11月30日公告,公司注意到路透社於2020年11月30日發布的新聞報導,關於美國有關政府機構可能會將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加入涉嫌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企業黑名單。公司向中國海油查詢,並了解到中國海油尚未收到美國有關政府機構的任何正式通知或決定。

特高壓換流變現場組裝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國家電網消息,日前,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海南站6臺高端換流變全部合格產成。這是世界首次在變壓器工廠以外規模化組裝生產大型換流變,也是首次在2500米海拔地區開展特高壓換流變的生產組裝與試驗,標誌著我國全面攻克特高壓換流變現場規模化組裝技術和高海拔環境製造工藝控制難題。

會議預告

第十五屆絲路(西安)水處理展覽會

時間:2021-04-23 至 2021-04-25

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

2021年奈及利亞拉各斯國際石油、天然氣裝備貿易展覽會

時間:2021-02-03 至 2021-02-05

地點:奈及利亞·拉各斯

相關焦點

  • 未來5年水庫「體檢治病」將投資近1000億元
    據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30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我國未來5年共需投資近1000億元,用於加快推進水庫除險加固,消除存量隱患。
  • 水利部專家現場核查湖北黃岡白蓮河水庫大壩安全:存在險情、溢洪道...
    @湖北發布官微7月21消息,7月16日,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李子陽、霍吉祥兩位專家一行,對黃岡市白蓮河示範區白蓮河水庫開展大壩安全鑑定成果進行現場核查。專家組一行現場仔細察看了白蓮河水庫主壩、副壩、第一溢洪道、第二溢洪道、東西乾渠等重要樞紐設施,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檢查。在安全評定會上,專家組對大壩安全評價報告逐條進行討論,提出白蓮河水庫主壩及副壩存在險情、溢洪道需加固、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未完建等問題,建議儘快對該水庫進行除險加固。
  • 水利水電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  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表現為項目法人組建不規範,質量管理制度未制定,職責不明,質量管理人員未落實;監理工作不規範,部分監理人員業務水平低,責任心不強;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五大員」不到位,「三檢制」不落實。
  • 高質量開啟「十四五」發展藍圖 2021武義水利這麼幹
    同時,「十四五」期間,我縣計劃於2022年底,實現水利工程管理全面達到產權化、物業化、數位化,並形成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長效管理機制。包括武義縣東部水系連通以及武義縣水庫中南部聯網工程等遠期項目的謀劃。其次,還將抓好武義江貫穿工程的謀劃。據了解,通過前些年的三江整治以及浙中生態廊道建設,目前武義江已分段進行了整治。十四五期間要將各段進行貫穿連通,並形成武義江防洪閉環。預計未來幾年,武義江沿岸防洪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最高可達到20年標準,並大力發展生態公園,改善環境汙染問題,進一步繪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 水庫變水電站 良田和房屋被淹(圖)
    ◎文/圖 記者餘俊    中國江西網訊 瑞金市的拔英河上有一座久溢陂水庫,始建於1958年,後被列入贛州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但水庫之後轉型為小型電站,並由瑞金市叄明水利電力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叄明公司)經營。    水庫堤壩加高后,導致水庫水位上升。受此影響,水庫上遊四個村小組的房屋和良田受損。
  • 五是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年末農民工工資...
    【水利部:加快水利工程建設進度 加快解決水庫除險加固遺留問題】全國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座談會11月19日至20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要求,要對2020年工作再做一次系統梳理,加大重點工作推進力度,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同時謀劃好2021年工作。一是加快建設進度,保障完成年度建設目標。二是加大攻堅力度,加快解決水庫除險加固遺留問題。
  • 能源早新聞丨我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已連續五年超千億美元
    國內新聞◐全國煤炭消費佔比下降至57.7%。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23.4%,煤炭消費佔比下降至57.7%。86%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體系,約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我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已連續五年超千億美元。
  • 小型水庫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一、引言  目前我市已建成997座水庫,基本上是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修建的,其中有病險水庫527座,佔水庫總數的52.8%.幾十年來,這些小型水庫工程為我市的農業生產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非常重視水利工作,加大了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也加強對病險水庫工程的除險加固。作為水利工程的管理單位,要利用這難得的機遇,主動爭取縣、鄉人民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支持,多方籌集資金,對病險水庫進行處理。
  • 「十四五」:加快清潔低碳能源轉型
    &nbsp&nbsp&nbsp&nbsp「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時期,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南網能源院的系列報告,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導,聚焦能源轉型、展望「十四五」能源發展方向,研究新一輪能源革命帶來的電力行業供需變化以及轉型新機遇,為政府、能源行業提供智庫觀點與決策參考。
  • 泉城亮出水務成績單 「十四五」間日供水能力將新增50萬立方米
    俯拍濟西溼地(資料照片)  2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召開。發布會邀請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季孝等,介紹「十三五」時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
  • 能源早新聞來啦丨尷尬!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
    宣言提出,為達到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尷尬!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
  • 「十四五」期間 可再生能源必須要實現跨越式發展
    李鵬目前供職於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同時擔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委員、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諮詢專家。他認為,目前僅僅只是價格和補貼政策的退出,要確保可再生能源又好又快發展,「十四五」時期仍需要政策「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