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變水電站 良田和房屋被淹(圖)

2020-12-04 中國江西網

◎文/圖 記者餘俊

    中國江西網訊 瑞金市的拔英河上有一座久溢陂水庫,始建於1958年,後被列入贛州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但水庫之後轉型為小型電站,並由瑞金市叄明水利電力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叄明公司)經營。

    水庫堤壩加高后,導致水庫水位上升。受此影響,水庫上遊四個村小組的房屋和良田受損。多年來,村民一直要求恢復水庫的生態,但一直未如願。

    2015年,41位村民向瑞金市水利局行政申請限期拆除久益陂水庫5.2米加高壩體。但遭到水利局拒絕,村民隨後向瑞金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目前,此案已經上訴到贛州中院,判決結果尚未公布。

被加高的水庫大壩

    水庫轉變為小型水力發電站

    久益陂電站位於謝坊鎮,但受影響最大的卻是拔英鄉。

    4月20日,新法制報記者乘船來到久益陂電站了解情況,記者看到在水庫上遊的拔英鄉安背村小組還有部分民居和房屋被衝毀後留下的遺蹟,山上的果樹和耕地被淹沒在水中,一棵長在橋邊的古樹在漲水期幾乎有大半被水淹沒,樹幹上至今留有水位線的痕跡。

    村民曾德炆說,大坪山村小組的許多農戶搬離後,居無定所,村裡已有八名兒童輟學。

    上世紀五十年代,瑞金市大興水利,修築了五六十座水庫,處於謝坊鎮的久益陂水庫於1958年7月建立,主要用途是灌溉謝坊鎮七個村的糧田。

    2003年,省政府發文要求對全省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一年後,久益陂水庫被列入贛州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不過瑞金市政府在2004年通過招商引資,將水庫轉變為小型水力發電站。

    問題也由此衍生出來。

    良田和房屋被淹有補償但無移民安置

    根據瑞金市與投資人籤署的協議,投資人王珂、郭瑞萍集資成立叄明公司,並依程序向原瑞金市計劃委員會請示:審批瑞金市久益陂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4年11月29日,原瑞金市計劃委員會行文批覆同意該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1236.9萬元。

    到了2005年9月8日,瑞金市發改委批覆對久益陂電站擴建工程初步設計方案,同意久益陂電站建設規模為:總庫容243立方,正常蓄水位為199.2M,洪水位202.05M。水位落差是3.15米。

    值得注意的是,久益陂水庫的原壩體高11米,電站在原壩體上提升5.2米後,蓄水時水位勢必上漲,灌渠沿岸都將成為水庫淹沒區。

    一星期後,瑞金市發改委下發了準予開工建設的批覆。

    電站投產以來,水庫水位上升,淹沒區增加。因此,村民不得不離開村莊。

    據村民統計,拔英鄉新逕村大坪山、員段、上水坑、龍安等村小組80戶、300多人的良田,共計140多畝田地被淹,另有房屋50多間、一座宗祠以及山林、道路、橋梁等設施和財產被淹。

    除了與叄明公司有補償協議外,村民沒有獲得移民安置。

    ○拔英鄉政府

    徵地程序不規範做法不合法

    據介紹,2005年,叄明公司曾與拔英鄉新逕村委會籤訂了一份房屋拆遷與良田補償包幹協議,叄明公司委託新逕村委會徵地,並補償水庫淹沒區村民的損失。

    在徵地過程中,新逕村委會以叄明公司名義與村民籤訂了徵地協議書,約定了補助價格——徵地價格按耕地3000元/畝、其他土地1500元/畝、房屋按新土坯房90元/平方米、舊土坯房70元/平方米,毛竹、果樹等其他農作物視情況酌情補助。

    根據新逕村委會與叄明公司籤訂的一份協議顯示:曾氏祠堂的徵收價格是1.6萬元。乙方的房屋拆遷後,不得在已被拆遷地上從事興建建築物及種植任何作物活動,以及其他對甲方生產有影響的活動。

    但曾德炆告訴記者,補償方案標準過低,村民們都極力反對,只有幾人籤了字,可是村委會堅持籤下了協議。「叄明公司以維修加固的名義將久益陂大壩加高,導致村民沒有正常的家庭收入和經濟來源,應對村民作出合理合法的補償。」

    多年來,村民一直要求恢復水庫生態,尤其是一些沒有能力搬離,也缺少必要的經濟來源的村民開始後悔籤訂了協議。

    2015年4月21日,曾德炆作為村民代表之一,要求久益陂電站給予他們糧田、房屋、山林被淹沒的損失。

    同年5月4日,拔英鄉政府回復稱,在「不規範的徵地程序和做法不合法」的情況下,企業方自行與農戶籤訂徵地協議,且沒有嚴格按照市政府文件執行,存在不合理現象。

    而拔英鄉政府曾多次與叄明公司協商對村民進行相應的經濟補償,但至今無果。

    ○市水利局

    加高大壩經過政府審批

    根據《贛州市小型水庫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2011-2015年)》:小型水庫移民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縣(市、區)扶貧和移民辦為具體實施單位。

    但是,瑞金市扶貧和移民辦水庫移民科劉科長說:「謝坊鎮政府並沒有將久益陂水庫的移民安置情況上報到移民扶貧辦。目前,省裡只有針對大中型水庫的移民方案,沒有針對小型水庫移民的,類似小型水庫的年收益比較少,負擔不起移民安置所需的費用。」

    根據公開電話,記者隨後聯繫上了叄明公司法定代表人郭瑞萍,但對方聽後直接掛了電話。

    謝坊鎮政府黨委書記張仲群說,拔英鄉移民安置應由本鄉鎮制定。目前謝坊鎮沒有接到久益陂水庫移民安置相關問題的反映,加上事隔多年,對拔英鄉移民安置情況,他不是很清楚。

    對此,拔英鄉政府黨委書記劉小林告訴記者:「由於電站位於謝坊鎮政府轄區,拔英鄉不能直接進行幹預。」為此,他也曾多次向謝坊鎮政府和電站老闆協商,但是一直未能得到妥善的處理方案。

    2015年7月7日,拔英鄉新逕村大坪山、員段、龍安、上水坑、新陂等五個小組村民41戶村民聯名向瑞金市水利局發出行政申請書,要求限期拆除久益陂水庫5.2米加高壩體。

    同年8月17日,瑞金市水利局答覆稱:「我局認為該工程基建程序合法,加高大壩已經過政府審批,你們要求拆除加高的大壩我局不能支持,並建議『村民與電站業主的徵地拆遷糾紛,通過走司法途徑解決』。」

    今年4月21日,記者在採訪瑞金市水利局時,該局辦公室一位胡姓負責人以此案已經進入司法途徑為由,拒絕回答。但他表示,叄明公司相關建設手續都是合法正規,村民訴求並不合理。

    ○村民起訴

    市水利局成被告 二審結果尚未公布

    2015年9月15日,上述41位村民向瑞金市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決被告瑞金市水利局撤銷之前作出的答覆,並在60天內重新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不同的行政處理決定。 而叄明公司被列為該案第二被告。

    此案受理後,法院於2015年11月25日和2016年3月18日先後進行了開庭審理。

    被告瑞金市水利局辯稱:久益陂電站建設工程是合法的建設工程,水電站的建設審批程序合法。原告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是水事糾紛,並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庭審的關鍵在於審查報告作出的答覆是否成立。

    最終,法院認定:久益陂加高大壩的建設行為發生在2005年到2006年期間,而原告一直到2015年7月才要求拆除大壩,已超過了法定的起訴期限。即使涉案大壩在建設審批過程中存在瑕疵,也應通過被告與相關政府部門去採取相應的行政手段和補救措施加以完善。鑑於該大壩已建成且運行多年,如將其拆除將會造成重大財產損失並可能帶來新的社會問題。

    2016年4月18日,41戶村民向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贛州市中級法院受理後,於2016年8月9日進行了公開庭審,案件審理結果尚未公布。

    對於小型水庫涉及移民安置問題,豫章律師事務所劉太金律師認為,從政策角度來看,雖然我省只有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小型水庫沒有具體的移民扶持政策。但移民的生存環境是相同的,移民在公共服務資源分配上本應體現均等化,不應有明顯差異。

    針對水庫經營者,他認為,久益陂水庫由除險加固成為電站,縣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小型水庫安全實施監督,根據小水庫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小型水庫租賃、承包或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是可以的,只是不得影響水庫安全管理,但是水庫承租人應該承擔水庫的安全管理責任。

    同時,劉太金表示,儘管水庫啟動時國家允許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依法流轉,但水庫移民涉及重大民生問題,企業和當事人籤訂拆遷協議和徵地協議,涉及佔用土地的,國土部門有監管職責。企業與當事人籤訂的相關協議也應該經過合法正軌的程序進行,否則合法性存疑。

相關焦點

  • 一個仍在水裡的城市:房屋被淹成孤島 出行需划船【圖】
    一個仍在水裡的城市:房屋被淹成孤島 出行需划船【圖】發稿時間:2016-07-12 10:43:00 來源: 綜合 >中國青年網  【一個仍在水裡的城市:房屋被淹成孤島 出行需划船】2016年7月11日,安徽宣城市郎溪縣東夏鎮受災情況,鎮上多處沒,民眾出行仍然須藉助皮艇、小船。
  • 我國規劃建設的水電站(衛星圖)
    二、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水能可以用來發電,那麼影響水能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就是落差和流量,而落差是和地勢高度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們先通過中國的地形地勢圖來慢慢了解我國的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情況。
  • 世界上「最神奇的樹」,能將「沼澤」變「良田」!
    早已創下眾多沙漠變良田、沙漠變綠洲、沙漠建水庫等等眾多沙漠奇蹟。對於滿是黃沙、氣候極度乾旱、極度缺水的沙漠,中國都能將之變為人類能夠開發使用的土地資源,還有什麼奇蹟是不能發生的呢? 這不,最近中國發現了一種樹木,將這種樹木種植在沼澤之中,能將沼澤變為良田,還可以種植水稻。這種神奇的樹木,就是杏仁桉樹。
  • 水電站的分類
    混合式水電站通常兼有壩式和引水式水電站的工程特點,具有較好的綜合利用效益。④抽水蓄能電站,是具有上、下水庫,利用電力系統中低谷多餘電能,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內,以位能的形式蓄能,需要時再從上水庫放水至下水庫進行發電的水電站。按水源不同,抽水蓄能電站又可分為純抽水蓄能電站、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調水式抽水蓄能電站。
  • 梅州市清涼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小水電站關閉工作通過驗收
    2020年12月15日,梅州市水務局在梅城組織召開了梅州市梅江區清涼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小水電站關閉工作驗收會議。市水務局副局長陸大為、梅江區黨群政府系統黨委書記曾秋妤,市水務局水資源科、農水農電科,梅江區清涼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小水電站關閉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共30多人參加會議。
  • 「三峽一洩洪,宜昌就被淹」?休得胡言
    自稱是「旅居德國的水利專家」王維洛還解釋:「三峽大壩的塊體與基礎並非一體,混凝土壩塊是擺在巖石上的,受到水壓和溫度的影響會發生變形和位移。」二、三峽一洩洪,宜昌就被淹類似的論斷還有「三峽一洩洪,武漢就被淹」「三峽一蓄水,重慶就被淹」等等。
  • 【數據控】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大排名!
    本文作者將世界上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進行了大排名,讀者可藉此一目了然。【無所不能 文|龐名立】水力發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常規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發電)中,火力發電(煤、石油、天然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核能發電在全球幾乎沒有多大進展,水力發電是最值得利用的常規能源。
  • 中國十大水庫,十大水力發電站
    1 、三峽水庫 三峽水庫,是三峽水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範圍涉及湖北省和 重慶市的21個縣市,串流2個城市、11個縣城、1711個村莊,其中有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庫區受淹沒影響人口共計84.62萬人,搬遷安置的人口有113萬。
  • 揭西縣良田經濟促進會(同鄉會)2018年終總結會在良田隆重召開
    2018年揭西縣良田經濟促進會(以下簡稱我會)在做好會務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家鄉各項經濟建設和公益慈善項目,為良田的經濟發展和公益慈善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現將我會2018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和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 中國企業承建的赤道幾內亞最大水庫正式竣工
    奧比昂總統為劉寶董事長授金質勳章 中水電六局供圖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楊瓊):當地時間12月1日,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赤道幾內亞吉布洛上遊調蓄水庫正式竣工並交付使用。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表示,該項目的竣工極大促進了赤幾經濟社會發展。
  • 沙海有望變良田,塔裡木盆地下勘探出水資源,媲美十個貝加爾湖
    塔裡木盆地地底下蘊含豐富水資源,此龐大的天然水庫資源,追溯到數萬年,這裡曾是海洋。由於大陸漂移、地殼上升而變成陸地,這裡也曾降水豐富,數萬年間聚集了大量的地下水。塔裡木盆地現在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區降水和冰雪融化。神奇的是塔裡木盆地擁有天然的巨型水庫。提取的水可以直接飲用,這樣優質的水是怎樣形成的,讓人產生疑問。
  • 水電站勵磁系統的故障原因及對策
    勵磁系統作為水電站發電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電機運行時承擔著調節發電機的出口電壓和機組無功功率的任務。水電站勵磁系統故障會直接影響到水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嚴重時將導致水電機組停運、水庫棄水等事件發生,本文將對勵磁系統的常見故障及其原因、對策進行介紹。
  • 中國五大最著名的水庫排名
    中國五大最著名的水庫排名 1.三峽水庫 三峽工程是我國建國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這次工程涉及到多個地區和一百多萬的人民。三峽水庫的總庫容為393億立方米,最深處高達175米。
  • 白鶴灘水電站:國內首個100%國產機組大型水電站
    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攝  ◎ 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等4座水電站全部建成後,金沙江流域將形成一道巨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 雖然按裝機量和工程數量、大小來看,我國已經是世界水電第一大國,但是我國水電開發程度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還有較廣闊的發展前景  繼世紀工程三峽水電站之後,又一個重大水電工程走進人們視野。
  • 「吃鹽植物」 讓鹽鹼地變良田成現實
    通過種植「吃鹽植物」,將土地裡的鹽分吸收出來,從而達到鹽鹼地變良田的現實。    鹽鹼地可以變良田?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眼前的現實又不得不讓人相信這是真的。鹽鹼地真的變成良田,這讓所有看到的人員都連稱:「沒想到。」    而在相鄰的那塊採用傳統方式進行改造的鹽鹼地裡,植物長勢仍然是稀稀拉拉,土地裡鹽鹼含量基本沒有下降,達不到可以再種植經濟和糧食作物的目標。    事實勝於雄辯。當這項成果被人們認識後,立即引起眾人的關注。
  • 限制小型水電站發電
    清遠電站始建於1958年,是集發電和引水灌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電站。發電站從上遊水壩汲水。引水渠長7.8公裡,並設有48個農田灌溉孔,為周圍地區2,000英畝的農作物提供水。 「儘管在乾旱季節發電量有限,但它並不是閒置的。除了值班外,我們還需要做好管理流量排放的工作。」電站安全負責人鄭建峰介紹,去年年底,該電站實施了生態排汙流量轉換,並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
  • 看完白鶴灘水電站建造歷程 感覺《流浪地球》那些真能造出來
    近日,一段介紹這個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建造歷程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自2013年起,數以萬計的建築工人們每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建設著工程,更絕的是,還順手修起了好些公路和大橋。規模之宏大,場面之壯觀,可謂滿足了人類對科幻小說情節的各種幻想。
  • 白鶴灘水電站,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距離寧南縣城僅60公裡
    來寧南旅遊,白鶴灘水電站應該去看看。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金沙江下遊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遊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
  • 中國神奇科技竟能讓沙漠變良田 ?治沙專家這樣說
    「用膠水讓沙漠變良田」技術又引發了一輪狂歡,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類似於「水變油」的騙局。沙漠治理領域的業內專家怎麼看? 應該說,盲目的綠化沙漠是錯誤的,試圖變大面積將沙漠為良田同樣是錯誤的,也是不可能的。
  • 水電站建築物主要特點
    通常用壩攔蓄水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庫,並修建溢流壩、溢洪道、洩水孔、洩洪洞(見水工隧洞)等洩水建築物宣洩多餘洪水。水電站引水建築物可採用渠道、隧洞或壓力鋼管,其首部建築物稱進水口。水電站廠房分為主廠房和副廠房,主廠房包括安裝水輪發電機組或抽水蓄能機組和各種輔助設備的主機室,以及組裝、檢修設備的裝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