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落伍之後,它將成為你未來十年的主力設備|極客洞察

2020-12-05 極客公園
編者按:
自從網際網路向公眾開放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間,網際網路的入口從瀏覽器和搜尋引擎,慢慢變成了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每一次改變都創造了新一代網際網路商業巨頭。
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入口在哪裡?隨著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的紅利漸漸消退,這個看似遙遠的問題越發地迫在眉睫。創業者們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本文的作者 孫旭 就是這樣一名創業者,以機械工程碩士學位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他曾擔任微軟 Surface 硬體研發工程師和孩之寶 NERF 產品經理,多次將百萬量級產品從美國立項帶到中國工廠調節產線試產和最終量產。目前,作者正在準備自己的創業項目「荷魯斯眼鏡」。
在本文中,作者從上一次 PC 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過渡入手,分析了網際網路入口發生遷移的條件,並結合當下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對必然會到來的新一代網際網路入口作出了判斷。


還記得你上一次熬夜看的發布會嗎?上一次點燃你對科技和數碼熱情的發布會,是哪一場呢?

當年那些發布會就像是像是球賽一樣,足以讓我們為它熬夜,為它呼嚎。有些產品,即使用不上,你也會為它的出現激動不已。

這種驚喜已經很久不見了。哪怕蘋果、Google,也擺脫不了每年被人詬病發布會越來越無趣,越來越令人失望。手機產品的創新已經進入「滑翔」階段,鉚著勁向上衝的時期已經結束。

近兩年來,手機廠商大多在屏幕和攝像頭上做文章,這些細緻的創新已經很難擊中使用者的痛點、癢點,更不要提體驗上的顛覆。與此同時,手機出貨增長越來越慢,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比起振奮人心的那幾年,今天的手機行業已經略顯疲態。

回到歷史上看,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移動網際網路其實已經走完了與瀏覽器時代傳統網際網路類似的發展周期。如果把 1993 年網頁瀏覽器 Mosaic 的發明看作是網際網路的開端,到 2007 年賈伯斯發布 iPhone,這是一個 14 年的周期。

2007 年至今,又一個 14 年迎來尾聲。

產業的迷茫期,同時也是下一個時代的窗口期。在這個時候,也許我們應該思考,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時代是什麼?開啟下一個入口的硬體產品形態是否已經出現?

以史為鏡,想要找到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入口,就必須回到上一次入口過渡的階段,看一看傳統網際網路如何完成了向移動網際網路的過渡。


歷史往往是押韻的

2005 - 2007 年,個人電腦行業也進入了存量廝殺,這時,蘋果和谷歌借著 3G 網絡的大規模應用,從邊緣發力,完成了 PC 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跨越。

事實上,智慧型手機之所以能夠突破 PC 完成顛覆,主要是因為個人電腦行業的玩家在當時對智慧型手機產品形態的不重視。

我們從開啟移動網際網路的 iPhone 說起。

賈伯斯重返蘋果後,逐漸穩住了蘋果的個人電腦業務,同時推出了第一代 iPod 和 iTunes。音樂類產品看起來與蘋果原有的電腦業務關係不大,因此沒有引起個人電腦行業競爭對手的警覺。

2007 年賈伯斯發布新款 iPod|視覺中國

這時候,個人電腦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聯想、HP、Acer 分別完成了對競爭對手的收購。PC 行業的老對手們正在操心的是如何在日趨紅海的市場裡確保自己的位置。微軟也還是按照老套路,發布了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靠賣軟體許可賺錢,偶爾操心一下遠在中國的「番茄花園」、「雨林木風」。

Mac 業務一定程度上掩護了 iPod 和 iTunes,後者在音樂市場殺出重圍。在 2007 年,iPod 與手機形態實現了融合,iPhone 誕生了。

在初代 iPhone 的發布會上,賈伯斯將 iPhone 定義成:一部電話,一個 iPod,和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工具。一個 iPod,所以用戶可以通過 iTunes 管理手機中的音樂、視頻和 app;一個網際網路通訊工具,所以手機本身有一個遠優於其他手機的瀏覽器。但很快蘋果又推出了 iPhone 應用商店,徹底將 iPod 的商業模式踐行於 iPhone,從此瀏覽器不再是網際網路的唯一入口。

信息是戰爭的核心。傳統網際網路行業由於需要用戶通過瀏覽器和搜尋引擎查找信息,所以當時的主要戰場在於微軟和 Netscape 的瀏覽器之戰,以及谷歌和雅虎的搜尋引擎之戰。

有意思的是,安卓是谷歌收購來的,iPhone 發布的時候谷歌其實已經開始了他們的第一個手機項目「Sooner」。如果說蘋果的計劃是從 MP3 的邊緣切入智慧型手機行業,形成蘋果的手機業務生態,那麼谷歌的計劃則更符合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用谷歌搜索,用上谷歌的產品矩陣。谷歌需要繞開整個個人電腦生態,擺脫那裡的瀏覽器和搜尋引擎之戰。

因為完全避開了 PC,蘋果和谷歌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價值網絡。在智慧型手機戰線,蘋果仍然做自己的封閉生態,谷歌的安卓系統從 2008 年第一次推出後也和蘋果一樣裝有應用商店。手機「應用」,它帶來的改變是,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變了。PC 時代信息高度集中在瀏覽器上,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由每個 app 獨自分發。所以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更便攜的信息傳遞,安卓降低了開發門檻幫助用戶獲得信息,因此應用商店、app 的重要性就更高。

核心還是信息。造成用戶 PC 遷移過渡到智慧型手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在手機上,瀏覽器輸給了 app。

應用商店創造了全新信息分發模式|Apple


總結來看,我們可以發現 PC 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遷移的幾個條件:

1、通信技術,沒有 3G 以及後來的 4G 網絡,智慧型手機無法滿足人們的網絡需求。

2、邊緣入手,顛覆整個行業。繞開傳統行業的價值網絡,才能在成熟後實現突破。

3、更優的信息分發的渠道,利用迭代後的技術和產品,讓用戶更便捷地獲取信息。

但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手機並沒有完全推翻 PC,它是用戶獲取信息在方式和場景上的補足,而個人電腦依然是必要存在的。


空間感知網際網路

總結上一次網際網路重心遷移的歷史之後,我們對當下正在發生的交替也便有了新的洞察。

第一,通信技術在 2007 年之後,即將迎來第二次迭代——5G 迫在眉睫。高速低延時的特點能夠給消費者終端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如前文提到,智慧型手機的創新疲軟,其最重要的分發模式「應用商店」,近兩年也備受「小程序」等新產品形態的挑戰——新的分發方式或許能夠顛覆「應用商店」的模式。

第三,智慧型手機普及後造成的數據爆發式增長,手機本身的處理能力已經捉襟見肘。我們需要使用新形態、新交互方式的個人硬體來應對處理那些海量的數據。

從智慧型手機相機和各種傳感器捕捉數據,豐富個人使用體驗的趨勢來看,虛擬的網際網路對真實世界的感知和反饋,必然成為未來個人用戶的剛需。

時機已經成熟,網際網路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空間感知網際網路。

但智慧型手機顯然不是最適合這一網際網路形態的產品。對於空間感知網際網路裡最重要的信息:圖像和聲音,智慧型手機作為手持設備需要較為苛刻的端持和擺放條件才能捕捉到高質量信息,對視角和聲音來源的判斷也會因為位置不同而與使用者本身的判斷產生出入,再加上 3D 現實空間到 2D 屏幕顯示的轉換,智慧型手機這一產品形態在面對空間感知網際網路時存在著許多低效率甚至不匹配的情況。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能夠更好地完成處理空間感知網際網路的任務呢?當下已經出現的產品形態裡,智能眼鏡是最符合需求的一種。一方面,穿戴於人眼和人耳之間,眼鏡設備能夠很好地捕捉到人眼看到的和人耳聽到的視覺、聽覺信息。另一方面,即時處理信息並通過鏡片和耳機反饋給使用者,能夠最高效率地完成信息輸入與輸出的循環。

通過眼鏡這種產品形態,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空間感知網際網路」將如何服務人們的生活。

先說電商類產品的場景。你在銀泰的耐克店看重了一雙鞋,將它從展示架上拿下來,智能助手根據你目光注視和動作判定你對鞋子的興趣,這時淘寶的「商品搜索」智慧技能被觸發,對鞋子進行搜索,鞋子的相關信息被展示在你眼前。根據展示信息,你發現阿迪達斯出過另一雙和這雙鞋非常相似的鞋子似乎更符合你之前購買的品味,而且斜對門的銀泰阿迪達斯店就有賣。於是你放下這雙鞋,去了對面的阿迪達斯。

曾經手機淘寶實現的商品信息展示,相關商品推薦、導流,在空間網際網路中一樣完成了。逛銀泰商場和真實景物交互的體驗被疊加了淘寶的「線上」體驗。

再看點評類產品的場景。中午你離開辦公室,來到樓下商場尋找餐廳吃飯。你的智能助手會根據時間、眼動跟蹤,發現你多次將目光停留在餐廳門牌上,從而判斷你在尋找餐廳。這時通過計算機視覺和人所處的位置信息,大眾點評的「餐廳推薦」智慧技能被觸發,每一個商家的招牌旁都出現了餐廳介紹/評分等信息介紹,而根據你的消費記錄,你收到了一家個性化推薦的西餐廳。落座後你接過服務員遞來的菜單,這時通過對「菜單」的識別和對「餐廳場景」的識別,大眾點評的「美食推薦」智慧技能被觸發,智能助手將你眼前菜單上的菜名和網上食客的評價做對比,幫你找到了你感興趣的菜。

在之前,我們需要從手機上打開大眾點評 app,輸入信息搜索、對比,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在空間感知網際網路,通過眼鏡的視覺、聽覺,用戶做最少交互就可以快速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增強現實眼鏡的背後隱藏著一把劃開新時代的鋒利尖刀——一個全新的價值網絡:用戶不再通過應用商店下載安裝 app,而是將通過眼鏡和智能助手直接獲取信息。


聲音和視覺:信息入口的迭代

攝像頭、傳感器以及各種基於地理位置的信息,共同構建了複雜的空間感知網際網路,而檢索、處理這些信息,同樣需要智慧型手機時代逐漸成熟的兩個技術:語音和視覺搜索。

從數據來看,Gartner 研究表明今年 30% 的網際網路搜索都通過非文字輸入完成的。在語音搜索方面,如今谷歌的 20% 的搜索是通過語音完成,甚至有研究推測今年全網際網路搜索可能語音搜索佔比將達到 50%(Quoracreative)。

視覺搜索方面,雖然誕生更晚,但是據福布斯報導,62% 出生在 1980-1995 年的年輕人將視覺搜索技術的需求排在的其他技術之前;同時視覺搜索市場規模今年已經超過 210 億美金,已經使用視覺搜索的電商 2021 年預計營收將因此提升 30%。

智能音箱助推了語音搜索的流行,行業排頭兵亞馬遜在 Echo 音箱進入 10% 美國家庭後,也開始了智能眼鏡的布局。

亞馬遜做了兩件事。2019 年年底亞馬遜推出了帶有語音助手的眼鏡框 Echo Frames。雖然 Echo Frames 可以當成藍牙耳機用,但它和耳機不同的是,Echo Frames 是一款人們全天佩戴的產品而不是聽聲音時才會佩戴。Echo Frames 也無法替代耳機,因為鏡框的語音效果遠不及入耳式耳機。

Echo Frames|Amazon.com

除了自己做眼鏡,亞馬遜還投資了一家很不一樣的增強現實眼鏡公司 North。North 的眼鏡 Focals 不同於大多數人理解的像 Hololens,Magic Leap 這樣的眼鏡,因為 Focals 不做空間計算,也不顯示全息影像。Focals 本質只是讓 Echo Frames 那樣的語音助手眼鏡顯示提示性信息,這就使語音助手的日常使用更加便捷了。

Focals 還存在一個制約它成為平臺級眼鏡的缺陷,那就是「視覺識別和搜索」功能的缺失。Focals 已經將通過語音獲取信息的信息傳達及時性推到了極致:只要說出搜索的信息,就可以立即在眼鏡上看到需要的結果。這比取出手機,解鎖,打開搜尋引擎,輸入搜索信息搜索可來得快的多。

Focals 2.0|

bynorth.com

如果這樣的智能眼鏡還擁有眼動跟蹤,同時具有視覺搜索,眼鏡後的智能助手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用戶的需求,做更精準的搜索和信息推薦。做眼動跟蹤的頭部企業 Tobii 推出過一個視頻介紹他們是怎麼幫助市場營銷人員理解用戶在超市中做購買決策的:通過分析視覺停留,品牌方可以理解用戶在購買前關注的信息,從而迭代產品、營銷策略等等。加上計算機視覺理解,眼鏡就可以通過眼動作為信息流的觸發。

一旦當眼鏡可以看見你看見的世界,聽見你聽見的世界,再通過人工智慧,它就可以更聰明的幫你做決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從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過渡,由電腦、作業系統、瀏覽器、搜尋引擎、網站和終端用戶組成的價值網絡,變成了由手機、應用商店、app 和終端用戶組成的價值網絡。

從移動網際網路向空間感知網際網路的過渡,眼鏡、智能助手、智慧技能和終端用戶將組成新的價值網絡。5G 和雲服務將通過增強現實眼鏡的普及完成網際網路信息傳達及時性的跨越。

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是谷歌和蘋果從邊緣顛覆式創新帶來的結果。而在當下這個新跨時代的節點上,由於普遍的眼鏡設備還沒有出現,開發者應該強關注有機會的硬體平臺和智能助手,並按照感知網際網路的思路同時布局。

智能眼鏡對應的主要的機會將是現在人們理解的「線下」。

視覺識別,而不僅僅是人臉識別的算法優化、眼動跟蹤、以及語音在嘈雜環境的識別、身份認證等等,都可以成為下一個時代的核心技術壁壘。這些技術很多在手機為平臺的產品上也能找到很好的落地場景。國內增強現實眼鏡公司大多在安防領域落地,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公安遠距離就可以識別公民信息,其實已經完成了智能眼鏡最簡單的閉環。


通向消費硬體的時間線

說回當下,一個新的硬體要普及開來,還需要有著強大渠道的巨頭來教育市場。我們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一條可參照的時間線:蘋果。

蘋果的產品開發時間線一直是消費電子行業的最大參考。回顧歷史,不得不承認每一次新消費硬體品類的流行幾乎都是靠蘋果。蘋果總是在別人的概念上打磨產品定義再教育市場:蘋果做過優於 IBM 的個人電腦、優於諾基亞的智慧型手機、優於 Fitbit 的手錶等等。

Magic Leap One 在 GDC 大會上|視覺中國

增強現實眼鏡領域,Hololens、Magic Leap 等均已推出。Facebook 在 2019 更是將 AR 眼鏡的技術研究組轉化成了產品研發組正式開啟 AR 眼鏡的產品化。Facebook 在 XR 方面的布局甚至達到公司長期戰略的層面。Facebook 在 VR 領域的市場教育是成功的,所以當蘋果也殺入這個領域並提出自己的產品定位,看到 Facebook 和蘋果同時推進,非常讓人期待他們的結果。

加入雷射雷達,強調 AR 能力的 iPad Pro 2020|Apple

蘋果 CEO 庫克多次公開表示非常看好 AR 的前景。據福布斯等主流媒體報導,蘋果 2019 年底的內部大會上明確了開發 AR 硬體的時間表:2021 年推出新作業系統 rOS 並邀請開發者開發虛擬和增強現實應用;2022 年推出一款頭戴式設備;2023 年推出輕便的眼鏡。

蘋果作為一家既做消費硬體又做軟體還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巨頭,再次切入新價值網絡的能力可能是別的網際網路巨頭中最高的。2022 年和 2023 年的產品,很可能就像當年的 iPod 和 iPhone 一樣,而今天的 ARKit, Arcade 服務,已經在為新「iPod」鋪路了。

隨著蘋果市值越來越高,庫克也背負著巨大的增長壓力,在推出新產品的時候需要格外謹慎。2019 年早些時候,供應鏈就已經爆出蘋果有幾款眼鏡產品都已經達到量產級別的成熟度,庫克最終還是放棄了他們。但接下來,如果蘋果不在 2022 年按計劃發布新產品的話,庫克將面臨更大的增長壓力。


The Next Big Thing

回到 XR 行業,無論是蘋果、微軟和 Facebook 等巨頭的關注,還是投資人們對 Magic Leap 等創業公司的「寵愛」,都暗示著這個行業即將引爆的必然。

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快速進化為「空間感知網際網路」,而能夠進入「空間感知網際網路」的設備,將會成為開啟下一個時代的鑰匙。

只不過,當前的 XR 行業,還沒有達到那些看到未來的人們預期中的成績,但這並不影響智能眼鏡成為下一個重要的方向。

原因是,從用戶感知創新的角度來看,to C 的產品往往需要非常顛覆的創新才能為普通用戶所感知,進而大規模地應用。但 to B 端的產品則不同。任何一點改進都會被 B 端的需求看到,這也是當下 XR 行業傾向於產業解決方案的原因。

面向產業,只是智能眼鏡短期的迂迴。To B 的創新會慢慢累積,當質變形成的那一刻,智能眼鏡,以及透過眼鏡看到的虛實相融的網際網路世界,將會再一次,回到大眾的視野裡。


責任編輯:宋德勝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以十年致敬未來,小米手機工藝探索歷程
    小米10至尊紀念版擁有陶瓷黑、亮銀版、透明版三款配色,款款經典,也恰好是對小米手機十年工藝的最精煉總結。每一次產品迭代,都是對工藝的再次理解,對美學的重新詮釋,對材質的淬鍊再造。也正是因為過去十年的工藝積累,才有了現在的至美呈現。小米手機的十年,是工藝探索的十年。
  • 我們選出了去年最酷的極客裝備,看看有你心儀的嗎?
    這部 Moto X 極 就讓人放心多了,它擁有一塊摔不碎的屏幕,特製的五層結構屏幕從幾百米摔下來也能安然無恙。對於今年已經審美疲勞的手機市場,極客之選也願意把獎項頒給 Moto X 極 這樣的「偏執狂」。
  • 一小撮極客專屬的手機鍵盤:TOHBKD
    前言Jolla(中文名卓藍) 的首款手機有一個很酷的特性「The Other Half」,在你換上不同主題的後蓋時,手機系統主題也會有相關的改變。除了後蓋,The Other Half 還帶來了模塊化手機的雛形,接駁相應的配件,手機硬體和系統能同時做出改變。
  • 極客時代的VR成像技術將破解AR密碼
    VR與AR的出現必須打破真實與虛擬的邊界,前不久剛剛上映了《蜘蛛俠英雄遠徵》用CG技術充分展現了奇幻虛擬世界的魅力,更讓人們洞見了虛擬實境技術未來的震撼。由此,誰能夠真實的重現VR世界、誰能夠快速低成本大批量地使虛擬實境世界成為真實,誰有能力把它帶入我們的生活,而不再是憧憬,成為了熱門話題。
  • 願你與未來同在:極客公園零距離解讀西南偏南
    西南偏南(SXSW)已經開幕 4 天了,在這場全球規模最大的音樂盛典上,極客公園在現場為你拍攝了一些有趣的照片和視頻,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展品,傳遞來自全球的科技主義者們關於科技、生活和未來的思考。先來看看戴爾帶來了什麼?
  • 什麼是雲手機?未來手機新形態!
    你是否經常看到科幻電影裡面,只有屏幕也能顯示畫面的設備!或許未來雲手機就會是這樣的形態!近日華為發布了鯤鵬雲手機。那麼什麼是雲手機呢?簡單來講,就是運用伺服器虛擬出帶有原生安卓系統,同時具有虛擬手機功能的雲伺服器。本質上說,將手機上的應用轉移到雲上的虛擬手機來運行!雲手機有什麼用?
  • 來極客晨星學習少兒編程,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一則「智能化逐漸將取代勞動力」的新聞引發大家的廣泛思考。在最近的10年時間裡,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讓大家的生活逐漸貼近人工智慧。手機拍照即可掃描;手機拍照即可翻譯英語;考試都是電腦閱卷等等都在標誌著再向未來將有一半的工作將會被計算機取代。人工智慧離我們很近,離孩子更近。要想不被新時代所拋棄,就要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新鮮事物,打開固有的思維模式。
  • 手機攝影十年演變 三星Galaxy S20 5G系列引領未來十年發展
    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經成為了當下各家廠商競相角逐的焦點陣地,對於智慧型手機而言,曾經拍照功能的加入,無疑是如今手機更加智能化,以及實現更多社交場景的必要條件。在過去十年,三星從未停止對智慧型手機拍照功能的探索,從初代Galaxy S至如今Galaxy S20 5G系列,三星在智慧型手機拍照方面的突破顯而易見,如果你想了解智慧型手機拍照演進史,不妨一起"參觀"一下三星Galaxy S系列款款經典產品帶來的諸多突破與創新。
  • 360手機奇酷旗艦極客版評測
    如果說老羅擅長給你講些略帶感傷、附帶點雞湯的情懷故事,那麼開著指桑罵槐的炮,做著煽風點火的事就是老周最厲害的地方,比如說:……(經典語錄請自行百度)  不得不承認,老周本人的影響力完全掩蓋了「奇酷」的品牌價值,很難說這是不是一種「容易過度消費自己」的危機,而且國內手機行業早已成為紅海一片,錯過了「站在風口的豬都會飛」的時代,進來「胡攪一趟混水」的「教主」,機會能有多大?
  • 十年——網際網路的過去與未來
    來源:丫丫港股圈十年前,BAT三強鼎立;微信還沒誕生,騰訊已經佔領遊戲的半壁江山,阿里電商一家獨大。現在,功能機消失,移動應用統治網際網路;未來,中國網際網路如何將演變?投資機會在哪裡?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 熊孩子認慫啦 360手機極客版春節體驗
    如果是簡單的玩個遊戲還好說,怕就怕他們亂翻亂點,畢竟手機作為大家最常用的數碼產品,裡面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存儲著一些不想被別人發現的小隱私。如果使用粗暴手段來拒絕熊孩子們玩你的手機,熊孩子們往往會一直哭鬧,這時就會跳出熊家長們使出「他們還只是個孩子啊」這種無解招數,讓小編乖乖就範。
  • OPPO 捲軸屏手機來了:可大可小,未來最理想的手機形態?
    進入到 2020 年之後,除了手機業務依舊穩穩位居全球前五大品牌之列,OPPO 也明顯加快了在智能可穿戴、音頻、大屏以及 IoT 相關設備等領域的推進節奏,伴隨著諸多新產品的落地,一年前許下的「願望」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OPPO 的下一步會如何落子?答案就在 OPPO 未來科技大會 2020 上。
  • 人類如何在未來科技時代求生?《超級技術》一書給你答案
    洞察未來技術的工具丹尼爾·富蘭克林首先分享了用於觀測未來的工具和平臺。正如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所說「未來已經到來,只是還分布不均」。技術有著異乎尋常的孕育期,有時它們好像是一夜之間湧現出來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如果你能瞄準正確的地方,就能在今天看到明天的技術,這種方法可以用來尋找「邊界案例」(edge cases)。「邊界案例」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在2001年左右,帶攝像頭和彩色屏幕的智慧型手機在日本已經司空見慣。
  • 《太空救援》背後的中國電影「極客影迷」群體
    但看過本片,我覺得它技巧已經非常純熟,整個類型化的結構、對歷史真實事件的改編、完整的人物塑造、以及在內容中加入的很多戲劇衝突,都有非常清晰到位的體現。」  中國電影的「極客精神」在哪裡?一直以來,科幻影視作品都在帶領人們提前感知未來世界,滿足大家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
  • 極客修:走出充電誤區—手機充電最正確的方式!
    文/極客修小編電池和續航已經成為手機使用中繞不開的話題,在電池技術無重大進步的當下,曲線救國利用快充不過是技術的無奈電池畢竟是消耗品,充電就會產生損耗。>縱然衰老無法避免,但跡象是可以延緩的,電池亦如是在日常使用中,相信很大一部分的用戶都會陷入這樣那樣的充電誤區,長此以往,電池成了手機最先崩潰的一環今天極客君便來帶大家走出誤區,健健康康充電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電池的一些特性如今幾乎所有的數碼產品使用的都是鋰電池,嚴格來說是鋰離子電池而它的發明者被廣泛認可的是愛迪生,那個一生擁有幾千項發明的男人
  •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央視網4月25日報導,關注一些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的科幻場景。
  • 極客之選年度評選丨年度創新手機:OnePlus 7 Pro
    回顧 2019,極客之選(微信號 GeekChoice)給大家帶來了上百款科技新品的上手體驗內容,也通過《極客博物館》欄目帶著大家進行了一趟「經典產品巡禮」。「年度產品評選」是極客之選每年年底的保留欄目,從 11 月 25 日開始,我們將會逐一揭曉獲獎產品,本次評選將涉及三個大類近 20 個細分獎項。從「娛樂至上」到「生產力萬歲」,極客之選希望能夠通過不同維度和視角,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 2019 年最有料的科技產品。
  • 十年前已有專利存在,未來智慧型手機會不會有驗鈔功能?
    有些商家在產品名稱上明目張胆地標明了「紫外線」,稍微懂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紫外線是用肉眼看不到的,你以為搞成紫光就是紫外線啊?回到題設,我們再來講講移動終端驗鈔手機的話題。移動終端涵蓋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一系列設備,一般情況下主要指的是智慧型手機,因為智慧型手機目前的使用頻次非常高。所以,如要找一部有驗鈔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確難找,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配有紫外線燈的手機。
  • 高德和百度又在談讓地圖成為生活服務入口,類似的話怎麼說了十年還...
    10 年之後,跟著智慧型手機,視頻網站的觀看時間和廣告在中美都已經超過傳統電視;中國的網絡音樂產業的整體價值超過 150 億元,是 2006 年的 10 倍。但地圖服務還在講著十年前的設想。今年 8 月,高德地圖推出了新的功能「極客地圖」,這個入口現在看起來像資訊網站。但點開比如「中國最美大學」的標題,彈出的不是文章,而是一個個地理位置。
  • 源自馬化騰的靈魂拷問 未來十年幹啥最有前途
    當前我們可以隨身便攜的移動計算設備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電池的發展已經遠遠滯後於晶片、網絡、軟體這些核心因素。未來十年,得電池技術者可得天下。而且存在極大的研發風險,石墨烯、生物電池、氫電池、甚至核能源,到底哪種才能成為未來的趨勢呢?如果走錯一步,就會弄得滿盤皆輸。       但歷史的洪流只會滾滾向前,未來十年我們畢竟迎來電池技術的飛躍,而通過技術改變世界的公司也將再次引領全球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