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廣儲社區的張亞軍,你根本不會相信他已經64歲,烏黑的頭髮,修長的身材,看上去只有50歲出頭。問他保養秘訣,他說,「每天運河邊快走5公裡,堅持了五六年。」同時他還參加和諧之聲藝術團,男中音民歌演唱的他積極參與各種演出,他表示退休生活比上班的時候還要忙還要充實,甚至有時候有事找他都要提前一天預約。
唱歌給工作帶來無窮動力
張亞軍從揚州公路管理處退休,退休前是單位的工會副主席,他本身的特長—男中音演唱為他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很多活動,我是組織策劃者,也是參與者,自己帶頭參加,極大程度鼓舞了員工的積極性!」張亞軍在工會工作時,省內的各項文體活動,其中籃球、大合唱等五項活動都獲得了揚州市第一名。
「喜歡歌唱,是個非常健康的愛好,民歌歌詞充滿了正能量,每天朗朗上口,無形之中為生活帶來了正氣。」張亞軍說,唱歌業還能增加肺活量,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能獲得愉悅,「一個喜歡唱民歌的人,是健康又向上的!」像一些《在那遙遠的地方》、《敖包相會》、《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以及去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張亞軍隨口就能唱起來。
張亞軍還有個健康的愛好,就是每天散步5公裡,從他家出發,沿著運河邊走一個來回,40分鐘左右,他自己都說,「走掉了肥肉走掉了煩惱,走來了健康。」
歌唱為退休生活帶來無窮樂趣
「我以前去單位,還有人問我退休之後,有沒有覺得沒事幹,不適應?」張亞軍說,「我真是一點沒覺得沒事做,反而我比上班還要忙碌!」每天早晨,張亞軍先去菜場買菜,然後回家做飯,到了下午,他是非常忙碌的,在疫情之前,他參加的和諧之聲藝術團每周有三天的活動時間。
「除了在藝術團排練節目,我們各種演出任務也非常多。」張亞軍參加過省市一級的比賽,也參加過去老年公寓、社區街道等義演。「每個城市選拔8支隊伍參賽,一共104支隊伍,我們藝術團還獲得江蘇省群眾合唱比賽第二名。」 這些純公益性的演出讓他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整個人退休之後更加容光煥發起來。
「我小時候小學上5年,初中高中各2年,虛17歲就做農村教師了,那時候條件比不上現在。」張亞軍說年輕的時候吃了很多苦,現在退休了,自己還是高級職稱,退休工資負擔起自己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綽綽有餘,所以經常參加公益演出,參加慈善捐款更覺得人生有意義。「我能為國家做多大貢獻?國家給了我這麼好的退休待遇,我要反哺社會,我常常帶頭參加慈善捐款,300元、500元都捐過!」張亞軍始終認為,自己退休後能過上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都是因為喜歡唱歌的原因,「喜歡音樂,正能量的愛好能輻射到人生的各個方面,從而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通訊員 李亞君 記者 餘佳 攝影 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