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拔最高大氣本底臺:在山巔測量地球溫度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11月14日電 題:世界海拔最高大氣本底臺:在山巔測量地球溫度

作者 孫睿

按照定期輪換的規定,黃建青和任磊兩位氣象「特種觀測員」收拾好行囊,帶足食物,前往青海省西寧市130公裡外的瓦裡關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以下簡稱「本底臺」),接替另外兩名值班員進行觀測值班。

資料圖為觀測人員在本底臺進行觀測。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說他們是「特種觀測員」,是因為和其它氣象臺站相比,黃建青、任磊觀測的要素不僅涉及常規天氣,還包括大氣化學等,內容複雜、項目繁多,他們的工作不是一般觀測員能勝任的。

資料圖為本底臺。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本底臺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境內的瓦裡關山頂,海拔3816米。它是全球大氣監測計劃中位於歐亞大陸腹地的第一個大陸型的基準觀象臺,也是目前歐亞大陸腹地唯一的大陸型全球基準站和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氣本底觀象臺。

走進本底臺辦公室,各種監測儀器正在工作,並發出超低頻的混合聲,英文標註的各種記錄冊和報表隨處可見。在值班室大廳正面牆上有一幅世界地圖,地圖上用不同的顏色和圖形標註著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數據處理中心和儀器質量控制中心。這些中心接受本底臺的數據,並進行處理,對研究、評估全球氣候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觀測員人在本底臺進行數據查詢。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通過25年的建設和完善,到目前,本底臺實現了溫室氣體、滷代氣體、氣溶膠、太陽輻射等30個項目、60多個要素的全天候、高密度觀測,每天產生6萬多個數據,基本形成了覆蓋主要大氣成分本底的觀測技術體系和技術系統。」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高順年說。

本底臺副臺長劉鵬介紹,1989年11月,瓦裡關山沒電沒路,還是一望無際的古老牧場,一群年輕的氣象「突擊隊員」為申請建設中國乃至全球歐亞大陸唯一的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在這裡紮起帳篷,布設儀器,開始氣象觀測,積累原始資料。

「本底臺用在線觀測資料繪製的二氧化碳變化曲線是該臺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亮點,而這條曲線被人們稱為『青藏高原曲線』或『瓦裡關曲線』。」劉鵬說,這條曲線圖價值非常重要,中國政府在印尼峇里島、丹麥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以及其他國際性氣候變化談判會上,理直氣壯地支持氣候變化觀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擁有這一曲線圖以及相關的觀測數據。

資料圖為觀測人員在本底臺進行氣體收集工作。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此外,本底臺所觀測的溫室氣體資料,也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支撐數據,其結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示作用。

由於掌握了獨特的觀測技能,建站以來,本底臺的觀測員先後有7人(次)奔赴南極開展科學考察,進行臭氧、氣溶膠、地面觀測等科學研究,為中國南極科考作出貢獻。

為防治環境汙染,本底臺方圓50公裡沒有任何工礦企業甚至是人類活動,寂寞孤獨是值班人員最難忍受的。「見一隻飛鳥,都想互動一下。」「90後」任磊調侃道。

11月14日,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袁佳雙在本底臺建臺25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25年的運行,本底臺在瓦裡關山全球本底站獲取的長期、穩定、代表混合均勻的全球大氣本底監測數據,為研究全球和區域性氣候及環境變化提供可靠的基礎資料,也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外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完)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拔最高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25年連續觀測—新聞—科學網
    【解說】11月16號,記者來到了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瓦裡關山基地,本底臺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境內的瓦裡關山頂,海拔3816米,於1994年9
  • 安徽海拔最高的寺廟,修建在1300米的山巔,就位於九華山山上!
    總會有人立即接下話茬,不就是人盡皆知的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這些話一出來,我們就能知道,他們肯定是跟佛教有緣之人,自中國漢代以來,他們更加重視佛教的建設,並一直延續到今天,至今仍是遊客由衷懷念的旅遊景點,甚至有的是國家命名的5A級旅遊景點,今天要說的是安徽海拔最高的寺廟,修建在1300米的山巔,就位於九華山山上!
  • 大氣壓強傳感器在海拔高度測量中的應用研究
    對於海拔高度的測量,常用的方法。一是GPS全球定位系統;二是通過測量大氣壓來間接的獲得海拔高度。前一種方法成本較高且難度較大,而採用後一種方法相對來說,器件的選擇範圍要更廣一些,因而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
  • 大氣壓強傳感器TP015P在海拔高度測量中的應用
    對於海拔高度的測量,常用的方法。一是GPS全球定位系統;二是通過測量大氣壓來間接的獲得海拔高度。前一種方法成本較高且難度較大,而採用後一種方法相對來說,器件的選擇範圍要更廣一些,因而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
  • iPhone 6將配大氣壓力傳感器:測量海拔及氣壓變化
    6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iOS 8的系統代碼顯示,iPhone6將配大氣壓力傳感器,以測量海拔及氣壓變化。早在今年三月就有傳聞稱,iPhone 6將配溼度、溫度和壓力傳感器,其發布時間為今年秋季。而根據iOS 8和Xcode 6中的代碼證據可以推測,iPhone 6可能配備全新的傳感器:晴雨表/氣壓傳感器。
  • 海拔高度的測量
    為什麼世界各地的海面不一樣高? 「水往低處流」等俗語都說明,只要是連通的靜態水體,其水面應該一樣高。海水在重力作用下也會水往低處流,構成一個海洋平面。實際上,地球上不同區域的海洋水面並不一樣高,比如,大西洋不同海域的海面高度就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 我國最「危險」的涼亭,位於海拔2000多米的山巔,遊客看完心發毛
    我國最「危險」的涼亭,位於海拔2000多米的山巔,遊客看完心發毛愛好旅遊的朋友們大多數都是喜歡探險的吧,要說好奇心人人都有,但在旅遊的途中才會發現自己無知的世界被一步步地打開,我們慢慢看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之處。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氣壓力。
  • 溫度與海拔對風機選型的影響
    由於風機樣本中流量和壓力等性能參數通常都是以標準大氣狀態下給出的,所以須將使用條件(如輸送氣體的溫度、密度、工作點海拔高度或大氣壓力等)下系統所需的流量、壓力等參數換算到標準大氣狀態,依此選擇風機。通風機的標準大氣狀態,通常是指在海拔高度0 m,溫度20℃,大氣壓力101.325 kPa 時,輸送相對溼度50%,密度1.2 kg/m3 的空氣。
  • 世界上溫度最高的記錄是多少?世界上七大洲的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生活特別閱讀:世界上溫度最高的記錄是多少?七大洲的最高溫度又是多少?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溫度最高的記錄是多少?在很早以前,世界上就有很多的科學家對地球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感到好奇,但關於最後的統計數據還是出現了一些誤導性信息。
  • 不說海拔,世界上最高的山還是珠穆朗瑪峰嗎?結果讓你很驚訝
    我是愛攝影的背包客,讓我們一起透過鏡頭看世界!如果我們說起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裡,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來,當然是咱們大中國的珠穆朗瑪峰了。那麼如果我再問?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山是哪個?你還知道嗎?是不是不敢說話了,是不是啞口無言了;再換個說法,不論海拔,從山腳算起,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個?是不是還是一臉懵啊!
  • 為什麼有最低溫度-273.15℃,最高溫度卻沒有上限,該如何測量?
    為什麼有最低溫度-273.15℃,最高溫度卻沒有上限,該如何測量?比起高緯度的嚴寒和低緯度的酷熱,我們生活的地方有著獨特的氣候變化。一年四季,寒來暑往,人類生活的地球擁有著不斷變化的時令,伴隨著它們的變化,我們感知到的溫度也在不斷地變幻著。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水準原點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水準原點位於山東青島,該水準原點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於1954年建成,作為中國的海拔起點,全國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點起算。該水準原點在中國獨一無二的特性,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中國高程測量的「格林威治」。
  •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到底這些地方有多冷?為什麼這麼冷?今天帶領大家去往高山之巔與地球兩極,共同感受這顆星球最寒冷的地方。高處不勝寒地球上的最高處( 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為 8844.43米(29017.2英尺)——珠穆朗瑪峰,珠峰峰頂全年平均氣溫為-29℃,攀登珠峰通常會選擇每年5月份或者10月份這個衝頂窗口期,這時峰頂的溫度大約在-25℃,並不是那麼寒冷,但是把這裡的寒冷與狂暴的風雪,稀薄的空氣和陡峭的冰壁結合起來,或許就會變得有些恐怖了。
  • 【科技日報】我國海拔最高氣象站是如何架成的?
    為更好地了解珠峰地區冰川表面與大氣的交換過程及絨布冰川的氣象條件,我國科研人員日前在海拔5832米的東絨布冰川消融區成功架設自動氣象觀測系統(AWS)。  3名中科院科研人員,經過4天連續工作,在5個當地藏族同胞的幫助下,齊心協力在海拔5832米的珠峰冰川上架設起我國海拔最高的長期定位自動氣象觀測站。7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中科院科研人員預計在9月份進行首次氣象數據下載。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時間:2017-04-21 13:1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
  • 宇宙中既然不存在最高和最低溫度,那麼它們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科學家告訴我們,絕對零度是無法達到的,然後由又告訴我們宇宙中還有一個最高的普朗克溫度,當然那更不可能達到了,既然現代宇宙中都不存在這樣的溫度,那麼這個溫度是這麼測量出來的呢?普朗克溫度的來歷粒子停止運動就是最低溫度,那麼當粒子最高速度運動時就是最高溫度了,沒錯,物理世界就是這麼暴力!
  • 最高海拔的這項金氏世界紀錄挑戰,是咱「河南造」!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段偉朵 孫煊哲 文 陳曉東 王亞鴿 崔超 胡敬超 攝影  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被稱為「鳥類無法飛越的山峰」。高寒、缺氧,不適宜人類生存。不過,在珠峰腳下,海拔超過5100米的地方,運營著一條純電動車線路。9月22日,該電動客車行駛的最高海拔金氏世界紀錄挑戰成功,挑戰珠峰的客車,就是咱「河南造」。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專家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來到地球的太陽光,有一半的能量會加熱地表。另一半的能量,一部分被大氣的頂面、地面和雲層反射,散逸到宇宙空間,剩餘的部分才被大氣吸收。因此,地表附近大氣會被地面加熱而升溫。換句話說,地表是加熱大氣的熱源。被地表加熱溫度增高的大氣變輕,會上升。隨著上升,大氣的氣壓下降,發生膨脹,溫度下降。這就是隨著海拔高度增加氣溫下降的原因。
  • 氣象基礎——大氣
    大氣總質量的50%集中在海拔5500米以下,90%集中在海拔16500米以下,99%集中在海拔30000米以下。同樣在水平方向上,大氣質量分布也不均勻。 溫度和大氣運動的差異會改變這種分布,但相應的相對變化仍保持中等水平(其變化值不到平均值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