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黃渤海海冰冰情較前兩個冬季偏重

2020-11-2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青島11月23日電(記者 張旭東)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根據目前大氣和海洋環境特徵,綜合各種預測因子和方法預測,2020年至2021年冬季渤海及黃海北部冰級為2.5級,總體冰情與近30年平均值基本持平,較2018年至2019年和2019年至2020年冬季冰情偏重。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預測,渤海及黃海北部初冰日將出現在2020年11月末至12月初,嚴重冰期為2021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終冰日將出現在2021年3月中旬。

其中,遼東灣嚴重冰期為2021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浮冰外緣線離岸最大距離為60海裡至70海裡,最大冰厚40釐米;渤海灣、萊州灣嚴重冰期為2021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浮冰外緣線離岸最大距離為10海裡至20海裡;黃海北部嚴重冰期為2021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浮冰外緣線離岸最大距離為15海裡至25海裡。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表示,2021年1月至2月,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域冰情發展較快,部分水產養殖區、港口碼頭、石油平臺和有人居住海島的周邊海域可能出現階段性嚴重冰情。海水養殖、漁業捕撈、海上交通運輸、港口碼頭、石油開採以及其他海上施工作業的有關單位和公眾,應密切關注當地冰情變化和海冰預(警)報信息,做好防冰抗冰工作。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根據目前大氣和海洋環境特徵,綜合各種預測因子和方法預測,2020年至2021年冬季渤海及黃海北部冰級為2.5級,總體冰情與近30年平均值基本持平,較2018年至2019年和2019年至2020年冬季冰情偏重。

相關焦點

  • 黃渤海海冰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數據顯示,受近期寒潮天氣影響,黃渤海海冰冰情出現明顯發展,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新華社發(黃杰顯 攝)1月10日在山東青島膠州灣紅島漁港拍攝的海冰。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數據顯示,受近期寒潮天氣影響,黃渤海海冰冰情出現明顯發展,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
  • 今冬不太冷?青島附近海域僅有微量海冰 冰情近十年最輕
    今冬海冰冰情為近10年最輕青島附近海域僅有微量海冰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 今冬凌汛偏早偏重 劉家峽水電廠提前防凌
    新華社蘭州11月10日電(記者連振祥)鑑於近期冷空氣較為活躍,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的實際,劉家峽水電廠近日開始控制出庫流量,合理預留水庫庫容,為今冬明春防凌創造條件。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拉尼娜影響,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活躍,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常年明顯偏低,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  為保證冬季黃河流域防凌安全,劉家峽水電廠立足於防禦最嚴重凌汛,做好各項防凌準備工作。記者了解到,按照調度要求,劉家峽水電廠及時調整水庫運行方式,目前日均出庫流量控制在1100立方米每秒,確保在凌汛期來臨之前,合理預留水庫庫容。
  • 渤海海冰快速大面積形成-資訊-中國天氣網
    相對於去年較嚴重的海冰情況,今年是否正常,今冬海冰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本網就此採訪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冰組首席劉煜。太冷了 海都結冰了22日起一股冷空氣襲擊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強烈降溫,讓人們著實感受到冬天的寒冷,連海水都結了冰。渤黃海海域24小時內降溫10℃以上,海冰就此快速形成。
  • 今冬遼寧省海冰監測和力學試驗準備就緒
    測冰雷達、測繪級無人機、地面氣象站、高清圖像監控……11月19日,在位於營口鮁魚圈白沙灣的國家級海洋工程聯合試驗場,監測海冰的儀器布放完畢,標誌著我省今冬海冰監測、觀測和力學試驗準備就緒。我省地處渤海和黃海北部,易受北方南下冷空氣影響,是海冰災害的多發區。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預測會商結果,今冬渤、黃海海冰冰情為2.5級。為做好今冬遼東灣海域海冰預警監測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海洋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試驗場已經布放了綜合海冰觀測儀器,可獲取完備的冰厚、冰面輻射、冰底形態和冰力學等數據,為防冰減災提供決策依據。
  • 海洋局啟動冬季海冰災害現場調查
    受近期持續低溫天氣影響,我國黃渤海海域海冰冰情持續發展。根據1月24日衛星遙感影像,遼東灣最大浮冰外緣線55海裡,距發布海冰藍色預警級別60海裡還差5海裡。渤海灣最大浮冰外緣線7海裡,萊州灣3海裡,黃海北部17海裡,可監測海域發現海冰總面積約23482平方公裡。
  • 今冬明春海冰趨勢預報 冰情將比常年略重
    趙金陽  今冬明春,山東半島北部沿海結冰現象將較常年略重,但比2010年度略輕一點,冰級在3.5級左右。這是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獲知的消息。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在每年冬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海冰,2009年度渤海灣甚至遭遇了30年一遇的海冰災害,嚴重影響了海上船隻航行和漁業生產。海冰預測和預警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前不久,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王宏局長、黨組成員孫書賢副局長親臨預報中心,親切慰問汛期堅守在業務工作一線的海洋預警報工作人員,對預報中心以及各級海洋預報機構的汛期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16年,為服務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發展戰略,支持地方海洋經濟發展,保障沿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預報中心除了做好汛期預警報工作之外,還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 強冷空氣來襲,渤海黃海海浪藍色預警!海冰發展迅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月6日開始,一股強冷空氣影響我國渤海和黃海海域,預計6日夜間至7日白天,渤海將出現3.0米到4.0米的大浪到巨浪,黃海將出現4.0米到5.5米的巨浪。根據衛星遙感和陸岸監測,至2021年1月5日,遼東灣浮冰外緣線離岸距離39海裡,海冰分布面積4617平方公裡,渤海灣、萊州灣和黃海北部也於近日出現了浮冰外緣線超過10海裡的分布狀況,山東半島南部的膠州灣和鰲山灣的河口淺灘海域也出現了少量海冰分布,目前渤黃海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
  • 未來幾天我國海冰冰情將快速發展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提醒做好...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了解到,隨著這輪冷空氣來襲,未來幾天,我國北部海域的海冰冰情將快速發展。劉煜介紹說,每年冬季渤海灣和萊州灣海冰冰情相對來說較輕,黃海北部由於海域開闊、水深較深,海冰發展相對緩慢,遼東灣海域是每年海冰冰情最為嚴重的區域。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最新海冰冰清 遼東灣出現今冬最大範圍浮冰
    根據1月22日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遼東灣浮冰範圍45海裡,這也是今冬遼東灣出現的最大浮冰範圍。1月上中旬以來,海冰冰情較常年明顯偏輕。進入1月下旬,海冰進入盛冰期,冰情將會逐步發展。未來1周,受冷空氣活動以及海水溫度小幅下降影響,渤黃海海冰冰情將繼續發展,但冰情較常年仍然略偏輕。
  • 海冰工程聯合試驗場蓄勢待發迎今冬海冰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該中心」)了解到,近日,隨著聲學都卜勒波浪流速剖面和冰厚測量儀的成功布放,海洋工程聯合試驗場已完成今冬海冰監測、觀測和力學試驗的儀器布放和準備工作。據了解,近日,該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預測會商預計今冬渤-黃海海冰可達2.5級,海冰冰情較常年略偏輕。2020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初冰,嚴重冰期為2021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3月中旬終冰。
  • 渤海海冰對海參生產有一定影響 但可作為淡水資源加以利用
    今年1月10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發布消息,渤海海冰已經達到近25年來1月上旬的最大值,約為近25年同期平均值的2.5倍。  海冰較上年時間早範圍大,持續低溫是「元兇」  「等過幾天再暖和點,我們就可以出海捕撈皮皮蝦了!」2月21日,看著沿岸逐漸消融的海冰,吳雙傑長舒了一口氣:「已休養了一冬,真想開春大幹一場。」
  • 渤海海冰災害變身天然淡水庫 相當於一條黃河
    這個冬天,黃渤海遭遇嚴重海冰災害。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7日16時發布海冰警報,9日至12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海冰冰情將再次發展。
  • 渤海及黃海北部沿岸出現嚴重海水結冰現象
    新華社青島1月8日電(記者 徐冰、張旭東)受近日寒潮大風天氣影響,山東沿海出現嚴重海水結冰現象,渤海及黃海北部沿岸出現近30年來同期最嚴重的海冰冰情。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站、陸岸和海洋應急監測車、航空及衛星遙感等近日獲得的監測資料分析,受這次寒潮大風天氣影響,渤海及黃海北部沿岸出現近30年同期最嚴重冰情。
  • 渤海海冰發展迅速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0日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受較強冷空氣和大雪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冰冰情近日發展較為迅速。國家海洋預報臺10日發布海冰藍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