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我國海冰冰情將快速發展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提醒做好...

2021-01-08 中國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了解到,隨著這輪冷空氣來襲,未來幾天,我國北部海域的海冰冰情將快速發展。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冰首席預報員 劉煜:從我們最新拿到的海冰監測數據來看,遼東灣的海冰範圍只有12海裡左右,跟常年相比是偏輕的狀況,但是隨著強冷空氣的到來,這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未來幾天海冰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我們預計在元旦期間,遼東灣的浮冰範圍將達到35—45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20釐米。



劉煜介紹說,每年冬季渤海灣和萊州灣海冰冰情相對來說較輕,黃海北部由於海域開闊、水深較深,海冰發展相對緩慢,遼東灣海域是每年海冰冰情最為嚴重的區域。海冰發展將對港口航運、海上鑽井平臺的作業帶來一定影響,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提醒相關的涉海部門提前做好海冰的防範措施,以應對海冰帶來的災害損失。


相關焦點

  •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組織開展2020/2021年度海冰情況調查
    為掌握2020/2021年度山東省海冰發展基本情況,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日,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會同東營市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展了相關海域的調查。調查組實地觀測了灘涂、港口、採油區的海冰生成與發展情況。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最新海冰冰清 遼東灣出現今冬最大範圍浮冰
    1月上中旬以來,海冰冰情較常年明顯偏輕。進入1月下旬,海冰進入盛冰期,冰情將會逐步發展。未來1周,受冷空氣活動以及海水溫度小幅下降影響,渤黃海海冰冰情將繼續發展,但冰情較常年仍然略偏輕。國家海洋預報臺提醒有關單位做好港口航道的防冰部署工作,沿海漁民做好漁業養殖設施的防冰防凍工作。
  • 渤海海冰發展迅速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0日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受較強冷空氣和大雪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冰冰情近日發展較為迅速。國家海洋預報臺10日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朱宏源)為落實國家海洋局領導關於做好海洋預警報主體業務工作的要求,總結今年汛期海洋災害各方面應對工作的成功經驗,同時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12月9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召開2016 年汛期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交流會。
  • 黃渤海海冰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數據顯示,受近期寒潮天氣影響,黃渤海海冰冰情出現明顯發展,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新華社發(黃杰顯 攝)1月10日在山東青島膠州灣紅島漁港拍攝的海冰。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數據顯示,受近期寒潮天氣影響,黃渤海海冰冰情出現明顯發展,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
  • 2013海冰觀測預報部署會在京召開
    中國網12月31日訊 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消息,12月28日下午,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在預報中心組織召開了2013年海冰觀測預報部署會,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局領導對做好今年海冰預警報工作的指示,並協調各相關單位做好今年海冰觀測預報工作。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每日會商發布海冰實況及發展趨勢
    自今年11月20日發布海冰年展望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一直密切關注今冬海冰情況,從11月底開始按國家標準發布海冰月預報、海冰周預報。受最新強冷空氣影響,12月23日最新海冰遙感實況圖顯示,遼東灣海冰範圍增大到22海裡左右。  12月10日左右,受寒潮天氣影響,12月11日遼東灣出現大面積海冰。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十年如一日助力海軍遠徵
    從海軍護航編隊出發的第一天起,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亞丁灣護航海洋預報保障團隊,每天開始為護航編隊及時提供《海洋環境保障信息》,十年間從未間斷。中國貨輪途中遭遇劫持 團隊迅速提供實時海況助力營救2009年10月19日,中國籍散貨輪「德新海」輪由南非開往印度。
  • 渤海海冰快速大面積形成-資訊-中國天氣網
    近幾天來,渤黃海海域的海冰開始快速大面積形成,遼東灣海域海冰已增加到約29海裡,冰層厚度增加至4~8釐米。相對於去年較嚴重的海冰情況,今年是否正常,今冬海冰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本網就此採訪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冰組首席劉煜。
  • 海浪黃色警報|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
    >PART-1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以下簡稱「麥卡託」) 基於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預報中心副主任劉桂梅研究員出席會議,業務科技處、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值預報室、海洋環境預報室、海洋災害預警報室相關人員參會。
  • 海浪黃色警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召開...
    PART-1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以下簡稱「麥卡託」) 基於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MoU)聯合召開業務化海洋學遠程視頻會議。預報中心副主任劉桂梅研究員出席會議,業務科技處、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值預報室、海洋環境預報室、海洋災害預警報室相關人員參會。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研究...
    2016年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考研專業目錄及參考書目 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消息,2016年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考研專業目錄及參考書目已公布,詳情如下: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table cellspacing='
  • 海洋衛星:監測預警的一把利器
    從人力的嚴防死守,到利用各種監測預報手段,人類社會在與自然災害的抗爭中不斷向前發展。其中,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形成了「天-空-地-海」的立體監測網絡,可為防災減災救災提供更為科學的技術支撐。  目前,我國已經發射並運行的海洋衛星中,就有海洋水色、海洋動力、海洋監視監測等多種類型,形成系列,組網「星座」。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 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摘要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 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消息,今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目前赤道區域海氣耦合狀態有利於拉尼娜狀態的維持和發展,預計到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020年春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處於中性狀態
    中國網訊 2020年3月17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春夏季厄爾尼諾及氣候預測在線視頻會商會議,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和海洋二所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對今年春夏季厄爾尼諾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充分探討,赤道太平洋海域不具備厄爾尼諾事件進一步發展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拉尼娜事件
    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發布消息,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日前組織召開2020年厄爾尼諾及氣候秋季預測會商會議,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對今年秋冬季拉尼娜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充分探討。
  • 中國海洋預報手機應用程式(App)和「中國海洋預報」微信小程序正式...
    中國海洋預報手機應用程式(App)和「中國海洋預報」微信小程序發布現場中國網訊 12月29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開發的中國海洋預報手機應用程式(App
  •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再巨災管理公司共商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合作研發
    8月1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於福江研究員一行來到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與公司領導及颱風巨災模型項目組共同研討如何將颱風風暴潮模擬方法及風暴潮模擬技術在保險行業中進行應用。
  • 南極首個區域固定冰預報系統 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成功研發
    近日,冰凍圈國際知名期刊《Annals of Glaciology》在線發表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報中心)在南極固定冰預報方面的最新進展「Fast Ice Prediction System (FIPS) for land-fast sea ice at Prydz Bay, East Antarctica: an operational service for CHIN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