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再巨災管理公司共商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合作研發

2020-08-17 國家海洋預報臺
8月1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於福江研究員一行來到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與公司領導及颱風巨災模型項目組共同研討如何將颱風風暴潮模擬方法及風暴潮模擬技術在保險行業中進行應用。

會上,於福江主任介紹了預報中心的基本情況以及重大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國面臨的各種海洋風險,從模型原理、發展沿革、優勢劣勢等層面對比了美國、英國、日本等國際知名的風暴潮模式,以及不同模式在模擬中國風暴潮時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風暴潮模式在模擬中國颱風風暴潮的寶貴經驗和優勢,並介紹了預報中心支持國家重大項目上取得的經驗。

據悉,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作為中國颱風巨災模型的核心子模塊,需要模擬1萬年約8萬場中國登陸颱風造成的風暴潮增水的時空分布。因此,風暴潮模擬需要在計算精度和計算效率之間尋求最佳平衡,以滿足巨災保險應用需求。會上雙方均希望今後在諸多應用領域開展合作,包括共同拓展海洋風險評估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聯合開展國家科研項目等,以期形成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

本次研討會激發了雙方交叉研究與應用合作的靈感,為今後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將助推雙方立足各自優勢領域,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探索並開展全方位、多層次應用合作。雙方可從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海上風電、海上交通運輸、漁業生產養殖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保險行業科技賦能,共同服務國計民生。

背景資料顯示,巨災公司是保險業務與科研機構之間的橋梁,可將科研機構先進的科研成果加工轉化為保險行業的實用科技產品。會上雙方同意下一步將籤訂合作協議,擬定合作計劃與工作方案,並將合作切實落到實處。

海浪消息

受今年第6號熱帶低壓的影響,預計8月18日至21日,南海北部將出現一次巨浪到狂浪過程。請在上述海域作業的船隻注意避浪,並及時關注我臺後續海浪預警報。

風暴潮消息

受今年第6號熱帶低壓的影響,預計8月18日夜間至21日白天,廣東、海南和廣西沿海將出現一次颱風風暴潮過程。請及時關注我臺後續風暴潮預警報。

未來兩天近海預報

預計明天,

渤海、黃海、東海北部有0.5到1米的輕浪;

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有1.0到1.7米的輕浪到中浪;

南海北部、巴士海峽3到5.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

南海中部和南部有0.5到1.5米的輕浪到中浪;

北部灣有0.8到1.5米的輕浪到中浪。

預計後天,

南海北部的大浪區維持,並擴展至北部灣,浪高3到5米。

8月17~21日西北太平洋海浪預報

明日濱海出行提示

01 沿岸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深圳海域有大浪,海面風浪偏大,不適宜濱海休閒觀光,海口和三亞海域受海面中雨影響,也不適宜濱海休閒活動;

平潭、廈門海域有中浪,大連、天津、青島、連雲港、上海、舟山、北海海域都是輕浪,適宜濱海休閒;

青島、連雲港海域受海面輕霧的影響,海上視程較差。

我國主要沿岸海域包含:

Ⅰ大連;Ⅱ天津;Ⅲ青島;Ⅳ連雲港;Ⅴ上海;Ⅵ舟山;Ⅶ平潭;Ⅷ廈門;Ⅸ深圳;Ⅹ北海;Ⅺ海口;Ⅻ三亞。

02 主要航線海況

預計明天,

深圳至珠海航線海面有大浪,乘船舒適度為三級,建議做好預防暈船的準備;

海口至海安、三亞至西沙北礁航線有中浪,同時受海面小陣雨影響,乘船舒適度為二級;

我國其他各主要旅遊航線海況極佳,乘船旅行舒適。

我國主要旅行航線包含:

①大連-煙臺;②上海-普陀山;③海口-北海;④廈門-金門;⑤深圳-珠海;⑥海口-海安;⑦三亞-西沙北礁航線。

乘船舒適度分為五級:

一級:海面狀況極佳,非常適宜乘船旅行;

二級:海面狀況優良,適宜乘船旅行;

三級:海面狀況良好,較適宜乘船旅行;

四級:海面狀況較差,基本適宜乘船旅行;

五級:湧浪偏大,不適宜乘船旅行。

03 美麗海島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萬山群島、川山群島附近海域有5米的巨浪,海陵島附近海域有3米的大浪,永興島附近海域有2.7米的大浪,南澳島附近海域有2.5米的大浪,這些海島附近海域都不適宜乘船出行;

東山島附近海域有2米的中浪,平潭島、分界洲島、黃巖島附近海域有1.6~1.8米的中浪,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湄洲島、釣魚島、南三島、東海島、蜈支洲島、永暑礁附近海域有1.3~1.5米的中浪,覺華島附近海域受海面氣象因素影響,這些海島較適宜乘船出行;

我國其他各美麗海島附近海域都是輕浪,海況不錯,非常適宜乘船出行和海島遊玩。

美麗海島是指以下的35個海島:

覺華島、長山群島、菩提島、長島、劉公島、靈山島、秦山島、連島、崇明島、嵊泗列島、岱山島、東極島、普陀山、大陳島、玉環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三都島、平潭島、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海陵島、南三島、東海島、潿洲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永興島、黃巖島、永暑礁。

(上圖中的照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再巨災管理公司共商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合作研發
    8月1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於福江研究員一行來到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與公司領導及颱風巨災模型項目組共同研討如何將颱風風暴潮模擬方法及風暴潮模擬技術在保險行業中進行應用。
  • 卡特裡娜颶風十年:巨災管理的教訓和建議
    最近,第15號颱風「天鵝」北上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廣為傳播。因為對於內陸城市如長春來說,颱風無疑是一個稀客。據國家防總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家團日前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強颱風生成比例高,登陸強度偏強。特別是8月初第13號颱風「蘇迪羅」,生命周期長,深入內陸影響範圍廣,造成多條河流出現超警洪水,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嚴重。  今年是卡特裡娜颶風發生10周年。
  • 巨災科學中心在肥揭牌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 中研報告 | 從國際趨勢探索我國巨災債券發展
    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   摘要   2020年我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民經濟和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和影響。在集中抗疫的同時,未來如何有效緩解巨災事件給國家經濟帶來的衝擊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三)日本巨災債券的發行運作   日本是世界第二保險大國,其人身保險的覆蓋面達 93%以上,保險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日本巨災債券的投資者包括大型銀行、對衝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機構和其他非再保險公司流動資金持有人,他們將此視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的一個機會。
  • 巨災保險積極發揮經濟補償作用
    多年來,保險業在持續探索巨災保險制度,積極建立更加完善的巨災保險機制,以發揮保險在損失補償中的積極作用,有效減輕財政壓力,同時減少受災群眾的損失,為受災群眾撐起經濟補償「保護傘」。本報見習記者王笑近日,颱風「利奇馬」先後登陸浙江、山東等地,給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 《現代風暴潮預報技術及應用》出版發行: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技術參考
    現代風暴潮預報技術及應用於福江 傅賜福郭洪琳 劉秋興 等 著 內容簡介本書由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等歷經3年時間編制,主要介紹了我國自2000年以來風暴潮數值預報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沿海防潮減災、涉海工程等領域的應用。
  • RMS總裁Mike Pritula:巨災模型將推動亞洲保險業滲透率的提高
    中國保險報/中保網訊【記者 李忠獻】近日,由國際著名巨災建模公司RMS主辦的巨災風險建模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RMS總裁Mike Pritula分享了對亞洲及中國保險市場的看法。Mike Pritula指出,未來亞洲地區財險的保費收入在全球中的佔比將會達到25%-30%。而就在數年前,這個比例還非常低。亞洲地區財險保費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中國。
  • 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揭牌成立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28日從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獲悉,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該科學中心是清華合肥院組織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
  • 巨災科學中心在合肥揭牌 含亞洲規模最大災害實驗裝置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朱宏源)為落實國家海洋局領導關於做好海洋預警報主體業務工作的要求,總結今年汛期海洋災害各方面應對工作的成功經驗,同時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12月9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召開2016 年汛期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交流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鄧向陽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安徽省注重發揮科技創新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支撐引領作用,與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保持著長期友好密切的關係,不斷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推動公共安全科技和產業的發展。尤政在致辭中指出,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啟動二期建設,打造公共安全科教基地和研發總部基地,助力安徽省合肥市建設國家級公共安全技術創新先導區、公共安全產業發展示範區、公共安全文化培育引領區。
  • 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解除,自然資源部要求持續做好地質...
    截至8月13日10時,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對我國海域的影響已經減弱,國家海洋預報臺解除了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自然資源部要求,繼續密切關注颱風動向,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發揮海洋災害工作組和地質災害防治專家組的作用,為地方政府做好決策服務支撐。8月11日20時50分,颱風「利奇馬」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沿海登陸,山東半島沿海海域受到影響。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十年如一日助力海軍遠徵
    從海軍護航編隊出發的第一天起,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亞丁灣護航海洋預報保障團隊,每天開始為護航編隊及時提供《海洋環境保障信息》,十年間從未間斷。中國貨輪途中遭遇劫持 團隊迅速提供實時海況助力營救2009年10月19日,中國籍散貨輪「德新海」輪由南非開往印度。
  • 小球找到大漏洞 合肥巨災科學中心用科技守護公共安全
    面向國家安全重大需求,圍繞災害環境下的社會系統安全科學前沿和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清華合肥院以災害環境模擬與監測、致災機理研究與預警、災害大數據分析及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為重點,建設巨災科學中心,打造國際領先的公共安全科研設施。
  • 四川銀保監局局長陳育林:巨災保險制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具體實施中,承保方案按照山區、丘陵、平原分為三大類,再按照房屋結構乘以面積計算保費,保費由市級、區級政府和農戶按比例分攤。2019年,農村居民住房保險業務保險金額1507億元,已支付賠款980萬元。 四川城鄉居民住宅地震保險的主要做法和特點2008年汶川「5·12」地震以來,四川省始終在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經過多年努力,2015年全省城鄉居民住宅地震保險正式落地。
  • 颱風「米娜」逼近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風暴潮海浪雙紅預警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海洋預臺官網消息,今年第18號颱風「米娜」的中心今天(30日)8時位於臺灣臺北市南偏東方向約415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央氣象臺預計「米娜」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將於今天夜間登陸或擦過臺灣島北部,爾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並可能於10月1日下午到夜間登陸或擦過浙江中北部沿海。隨著「米娜」的不斷靠近,我國福建、浙江、上海近岸海域的浪高將逐漸增大,海況惡劣。
  • 關於風暴潮的那些事 你知道多少?
    昨天(2日)11時,今年第7號颱風「韋帕」位於廣西北海近海。由於「韋帕」影響期間正值天文大潮期,國家海洋預報臺於2日8時、16時連續2次拉響風暴潮II級警報(橙色)。這也是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年發布的首個風暴潮橙色警報!
  • 上海颱風研究所:提升颱風、風暴潮精細化預報創新能力
    近年來,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以下簡稱颱風所)積極組織颱風研究領域的各類科技攻關,努力提高優勢研究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在為業務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颱風理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颱風所針對颱風、區域數值預報以及海洋氣象等業務系統開展了大量技術開發工作。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2)局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24小時應急值班,市海洋預報臺做好風暴潮的監測和預警報,向市防指提供風暴潮影響期間沿海驗潮站天文潮位表;局辦公室、局應急保障中心、市海洋漁業技術中心、市海洋預報臺根據職責發送防禦風暴潮預警信息。
  • 海浪黃色警報|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
    >PART-1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以下簡稱「麥卡託」) 基於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預報中心副主任劉桂梅研究員出席會議,業務科技處、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值預報室、海洋環境預報室、海洋災害預警報室相關人員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