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6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新形勢下的國家能源、資源與城市安全風險研究」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南豔湖公共安全論壇在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舉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出席會議並致辭。
-
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揭牌成立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28日從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獲悉,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該科學中心是清華合肥院組織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
-
巨災科學中心在合肥揭牌 含亞洲規模最大災害實驗裝置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
巨災科學中心在肥揭牌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二、研究院定位面向國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準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依託清華大學學科綜合優勢和合肥市產業政策優勢,以新型管理機制吸引、聚集和培養一流人才,實現理工文管大跨度、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公共安全科學理論、方法學、防控和應急管理綜合集成等關鍵技術;建設公共安全綜合開放式研究平臺,構建公共安全科學理論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學科體系、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體系,會聚科技、人才和資本要素
-
亞洲最大災害實驗裝置將在合肥投用,看完安全感火速提升!
近日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 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 該中心將依託已建成和即將建成的 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 有力推動我國城市災害應對
-
合肥警方構築「科技之樹」大數據、「黑科技」守護平安
記者近日從合肥警方了解到,合肥市公安局大力推進科技興警戰略,構築大數據 " 科技之樹 ",編織數位化 " 天羅地網 ",運用 " 科技 +" 打擊違法犯罪,服務民生。目前全市已接入 7.6 萬餘路視頻監控探頭,整合 1000 餘類 2400 億條應用數據。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接受專家論證
12月8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接受專家論證,16位兩院院士聽取了方案報告並逐項進行了論證。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出席會議並致辭。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總工程師笪藝武參加會議。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大健康研究院
記者從4月30日下午召開的2020年安徽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布暨線上交易會上獲悉,中科院與安徽省將合作共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協同攻關,致力於提升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科技攻關和產業化能力,並加強國際合作建設全球大健康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新華社合肥5月27日電 題: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源」新華社記者徐海濤 程士華 金劍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人造太陽」實現1億度等離子體運行、首次破解中國種茶樹全基因組密碼;自主研發出信號處理晶片「魂芯二號A」、讓機器達到真人說話水平的語音合成系統、打破國外對航空發動機用單晶葉片壟斷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科技成果創造「新紀錄」,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創新政策打出「組合拳」……兩年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成績喜人,正助推安徽、合肥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聚焦四大領域,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對集聚的區域,到2020年在全國初步建成若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2017年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國家正式批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科學中心在量子、核聚變領域全球領跑
回望「十三五」,合肥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全省科技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件大事,2017年以來,我省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上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在此次發布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天培對此也進行了解讀。
-
廈門巨龍信息:銘記歷史 用科技守護安全
人民網廈門9月18日電(林盈、陳博)9月18日,廈門市巨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織了「銘記歷史,守望未來」主題紀念活動,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巨龍信息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銘記歷史,守望未來」主題活動,更堅定了巨龍信息發揮科技力量守護國家安全、共建和諧繁榮社會的信念和決心,牢記使命、勇擔責任,為建設科技強國不懈努力。廈門巨龍信息所獲榮譽展示。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濱湖科學城將打造四個「新高地」,即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圍繞科技創新新高地、現代城市建設新高地和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
...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再巨災管理公司共商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合作研發
8月1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於福江研究員一行來到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與公司領導及颱風巨災模型項目組共同研討如何將颱風風暴潮模擬方法及風暴潮模擬技術在保險行業中進行應用。
-
北京科學嘉年華「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活動回顧
今年活動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包括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北京雲端科學嘉年華、首都科普掃碼打卡等四大活動板塊。作為嘉年華主場的北京科學中心,為大家準備了一系列有趣、好玩、又漲知識的活動,從9月19日到9月25日,連續一周的「科學盛宴」讓你嗨不停!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路徑一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合肥將全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機制。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落戶合肥,開展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
-
中研報告 | 從國際趨勢探索我國巨災債券發展
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 摘要 2020年我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民經濟和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和影響。在集中抗疫的同時,未來如何有效緩解巨災事件給國家經濟帶來的衝擊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巨災事件作用機制非常複雜,儘管人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巨災事件的預測問題,但是迄今為止人類駕馭巨災的能力仍然有限。以地震預測為例,在今天的科學水平下,要對其發生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萬無一失的精確預測,還是比較困難的。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性很強,難以預測病毒擴散範圍之廣、影響範圍之大。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至今獲批一年多,建設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果?量子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目前進展情況怎樣?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籌建國際最先進低能區同步輻射光源
新華社合肥11月10日電(記者 徐海濤)記者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悉,在成功建設運行我國第一臺專用同步輻射光源的基礎上,該中心正籌建國際上最先進的低能區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日前,該光源預研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並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