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科學中心在肥揭牌

2020-12-05 瀟湘晨報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巨災科學中心是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合肥院」)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巨災科學中心一期將建成多災耦合實驗平臺、水環境實驗平臺、人員安全與行為實驗平臺、公共安全大數據中心等公共安全科研設施。

記者從清華合肥院獲悉,作為巨災科學中心的一項重要平臺,多災耦合實驗平臺是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可模擬實現颱風、暴雨、暴雪、高溫高溼、冰凍和強日照等多種極端災害環境及其耦合作用的綜合環境。依託該實驗平臺,可開展多項災害實驗和研究,包括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演化及其耦合作用的成災機理和演化規律的基礎科學研究,高層建築、大跨橋梁的風工程研究與測試以及滑冰滑雪自行車等競速項目的訓練與裝備測試等。記者 劉暢司晨

【來源:合肥報業全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揭牌成立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28日從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獲悉,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該科學中心是清華合肥院組織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會上,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袁宏永與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吳東彪共同籤署共建「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科技中心」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蘇國鋒、安徽建築大學院長朱曙光、合肥供水集團董事長吳正亞共同籤署三方聯合共建「城市水安全工程技術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 巨災科學中心在合肥揭牌 含亞洲規模最大災害實驗裝置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 小球找到大漏洞 合肥巨災科學中心用科技守護公共安全
    面向國家安全重大需求,圍繞災害環境下的社會系統安全科學前沿和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清華合肥院以災害環境模擬與監測、致災機理研究與預警、災害大數據分析及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為重點,建設巨災科學中心,打造國際領先的公共安全科研設施。
  •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大理中心正式揭牌
    9月11日上午,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大理中心舉行揭牌儀式,雲南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彬出席。
  • ...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再巨災管理公司共商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合作研發
    8月1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於福江研究員一行來到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與公司領導及颱風巨災模型項目組共同研討如何將颱風風暴潮模擬方法及風暴潮模擬技術在保險行業中進行應用。
  • 陝西省商洛公眾科學素質與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商洛資訊網訊:1月6日下午,陝西省商洛公眾科學素質與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暨學術研討會在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陝西省科協黨組副書記丁德科、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宏出席會議,並為中心揭牌。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萌出席會議並致辭,陝西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楊軍勝宣讀《關於成立陝西省商洛公眾科學素質與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批覆》文件。商洛市科協主席董紅梅參加揭牌儀式和研討會。陝西省科協黨組副書記丁德科為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頒發聘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圍繞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康養事業、公眾科學素質與全民健康等內容進行交流研討。
  • 九天摘星 | 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1日,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辦,北京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和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北京大學科學中心一定會成為空間站巡天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撐,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顧逸東希望北京大學成為國內國際的學術研究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積極擴展力量,組織好課題研究和前瞻性的後續發展,大力培養提攜青年才俊,使我國天文隊伍的質量和規模提升到國際水平。
  •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再巨災管理公司共商颱風風暴潮巨災模型合作研發
    8月1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於福江研究員一行來到中再巨災管理公司,與公司領導及颱風巨災模型項目組共同研討如何將颱風風暴潮模擬方法及風暴潮模擬技術在保險行業中進行應用。
  • 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揭牌!
    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辦,北京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和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揭牌儀式近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科學首席專家顧逸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謝心澄,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副校長黃如,以及來自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研究機構及高校的40餘名專家學者和近百名北大天文學科師生出席本次活動。黃如主持揭牌儀式。
  • 揭牌!南開成立又一重要前沿科學中心
    曹雪濤宣讀了成立南開大學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中心主任任命的通知。楊慶山、曹雪濤共同為中心揭牌。楊慶山指出,中心的成立是學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重要講話精神、響應教育部《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加強基礎研究、實現原始創新、加快「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
  •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 2020-01-02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未來,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將按照「一心四核」的戰略進行布局和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大科學裝置、大數據中心、智能製造、文化教育等四大核心板塊,融入從科學研究、科技交流、運控管理到衍生產業的時空產業全鏈條,成為授時中心在國內布局建設、能夠覆蓋服務福建省、臺海兩岸以及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世界一流時間中心,也將使泉州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空產業高地。
  • 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揭牌
    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揭牌 2015-03-19 17:24: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馬海燕)以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名字命名的「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今日在清華大學揭牌。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揭牌
    近日,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舉行,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張亞平一同為依託單位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掛牌。當天還舉行了該卓越創新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16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
  • 上海數學中心揭牌奠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出席並為上海數學中心揭牌。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出席並致辭,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市領導殷一璀、丁薛祥,天津市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陳永川,中科院院士李大潛等出席揭牌暨奠基儀式。復旦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主持儀式。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上海數學中心教師代表馮建峰致辭。
  • 中俄大氣光學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中俄大氣光學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2019-06-2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日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俄羅斯科學院大氣光學研究所籤約推動中俄大氣光學聯合研究中心在合肥落地。聯合研究中心擬建立國際最大孔徑全高程雷射雷達大氣探測平臺和國際協同超級觀測站,推動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研究水平及雷射雷達技術的發展應用,同時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擬建設的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設施提供技術支撐。
  • 我省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揭牌
    原標題:我省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8日上午,由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研報告 | 從國際趨勢探索我國巨災債券發展
    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   摘要   2020年我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民經濟和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和影響。在集中抗疫的同時,未來如何有效緩解巨災事件給國家經濟帶來的衝擊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本文通過總結髮達國家發行巨災債券的國際經驗和巨災債券的主要特點,研究巨災債券的定價模型、觸發機制及閾值選取,結合我國巨災事件的特點和巨災債券的發行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推進我國巨災債券發展的相關建議。
  • 復旦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揭牌成立!
    復旦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揭牌成立!▲揭牌儀式(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會議現場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由復旦大學和張江實驗室共建,是復旦張江腦與類腦國際創新中心的核心技術平臺之一,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的影像前沿技術實驗共享平臺。中心以腦測量為基礎,建立具備超高空間與時間解析度,能解析精細腦結構與功能的國際最先進、亞洲規模最大的科研型無創掃描硬體系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