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
4月20日上午9點整,「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啟航儀式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澳碼頭舉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落實《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東南衛視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並推出中國首檔大型新海上絲綢之路跨國特別節目----小樣小乳酸《揚帆走「海絲」》。
-
海洋專家聚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人民網青島10月15日電(孫陽) 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今天開幕,來自1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海洋專家和涉海部門負責人以「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21世紀海上絲路」為主題進行交流探討。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漢時期開通以來,一直是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重要橋梁。
-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背後:商機無限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海洋部分,舉足輕重,商機無限,為搶佔先機,各地競相出招,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爭由此濫觴。 黃威廉、彭德斌在聯合編著的《九日山石刻注釋》中說:「這些彌足珍貴的石刻為我國唯一現存完整的古代海上交通史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歷史史料,它記錄了兩宋王朝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商船遣舶與回舶祈風儀式的千年歷史,印證了我國南北宋王朝泉州港與印度洋、波斯灣、紅海、東非和東南亞各國人民海上貿易和人民交往的史實。」 其他學者對於「起點」有不同看法。
-
海南氣象護航海上絲綢之路
韋應物的詩作記載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海南漁民手中代代相傳的「南海天書」——《更路薄》作為漁民千百年來航行南海的「指南針」,記錄著南海多個島礁地名和重要的海洋氣象資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推動著航海業的發展,航海氣象應運而生。而海南現代氣象工作者正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保駕護航。
-
除了「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外有望開通第三條絲綢之路?
受多期次和長時間構造變動、沉積作用和巖漿活動影響,北極地區各類金屬礦床星羅棋布,其中有多座稱著於世的超大型礦床。面對歷史性機遇,中俄兩國倡議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共築和繁榮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冰」就是北冰洋,「冰上」是指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亞洲和歐洲三大經濟中心的北極航道。 「冰上絲綢之路」主要包括經過俄羅斯海域的東北航道、經過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和穿越北冰洋中心海域的中央航道等。
-
蘇門答臘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篇)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2014年10月,印尼新任總統佐科提出「全球海洋支點」發展戰略,兩國元首提出的重大而意義深遠的發展理念具有諸多契合點。
-
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將申遺 已正式成立申遺工作小組
廣州——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顯示了她在海上交通的旺盛生命力。可是她卻差一點與「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城市」失之交臂。 2006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 「絲綢之路中國段」,廣州未入其列。 2012年,經過長達五年的努力,廣州列入「海上絲綢之路」9個聯合申請城市之中,申遺實現「零」的突破。
-
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將播 中國夢世界夢
原標題: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將播 漢代時,張騫「鑿空」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但陸上交通易受匈奴部族影響,漢武帝於是下令開拓海上對外貿易通道。唐代中葉以後,陸上絲綢之路因戰亂頻繁而趨於衰頹,海上絲綢之路卻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逐漸興起,到宋元時進入鼎盛期,形成了泉州、廣州、寧波等主要港口。
-
國家海洋局:海洋合作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領域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海洋合作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合作領域。 王宏表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傳承和發展了「和平友好、開放包容、互學互建、互利共贏」精神,為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為沿線國家創造更大的合作機遇,實現更多的共同利益。
-
「藍色旋律·海上絲綢之路」亮相澳大利亞國家多元文化節
「藍色旋律·海上絲綢之路」亮相澳大利亞國家多元文化節 2018-02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碩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左二)參觀雪梨中國文化中心春節文化展臺
-
書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港口發展紀實
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支點。2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先輩從福建泉州港、浙江寧波港、廣東廣州港、江蘇揚州港、山東蓬萊、廣西北海駕船出海,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港口發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關注的重點之一。
-
應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
此後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了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內的「一帶一路」建設。2014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可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經上升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 中國自古就是對外貿易大國,存在東線、西線、南線等多條線路。
-
日本學者1968年就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概念
李慶新的《「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年1月)一書就是其中之一。水下考古學發現沉沒在海底的船舶,從船舶與大量貨物的考古研究中,獲得更多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知識。「南海I號」上裝載著6萬~8萬件貨物,其中的瓷器分別來自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福建泉州的磁灶窯、廣東省東北沿海的潮州窯、廣東省廣州西郊外的西村窯等等。
-
圓桌丨從「黑石號」等再看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2020年11月19日-20日,「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博物館召開,共有43位國內外學者以線上及線下的方式做了學術報告,主要議題涉及「『黑石號』出水文物及相關研究」「唐宋時期貿易瓷」「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等問題,茲將精彩內容簡述如下。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閩南望族》在京開機
原標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閩南望族》在京開機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益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攝影/陳博淵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益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
-
#科技咖啡館活動預告# 我和你在海上絲綢之路有次約會
這不,江蘇省國際科技合作中心特邀海洋專家鄭崇偉博士來寧講課讓你和海洋來次「浪漫的約會」!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感興趣呀海上絲綢之路——藍色機遇與挑戰一、海上絲路簡介二、海洋環境1、滄海茫茫、災害頻發2、海洋環境助力戰鬥力提升3、海洋環境對節點建設的影響
-
「送王船」:人與海的約定 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合作範本
正當福建省廈門市迎來三四年一度的重大活動「送王船」時,喜訊傳來: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經評審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廈門活動現場的社區居民歡欣鼓舞。
-
「海上絲綢之路」世界航海紀錄誕生 航海家為中國抗疫送上祝福
中新社倫敦2月19日電 (記者 張平)英國當地時間19日上午7點37分,法國知名航海家弗朗西斯·茹瓦永(Francis Joyon)駕駛伊德克號三體帆船從香港抵達倫敦,在「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創下新的高速帆船世界航海紀錄。
-
一張手繪地圖 帶你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千年遺址
浙江在線06月12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周文丹)自唐朝起,寧波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中重要的一環。早在唐朝,來自日本、朝鮮半島的貨船想進入中國,必須要在明州港「驗明正身」允許放行後,才能將貨物四散到各地。一直至明代,明州港都是官方指定的允許東南亞貨船進港的唯一合法港口。 明州,就是現在的寧波。
-
蘇門答臘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下篇)
其中,擬建瓜拉丹戎港位於馬六甲海峽中段,被定位為未來印尼西部海上交通樞紐;雙溪芒克工業區位於瓜拉丹戎港沿岸,為傳統與新興產業相結合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將成為棕櫚、橡膠等重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加工、物流和出口中心;廖島省巴淡市是印尼首個自由貿易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作為重要的造船業基地,造船廠數量佔印尼50%以上;亞齊特區沙璜島位於由印度洋進入馬六甲海峽的源頭,地理位置優越,為印尼新建自貿區